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卷之一○:總 說篇章以含蓄天成為上,破碎雕鏤為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人玉屑》卷之一○

詩人玉屑

卷之一○

含 蓄

總 說

篇章以含蓄天成為上,破碎雕鏤為下。

如楊大年西昆體,非不佳也;而弄斤一操一斧太甚,所謂七日而混沌死也。

以平夷恬澹為上,怪險蹶趨為下,如李長吉錦囊句,非不奇也;而牛鬼蛇神太甚,所謂施諸廓廟則駭矣。

珊瑚鉤詩話

尚 意

詩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處。

古人說雄深雅鍵,此便是含蓄不露也。

用意十分,下語三分,可幾風雅;下語六分,可追李杜;下語十分,晚唐之作也。

用意要一精一深,下語要平易,此詩人之難。

漫齋語錄

句含蓄意含蓄

詩有句含蓄者,老杜曰:「勳業頻看鏡,行藏一獨 倚樓。」

鄭雲叟曰:「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

是也。

有意含蓄者,如宮祠曰:「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又嘲人詩曰:「怪來妝閣閉,朝下不相迎。

總向春園裡,花間笑語聲。」

是也。

有句意俱含蓄者,如九日詩曰:「明年此會知誰健,更把茱萸子細看。」

又宮怨曰:「賓仗平明宮殿開,暫將紈扇共徘徊。

玉容不及寒鴉色,猶帶昭一陽一日影來。」

是也。

又白樂天云:「淚滿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子美含蓄

戲作花卿歌云:「成都猛將有花卿,學語小兒知姓名。

用如快鶻風火生,見賊唯多身始輕。

綿州刺史著柘黃,我卿掃除即日平。

子章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節度,人道我卿絕世無。

既稱絕世無,天子何不喚取守京都。」

細看此歌,想花卿當時在蜀中,雖有一時平賊之功,然驕恣不法,人甚苦之;故子美不欲顯言之,但云:「人道我卿絕世無,既稱絕世無,天子何不喚取守京都。」

語句含蓄,蓋可知矣。

山谷云:花卿塚在丹稜之東館鎮,至今有英氣,血食其鄉。

漁隱

元微之詩

嬉笑之怒,甚於裂眥;長歌之哀,過於慟哭:此語誠然。

元微之在一江一 陵聞白樂天降一江一 州,作絕句云:「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一江一 。

垂死病中驚起坐,暗風吹雨入寒窗」,樂天以為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隨筆

語意有無窮之味

長恨歌、上一陽一人歌、連昌宮詞,道開元、天寶宮禁事最為深切。

然微之有行宮絕句,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

隨筆

詩 趣

天 趣

王摩詰山中詩曰:「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舒王百家衣體曰:「相看不忍發,慘淡暮潮平。

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此得天趣。

問曰:何以識其天趣?曰:能知蕭何所以識韓信,則天趣可解。

余竟不能詰。

冷齋

奇 趣

東坡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

如曰「日莫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簷隙。」

又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又曰:「藹藹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才意高遠,造語一精一到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疲一精一力至死不悟。

東坡則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桉上楞嚴已不看。」

細味之無齟齬態,對甚的而字不露,得淵明遺意耳。

柳子厚詩曰:「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東坡云: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之,此詩有奇趣。

其尾兩句,雖不必亦可。

欸乃,三老相呼聲相應也。

野人趣

閒居云:「妻喜栽花活,童誇斗草贏。」

得野人趣,非急務故也。

又云:「燒葉爐中無宿火,讀書窗下有殘燈。」

有嫌「燒葉」貧寒太甚,改「葉」為「藥」,不唯壞此一句,並下句亦減氣味,所謂求益反損也。

歐公詩話

登高臨遠之趣

山谷言庾子山云:「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有以盡登高臨遠之趣。

喜晴應詔,全篇可為楷式。

其卒章云:「有慶兆民同,論年天子萬。」

不獨清新,其氣韻尤更深穩。

潘子真

詩 思

總 說

詩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敗之,則失之矣。

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類,皆欲其思之來,而所謂亂思、蕩思者,言敗之者易也。

鄭棨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唐求詩,所遊歷不出二百里。

則所謂思者,豈尋常咫尺之間所能發哉!前輩論詩思,多生於杳冥寂寞之境,而志意所如,往往出乎埃溘之外。

苟能如是,於詩亦庶幾矣。

謝無逸問潘大臨:近曾作詩否?潘云:秋來日日是詩思,昨日捉筆,得「滿城風雨近重一陽一」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敗。

