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卷之一七:宗李義山楊大年、錢文僖、晏元獻、劉子儀為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人玉屑》卷之一七

詩人玉屑

卷之一七

西昆體

宗李義山

楊大年、錢文僖、晏元獻、劉子儀為詩,皆宗李義山,號西昆體。

後進效之,多竊取義山詩句。

嘗內宴,優人有為義山者,衣服敗裂,告人曰:吾為諸館職撏扯至此,聞者大噱。

然大年詠漢武詩云:「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

待詔先生齒編貝,忍令乞米向長安。」

義山不能過也。

古今詩話

佳 句

楊億、劉筠作詩務故實,而語意輕淺,一時慕之,號西昆體,識者病之。

歐公云:劉子儀詩句有「雨勢宮城闊,秋聲禁樹多。」

亦不可誣也。

隱居詩話

歐公矯昆體

歐公詩,始矯昆體,專以氣格為主,故其詩多平易疏暢,律詩意所到處,雖語有不倫,亦不復問。

而學之者往往遂失於快直,傾囷倒廩,無復餘地。

然公詩好處,豈專在此!如崇徽公主手痕詩:「玉顏自昔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

此是兩段大議論,抑揚曲折,發見於七字之中,婉麗雄勝,字字不失相對。

雖昆體之工者,亦未易此言,所會處如是,乃為至到。

石林詩話

荊公晚年喜稱義山

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為唐一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惟義山一人而已。

每誦其「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與「池光不受月,暮氣欲沉山。」

「一江一 海三年客,乾坤百戰場。」

之類,雖老杜亡以過也。

義山詩合處信有過人;若其用事深僻,語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

世人反以為奇而效之,故昆體之弊,適重其失,義山本不至是雲。

蔡寬夫詩話

詩到義山,謂之文章一厄,以其用事僻澀,時稱西昆體。

然荊公晚年,亦或喜之,而字字有根蒂。

如「試問火城將策探,何如雲屋聽窗知。」

「未一愛一京師傳谷口,但知鄉里勝壺頭。」

其用事琢句,前輩無相犯者。

冷齋夜話

一溫一 公稱其佳句

自西昆集出,時人爭效之,詩體一變。

而先生老輩,患其多用故事,語僻難曉,殊不知自是學者之弊。

如楊大年新蟬云:「風來玉宇鳥先覺,露下金一莖一鶴未知。」

雖用故事,何害為佳句!又如「峭帆橫渡官橋柳,疊鼓驚飛海岸鷗。」

其不用故事,又豈不佳乎!蓋其雄文博學,筆力有餘,無施不可。

非前世號詩人者,區區於風雪草木之類,為許洞所困也。

歸田錄

六一居士

六一之義

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於穎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嘗置酒一壺。

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謂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

六一居士傳

歐公自負

石林詩話云:歐公一日被酒,語其子棐曰:吾詩廬山高,今人莫能為,惟李太白能之。

明妃曲後篇,太白不能為,惟杜子美能之。

至於前章,則子美亦不能為,惟吾能之也。

近觀本朝名臣傳,乃雲歐一陽一某為詩,謂人曰:廬山高惟韓愈可及;琵琶前引,韓愈不可及,杜甫可及;後引李白可及,杜甫不可及。

其自負如此。

則與石林所紀全不同。

琵琶引,即明妃曲也。

此三詩並錄於此:廬山高,贈同年劉凝之歸南康,其詩云:「廬山高哉,幾千仞兮,根盤幾百里,巀然屹立乎長一江一 。

長一江一 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蠡兮,洪濤巨一浪一日夕相舂撞。

雲消風止水鏡淨,泊舟發岸而遠望兮,上摩雲霄之晻靄,下壓後士之鴻庬。

試往造乎其間兮,攀緣石磴窺空谾,千巖萬壑響松檜,懸崖巨石飛流淙。

水聲聒聒亂人語,六月飛雪灑石矼。

仙翁釋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嘗惡其學幻而言哤。

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風吹露濕香澗谷,時有白鶴飛來雙,幽尋遠去不可極,便欲絕世遺紛庬。

羨君買田築室老其下,插秧盈疇兮釀酒盈缸。

欲令浮嵐暖翠千萬狀,坐臥常對乎軒窗。

君懷磊砢有至寶,世俗不辨珉與玒。

策名為吏二十載,青衫白首困一邦。

一寵一 榮聲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雲白石有深趣,其氣兀硉何由降。

丈夫壯節似君少,嗟我欲說,安得巨筆如長槓。」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一云:「一胡一 人以鞍馬為家,射獵為俗。

