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卷之一八:宗派圖呂居仁近時以詩得名,自言傳衣一江一 西,嘗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人玉屑》卷之一八

詩人玉屑

卷之一八

涪 翁

宗派圖

呂居仁近時以詩得名,自言傳衣一江一 西,嘗作宗派圖,自豫章以降,列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韓駒、李彭、晁沖之、一江一 端本、楊符、謝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觀、何覬、王直方、僧善權、高荷,合二十五人,以為法嗣。

謂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宗派圖序數百言,大略云:唐自李、杜之出,焜燿一世,後之言詩者,皆莫能及。

至韓、柳、孟郊、張籍諸人,激昂一奮厲,終不能與前作者並。

元和以後至國朝,歌詩之作或傳者,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

惟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揚反覆,盡兼眾體,而後學者同作並和,雖體制或異,要皆所傳者一。

予故錄其名字,以遺來者。

余竊謂豫章自出機杼,別成一家,清新奇巧,是其所長;若言抑揚反覆,盡兼眾體,則非也。

元和至今,一騷一翁墨客,代不乏人,觀其英詞傑句,真能發明古人不到處,卓然成立者甚眾。

若言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又非也。

所列二十五人,其間知名之士,有詩句傳於世,為時所稱道者,止數人而已;其餘無聞焉,亦濫登其列。

居仁此圖之作,選擇勿一精一,議論不公,余是以辨之。

漁隱

得意句

蜀人石翼,黃魯直在黔中時游從最久。

嘗言見魯直自矜詩一聯云:「人得一交一 游是風月,天開圖畫即一江一 山。」

以為晚年最得意,每舉以教人,而終不能成篇,蓋不欲以常語雜之。

然魯直自有「山圍燕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

余以謂氣格當勝前聯也。

石林詩話

乞貓詩

乞貓詩:「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盆攪夜眠。

聞道狸一奴一將數子,買魚穿柳聘衘蟬。」

雖滑稽而可喜。

千歲而下,讀者如新。

後山詩話

少 作

世傳山谷七歲作牧童詩云:「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桐一江一 詩話

魯直少警悟,八歲作詩送人赴舉云:「送君歸去明主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

此已非髫稚語矣。

奇 語

山谷謂洪龜父曰:「甥最一愛一老舅詩中何語?龜父舉「蜂房各自開一戶牖,蟻一穴一或夢封侯王。」

「黃流不解涴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

以為深類工部。

山谷云:得之矣。

腸字韻茶詩,山谷自和云:「曲豈一團一 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

東坡見之云:黃九怎得不窮!張文潛嘗謂余曰:黃九似「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真是奇語。

苕溪漁隱曰:汪彥章有「千里一江一 山漁笛晚,十年燈火客氈寒」之句,效山谷體也。

余亦嘗效此體,作一聯云:「釣艇江湖千里夢,客氈風雪十年寒。」

王直方詩話

句相似

魯直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二詩命意絕相似,蓋歎知音者難得耳。

漁隱

蘇黃相譏

元祐文章,世稱蘇黃。

然二公當時爭名,互相譏誚。

東坡嘗云:黃魯直詩文如蝤蛑、一江一 珧柱,格韻高絕,盤飧盡廢;然不可多食,多食則發風動氣。

山谷亦云: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

此指東坡而言也。

二公文章,自今視之,世自有公論,豈至各如前言。

蓋一時爭名之詞耳!俗人便以為誠然,遂為譏議,所謂「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者耶!漁隱

有補於世

讀魯直詩,如見魯仲連、李太白,不敢復論鄙事,雖若不適用,然不為無補於世。

東坡

少游文潛評論

山谷舊所作詩文,名以焦尾弊帚,少游云:每覽此編,輒悵然終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漢之風。

