《周易注》下經豐傳卷六 豐: 豐:亨,王假之(1)。勿憂,宜日中(2)。【註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注》下經豐傳卷六 豐

周易注

下經豐傳卷六 豐

豐:亨,王假之(1)。

勿憂,宜日中(2)。

【註釋】(1)大而亨者,王之所至。

(2)豐之為義,闡弘微細,通夫隱滯者也,為天下之主,而令微隱者不亨,憂未已也,故至「豐亨」,乃得勿憂也。

用夫豐亨不憂之德,宜處天中,以偏照者也,故曰「宜日中」也。

《彖》曰:豐,大也(1)。

明以動,故豐。

王假之,尚大也(2)。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3)。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4)?

【註釋】(1)音闡大之大也。

(2)大者王之所尚,故至之也。

(3)以勿憂之德,故宜照天下也。

(4)豐之為用,困於昃食者也。

施於未足則尚豐,施於已盈則方溢,不可以為常,故具陳消息之道者也。

《象》曰:雷電皆至,豐。

君子以折獄致刑(1)。

【註釋】(1)文明以動,不失情理也。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1)。

《象》曰:「雖旬無咎」,過旬災也(2)。

【註釋】(1)處豐之初,其配在四,以一陽一適一陽一,以明之動,能相光大者也。

旬,均也。

雖均無咎,往有尚也。

初、四俱一陽一爻,故曰「均」也。

(2)過均則爭,交斯叛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鬥。

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1)。

《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註釋】(1)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

處明動之時,不能自豐以光大之德,既處乎內,而又以一陰一居一陰一,所豐在蔀,幽而無睹者也,故曰「豐其蔀,日中見斗」也。

日中者,明之盛也;斗見者,暗之極也。

處盛明而豐其蔀,故曰「日中見斗」。

不能自發,故往得疑疾。

然履中當位,處暗不邪,有孚者也。

若,辭也。

有孚可以發其志,不困於暗,故獲吉也。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

折其右肱,無咎(1)。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2)。

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3)。

【註釋】(1)沛,幡幔,所以御盛光也。

沬,微昧之明也。

應在上六,志在乎一陰一,雖愈乎以一陰一處一陰一,亦未足以免於暗也。

所豐在沛,日中則見沬之謂也。

施明,則見沬而已,施用,則折其右肱,故可以自守而已,未足用也。

(2)明不足也。

(3)雖有左在,不足用也。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鬥。

遇其夷主,吉(1)。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

「日中見斗」,幽不明也。

「遇其夷主」,吉行也。

【註釋】(1)以一陽一居一陰一,豐其蔀也。

得初以發,夷主吉也。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1)。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註釋】(1)以一陰一之質,來適尊一陽一之位,能自光大,章顯其德,獲慶譽也。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

三歲不覿,凶(1)。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2)。

「窺其戶,闃其無人」,自藏也(3)。

【註釋】(1)屋,藏蔭之物,以一陰一處極而最在外,不履於位,深自幽隱,絕跡深藏者也。

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

雖闚其戶,闃其無人,棄其所處,而自深藏也。

處於明動尚大之,時而深自幽隱,以高其行;大道既濟,而猶不見,隱不為賢,更為反道,凶其宜也。

三年,豐道之成。

治道未濟,隱猶可也;既濟而隱,是以治為亂者也。

(2)翳光最甚者也。

(3)可以出而不出,自藏之謂也,非有為而藏。

不出戶庭,失時致凶,況自藏乎?凶其宜也。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注
上經乾傳卷一 乾上經乾傳卷一 坤上經乾傳卷一 屯上經乾傳卷一 蒙上經需傳卷二 需上經需傳卷二 訟上經需傳卷二 師上經需傳卷二 比上經需傳卷二 小畜上經需傳卷二 履上經需傳卷二 泰上經需傳卷二 否上經需傳卷二 同人上經需傳卷二 大有上經需傳卷二 謙上經需傳卷二 豫上經隨傳卷三 隨上經隨傳卷三 蠱上經隨傳卷三 臨上經隨傳卷三 觀上經隨傳卷三 噬嗑上經隨傳卷三 賁上經隨傳卷三 剝上經隨傳卷三 復上經隨傳卷三 無妄上經隨傳卷三 大畜上經隨傳卷三 頤上經隨傳卷三 大過上經隨傳卷三 坎上經隨傳卷三 離下經鹹傳卷四 鹹下經鹹傳卷四 恆下經鹹傳卷四 遯下經鹹傳卷四 大壯下經鹹傳卷四 晉下經鹹傳卷四 明夷下經鹹傳卷四 家人下經鹹傳卷四 睽下經鹹傳卷四 蹇下經鹹傳卷四 解下經鹹傳卷四 損下經鹹傳卷四 益下經夬傳卷五 夬下經夬傳卷五 姤下經夬傳卷五 萃下經夬傳卷五 升下經夬傳卷五 困下經夬傳卷五 井下經夬傳卷五 革下經夬傳卷五 鼎下經夬傳卷五 震下經夬傳卷五 艮下經夬傳卷五 漸下經夬傳卷五 歸妹下經豐傳卷六 豐下經豐傳卷六 旅下經豐傳卷六 巽下經豐傳卷六 兌下經豐傳卷六 渙下經豐傳卷六 節下經豐傳卷六 中孚下經豐傳卷六 小過下經豐傳卷六 既濟下經豐傳卷六 未濟周易系辭(上)周易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