泉甘草美無常處,鳥驚獸駭爭馳逐。

誰將漢女嫁一胡一 兒,風沙無情面如玉。

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

推手為琵卻手琶,一胡一 人共聽亦咨嗟。

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

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

纖纖女手生洞房,學得琵琶不下堂。

不識黃雲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

其二云:「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

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

余觀介甫明妃曲二首,辭格超逸,誠不下永叔,不可遺也。

因附益之。

其一云:「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一嬌 ,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云:「明妃出嫁與一胡一 兒,氈車百兩皆一胡一 姬。

含情一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捍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一胡一 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一胡一 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塚已蕪漫,尚有哀弦留至今。」

漁隱

只欲平易

或疑六一居士詩,以為未盡妙,以質於子和,子和曰:六一詩只欲平易耳。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豈不佳?「晚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豈不似少陵?雪一浪一齋日記

佳 句

歐公云:「身行南雁不到處,山與北人相對愁。」

汪彥章云:「路行歸雁不到處,家在長一江一 欲盡頭。」

彥章雖體歐公詩,然終不及歐之自在也。

漁隱

會趙公詩

文忠與趙康靖公概同在政一府,相得歡甚。

康靖先告老歸睢一陽一,文忠相繼謝事歸汝一陰一。

康靖一日單車特往過之,時年幾八十矣。

留劇飲逾月,日於汝一陰一縱游而後返。

前輩掛冠後,能從容自適,未有若此者。

文忠嘗賦詩云:「古來一交一 道愧難終,此會今時豈易逢。

出處三朝俱白首,凋零萬木見青松。

公能不遠來千里,我病猶堪釂一鐘。

已勝山一陰一空興盡,且留歸駕為從容。」

因榜其游從之地為會老堂。

明年,文忠欲往睢一陽一報之,未果行而薨。

兩公名節固師表天下,而風一流 襟義又如此,誠可以激薄俗也。

蔡寬夫詩話

才高不見牽強之跡

歐公作詩,蓋欲自出胸臆,不肯蹈襲前人,亦其才高,故不見牽強之跡耳。

如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云:「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

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一性一。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於其兩間,皎皎掛寒鏡。

餘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

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

而我於此時,翛然發孤詠。

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

人心曠而閒,月色高逾迥。

惟恐清夜闌,時時瞻斗一柄一。」

漁隱

蘇子美

以詩得名

蘇子美以詩得名,書亦飄逸。

然其詩以奔放豪健為主,梅堯臣詩雖乏高致,而平淡有工,世謂之蘇梅,其實正相反也。

子美嘗自歎曰:平生作詩被人比梅堯臣,寫字比周越,良可笑也。

周越書輕俗不近古,無足取也。

隱居詩話

絕 句

山谷一愛一子美絕句云:「春一陰一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山谷累書此詩,或真草與大字。

王直方詩話

聖俞子美

聖俞、子美齊名於一時,而二家詩體特異。

子美筆力豪俊,以超邁橫絕為奇;聖俞覃思一精一微,以深遠閒淡為意。

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

余山谷夜行詩,略道其一二云:「子美氣方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霈。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揀汰。

梅公事清淺,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猶後我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有如妖饒女,老自有餘態。

近詩尤苦硬,咀嚼苦難嘬。

又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轉,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語雖非工,謂粗得彷彿,然不能優劣之。