今一交一 游中以文墨稱者,未見其比。

所謂珠玉在傍,覺我形穢也。

有學者問文潛模範,曰:看退聽稿。

蓋山谷在館中時,自號所居曰退聽堂。

王直方詩話

出奇之過

後山謂魯直作詩,過於出奇,誠哉,是言也!如和文潛贈無咎詩:「本心如日月,利慾食之既。」

王聖塗二亭歌:「絕去藪澤之羅兮,官於落羽。」

洪玉父云:魯直言羅者得落羽以輸官。

凡此之類,出奇之過也。

漁隱

過於出奇

唐一人不學杜詩,惟唐彥謙與今黃庶、謝景初學之。

魯直,黃之子,謝之婿;其於二父,猶子美之於審言也。

然過於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

三一江一 五湖,平漫千里,因風景而奇耳。

後山詩話

用新奇字

黃庭堅喜作詩得名,好用南朝人語,專求古人未使之一二奇字,綴葺而成詩,自以為工,其實所見之僻也。

故句雖新奇,而氣乏渾厚。

吾嘗作詩題其編後,略曰:「端求古人遺,琢抉手不停。

方其得璣羽,往往失鵬鯨。」

蓋謂是也。

隱居詩話

誠齋紀逸詩

予昔為零陵丞,嘗肩輿過一野寺前,壁間有山谷親筆一詩,予小立肩輿,誦之三過,既歸書之,止記一聯云:「春將國艷薰花骨,日借黃金縷水紋。」

今集中無之。

陳履常

得意詩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其後又寄黃充前四句云:「俗子推不去,可人廢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娛。」

蓋無己得意,故兩見之。

復齋漫錄

相似句

樂天有詩云:「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東坡有詩云:「兒童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鄭谷有詩云:「衰鬢霜供白,愁顏酒借紅。」

老杜有詩云:「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無己詩云:「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皆相類也。

然無己初出此一聯,大為當時諸公所稱賞。

王直方詩話

秀 句

陳留市中有刀鑷工,隨其所得,為一日費,醉吟於市,負其子以行歌。

一江一 端禮以為達者,為作傳,而要無己作詩。

有「閉門十日雨,吟作饑鳶聲」之句,大為山谷所一愛一。

山谷亦擬作,有云:「養一性一霜刀在,閱人清鏡空。」

王直方

雁 詩

杜牧之早雁云:「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六一居士汴河聞雁云:「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

皆言幽怨羈旅,聞雁聲而生愁思。

至後山則不然,但云:「遠道勤相喚,羈懷誤作愁。」

則全不蹈襲也。

漁隱

近世詩人莫及

無己賦宗室畫詩:「滕王蛺蝶一江一 都馬,「滕王」原作「膝王」,誤,改之。

——哈哈兒注。

一紙千金不當價。」

又作曾子固挽辭:「丘園無起日,一江一 漢有東流。」

近世詩人莫及。

許彥周詩話

學詩如學仙

無己詩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山谷亦有「學詩如學道」之句。

若語意俱勝,當以無己為優。

王直方議論不公,遂云:陳三所得,豈其苗裔耶!意謂其出於山谷,不足信也。

漁隱

炫耀太甚

無己嘗作小放歌行兩篇,其一云:「春風永巷閉娉婷,長使青一樓 誤得名。

不惜捲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

其一云:「當年不嫁惜娉婷,傅白施朱作後生。

說與傍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山谷云:無己他日作詩,語極高古,至於此篇,則顧影裴回,炫耀太甚。

王直方詩話

寇國寶詩

「黃葉西陂水漫流,蘧篨風急送扁舟。

夕一陽一暝色來千里,人語雞聲共一丘。」

寇國寶,徐州人,久從陳無己學。

乃知文章淵源,有所自來,亦不難辨,恨不得多見之也。

石林詩話

秦太虛

品 題

東坡嘗有書薦少游於荊公云:向屢言高郵進士秦觀太虛,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詩文數十首拜呈。

詞格高下,固已無逃於左右。

外此博綜史傳,通曉佛書,若此類未易一一數也。

荊公答書云:示及秦君詩,適葉致遠一見,亦以謂清新婉麗,鮑、謝似之。

公奇秦君,口之而不置;我得其詩,手之而不釋。

又聞秦君嘗學至言妙道,無乃笑我與公嗜好過乎!漁隱

詩甚麗

少游詩甚麗,如「翡翠側身窺綠醑,蜻蜓偷眼避紅妝。」

又「海棠花發麝香眠」,又「青蟲相對吐秋絲」之句是也。

雪一浪一齋日記

嚴重高古

「雨砌墜危芳,風軒納飛絮」之類,李公擇以為謝家兄弟得意不能過也。

少游過嶺後詩,嚴重高古,自成一家,與舊作不同。

呂氏童蒙訓

諸 詩

少游汝南作教官日,郡將向宗回一團一 練有登城詩,少游次韻兩篇云:「沄沄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

