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校勘記:傳本詩人玉屑俱為二十卷。錢塘丁氏善本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人玉屑》校勘記

詩人玉屑

校勘記

前言

傳本詩人玉屑俱為二十卷。

錢塘丁氏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之明武林謝氏刻本、鐵琴銅劍樓藏書目,皕宋樓藏書志著錄之明刻本,北京圖書館之明嘉靖六年刻本,清四庫全書本及道光古松堂重刻宋本皆然。

北京圖書館另有日本寬永十六年刻本,經王國維先生以宋本校過者,則獨有二十一卷,其中「中興詞話」一目,且為宋本所無,遑論他本矣。

日本寬永刻本從高麗本出(聞傅增湘氏曾藏有高麗刊本,或為寬永刻之祖本),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與王先生所見宋本行款相同。

明嘉靖本與清道光古松堂本行款雖與日本寬永本無異,或皆出自宋本,乃俱有缺葉,所缺俱同:卷三闕二葉、卷四闕二葉、卷十闕二葉、卷十一闕二葉、卷十二闕七葉、卷十三闕七葉、卷十四闕九頁、缺逸至三十二葉之多,四庫全書本所缺亦同,蓋久不見全書矣。

寬永本獨完整無缺,除「中興詞話」一門為他本所無以外,卷二十、卷二十一中「禪林」、「閨秀」、「詩餘」門亦有多則為他本所無,洵佳本也。

嘉靖本於有缺頁處,間尚留有殘缺遺痕,而古松堂本與四庫本則已有改易之處,第十卷「富貴」門後,據宋本與寬永本原目,應為「寒乞」、「知音」兩門,四庫本與古松堂本則奪去「寒乞」門而改「知音」門為「品藻」門。

卷十二原有「品藻古今人物」一門,與此重複,且有九則為寬永本、嘉靖本所無者,乃與以後各卷重出,又不依時代為次,而唐宋人互雜,顯經後人竄易。

二本雖誤闕相同,而古松堂本實不出自四庫本,殆所據為同一誤本,非互相因襲也。

茲以古松堂本為據,校以寬永本,其有異同之處,則參酌明嘉靖本,作為,王國維先生據宋本校寬永本之校語,則全部過錄,俾可窺見宋本面目。

四庫全書本謬訛太多,極不可恃,不能據校。

寬永本亦多誤字。

竹艸不分,木通假,宋本舊一習一 ,雖未可盡目為誤,亦逐一校出,便於讀者。

其間有文義不明之字,則據所引各書校正之,但盡量保存原本面目,據他書改正之字,以極少數必要者為限。

文內小字夾注之非原書所有者,概於注上加小圈別之。

詩人王屑所引各書,以及所引昔人詩句,或有與原書及本集不同者,疑魏慶之所見本如此,不盡為翻刻傳抄之誤。

亦有可以改正原書者,如卷十九「葉水心論唐詩與嚴滄一浪一異」一條所引徐山民墓誌,其文字實較四部叢刊本水心文集為勝。

未能全部校勘。

本書所引出自一胡一 仔苕溪漁隱叢話者頗多,往往即以一胡一 仔所引書名注作出處,易使讀者誤以一胡一 仔之說亦為一胡一 仔所引各書原文。

所引書名或不甚一致,如「詩品」或作「詩評」,「韻語一陽一秋」或作「丹一陽一集」,「溪詩話」或作「黃常明詩話」等等。

又所引原文間有過於刪節,使讀者不易索解,亦有漏注或誤注出處者。

凡此種種,俱未能逐一校正或補注。

有待進一步之整理。

詩人玉屑

(原書487-604頁為校,均略去。

)

詩人玉屑補校

(原書605-629頁為補校,均略去。

)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人玉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