歐公詩話

梅都官

工於平淡自成一家

聖俞詩工於平淡,自成一家。

如東溪云:「野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山行云:「人家在何處,雲外一聲雞。」

春一陰一云:「鳩鳴桑葉吐,村暗杏花殘。」

杜鵑云:「月樹啼方急,山房人未眠。」

似此等句,須細味之,方見其用意也。

漁隱

句句一精一煉

聖俞詩句句一精一煉,如「焚香露蓮泣,聞磬清鷗邁。」

之類,宜乎為歐一陽一文忠公所稱。

其他古體如朱弦疏越,一唱三歎,讀者當以意求之。

許彥周詩話

寄馬遵詩

馬遵謫守宣州,及其去也,郡僚軍民,爭欲駐留,至以鐵鎖絕一江一 。

遵於餞筵倚醉,令官一妓一剝榧實而食,眷眷若留連狀;又以所乘驄馬寄聖俞家,郡人皆不疑其去也。

遵夜使人絕鎖解舟,以水沃櫓牙,使之不鳴,逮曉,舟去遠矣。

聖俞寄遵詩云:「三更醉下陵一陽一峰,仙舟一江一 上去無蹤。

杈牙鐵鎖漫橫絕,櫓濕不驚潭底龍。

斷腸吳姬指如筍,欲剝玉榧將何從。

短翎水鴨飛不遠,那經細雨山重重。

卻顧舊埒病驄馬,塵沙歷盡空龍鍾。」

隱居詩話

莫打鴨

呂士隆知宣州,好以事笞官一妓一,一妓一皆欲逃去而未得也。

會杭州有一一妓一到宣,其色藝可取,士隆喜之,留之使不去。

一日,郡一妓一復犯小過,士隆又欲笞之,一妓一泣訴曰:某不敢辭罪,但恐杭一妓一不能安也。

士隆愍而捨之。

聖俞因作莫打鴨一篇曰:「莫打鴨,打鴨驚鴛鴦。

鴛鴦新向池北落,不比孤洲老禿鶬。

禿鶬尚欲遠飛去,何況鴛鴦羽翼長。」

蓋謂此也。

隱居詩話

石曼卿

晦庵論其詩

石曼卿詩極有好處,如「仁者雖無敵,王師固有征。

無私乃時雨,不殺是天聲。」

長篇。

舊見曼卿大書此詩,氣象方嚴遒勁,極可寶一愛一,真顏筋柳骨。

今人喜蘇子美字,不及此遠甚。

曼卿詩極雄豪,而縝密方嚴。

如籌筆驛詩:「意中流水遠,愁外舊山青。」

又「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一交一 花。」

之句,極佳,惜不見其全集。

西湖處士

歐一陽一文忠公極賞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別有詠梅一聯云:「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

似勝前句,不知文忠何緣棄此而賞彼。

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惡只繫於人。

苕溪漁隱曰:王直方又一愛一和靖「池水倒窺疏影動,屋簷斜入一枝低。」

以謂此句於前所稱,真可處伯仲之間。

余觀此句,略無佳處。

直方何為喜之!真所謂一解不如一解也。

山谷

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誠為警絕;然其下聯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則與上聯氣格全不相類,若出兩人,乃知詩全篇佳者誠難得。

唐一人多摘句為圖,蓋以此。

大抵和靖詩喜於對意,如「伶倫近日無侯白,一奴一僕當時有衛青。」

「破殿靜披齏臼古,齋房閒試酪一奴一春。」

之類,雖假對亦不草草,故氣格不無少貶。

然五言如「夕寒山翠重,秋靜鳥行疏。」

長句如「橋橫水木已秋色,樹倚雲峰更晚晴。」

「煙含晚樹人家遠,雨濕春蒲燕子低。」

等,何害為工夫太過。

蔡寬夫詩話

和靖言,余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每用之如麾百勝之師,橫行於紙墨間,所向無不如意。

惜其日久且弊,作詩以錄其功云:「神鋒雖缺力終存,架琢珊瑚欠策勳。

日暮閒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將軍。」

殊有憫勞念舊之意。

漁隱

邵康節

出處大略

邵堯夫居洛四十年,安貧樂道,自雲未嘗皺眉。

故詩云:「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

所居寢息處為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其西為甕牖,讀書燕居其下,旦則焚香獨坐,晡時飲酒三四甌,微醺便止,不使至醉也。

嘗有詩云:「斟有淺深存燮理,飲無多少系經綸。」

「莫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濟自家身。」

喜吟詩、作大字書,然遇興則為之,不牽強也。

大寒暑則不出,每出則乘小車,為詩以自詠曰:「花如錦時高閣望,草如茵處小車行。」

一溫一 公贈以詩曰:「林間高閣望已久,花外小車猶未來。」

堯夫隨意所之,遇主人喜客,則留三五日;又之一家,一如之。

或經月忘返。

雖惟高潔,而對賓客接人,無賢不肖貴賤,皆歡然相親。

自言若至重疾,自不能支,其有小疾,有客對話,不自覺疾之去體也。

學者從之問經義,一精一深浩博,應對不窮,思致幽遠,妙極道數,間有知之深者,開口論天下事,雖久存心世務者不能及也。

朝廷嘗用大臣薦,以官起之,不屈。

及其死,以著作佐郎告賜其家,邦人請易其名於朝,太常考行,謚之曰康節。

復齋漫錄

康節之學,其骨髓在皇極經世,其花草便是詩。

文鑒編詩:「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

卻不編入。

晦庵

半山老人

一唱三歎

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一精一絕,脫一去流俗;每諷味之,便覺沆瀣生牙頰間。

苕溪漁隱曰:荊公小詩如「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染雲為柳葉,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風巧,何緣見歲華。」