輒以此一句奉寄。

亦可見思難而易敗也。

有佳思

余舊見郵亭壁間題云:「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

慇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亦有佳思,不知何人詩。

後讀王維集,乃王縉別輞川別業詩,附在集中。

漁隱

詩思淒惋

忠愍詩思淒惋,蓋富於情者。

如一江一 南春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一江一 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又云:「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

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

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

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不相類。

蓋人之難知也如此!漁隱

詩思不出二百里

唐求臨池洗硯詩云:「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雲生。」

又「漸寒沙上路,欲暝水邊村。」

早行云:「沙上鳥猶睡,渡頭人已行。」

詩思不出二百里間。

北夢瑣言

詩 味

杜「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子厚云:「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秀老云:「夜深童子喚不醒,猛虎一聲山月高。」

閒棄山中累年,頗得此數詩氣味。

詩 境

韓愈寄孟刑部聯句云:「美君知道腴,逸步謝天械。」

或問:道果有味乎?余曰:如介甫「午雞聲不到禪林,柏子煙中坐擁衾。」

「竹雞呼我出華胥,起滅篝燈擁燎爐。」

「各據槁梧同不寐,偶然聞雨落階除。」

澹泊中味,非造此境,不能形容也。

體 用

十不可

一曰高不可言高,二曰遠不可言遠,三曰閒不可言閒,四曰靜不可言靜,五曰憂不可言憂,六曰喜不可言喜,七曰落不可言落,八曰碎不可言碎,九曰苦不可言苦,十曰樂不可言樂。

陳永康吟窗雜序

言用勿言體

嘗見陳本明論詩云:前輩謂作詩當言用,勿言體,則意深矣。

若言冷,則云:「可咽不可漱」,言靜,則云:「不聞人聲聞履聲」之類。

本明何從得此!漫叟詩話

言其用而不言其名

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

此法惟荊公、東坡、山谷三老知之。

荊公曰:「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此言水、柳之名也。

東坡答子由詩曰:「猶勝相逢不相識,形容變盡語音存。」

此用事而不言其名。

山谷曰:「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一交一 書。」

又曰:「語言少味無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

又曰:「眼看人情如格五,心知外物等朝三。」

「格五」,今之蹙融是也。

後漢注云:常置人於險惡處也。

苕溪漁隱曰:荊公詩云:「繰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

「白雪」即絲,「黃雲」即麥,亦不言其名也。

余嘗效之云:「為官兩部喧朝夢,在野千機促婦功。」

蛙與促織,二蟲也。

冷齋

不名其物

臨川云:「蕭蕭出屋千尋玉,靄靄當窗一炷雲。」

皆不名其物。

然子厚「破額山前碧玉流,」已有此格。

如詠禽須言其標緻只及羽毛飛鳴則陋矣

眾禽中唯鶴標緻高逸,其次鷺亦閒野不俗。

又嘗見於六經,後之詩人,形於賦詠者不少,而規規然只及羽毛飛鳴之間。

如詠鶴云:「低頭乍恐丹砂落,斂翅常疑白雪銷。」

此白樂天詩;「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此杜牧之詩;皆格卑無遠韻也。

至於鮑明遠鶴賦云:「鍾浮曠之藻思,抱清迥之明心」;杜子美云:「老鶴萬里心」;李太白畫鶴贊云:「長唳風宵,寂立霜曉」;劉禹錫云:「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此乃奇語也。

