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04 簡文帝:天監二年十月丁未,生於顯一陽一殿。五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梁書》卷04 簡文帝

梁書

卷04 簡文帝

太宗簡文皇帝,諱綱,字世纘,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

天監二年十月丁未,生於顯一陽一殿。

五年,封晉安王,食邑八千戶。

八年,為雲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量置佐吏。

九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北兗、青、徐、冀五州諸軍事、宣毅將軍、南兗州刺史。

十二年,入為宣惠將軍、丹一陽一尹。

十三年,出為使持節、都督荊、雍、梁、南北秦、益、寧七州諸軍事、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將軍如故。

十四年,徙為都督江州諸軍事、雲麾將軍、江州刺史,持節如故。

十七年,征為西中郎將、領石頭戍軍事,尋復為宣惠將軍、丹一陽一尹,加侍中。

普通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益、寧、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諸軍事、益州刺史;未拜,改授雲麾將軍、南徐州刺史。

四年,徙為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平西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

五年,進號安北將軍。

七年,權進都督荊、益、南梁三州諸軍事。

是歲,丁所生穆貴嬪喪,上表陳解,詔還攝本任。

中大通元年,詔依先給鼓吹一部。

二年,征為都督南揚、徐二州諸軍事、驃騎將軍、揚州刺史。

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

五月丙申,詔曰:「非至公無以主天下,非博一愛一無以臨四海。

所以堯舜克讓,惟德是與;文王捨伯邑考而立武王,格於上下,光於四表。

今岱宗牢落,天步艱難,淳風猶郁,黎民未乂,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豈能荷神器之重,嗣龍圖之尊。

晉安王綱,文義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內敏,群後歸美,率土宅心。

可立為皇太子。」

七月乙亥,臨軒策拜,以修繕東宮,權居東府。

四年九月,移還東宮。

太清三年五月丙辰,高祖崩。

辛巳,即皇帝位。

詔曰:「朕以不造,夙丁閔凶。

大行皇帝奄棄萬國,攀慕號絺,厝身一靡一所。

猥以寡德,越居民上,煢煢在疚,罔知所托,方賴籓輔,社稷用安。

謹遵先旨,顧命遺澤,宜加億兆。

可大赦天下。」

壬午,詔曰:「育物惟寬,馭民惟惠,道著興王,本非隸役。

或開奉國,便致擒虜,或在邊疆,濫被抄劫。

二邦是競,黎元何罪!朕以寡昧,創承鴻業,既臨率土,化行宇宙,豈欲使彼獨為匪民。

諸州見在北人為奴婢者,並及妻兒,悉可原放。」

癸未,追諡妃王氏為簡皇后。

六月丙戌,以南康嗣王會理為司空。

丁亥,立宣城王大器為皇太子。

壬辰,封當一陽一公大心為尋一陽一郡王,石城公大款為江夏郡王,寧國公大臨為南海郡王,臨城公大連為南郡王,西豊公大春為安陸郡王,新塗公大成為山一陽一郡王,臨湘公大封為宜都郡王。

秋七月甲寅,廣州刺史元景仲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起兵攻之,景仲自一殺,霸先迎定州刺史蕭勃為刺史。

戊辰,以吳郡置吳州,以安陸王大春為刺史。

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會理兼尚書令,南海王大臨為揚州刺史,新興王大莊為南徐州刺史。