「簷日一陰一陰一轉,床 風細細吹。

翛然殘午夢,何許一黃鸝。」

「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

地偏緣底綠,人老為誰紅。」

「一愛一此一江一 邊好,留連至日斜。

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

「日淨山如染,風暄草欲薰。

梅殘數點雪,麥漲一川雲。」

觀此數詩,真可使人一唱而三歎也。

山谷

得子美句法

荊公詩得子美句法。

其詩云:「地蟠三楚大,天入五湖低。」

唐子西語錄

托 意

半山老人題雙廟詩云:「北風吹樹急,西日照窗涼。」

細詳味之,其托意深遠,非止詠廟中景物而已。

蓋巡、遠守睢一陽一,當是時安慶緒遣突厥勁騎攻之,日以危困,所謂「北風吹樹急」也。

是時,肅宗在靈武,號令不行於一江一 淮,諸將觀望,莫肯救之,所謂「西日照窗涼」也。

此深得老杜句法,如老杜題蜀相廟詩云:「映階碧草自春一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亦自別托意在其中矣。

漁隱

少 作

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

如「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

又「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一色 不須多。」

又「平治險穢非無力,潤澤焦枯是有才」之類,皆直道其胸中事,後為群牧判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一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

乃知文字雖工拙有定限,然必視其幼壯;雖公,方其未至,亦不能力強而遽至也。

石林詩話

荊公題金陵此君亭詩云:「誰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才老更剛。」

賓客每對公稱頌此句,公輒顰蹙不樂。

晚年與平甫坐亭上視詩牌曰:少時作此題榜,一傳不可追改;大抵少年題詩,可以為戒。

平甫曰:此揚子雲所以悔其少作也。

高齋詩話

晚年詩

荊公晚年詩律尤一精一嚴,造語用字,間不容髮;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

如「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讀之初不覺有對偶。

至「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但見舒閒容與之態耳;而字字細考之,皆經檃括權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

嘗與葉致遠諸人和頭字韻詩,往返數四,其末篇云:「名譽子真居谷口,事功新息困壺頭。」

以「谷口」對「壺頭」,其一精一切如此。

後數月,取本追改云:「豈一愛一京師傳谷口,但傳鄉里勝壺頭。」

今集中兩本並存。

石林詩話

一精一深華妙

荊公定林後詩一精一深華妙,非少作之比。

嘗作歲晚詩云:「月映林塘靜,風涵笑語涼。

俯窺憐淨綠,小立佇幽香。

攜幼尋新的,扶衰上野航。

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自以比謝靈運,議者亦以為然。

漫叟詩話

格高體下

魯直謂荊公之詩,暮年方妙。

然格高而體下,如云「似聞青秧底,復作龜兆坼。」

乃前人所未道。

又云:「扶輿度一陽一焰,窈窕一川花。」

謂包含數個意,雖前人亦未易道。

然學三謝,失於巧耳。

後山詩話

用意高妙

蔡天啟言:荊公每稱老杜「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轉。」

之句,以為用意高妙,五字之模楷。

他日,公作詩得「青山捫虱坐,黃鳥挾書眠。」

自謂不減杜詩,以為得意,然不能舉全篇。

余頃嘗以語薛肇明,肇明時被旨編公集,遍求之終莫之得。

或云:公但得此一聯,未嘗成章也。

石林詩話

力去陳言

荊公詩云:「力去陳言誇末俗,可憐無補費精神。」

而公平生文體數變,暮年詩益工,用意益苦,故言不可不謹也。

後山詩話

善下字

予與鄉人翁行可同舟泝汴,因談及詩,行可云:介甫善下字,如「荒埭暗雞催月曉,空場老雉挾春驕。」

下得「挾」字最好。

如孟子挾貴挾長之「挾」。

予謂介甫又有「紫莧凌風怯,蒼苔挾雨驕」;陳無己有「寒氣挾霜侵敗絮,賓鴻將子度微明。」

其用「挾」字,亦與前一聯同。

藝苑雌黃

用事一精一切

苕溪漁隱曰:上元戲劉貢甫詩云:「不知太一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此詩用事亦一精一切。

