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17 王珍國 馬仙玭 張齊:父廣之,齊世良將,官至散騎常侍、車騎將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梁書》卷17 王珍國 馬仙玭 張齊

梁書

卷17 王珍國 馬仙玭 張齊

王珍國,字德重,沛國相人也。

父廣之,齊世良將,官至散騎常侍、車騎將軍。

珍國起家冠軍行參軍,累遷虎賁中郎將、南譙太守,治有能名。

時郡境苦饑,乃發米散財,以拯窮乏。

齊高帝手敕云:「卿一愛一人治國,甚副吾意也。」

永明初,遷桂一陽一內史,討捕盜賊,境內肅清。

罷任還都,路經江州,刺史柳世隆臨渚餞別,見珍國還裝輕素,乃歎曰:「此真可謂良二千石也!」還為大司馬中兵參軍。

武帝雅相知賞,每歎曰:「晚代將家子弟,有如珍國者少矣。」

復出為安成內史。

入為越騎校尉,冠軍長史、鍾離太守。

仍遷巴東、建平二郡太守。

還為游擊將軍,以父憂去職。

建武末,魏軍圍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業攻拔渦一陽一,以為聲援,起珍國為輔國將軍,率兵助焉。

魏將楊大眼大眾奄至,叔業懼,棄軍走,珍國率其眾殿,故不至大敗。

永泰元年,會稽太守王敬則反,珍國又率眾距之。

敬則平,遷寧朔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將軍如故。

義師起,東昏召珍國以眾還京師,入頓建康城。

義師至,使珍國出屯硃雀門,為王茂軍所敗,乃入城。

仍密遣卻纂奉明鏡獻誠於高祖,高祖斷金以報之。

時城中鹹思從義,莫敢先發,侍中、衛尉張稷都督眾軍,珍國潛結稷腹心張齊要稷,稷許之。

十二月丙寅旦,珍國引稷於衛尉府,勒兵入自雲龍門,即東昏於內殿斬之,與稷會尚書僕射王亮等於西鍾下,使中書舍人裴長穆等奉東昏首歸高祖。

以功授右衛將軍,辭不拜;又授徐州刺史,固乞留京師。

復賜金帛,珍國又固讓。

敕答曰:「昔田子泰固辭絹谷。

卿體國情深,良在可嘉。」

後因侍宴,帝問曰:「卿明鏡尚存,昔金何在?」

珍國答曰:「黃金謹在臣肘,不敢失墜。」

復為右衛將軍,加給事中,遷左衛將軍,加散騎常侍。

天監初,封灄一陽一縣侯,邑千戶。

除都官尚書,常侍如故。

五年,魏任城王元澄寇鍾離,高祖遣珍國,因問討賊方略。

珍國對曰:「臣常患魏眾少,不苦其多。」

高祖壯其言,乃假節,與眾軍同討焉。

魏軍退,班師。

出為使持節、都督梁、秦二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南秦、梁二州刺史。

會梁州長史夏侯道遷以州降魏,珍國步道出魏興,將襲之,不果,遂留鎮焉。

以無功,累表請解,高祖弗許。

改封宜一陽一縣侯,戶邑如前。

征還為員外散騎常侍、太子右衛率,加後軍。

頃之,復為左衛將軍。

九年,出為使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信武將軍、湘州刺史。

視事四年,征還為護軍將軍,遷通直散騎常侍、丹一陽一尹。

十四年,卒。

詔贈車騎將軍,給鼓吹一部,賻錢十萬,布百匹。

謚曰威。

子僧度嗣。

馬仙玭,字靈馥,扶風郿人也。

父伯鸞,宋冠軍司馬。

仙玭少以果敢聞,遭父憂,毀瘠過禮,負土成墳,手植松柏。

起家郢州主簿,遷武騎常侍,為小將,隨齊安陸王蕭緬。

緬卒,事明帝。

永元中,蕭遙光、崔慧景亂,累有戰功,以勳至前將軍。

出為龍驤將軍、南汝一陰一、譙二郡太守。

會壽一陽一新陷,魏將王肅侵邊,仙玭力戰,以寡克眾,魏人甚憚之。

復以功遷寧朔將軍、豫州刺史。

義師起,四方多響應,高祖使仙玭故人姚仲賓說之,仙玭於軍斬仲賓以徇。

義師至新林,仙玭猶持兵於江西,日鈔運漕,建康城陷,仙玭號哭經宿,乃解兵歸罪。