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粉蝶朱垣都過了,恍如陶侃夢天門。」

「庖煙起處認孤村。

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一魂。

封疆儘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歎後,誰牽黃犬出東門。」

又嘗於程文通會間賦牽牛花詩云:「銀漢初移漏欲殘,步虛人倚玉欄干。

仙衣染得天邊碧,乞與人間向曉看。」

又一歲,太守王左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諸人前期袖壽詩草謁少游,問曰:左丞生日,必有佳作。

少游以詩草示之,乃壓小青字韻俱盡。

首云:「元氣鍾英偉,東皇賦炳靈。

蓂敷十一莢,椿茂八千齡。

汗血來西極,摶風出北溟。」

諸人愕然相視,讀畢,俱不敢出袖中之草,唯唯而退。

桐一江一 詩話

張 秦

元祐初,與秦少游、張文潛論詩,二公謂不然。

久之,東坡先生以為一代之詩當推魯直。

二公遂捨舊而圖新。

其初改轅易轍,如枯弦敝軫,雖成聲而跌宕不滿人耳;少焉遂使師曠忘味,鍾期改容也。

張文潛

佳 句

文潛詩云:「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一陽一西。」

蓋用郎士元送楊中丞和番詩耳。

郎詩云:「河一陽一飛鳥外,雪嶺大荒西。」

元祐中,諸公以上巳日會西池,王仲至有二詩,文潛和之最工。

云:「翠一浪一有聲黃帽動,春風無力彩旗垂。」

少游有「已煩逸少書陳跡,更屬相如賦上林」之句,諸人亦以為難及。

王直方詩話

頃見晁無咎舉文潛「斜日兩竿眠犢晚,春波一頃去鳧寒。」

自以為莫能及。

苕溪漁隱曰:文潛夜直館中詩云:「蒼龍掛斗寒垂地,翡翠浮花暖作春。」

亦佳句也。

石林詩話

「白頭青鬢隔存沒,落日斷霞無古今。」

此文潛過宋都詩,氣格似不減老杜也。

「千山送客東西路,一樹照人南北枝。」

此王康功詩,語意新奇。

王直方詩話

自然奇逸

文潛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

如「秋明樹外天」,「客燈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淺山寒帶水,旱日白吹風」,「川鳴半夜雨,臥冷五更秋」之類,迥出時流,雖是天資,亦學可及。

學者若能常玩味此等語,自然有變化處也。

呂氏童蒙訓

不食煙火人語

文潛先與周翰公擇輩來飲余家,作長句;後數十日,再同東坡來,讀其詩歎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蓋其間有「漱井消午醉,掃花坐晚涼。

眾綠結夏帷,老紅駐春妝。」

之句也。

此詩首句云:「朝衫沖曉塵,歸帽障夕一陽一。

日月馬上過,詩書篋中藏。」

造語極工。

王直方詩話

韓子蒼

語意妙絕

李伯時畫太一真一人,臥一大蓮葉中,手執書卷仰讀,蕭然有物外思。

韓子蒼有詩題其上云:「太一真一人蓮葉舟,脫巾露發寒颼颼。

輕風為帆一浪一為楫,臥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蕩漾翠綃舞,穩如龍驤萬斛舉。

不是峰頭十丈花,世間那得葉如許。

龍眠畫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蒼煙萬頃波粼粼。

玉堂學士今劉向,禁直岧嶢九天上,不須對此融心神,會植青藜夜相訪。」

子蒼此語,語意妙絕,真能詠盡此畫也。

漁隱

冬日詩

子蒼有和李上捨冬日詩,最為世所推。

故商老有黃葉之句。

全篇云:「北風吹日晝多一陰一,日暮擁階黃葉深。

倦鵲繞枝翻凍影,飛鴻摩月墜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覓,與老無期稍見侵。

顧藉微官少年事,病來那復一分心。」

復齋漫錄

茶筅子詩

子蒼謝人寄茶筅子詩云:「看君眉宇真龍種,猶解橫身戰雪濤。」

盧駿元亦有此詩云:「到底此君高韻在,清風兩腋為渠生。」

皆善賦詠者,然盧優於韓。

漁隱

王逢原

佳 句

逢原集中佳句頗多。

如讀老杜詩:「鐫劖物像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瓜洲渡云:「風力引雲行玉馬,水光連日動金蛇。」