劉向校書天祿閣,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

向請問姓名,我是太一之一精一,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授之。

見王子年拾遺。

此事既與貢甫同姓,又貢甫時在館閣也。

王直方詩話

清 景

山谷嘗言:天下清景,初不擇貴賤賢愚而與之,然吾特疑端為我輩設。

荊公在鍾山官床 ,與客夜坐,作詩云:「殘生傷一性一老耽書,年少東來復起予。

各據槁梧同不寐,偶然聞雨落階除。」

東坡宿餘杭山寺詩云:「暮鼓朝鍾自擊撞,閉門欹枕對殘釭。

白灰旋撥通紅火,臥對蕭蕭雪打窗。」

人以山谷之言為確論。

冷齋夜話

霜筠雪竹

熙寧庚戌冬,王荊公安石自參知政事拜相,是日官僚造門奔賀者,相屬於路。

公以未謝,皆不見之,獨與余坐於西廡之小閣。

荊公語次,忽顰蹙久之,取筆書窗曰:「霜筠雪竹鍾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

放筆揖余而入。

元豐癸亥,公已謝事,為會靈觀使,居金陵白下門外。

余竭公,公欣然邀余同游鍾山,憩法雲寺,偶坐於僧房。

是日正常霜雪,而虛窗松竹,皆如詩中之景。

余因述昔日題窗,並誦此詩。

公憮然曰:有是乎!領略微笑而已。

隱居詩話

自 然

舒州三祖山金牛洞,山水聞於天下。

荊公嘗題詩云:「水泠泠而北去,山一靡一靡一以旁圍。

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

後人鑿山刊木,寖失山水之勝,非公題詩時比也。

魯直效公題六言云:「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記傳衣。

白雲橫而不度,高鳥倦而猶飛。」

識者云:語雖奇,亦不及荊公之自然也。

高齋詩話

紀 實

烏石崗距臨川三十里,荊公外家吳氏居其間。

故詩云:「不知烏石崗邊路,到老相尋得幾回。」

鹽步門在荊公舊居之前,故詩云:「曲池丘墓心空折,鹽步庭闈眼欲穿。」

復齋

落星寺詩

荊公集中有落星寺詩,其末云:「勝概惟詩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閒來。」

落星寺在彭蠡湖中,劉鹹臨嘗親見寺僧,言幼時目睹閩中章傆道作此詩,其前六句皆同。

其末云:「勝概詩人盡收拾,可憐蘇石不曾來。」

「蘇石」謂子美、曼卿也。

後人一愛一其詩者,改末句,作荊公詩傳之。

遂使一篇之意不完,其體與荊公所作詩亦不類。

苕溪漁隱曰:直方所言非也。

余細觀此詩句語體格,真是荊公作,餘人豈能道此!今具載全篇,識者必能辨之。

詩云:「窣雲一殿起崔嵬,萬里長一江一 酒一杯。

坐見山川吞日月,杳無車馬送塵埃。

雁飛雲路聲低過,客近天門夢易回。

勝概惟詩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閒來。」

王直方詩話

西山寺詩

唐一人題西山寺詩云:「終古礙新月,半一江一 無夕一陽一。」

人謂冠絕古今,以其盡得西山之景趣也。

金山寺留題者亦多,而絕少佳句。

惟「寺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又「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為人傳誦,要亦未為至工。

若用之於落星寺,有何不可乎!熙寧中,荊公有句云:「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尤為中的。

遯齋閒覽

梅花詩

凡詠梅多詠白,而荊公獨云:「鬢捻黃金危欲墜,蒂一團一 紅蠟巧能妝。」

不惟造語巧麗,可謂能道人不到處矣。

又東坡詠梅一句云:「竹外一枝斜更好。」

語雖平易,然頗得梅之幽獨閑靜之趣。

凡詩人詠物,雖平淡巧麗不同,要能以隨意造語為工。

公後復有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蓋取蘇子卿詩「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之意。

公在金陵,又有和徐仲文顰字韻詠梅詩二首;東坡在嶺南,有暾字韻梅詩三首,皆韻險而語工,非大手筆不能到也。

遯齋閒覽

棋 詩

荊公棋品殊下。

每與人對局,未嘗致思,隨手疾應,覺其勢將敗,便斂之。

謂人曰:本圖適一性一忘慮,反苦思勞神,不如且已。

與葉致遠敵手,嘗贈致遠詩云:「垂成忽破壞,中斷俄連接,」是知公棋不甚高。

又云:「諱輸寧斷頭,悔誤仍搏頰。」

是又未能忘情於一時之得喪也。

苕溪漁隱曰:介甫有絕句云:「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嬴。

戰罷兩奩收黑白,一枰何處有虧成。」

觀此詩,則圖適一性一忘慮之語,信有證矣。

若魯直於棋則不然,如「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則苦思忘形,較勝負於一著,與介甫措意異矣。