如詠鷺云:「拂日疑星落,凌風訝雪飛。」

此李文饒詩;「立當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

此雍陶詩;亦格卑無遠韻。

至於晚晴賦云:「忽八九之紅芰,如婦如女,墮蕊黦顏,似見放棄;白鷺潛來,邈風標之公子,窺此美人兮,如慕悅其容媚。」

雖語近於纖艷,然亦善比興者。

至於許渾云:「雲漢知心遠,林塘覺思孤」;僧惠崇云:「曝翎沙日暖,引步島風清。

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

此乃奇語也。

庚溪詩話

一胡一 五峰謂晦庵此詩有體而無用

先生送一胡一 藉溪有詩云:「甕墉前頭列翠屏,晚來相對靜儀刑。

浮雲一任閒舒捲,萬古青山只麼青。」

一胡一 五峰見之,因謂其學者張敬夫曰:吾未識此人,然觀其詩,知其庶幾能有進矣。

特其言有體而無用,故吾為是詩以箴警之,庶其聞而有發也。

五峰詩云:「幽人偏一愛一青山好,為是青山青不老。

山中出雲雨太虛,一洗塵埃山更好。」

晦庵

風 調

高古為難

古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疏,皆為佳作。

後人有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終使人可憎。

李希聲詩話

薛能劉白

薛能,晚唐詩人,格調不高,而妄自尊大。

有柳枝詞五首,最後一章曰:「劉白蘇台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自注云:劉、白二尚書,繼為蘇州刺史,皆賦楊柳枝詞,世多傳唱;但文字太僻,宮商不高耳。

能之大言如此。

但稍推杜陵,視劉、白蔑如也。

今讀其詩,正堪一笑。

劉之詞云:「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

白之詞云:「紅板一江一 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其風一流 氣概,豈能所可彷彿哉!隨筆