謝滿子權寄詩云:「九原黃土英靈活,萬古青天霹靂飛。」

桐一江一 詩話

蔡天啟

申王畫馬圖詩

東坡集中,有申王畫馬圖詩,即天啟作;氣格有類東坡,世因誤收入。

其後姑蘇居世英家刊東坡前後集,遂刪去。

今錄之云:「天寶諸王一愛一名馬,千金爭致華軒下。

當時不獨玉花驄,飛電流雲絕瀟灑。

兩坊岐薛寧與申,憑陵內廄多清新。

肉鬃汗血盡龍種,紫袍玉帶真天人。

驪山射獵包原隰,御前急詔穿圍入。

揚鞭一蹙破霜蹄,萬騎如風不能入。

雁飛兔走驚弦開,翠華按轡從天回。

五家錦繡遍山谷,百里鳥珥遺塵埃。

青騾蜀棧西超忽,高准濃蛾散荊棘。

苜蓿連天鳥自飛,五陵佳氣春蕭瑟。」

漁隱叢話

佳 句

天啟詩「城響濤頭入,一江一 昏雨腳斜。」

「柳間黃鳥路,波底白鷗天。」

皆佳句。

松一江一 詩最奇云:「斷蓬帆影天平入,夾鏡波光水到流。」

雪一浪一齋日記

荊公詩

王荊公在鍾山,有馬甚惡,蹄嚙不可近。

一日,兩校牽至庭下,告公請鬻之。

天啟時在坐曰:世安有不可調之馬,第久不騎,驕耳。

即起捉其鬃,一躍而上,不用銜勒,馳數十里而還。

荊公大壯之。

即作集句詩贈之:「蔡子勇成癖,能騎生馬駒」者,後有「身著青衫騎惡馬,日行三百尚嫌遲。

心源落落堪為將,卻是君王未備知。」

士大夫自是盛傳荊公以將帥之材許之。

紹聖初,章申公當國,首欲進天啟侍從,會執政有不悅者,乃出為永興軍路提舉常平;因欲稍遷為帥,會丁內艱不果,猶是用荊公遺意也。

石林詩話

俞秀老清老

品 藻

俞紫芝,揚州人,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屠氏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詩。