遯齋閒覽

虎 圖

荊公嘗在歐公坐上賦虎圖,眾客未落筆,而荊公章已就。

歐公亟取讀之,為之擊節稱歎,坐客閣筆不敢作。

苕溪漁隱曰:西清詩話中亦載此事,雲此乃體杜甫畫鶻行,以紓急解紛耳。

吾今具載二詩,讀者當有以辨之。

荊公虎圖詩云:「壯哉非羆亦非貙,目光夾鏡當坐隅。

橫行妥尾不畏逐,顧盼欲去仍躊躇。

卒然我見心欲動,熟視稍稍摩其須。

固知畫者巧為此,此物安肯來庭除。

想當槃礡欲畫時,睥睨眾史如庸一奴一。

神閒意定始一埽,功與造化論錙銖。

悲風颯颯吹黃蘆,上有寒雀驚相呼。

槎牙死樹鳴老烏,向之俛躅如哺雛。

山牆野壁黃昏後,馮婦遙看亦下車。」

杜甫畫鶻行云:「高堂見老鶻,颯爽動秋骨。

初驚無拘攣,何得立突兀。

乃知畫師妙,功刮造化窟。

寫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

烏鵲滿樛枝,軒然恐其出。

側腦看青霄,寧為眾禽沒。

長翮如刀劍,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崢嶸,粉墨且蕭瑟。

緬思雲沙際,自有煙霞質。

吾今意何傷,顧步獨紆鬱。」

漫叟詩話

集 句

荊公莫年喜為集句,唐一人號為四體,黃魯直謂正堪一笑耳。

司馬一溫一 公為定武從事,同幕私幸營一妓一,而於公諱之;嘗會僧廬,公往迫之,使一妓一逾垣而去,度不可隱,乃具道。

公戲之曰:「年去年來來去忙,暫偷閒臥老僧床 。

驚回一覺遊仙夢,又逐流鶯過短牆。」

杭之舉子中老榜第,其子以緋裹之,客賀之曰:「應是窮通自有時,人生七十古來稀。

如今始覺為儒貴,不著荷衣便著緋。」

壽之醫者老娶少一婦,或嘲之曰:「倚他門戶傍他牆,年去年來來去忙。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他人作嫁衣裳。」

真可笑也。

後山詩話

猿鶴不知

王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學善譏謔,嘗舉制科不中,與荊公游甚款,然未嘗降意少相下。

熙寧初,荊公以翰林學士被召,前此屢召不起,至是始受命。

介以詩寄云:「草廬三顧動春蟄,蕙帳一空生曉寒。」

蓋有所諷,荊公得之大笑。

他日作詩,有「丈夫出處非無意,猿鶴從來自不知」之句,蓋為介發也。

石林詩話

詩 病

今州縣之間,隨其大小,皆有富民,此理勢之所必至,所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然州縣賴之以為強,國家恃之以為固,非所當憂,亦非所當去也。

能使富民安其富而不橫,貧民安其貧而不匱,貧富相恃以為長久,而天下定矣。

介甫不忍貧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貧民,不知其不可也。

方其未得志也,為兼併之詩,其詩曰:「三代子百姓,公私無異財。

人主擅一操一柄一,如天持斗魁。

賦予皆自我,兼併乃一奸一回。

一奸一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

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

秦王不知此,更築懷清台。

禮義日以媮,聖經久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時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為才。

俗儒不知變,兼併可無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闔開。

有司與之爭,民愈可憐哉!」及其得志,專以此為事,設青苗法以奪富民之利;民無貧富,兩稅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緣為一奸一,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呂惠卿繼之以手實之法,私家一毫以上皆籍於官,民知有奪取之心,至於賣田殺牛以避其禍。

朝廷覺其不可,中止不行,僅免於亂,然其徒世守其學,刻下媚上,謂之享上;有一不享上,皆廢不用。

至於今日,民遂大病。

原其禍出於此詩,蓋昔之詩,病未有若此之酷者也。

蘇子由

秋菊落英

歐公嘉祐中見王荊公詩「黃昏風雨暝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笑曰:百花盡落,獨菊枝上枯耳。

因戲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子細看。」

荊公聞之曰:是豈不知楚詞「夕餐秋菊之落英」?歐一陽一九不學之過也。

西清詩話

荊公此詩,子瞻跋云:「秋英不比春英落,說與詩人子細看。」

蓋為菊無落英故也。

荊公云:蘇子瞻讀楚詞不熟耳。

子以謂屈平「餐秋菊之落英」,大概言花衰謝之意,若「飄零滿地金」,則過矣。

束坡既以落英為非,則屈原豈亦謬誤乎!坡在海南,謝人寄酒詩有云:「謾繞東籬嗅落英,」又何也?苕溪漁隱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子細看。」