平 淡

先組麗而後平淡

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紛華,然後可造平淡之境。

如此,陶、謝不足進矣。

今之人多作拙易詩,而自以為平淡者,未嘗不絕倒也。

梅聖俞和晏相詩云:「因令適情一性一,稍欲到平淡。

苦詞未聞圓,刺口劇菱芡。」

言到平淡處甚難也。

所以贈杜挺之詩,有「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

之句。

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韻語一陽一秋

非力所能

作詩到平淡處,要似非力所能。

東坡嘗有書與其侄云: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澹。

余以謂不但為文,作詩者尤當取法於此。

竹坡詩話

卒造平淡

余少攻歌詩,欲與造物者爭一柄一,遇事輒變化不一,其體裁始則陵轢波濤,穿一穴一險固,囚鎖怪異,破碎陣敵,卒造平淡而已。

陸魯望文

晦庵雲

梅聖俞詩不是平淡,乃是枯槁。

閒 適

苕溪漁隱詩

余卜居苕溪,日以漁釣自適,因自稱苕溪漁隱。

臨流有屋數椽,亦以此命名。

僧了宗善墨戲,落筆瀟灑,為余作苕溪漁隱圖。

覽景攄懷,時有鄙句,皆題之左方,既久益多,不能盡錄。

聊舉其一二云:「溪邊短短長長柳,波上來來去去舡。

鷗鳥近人渾不畏,一雙飛下鏡中天。」

「秋雲漠漠煙蒼蒼,蓮花初白蓮葉黃。

釣舡盡日來往處,南村北村粳稻香。」

「捲起綸竿撇棹歸,短篷斜掩宿漁磯。

日高春睡無人喚,撩一亂楊花繞夢飛。」

漁隱

車蓋亭絕句

蔡持正守安州,夏日登車蓋亭,作十絕句,為吳處厚箋注,得罪謫新州。

其間一絕云:「紙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一浪一。」

殊有閒適自在之意。

自 得

要到自得處方是詩

詩吟函得到自有得處,如化工生物,千花萬草,不名一物一態。

若摸勒前人,無自得,只如世間剪裁諸花,見一件樣,只做得一件也。

漫齋語錄

變 態

縛虎手

薛許昌答書生贈詩云:「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終。」

譏其不能變一態 也。

大抵屑屑較量,屬句平勻,不免氣骨寒局;殊不知詩家要當有情致,抑揚高下,使氣宏拔,快字凌紙;又用事皆破觚為圖,挫剛成柔,如為有功者,昔人所謂縛虎手也。

西清詩話

韓文公

韓昌黎醉贈張秘書詩云:「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雲。」

唐扶詩

子美題道林岳麓寺詩云:「宋公放逐登臨後,物色分留與老夫。」

宋公,之問也。

此語句法清新,故為傑出。

其後唐扶題詩,復云:「兩祠物色採拾盡,壁間杜甫真少恩。」

意雖相反,而語亦秀拔。

乃知文章變一態 ,初無窮盡,惟能者得之。

不能變一態

僧祖可作詩多佳句。

如「懷人更作夢千里,歸思欲迷雲一灘。」

「窗間一榻篆煙碧,門外四山秋葉紅。」

等句,皆清新可喜。

然讀書不多,故變一態 少。

觀其體格,亦不過煙雲、草樹、山川、鷗鳥而已。

而徐師川極稱其詩,不知何也!丹一陽一集

圓 熟

好詩如彈丸

謝脁嘗語沈約曰: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

故東坡答王鞏云:「新詩如彈丸」,及送歐一陽一弼云:「中有清圓句,銅丸飛柘彈。」

蓋謂詩貴圓熟也。

余以謂圓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

能不失於二者之間,可與古之作者並驅。

王直方詩話

詞 勝

小石調

鍾嶸稱張茂先:惜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喻鳧嘗謁杜紫微不遇,乃曰:我詩無綺羅鉛粉,宜不售也。

淮海詩亦然,人戲謂可入小石調。

然率多美句,但綺麗太勝爾。

子美:「並蒂芙蓉本自雙」,「水荇牽風翠帶長」,退之:「金釵半醉坐添春」,牧之:「春風十里揚州路」,誰謂不可入黃鐘宮耶!溪

元祐中,秘閣上巳日集西池,王仲至有詩,張文潛和最工,云:「翠一浪一有聲黃傘動,春風無力彩旗垂。」

秦少游云:「簾幕千家錦繡垂。」

仲至笑曰:又待入小石調也。

孔氏談苑

綺 麗

不可以綺麗害正氣

世俗喜綺麗,知文者能輕之;後生好風花,老大即厭之。

然文章論當理與不當理耳,苟當於理,則綺麗風花,同入於妙;苟不當理,則一切皆為長語。

上自齊梁諸公,下至劉夢得、一溫一 飛卿輩,往往以綺麗風花,累其正氣,其過在於理不勝而詞有餘也。

老杜云:「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亦極綺麗,其模寫景物,意自親切,所以絕妙古今。

至於言春容閒適,則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一乳一燕青春深。」

言秋景悲壯,則有「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一江一 袞袞來。」

其富貴之詞,則有「香飄合殿春風轉,花覆千官淑景移。」

「麒麟不動爐煙轉,孔雀徐開扇影還。」

其弔古,則有「映階碧草自春一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皆出於風花,然窮盡一性一理,移奪造化。

又云:「絕壁過雲開錦繡,疏鬆隔水奏笙簧。」

自古詩人,巧即不壯,壯即不巧;巧而能壯,乃如是也。

富 貴

富貴佳致

一溫一 飛卿晚春曲云:「家臨長信往來道,一乳一燕雙雙拂煙草。

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報。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閒不掃。

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容顏鏡中老。」

殊有富貴佳致也。

漁隱

非窮兒家語

存中云:山谷稱晏叔原:「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裡風。」

定非窮兒家語。

王直方詩語

詩原乎心

歐一陽一文忠曰:詩原乎心者也,富貴愁怨,見乎所處。

一江一 南李氏鉅富,有詩曰:「簾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徹金釵溜,酒惡時拈花一蕊嗅,別殿微聞簫鼓奏。」

與「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異矣。

摭遺

善言富貴

歸田錄云:晏元獻喜評詩,嘗曰:「老覺腰金重,慷便玉枕涼」,未是富貴語,不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此善言富貴者也。