是月,九江大饑,人相食十四五。

八月癸卯,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蕭淵藻薨。

冬十月丁未,地震。

十二月,百濟國遣使獻方物。

大寶元年春正月辛亥朔,以國哀不朝會。

詔曰:「蓋天下者,至公之神器,在昔三五,不獲已而臨蒞之。

故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

軒冕之華,儻來之一物。

太祖文皇帝含光大之量,啟西伯之基。

高祖武皇帝道洽二儀,智周萬物。

屬齊季薦瘥,彝倫剝喪,同氣離入苑之禍,元首懷無厭之欲,乃當樂推之運,因億兆之心,承彼掎角,雪茲仇恥。

事非為己,義實從民。

故功成弗居,卑宮菲食,大慈之業普薰,汾一陽一之詔屢下。

於茲四紀,無得而稱。

朕以寡昧,哀煢孔棘,生靈已盡,志不圖全,僶俛視一陰一,企承鴻緒。

懸旌履薄,未足雲喻。

痛甚愈遲,諒暗彌切。

方當玄默在躬,棲心事外。

即王道未直,天步猶艱,式憑宰輔,以弘庶政。

履端建號,仰惟舊章。

可大赦天下,改太清四年為大寶元年。」

丁巳,天雨黃沙。

己未,太白經天,辛酉乃止。

西魏寇安陸,執司州刺史柳仲禮,盡沒漢東之地。

丙寅,月晝見。

癸酉,前江都令祖皓起義,襲廣陵,斬賊南兗州刺史董紹先。

侯景自帥水步軍擊皓。

二月癸未,景攻陷廣陵,皓等並見害。

丙戌,以安陸王大春為東揚州刺史。

省吳州,如先為郡。

詔曰:「近東垂擾亂,江一陽一縱逸。

上宰運謀,猛士雄奮,吳、會肅清,濟、兗澄謐,京師畿內,無事戎衣。

朝廷達宮,齋內左右,並可解嚴。」

乙巳,以尚書僕射王克為左僕射。

是月,邵陵王綸自尋一陽一至於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讓綸。

丙午,侯景一逼一太宗幸西州。

夏五月庚午,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一陽一嗣王范薨。

自春迄夏,大饑,人相食,京師尤甚。

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連行揚州事。

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鴉仁自尚書省出奔西州。

秋七月戊辰,賊行台任約寇江州,刺史尋一陽一王大心以州降約。

是月,以南郡王大連為江州刺史。

八月甲午,湘東王繹遣領軍將軍王僧辯率眾一逼一郢州。

乙亥,侯景自進位相國,封二十郡為漢王。

邵陵王綸棄郢州走。

冬十月乙未,侯景又一逼一太宗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將軍、都督六一合諸軍事。

立皇子大鈞為西一陽一郡王,大威為武寧郡王,大球為建安郡王,大昕為義安郡王,大摯為綏建郡王,大圜為樂梁郡王。

壬寅,景害南康嗣王會理。

十一月,任約進據西一陽一,分兵寇齊昌,執衡一陽一王獻送京師,害之。

湘東王繹遣前寧州刺史徐文盛督眾軍拒約。

南郡王前中兵張彪起義於會稽若邪山,攻破浙東諸縣。

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綸走至安陸董城,為西魏所攻,軍敗,死。

三月,侯景自帥眾西寇。

丁未,發京師,自石頭至新林,舳艫相接。

四月,至西一陽一。

乙亥,景分遣偽將宋子仙、任約襲郢州。

丙子,執刺史蕭方諸。

閏月甲子,景進寇巴陵,湘東王繹所遣領軍將軍王僧辯連戰不能克。

五月癸未,湘東王驛遣游擊將軍胡僧祐、信州刺史陸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約帥眾拒援軍。

六月甲辰,僧祐等擊破任約,擒之。

乙巳,景解圍宵遁,王僧辯督眾軍追景。

庚申,攻魯山城,克之,獲魏司徒張化仁、儀同門洪慶。

辛酉,進圍郢州,下之,獲賊帥宋子仙等。

鄱一陽一王故將侯瑱起兵,襲偽儀同於慶於豫章,慶敗走。

秋七月丁亥,侯景還至京師。

辛丑,王僧辯軍次湓城,賊行江州事范希榮棄城走。

八月丙午,晉熙人王僧振、鄭一寵一起兵襲郡城,偽晉州刺史夏侯威生、儀同任延遁走。

戊午,侯景遣衛尉卿彭俊、廂公王僧貴率兵入殿,廢太宗為晉安王,幽於永福省。

害皇太子大器、尋一陽一王大心、西一陽一王大鈞、武寧王大威、建平王大球、義安王大昕及尋一陽一王諸子二十人。

矯為太宗詔,禪於豫章嗣王棟,大赦改年。

遣使害南海王大臨於吳郡,南郡王大連於姑孰,安陸王大春於會稽,新興王大莊於京口。

冬十月壬寅,帝謂舍人殷不害曰:「吾昨夜夢吞土,卿試為我思之。」

不害曰:「昔重耳饋塊,卒還晉國。

陛下所夢,得符是乎。」

及王偉等進觴於帝曰:「丞相以陛下憂憤既久,使臣上壽。」

帝笑曰:「壽酒,不得盡此乎?」

於是並賚酒餚、曲項琵琶,與帝飲。

帝知不免,乃盡酣,曰:「不圖為樂一至於斯!」既醉寢,偉乃出,俊進土囊,王修纂坐其上,於是太宗崩於永福省,時年四十九。

賊偽謚曰明皇帝,廟稱高宗。

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辯率前百官奉梓宮升朝堂,世祖追崇為簡文皇帝,廟曰太宗。

四月乙丑,葬莊陵。

初,太宗見幽縶,題壁自序云:「有梁正士蘭陵蕭世纘,立身行道,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弗欺暗室,豈況三光,數至於此,命也如何!」又為《連珠》二首,文甚淒愴。