此是兩句詩,余於六一居士全集及東坡前後集遍尋並無之。

不知西清、高齋何從得此二句?詩互有譏議,亦疑其不審也。

高齋詩話

余按楚詞「夕餐秋菊之落英」,「落」之為義,始也,初也,如禮記所謂「落成」之「落」也,蓋菊已花,雖枯不落,惟初英乃可餐。

荊公賦「黃菊飄零滿地金」,固失之不知菊矣。

直有以來「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子細看」之譏,西清以為歐公,高齋以為蘇公,未詳孰是?而所記半山借「秋菊落英」之說,一則曰歐九不知楚詞,一則曰子膽不熟楚詞。

歐、蘇二公,非不知不熟楚詞者,特知屈原之心,不以「落英」為飄落之落耳。

雖然,半山豈真不知不熟楚詞者歟!亦不過執拗以遂非而已。

西澗葉公,每誦先君菊莊翁「菊似一交一 情看歲晚,枝柎相伴到離披」之句,謂其真知菊者,故並及之。

梅墅續評

雪 堂

如天花變現

東坡作文,如天花變現,初無根葉,不可揣測。

如作蓋公堂記,共六百餘字,僅三百餘字說醫。

醉石道士詩共二十八句,卻二十六句作假說,惟用兩句收拾。

作鶴歎,則替鶴分明。

室中語

長於譬喻

子瞻作詩,長於譬喻。

如和子由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守歲詩云:「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脩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畫水官詩云:「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遊人,一一能一操一船。」

龍眼詩云:「龍眼與荔枝,異出同父祖。

端如柑與橘,未易相可不。」

皆累數句也。

如一聯,即「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清閒如啖蔗。」

如一句,即「雪裡波菱如鐵甲」之類,不可勝紀。

陵一陽一室中語

海棠詩

東坡作此詩,詞格超逸,不復蹈襲前人,其詩有「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一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淒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元豐間,東坡謫黃州,寓居定惠院,院之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時,必為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故作此長篇。

平生喜為人寫,蓋人間刊石者,自有五六本雲。

軾平生得意詩也。

梅 詩

東坡暾字韻三首,皆擺落陳言,古今人未嘗經道者。

三首並妙絕,第二首尤奇。

詩云:「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先生索居一江一 海上,悄如病鶴棲荒園。

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一溫一 。

蓬萊宮中花鳥使,綠衣倒掛扶桑暾。

抱叢窺我方醉臥,故遣啄木先敲門。

麻姑過君急灑掃,鳥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注云: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喙,如鸚鵡而小。

自東海來,非塵埃間物也。

芙蓉城詩

游芙蓉城,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云:「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簾玉案翡翠屏,雲舒霞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澹疏星。

往來三世空煉形,竟坐誤讀黃庭經,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雲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尋,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渡萬里如奔霆,玉樓浮宮聳亭亭。

天書雲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竛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

芳卿寄謝空丁寧,一朝覆水不反瓶。

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

世間羅綺紛膻腥,此生流一浪一隨滄溟。

偶然相值兩浮萍,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谷生蝗螟。

從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東坡此詩最為流麗,故秦太虛與東坡簡云:素紙一軸,敢冀醉後揮掃近文,並芙蓉城詩,時得把一玩,以慰馳情。

詩人寫人物態度,至不可移易。

元微之李娃行云:「髻鬟峨峨高一尺,門前立地看春風。」

此定是娼婦。

退之華山女詩云:「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一頰長眉青。」

此定是女道士。

東坡作芙蓉城詩,亦用「長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便有神仙風度。

許彥周詩話

三良詩

秦繆公以三良殉葬,詩人刺之,則繆公信有罪矣。

雖然臣之事君,猶子之事父也,以陳尊已、魏顆之事觀之,則三良亦不容無譏焉。

昔之詠三良者,有王仲宣、曹子建、陶淵明、柳子厚,或曰「心亦有所施」,或曰「殺身誠獨難」,或曰「君命安可違」,或曰「死沒寧分張」,曾無一語辨其非是者。

唯東坡和陶云:「殺身故有道,大節要不虧。

君為社稷死,我則同其歸。

顧命有治亂,臣子得從違。

魏顆真孝一愛一,三良安足希!」審如是言,則三良不能無罪。

東坡一篇,獨冠絕於古今。

苕溪漁隱云:余觀東坡秦穆公墓詩意,全與和三良詩意相反。

蓋是少年時議論如此,至其晚年,所見益高,超人意表,此揚雄所以悔少作也。

詩云:「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

藝苑雌黃

與王慶源詩

與王慶源詩云:「青衫半作霜葉枯,遇民如兒吏如一奴一。

吏民莫作官長看,我是識字耕田夫。

妻啼兒號刺史怒,時有野人來挽須。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豆飯吾豈無!」山谷云:庭堅最一愛一此數韻。