王荊公居鍾山,秀老數相往來,尤一愛一重之,每見於詩。

所謂「公詩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蕖映碧流。

未怕元劉爭獨步,不妨陶謝與同游」是也。

秀老嘗有「夜深童子喚不起,猛虎一聲山月高」之句,尤為荊公所賞。

和云:「新詩比舊仍增峭,若許追攀莫太高。」

秀老卒於元祐初,惜時無發明者,不得與林和靖一流概見於隱逸。

其弟澹,字清老,亦不娶,滑稽善諧謔,洞曉音律,能歌,荊公亦喜之。

晚年作漁家傲等樂府數闋,每山行,即使澹歌之。

然澹使酒好罵,不若秀老之恬靜。

一日見公云:吾欲為浮屠,但貧無錢買祠部耳。

公欣然為置祠部,澹約日祝發,既過期,寂無耗,公問其然,澹徐曰:吾思僧亦不易為,公所贈祠部,已送酒家償舊債矣。

公為之大笑。

黃魯直贈澹詩,其一有云:「有客夢超俗,去發脫儒冠。

平明視青鏡,正爾良獨難。」

蓋述荊公事也。

苕溪漁隱曰:魯直與清老同學,所謂後數年見之,儒冠自若也,則清老實曾為僧可知。

而此以為祠部送酒家償舊債,石林之言非也。

石林詩話

警 聯

俞紫芝,字秀老,喜作詩,人未知之;荊公一愛一焉,手寫其一聯:「有時俗事不稱意,無限好山都上心。」

於所持扇,眾始異焉。

弟清老,亦修潔可喜,俱從山欲游。

山谷所書「釣魚船上謝三郎」一帖,石刻在金山寺,雞林每入貢,輒市模本數百以歸,亦秀老詞也。

潘子真詩話

松聲詩其詞極佳:「萬壑搖蒼煙,百灘度流水。

下有跨驢人,蕭蕭吹凍耳。」

冷齋夜話

袁世弼

遒麗奇壯

世弼能為詩,慕韋應物,而遒麗奇壯過之。

王介甫嘗手書世弼贈郭功父詩云:「方山憶共泛金船,屈指於今五六年。

風送梨花吹醉面,月和溪水上歸韉。

浮生聚散應難料,末路窮通盡偶然。

欲問故人牢落事,鹿裘深入白雲眠。」

世弼自號遯翁,臨死一篇尤佳:「青靄千峰暝,悲風萬古呼。

其誰掛寶劍,應有奠生芻。

皎月東方隕,長松夜壑枯。

山泉吾所一愛一,聲到夜台無?」

王直方詩話

荊公手寫其詩

荊公居金陵,為功甫手寫所賦詩一軸,有「從來多病王僧祐,自小能文謝惠連。

各厭塵勞思物外,莫辭攜手訪林泉。」

又曰:「雪後姑溪水更深,冥冥寒雨作連一陰一。

旅懷未可頓消遣,思與洛生溪上吟。」

此兩篇,世弼贈功甫詩也。

世弼年十七,題百尺山詩云:「瓊田收罷亞,玉溜注琅玕。」

讀書最苦,因爾臞瘠,沒時才三十四歲。

自作墓銘,述其平生,有詩文十卷,號遯翁集。

潘子真詩話

郭功甫

鳳凰台詩

郭功甫嘗與王荊公登金陵鳳凰台,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成,一座盡傾。

白句人能誦之,郭詩罕有記者,今俱紀之。

太白云:「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一江一 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國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功甫云:「高台不見鳳凰游,浩浩長一江一 入海流,舞罷青娥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

風搖落日吹行棹,潮擁新沙換故洲。

結綺臨春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

余話

警 句

郭祥正,字功父,自梅聖俞贈詩有「採石月下聞謫仙」,以為李白後身,緣此有名。

功父有金山行:「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

大為荊公所賞。

東坡守錢塘,功父過之,出詩一軸示東坡,先自吟誦,聲振左右;既罷,謂坡曰:祥正此詩幾分來?坡曰:十分來也。

祥正驚喜問之,坡曰:七分來是讀,三分來是詩,豈不十分也。

王直方詩話

金山行

功甫金山行,造語豪壯,世多不見全篇,今錄於左方:「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彷彿纏西東。

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工。

一朝登臨重歎息,四時想像何其雄。

捲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一浪一吹長空。

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捶蛟龍。

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

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

蓬萊久聞未成往,壯觀絕致遙應同。

潮生潮落夜還曉,物與數會誰能窮!百年形影一浪一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雲南來入遠望,又起歸興隨征鴻。」

漁隱

山 居

功甫曾題人山居一聯云:「謝家莊上無多景,只有黃鸝三兩聲。」

荊公命工繪為圖,自題其上云:此是功甫題山居詩處。

即遣人以金酒鍾併圖遣之。

遯齋閒覽

清逸詩

袁世弼,南昌人,宦游當塗時,功甫尚未冠也。

世弼一愛一其才,薦於梅聖俞,自爾有聲。

功甫嘗謂吾大父清逸云:教載汲引,袁二丈力也;蒿理三尺,不敢忘其賜。

功甫既壯,頗恃其才力,下筆曾不經意;論者或惜其造語無刻勵之功。

清逸云:如功甫豈易得!但寘作者中,便覺有優劣耳。

正如晉楚之輕剽,不當威文之節制也。

清逸嘗有詩戲之云:「休恨古人不見我,尤喜一江一 東獨有名。

盡怪阿戎從幼異,人疑太白是前生。

雲間鸞鳳人間現,天上麒麟地上行。

詩律暮年誰可敵,筆端談笑掃千兵。」

潘子真詩話

聖俞以為李白後身

梅聖俞採石月贈功甫云:「採石月下訪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一愛一月一江一 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魚上青天。

青山有塚人謾傳,卻來人間知幾年。

在昔孰識汾一陽一王,納官貰死義難忘。

今觀郭裔奇俊郎,眉目真似攻文章。

死生往復猶康莊,樹一穴一探環知姓羊。」

李白從永王璘之辟,璘敗當誅,郭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

聖俞用此事,尤為親切,若非姓郭,亦難用矣。

漁隱

賀方回

望夫石

賀鑄,字方回,嘗作一絕,題於定林寺云:「破冰泉脈漱籬根,壞衲遙疑掛樹猿。

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

荊公見之,大相稱賞,緣此知名。

方回嘗作望夫石詩云:「亭亭思婦石,下閱幾人代。

蕩子長不歸,山椒久相待。

微雲蔭發彩,初月輝娥黛。

秋雨疊苔衣,春風舞羅帶。

宛然姑射人,矯首塵冥外。

陳跡遂無窮,佳期從莫再。

脫如魯秋氏,妄結桑下一愛一。

玉質委淵沙,悠悠復安在!」一交一 游間無不一愛一之。

王直方詩話

張子野

三 影

子野嘗有詩云:「浮萍斷處見山影」;又長短句云:「雲破月來花弄影」;又云:「隔牆送過鞦韆影。」

並膾炙人口,世謂張三影。

高齋詩話

佳 句

子野詩筆老健,歌詞乃其餘波耳。

湖州西溪詩云:「浮萍斷處見山影,野艇歸時聞草聲。」

與予和詩云:「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

若此之類,亦可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稱其歌詞。

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蓋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東坡