太宗幼而敏睿,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

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

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

既長,器宇寬弘,未嘗見慍喜。

方頰豊下,鬚鬢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人。

讀書十行俱下。

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一操一筆立成。

博綜儒書,善言玄理。

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

在穆貴嬪憂,哀毀骨立,晝夜號泣不絕聲,所坐之席,沾濕盡爛。

在襄一陽一拜表北伐,遣長史柳津、司馬董當門,壯武將軍杜懷寶、振遠將軍曹義宗等眾軍進討,克平南一陽一、新野等郡,魏南荊州刺史李志據安昌城降,拓地千餘里。

及居監撫,多所弘宥,文案簿領,纖毫不可欺。

引納文學之士,賞接無倦,恆討論篇籍,繼以文章。

高祖所制《五經講疏》,嘗於玄圃奉述,聽者傾朝野。

雅好題詩,其序云:「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

然傷於輕艷,當時號曰「宮體」。

所著《昭明太子傳》五卷,《諸王傳》三十卷,《禮大義》二十卷,《老子義》二十卷,《莊子義》二十卷,《長春義記》一百卷,《法寶連璧》三百卷,並行於世焉。

史臣曰:太宗幼年聰睿,令問夙標,天才縱逸,冠於今古。

文則時以輕華為累,君子所不取焉。

及養德東朝,聲被夷夏,洎乎繼統,實有人君之懿矣。

方符文、景,運鍾《屯》、《剝》,受制賊臣,弗展所蘊,終罹懷、愍之酷,哀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梁書
卷01 武帝上卷02 武帝中卷03 武帝下卷04 簡文帝卷05 元帝卷06 敬帝列傳第一 太祖張皇后 高祖郗皇后 太宗王皇后 高祖丁貴嬪卷08 昭明太子 哀太子 愍懷太子卷09 王茂 曹景宗 柳慶遠卷10 蕭穎達 夏侯詳 蔡道恭 楊公則 鄧元起卷11 張弘策 庾域 鄭紹叔 呂僧珍卷12 柳惔弟忱 席闡文 韋睿族弟愛卷13 范雲 沈約卷14 江淹 任昉卷15 謝朏 弟子覽卷16 王亮 張稷 王瑩卷17 王珍國 馬仙玭 張齊卷18 張惠紹 馮道根 康絢 昌義之卷19 宗夬 劉坦 樂藹卷20 劉季連 陳伯之列傳第十五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子卷22 太祖五王卷23 長沙嗣王業子孝儼 業弟藻 永陽嗣王伯游 衡陽嗣王元簡 桂陽卷24 蕭景弟昌 昂 昱卷25 周捨 徐勉卷26 范岫 傅昭弟映 蕭琛 陸杲卷27 陸倕 到洽 明山賓 殷鈞 陸襄列傳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橫 夏侯亶弟夔 魚弘附 韋放卷29 高祖三王卷30 裴子野 顧協 徐摛 鮑泉卷31 袁 昂子君正卷32 陳慶之 蘭欽卷33 王僧孺 張率 劉孝綽 王筠卷34 張緬弟纘 綰卷35 蕭子恪弟子范 子顯 子雲 子暉卷36 孔休源 江革卷37 謝舉 何敬容卷38 硃異 賀琛列傳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樹 元願達 王神念 楊華 羊侃子鶤 羊鴉仁列傳第三十四 司馬褧 到溉 劉顯 劉之遴弟之亨 許懋列傳第三十五 王規 劉 宗懍 王承 褚翔 蕭介從父兄洽 褚卷42 臧盾弟厥 傅岐列傳第三十七 韋粲 江子一 弟子四 子五 張嵊 沈浚 柳敬禮卷44 太宗十一王 世祖二子卷45 王僧辯列傳第四十 胡僧祐 徐文盛 杜掞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龕 陰子春卷47 孝行卷48 儒林卷49 文學上卷50 文學下卷51 處士卷52 止足卷53 良吏卷54 諸夷列傳第四十九 豫章王綜 武陵王紀 臨賀王正德 河東王譽卷56 侯景附錄 梁書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