王直方詩話

語意高妙

題碧落洞詩云:「小語輒響答,空山白雲驚。」

此語全類李太白。

後自嶺外歸,次韻一江一 晦叔詩云:「浮雲時事改,孤月此心明。」

語意高妙,如參禪悟道之人吐露胸襟,無一毫窒礙也。

漁隱

詩意佳絕

東坡云:世謂樂天有鬻駱馬放楊柳枝詞,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

然夢得有詩云:「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樂天亦云:「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

則是樊素竟去也。

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朝雲者隨予南遷,因讀樂天集,戲作此詩。

朝雲姓王氏,錢塘人,嘗有子曰幹兒,未期而夭,云:「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一奴一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一陽一雲雨仙。」

苕溪漁隱曰:詩意佳絕,善於為戲,略去洞房之氣味,翻為道人之家風。

非若樂天所云:「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一腰。」

但自詫其佳麗。

塵俗哉!

詠物詩首四句便能寫盡

李太白潯一陽一紫極宮感秋云:「何處聞秋聲,翛翛北窗竹。

回薄萬古心,攬之不盈掬。」

東坡和韻云:「寄臥虛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

予謂東坡此語清拔,優於太白。

大率東坡每題詠景物,於長篇中只篇首四句,便能寫盡,語仍快健。

如廬山開先漱玉亭首句云:「高巖下赤日,深谷來悲風。

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

谷林堂首句云:「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風初。」

行瓊儋間首句云:「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渡月半弓。」

籐州一江一 下夜起對月首句云:「一江一 月照我心,一江一 水洗我肝。

端如徑寸珠,墜此白玉盤。」

此聊舉四詩,其他甚眾。

又棲賢三峽橋詩有「清寒入山骨,草木盡堅瘦」之句,此語尤一精一絕,他人道不到也。

漁隱

一洗萬古

余作南徵賦,或者稱之,然僅與曹大家爭衡耳;惟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唐子西語錄

南遷以後一精一深華妙

呂丞相跋杜子美年譜云:考其辭力,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非妙於文章,不足以至此。

余觀東坡自南遷以後詩,全類子美夔州以後詩,正所謂老而嚴者也。

子由云:東坡謫居儋耳,獨善為詩,一精一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魯直亦云:東坡嶺外文字,讀之使人耳目聰明,如清風自外來也。

觀二公之言如此,則余非過論矣。

詩話

文過有理

東坡曰:吾有詩云:「日日出東門,步尋東城游。

城門抱關卒,怪我此何求。

我亦無所求,駕言寫我憂。」

章子厚謂參寥曰:前步而後駕,何其上下紛紛也!僕聞之曰:吾以一尻一為輪,以神為馬,何曾上下乎?參寥曰:子瞻文過有理,似孫子荊。

子荊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

波瀾浩渺

東坡長句波瀾浩大,變化不測,如作雜劇打猛顐入,卻打猛顐出也。

三馬讚:「振鬣長鳴,萬馬皆瘖,」此記不傳之妙。

學文者能涵泳此等語,自然有入處。

呂氏童蒙訓

簟紋如水帳如煙

邢惇夫言:「掃地焚香閉閣眠,簟紋如水帳浮煙。

客來夢覺知何處,掛起西窗一浪一接天。」

此東坡詩也,嘗題於余扇,山谷初讀,以為是劉夢得所作。

王直方詩話

失於粗

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謹也。

晚學太白,至其得意,則似之矣;然失於粗,以其得之易也。

後山詩話

蘇過詩

東坡云:兒子邁嘗作林檎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落,半腮迎日斗鮮紅。」

於等輩中亦號有思致者。

今已老,無他技,但亦時出新句也。

嘗作酸棗尉,有詩云:「葉隨流水歸何處,牛載寒鴉過別村。」

此句亦可喜也。

苕溪漁隱曰:蘇叔一黨一 過賦鼠鬚筆云:「太倉失陳紅,狡一穴一得余腐。

既興丞相歎,又發廷尉怒。

磔肉餧餓貓,紛髯雜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紙龍蛇騖。

物理未易詰,時來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譽。」

其步驟氣格,殊有父風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人玉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