東坡詩

子野能為詩及樂府,至老不衰。

居錢塘,蘇子瞻作倅時,年已八十餘,視聽不衰,家猶蓄聲一妓一。

子瞻嘗贈以詩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蓋全用張氏故事戲之。

石林詩話

謝無逸

有古意

謝無逸學古高潔,文詞鍛煉,篇篇有古意,尤工於詩。

予嘗一愛一其送董元達詩云:「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鬚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辨,脫身來看一江一 南山。

長一江一 袞袞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裡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又寄隱居士詩云:「處士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臥一庵今白頭。

襄一陽一耆舊節獨苦,只有龐公不入州。」

淮南潘邠老,與之甚熟;二公皆老死布衣,士議惜之。

漫叟詩話

佳 句

謝逸字無逸,臨川韻人勝士也。

工詩能文,黃魯直讀其詩曰:晁、張流也,恨未識之耳。

無逸詩曰:「老鳳垂頭噤不語,枯木槎牙噪春鳥。」

又曰:「貪夫蟻旋磨,冷官魚上竹。」

又曰:「山寒石發瘦,水落溪毛凋。」

皆為魯直所稱賞。

冷齋夜話

邢敦夫

龍眠圖詩

雙井黃叔達,字知命。

初自一江一 南來,與彭城陳履常俱謁法雲禪師於城南,夜歸過龍眠李伯時,知命衣白衫,騎驢,緣道搖頭而歌,履常負杖挾囊於後,一市大驚,以為異人。

伯時因畫為圖,而邢敦夫作長歌云:「長安城頭烏欲棲,長安道上行人稀。

浮雲卷盡暮天碧,但有明月流清輝。

君獨騎驢向何處,頭上倒著白接籬。

長吟搔首望明月,不學山翁醉似泥。

到得城中燈火鬧,小兒拍手攔街笑。

道旁觀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山皓。

龍眠居士畫無比,搖毫弄筆長風起。

酒酣閉目望窮途,紙上軒昂無乃似。

君不學長安遊俠誇少年,臂鷹挾彈章台道。

君不能提攜長劍取靈武,指揮猛士驅貔虎。

一胡一 為腳踏梁宋塵,終日飄飄無定所。

武陵桃源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煙霧。

竹杖芒鞋歸去來,頭巾好掛三花樹。」

惇夫時年未二十也。

王直方詩話

幼 敏

邢居實字惇夫,年少豪邁,所與游皆一時名士。

年十四五時,嘗作明妃引,末云:「安得壯士霍嫖姚,縛取呼韓作編戶。」

諸公多稱之。

既卒,余收拾其殘草,編成一集。

號曰呻一吟。

惇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其作秋懷詩云:「高歌感人心,心悲將奈何!」其作棗一陽一道中感興:「有意問山神,此生復來否?」