高祖勞之曰:「射鉤斬袪,昔人弗忌。

卿勿以戮使斷運,苟自嫌絕也。」

仙玭謝曰:「小人如失主犬,後主飼之,便復為用。」

高祖笑而美之。

俄而仙玭母卒,高祖知其貧,賻給甚厚。

仙玭號泣,謂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獲上報。

今復荷殊澤,當與爾以心力自效耳。」

天監四年,王師北討,仙玭每戰,勇冠三軍,當其衝者,莫不摧破。

與諸將論議,口未嘗言功。

人問其故,仙玭曰:「丈夫為時所知,當進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願也。

何功可論!」授輔國將軍、宋安、安蠻二郡太守,遷南義一陽一太守。

累破山蠻,郡境清謐。

以功封涵洭縣伯,邑四百戶,仍遷都督司州諸軍事、司州刺史,輔國將軍如故。

俄進號貞威將軍。

魏豫州人白皁生殺其刺史琅邪王司馬慶曾,自號平北將軍,推鄉人胡遜為刺史,以懸瓠來降。

高祖使仙玭赴之,又遣直閣將軍武會超、馬廣率眾為援。

仙玭進頓楚王城,遣副將齊苟兒以兵二千助守懸瓠。

魏中山王元英率眾十萬攻懸瓠,仙玭遣廣、會超等守三關。

十二月,英破懸瓠,執齊苟兒,遂進攻馬廣,又破廣,生擒之,送雒一陽一。

仙玭不能救。

會超等亦相次退散,魏軍遂進據三關。

仙玭坐征還,為雲騎將軍。

出為仁威司馬,府主豫章王轉號雲麾,復為司馬,加振遠將軍。

十年,朐山民殺琅邪太守劉晢,以城降魏,詔假仙玭節,討之。

魏徐州刺史盧昶以眾十餘萬赴焉。

仙玭與戰,累破之,昶遁走。

仙玭縱兵乘之,魏眾免者十一二,收其兵糧牛馬器械,不可勝數。

振旅還京師,遷太子左衛率,進爵為侯,增邑六百戶。

十一年,遷持節、督豫、北豫、霍三州諸軍事、信武將軍、豫州刺史,領南汝一陰一太守。

初,仙玭幼名仙婢,及長,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玭」雲。

自為將及居州郡,能與士卒同勞逸。

身衣不過布帛,所居無帷幕衾屏,行則飲食與廝養最下者同。

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庭,伺知壁壘村落險要處所,故戰多克捷,士卒亦甘心為之用,高祖雅一愛一仗之。

在州四年,卒。

贈左衛將軍。

謚曰剛。

子巖夫嗣。

張齊,字子響,馮翊郡人。

世居橫桑,或雲橫桑人也。

少有膽氣。

初事荊府司馬垣歷生。

歷生酗酒,遇下嚴酷,不甚禮之。

歷生罷官歸,吳郡張稷為荊府司馬,齊復從之,稷甚相知重,以為心腹,雖家居細事,皆以任焉。

齊盡心事稷,無所辭憚。

隨稷歸京師。

稷為南兗州,又擢為府中兵參軍,始委以軍旅。

齊永元中,義師起,東昏征稷歸,都督宮城諸軍事,居尚書省。

義兵至,外圍漸急,齊日造王珍國,一陰一與定計。

計定,夜引珍國就稷造膝,齊自執燭以成謀。

明旦,與稷、珍國即東昏於內殿,齊手刃焉。

明年,高祖受禪,封齊安昌縣侯,邑五百戶,仍為寧朔將軍、歷一陽一太守。

齊手不知書,目不識字,而在郡有清政,吏事甚修。

天監二年,還為虎賁中郎將。

未拜,遷天門太守,寧朔將軍如故。

四年,魏將王足寇巴、蜀,高祖以齊為輔國將軍救蜀。

未至,足退走,齊進戍南安。

七年秋,使齊置大劍、寒塚二戍,軍還益州。

其年,遷武旅將軍、巴西太守,尋加征遠將軍。

十年,郡人姚景和聚合蠻蜒,抄斷江路,攻破金井。

齊討景和於平昌,破之。

初,南鄭沒於魏,乃於益州西置南梁州。

州鎮草創,皆仰益州取足。

齊上夷獠義租,得米二十萬斛。

又立台傳,興冶鑄,以應贍南梁。

十一年,進假節、督益州外水諸軍。

十二年,魏將傅豎眼寇南安,齊率眾距之,豎眼退走。

十四年,遷信武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是歲,葭萌人任令宗因眾之患魏也,殺魏晉壽太守,以城歸款。

益州刺史鄱一陽一王遣齊帥眾三萬,督南梁州長史席宗范諸軍迎令宗。

十五年,魏東益州刺史元法僧遣子景隆來拒齊師,南安太守皇甫諶及宗范逆擊之,大破魏軍於葭萌,屠十餘城,魏將丘突、王穆等皆降。

而魏更增傅豎眼兵,復來拒戰,齊兵少不利,軍引還,於是葭萌覆沒於魏。

齊在益部累年,討擊蠻獠,身無寧歲。

其居軍中,能身親勞辱,與士卒同其勤苦。

自畫頓捨城壘,皆委曲得其便,調給衣糧資用,人人無所困乏。

既為物情所附,蠻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於庸、蜀。

巴西郡居益州之半,又當東道衝要,刺史經過,軍府遠涉,多所窮匱。

齊沿路聚糧食,種蔬菜,行者皆取傍焉。

其能濟辦,多此類也。

十七年,遷持節、都督南梁州諸軍事、智武將軍、南梁州刺史。

普通四年,遷信武將軍、征西鄱一陽一王司馬、新興、永寧二郡太守。

未發而卒,時年六十七。

追贈散騎常侍、右衛將軍。

賻錢十萬,布百匹。

謚曰壯。

陳吏部尚書姚察曰:王珍國、申胄、徐元瑜、李居士,齊末鹹為列將,擁強兵,或面縛請罪,或斬關獻捷;其能後服,馬仙玭而已。

仁義何常,蹈之則為君子,信哉!及其臨邊撫眾,雖李牧無以加矣。

張齊之政績,亦有異焉。

胄、元瑜、居士入梁事跡鮮,故不為之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梁書
卷01 武帝上卷02 武帝中卷03 武帝下卷04 簡文帝卷05 元帝卷06 敬帝列傳第一 太祖張皇后 高祖郗皇后 太宗王皇后 高祖丁貴嬪卷08 昭明太子 哀太子 愍懷太子卷09 王茂 曹景宗 柳慶遠卷10 蕭穎達 夏侯詳 蔡道恭 楊公則 鄧元起卷11 張弘策 庾域 鄭紹叔 呂僧珍卷12 柳惔弟忱 席闡文 韋睿族弟愛卷13 范雲 沈約卷14 江淹 任昉卷15 謝朏 弟子覽卷16 王亮 張稷 王瑩卷17 王珍國 馬仙玭 張齊卷18 張惠紹 馮道根 康絢 昌義之卷19 宗夬 劉坦 樂藹卷20 劉季連 陳伯之列傳第十五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子卷22 太祖五王卷23 長沙嗣王業子孝儼 業弟藻 永陽嗣王伯游 衡陽嗣王元簡 桂陽卷24 蕭景弟昌 昂 昱卷25 周捨 徐勉卷26 范岫 傅昭弟映 蕭琛 陸杲卷27 陸倕 到洽 明山賓 殷鈞 陸襄列傳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橫 夏侯亶弟夔 魚弘附 韋放卷29 高祖三王卷30 裴子野 顧協 徐摛 鮑泉卷31 袁 昂子君正卷32 陳慶之 蘭欽卷33 王僧孺 張率 劉孝綽 王筠卷34 張緬弟纘 綰卷35 蕭子恪弟子范 子顯 子雲 子暉卷36 孔休源 江革卷37 謝舉 何敬容卷38 硃異 賀琛列傳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樹 元願達 王神念 楊華 羊侃子鶤 羊鴉仁列傳第三十四 司馬褧 到溉 劉顯 劉之遴弟之亨 許懋列傳第三十五 王規 劉 宗懍 王承 褚翔 蕭介從父兄洽 褚卷42 臧盾弟厥 傅岐列傳第三十七 韋粲 江子一 弟子四 子五 張嵊 沈浚 柳敬禮卷44 太宗十一王 世祖二子卷45 王僧辯列傳第四十 胡僧祐 徐文盛 杜掞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龕 陰子春卷47 孝行卷48 儒林卷49 文學上卷50 文學下卷51 處士卷52 止足卷53 良吏卷54 諸夷列傳第四十九 豫章王綜 武陵王紀 臨賀王正德 河東王譽卷56 侯景附錄 梁書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