已而果卒於漢東。

惇夫之卒也,山谷以詩哭之云:「詩到隨州更老成,一江一 山為助筆縱橫。

眼看白璧埋黃壤,何況人間父子情。」

蓋謂惇夫與其父,歆、向也。

王直方詩話

潘邠老

天下奇才

「白鳥沒飛煙,微風逆上船。

一江一 從樊口轉,山自武昌連。

日月懸終古,乾坤別逝川。

羅浮南斗外,黔府古河邊。」

「波一浪一三一江一 口,風雲八字山。

斷崖東北際,虛艇有無間。

臥柳堆生岸,跳魚一水搗灣。

悠然小軒冕,幽興滿鄉關。」

「西山連虎一穴一,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

最羨魚竿客,歸船雨打篷。」

「落日春一江一 上,無人倚杖時。

私蛙鳴鼓吹,官柳舞腰肢。

獵遠頻翻臂,漁深數治絲。

我猶無彼是,風豈有雄雌。」

此邠老一江一 間所賦也。

邠老,唐太僕卿季荀之後,衢之曾孫,鯁之子,寓居齊安,得句法於東坡;頃與洪駒父、徐師川、洎予友善。

山谷嘗稱:邠老,天下奇才也。

其為詩文,他皆稱是。

年未五十以歿,良可惜也。

潘子真詩話

一胡一 少汲

與劉邦直詩

一胡一 少汲與劉邦直詩:「夢魂南北昧平生,解逅相逢意已傾。

楚國山川千疊遠,隨堤煙雨一帆輕。

我無健筆翻三峽,君有長才肅五兵。

同是行人更分手,不堪風樹作離聲。」

少汲,後生中豪士也,讀書作文,殊不塵埃,使之不倦,雖競爽者未易追也。

「同是行人更分手」,佳句也;「解逅相逢意已傾」,已道了劉三十一矣。

山谷

山字韻詩

少汲宣和間在河朔作漕日,同官陳亨伯輩唱和山字韻詩,少汲最後和成,人皆歎服。

詩云:「章句飄飄續小山,古風蕭瑟筆追還。

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閒。

功業會看鐘鼎上,聲華已在縉紳間。

他年記憶憐衰老,為報西川引一班。」

苕溪漁隱曰:元豐間王平甫有「海鵬未擊三千里,天馬須歸十二閒」之句,甚為一時諸公所稱道;今少汲乃云:「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閒」,豈非剽平甫之句,但易此三字,以為己作耶!桐一江一 詩話

徐仲車

佳 作

徐積,字仲車,古之獨行也,於陵仲子不能過;然其詩文則怪而放,如玉川子,此一反也。

耳聵甚,畫地為字,乃始通語,終日面壁坐,不與人接,而四方事無不周知其詳;雖新且密,無不先知,此二反也。

苕溪漁隱曰:余嘗記仲車二詩,有云:「淮之水,淮之水。

春風吹,春風洗。

青於藍,綠染指。

魚不來,鷗不起。

瀲瀲灩灩天盡頭,只見孤帆不見舟。

殘一陽一欲落未落處,儘是人間今古愁。

今古愁,可奈何!莫使一騷一人聞棹歌。

我曹儘是浩歌客,笑聲酒面春風和。」

又詠蒲扇詩云:「妾有一尺絹,以為身上衣。

自織青溪蒲,一團一 一團一 手中持。

朝攜麥隴去,暮汲井泉歸。

無人不看妾,不使見蛾眉。」

皆佳作也。

東坡

楊公濟

蓴菜詩

楊蟠,字公濟,嘗為蓴菜詩云:「休說一江一 東春日寒,到來且覓鑒湖船。

鶴生嫩頂浮新紫,龍脫香髯帶舊涎。

玉割鱸魚迎刃滑,香炊稻飯落匙圓。

歸期不待秋風起,漉酒調羹任我年。」

時人以為讀其詩,不必食蓴羹然後知其味也。

王直方詩話

張芸叟

西征二絕

張舜民,字芸叟,邠人也,通練四事,稍能詩。

從高遵裕西征回中,作詩二絕。

一云:「靈州城下千株柳,總被官軍斫作薪。

他日玉關歸去路,將何攀折贈行人!」一云:「青銅峽裡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莫上望鄉台。」

為轉運判官李察聞奏得罪,貶郴州鑒稅。

東坡

唐子西

佳 句

子西上張天覺內前行云:「內前車馬撥不開,文德殿下宣麻回。

紫微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

此語善於敘事,質而不俚。

又云:「周公禮樂未要作,致身姚宋亦不惡。

向來兩翁當國年,民間斗米才四錢。」

此語善於諷諭,當而有理。

皆可法也。

湖上云:「佳月明作哲,好風聖之清。」

棲禪暮歸云:「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一陽一。」

語意俱新。

漁隱

王仲至

聯 句

仲至與少游謁恭敏李公,飯於燕閒堂,即席聯句云:「黃葉山頭初帶雪,綠波尊酒暫回春。

欽臣已聞璧月瓊枝句,更著朝雲暮雨人。

觀老愧紅妝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懷新。

欽臣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時再問津。

觀」

絕 句

仲至使遼回,謁恭敏李公,席中賦詩云:「穹廬三月已淹留,白草黃雲見即愁。

滿袖塵埃何處洗,李家池上海棠洲。」

復齋漫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人玉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