人皆以為知言。

漫叟詩話

寒 乞

乞兒相

一江一 為有詩云:「吟登蕭寺旃檀閣,醉倚王家玳瑁筵。」

或謂作此詩者,決非貴族。

或人評「軸裝曲譜金書字,樹紀花名玉篆牌」乃乞兒口中語。

苕溪漁隱曰:青箱雜記亦載此事。

晏元獻云:此詩乃乞兒相,未嘗識富貴者。

故云:言富貴不及金玉錦繡,惟說氣象。

若「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

公曰:窮人家有此景否?雲齋廣錄載近時人詩一聯云:「珠簾繡戶遲遲日,柳絮梨花寂寂春。」

雖用「珠」「繡」,其氣象豈不富貴,不害其為佳句也。

漫叟詩話

無神氣

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又曰:「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又曰:「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皆寒乞相,一覽便盡。

初如秀整,熟視無神氣,以其字露也。

東坡

貧眼所驚

唐一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服容之盛,乃貧眼所驚耳。

如貫休詩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裡鬻彈者皆有之。

韋楚老詩云:「十幅紅綃圍夜玉。」

十幅紅綃,為幬不及四五尺,如何伸足,所謂不曾近富家兒。

古今詩話

知 音自薦附

李義府

唐李義府初召見,太宗令詠飛鳥詩曰:「日裡颺朝彩,琴中聞夜啼。

上林多少木,不得一枝棲。」

太宗曰:我當全林借汝,豈惜一枝也。

左右羨之。

小說舊聞

任 濤

任濤,豫章人。

詩名早著,有「露溥沙鶴起,人臥釣舡流。」

他皆仿此。

數舉,敗於垂成。

李常侍騭廉間一江一 西時,與放鄉里之役。

民俗互有論列。

騭判:一江一 西界內,風有詩得似濤者,即與免放色役,不止一任濤矣。

摭言

馮道明

雍陶知簡州,自比謝宣城、柳吳興,賓至則挫辱,投贄者少得見之。

馮道明下第請謁,紹閽者曰:與太守故舊。

及見,呵責曰:與公昧平生,何故舊之有。

道明曰:誦公詩得相見,何隔平生。

遂吟雍詩曰:「立當青草人先見,行傍白蓮魚未知。」

「閉門客到常疑病,滿院花開未是貧。」

「一江一 聲秋入峽,雨氣夜侵樓。」

雍厚之。

古今詩話

韓 翃

唐德宗時制誥闕人,中書兩進人,御筆不點。

又請之,上批曰:與韓翃。

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一江一 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

上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與此韓翃。

本事詩

項 斯

楊祭酒嘗見一江一 表士人項斯詩,贈之詩云:「度度見君詩句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相逢說項斯。」

由是四方知名。

古今詩話

白樂天

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投顧況,況戲之曰:長安物貴,居大不易。

及讀至原上草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古今詩話

趙倚樓

杜紫微覽趙渭南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雁橫寒,長笛一聲人倚樓。」

因目之為趙倚樓。

古今詩話

謝蝴蝶

謝學士吟蝴蝶詩三百首,人呼為謝蝴蝶。

其間絕有佳句,如「狂隨柳絮有時見,舞入梨花何處尋!」又曰:「一江一 天春晚暖風細,相逐賣花人過橋。」

古詩有「陌上斜飛去,花間倒翅回。」

又云:「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一愛一偷一香。」

終不若謝句意深遠。

古今詩話

鮑孤雁

鮑當為河南府法曹,嘗忤知府薛映,因賦孤雁詩,所謂「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

不惜充君廚,為帶邊城信。」

薛大稱賞,因號鮑孤雁。

司馬文正詩話

夏英公

夏鄭公竦以父歿王事,得三班差使,然自少好讀書,攻為詩。

一日,攜所業,伺宰相李文靖沆退朝,拜於馬首而獻之。

文靖讀其句,有「山勢蜂腰斷,溪流燕尾分」之句,深一愛一之。

終卷皆佳句。

翊日,袖詩呈真宗。

及敘死事之後,乞與換文資,遂改潤州金壇主簿。

東軒筆錄

王文穆

王文穆欽若未第時,寒窘,依幕府家。

時章聖以壽王尹開封,一日晚過其家,左右不虞王至,亟取紙屏障風,王顧屏間一聯云:「龍帶晚煙歸洞府,雁拖秋色入衡一陽一。」

大加賞一愛一曰:此語落落有貴氣,何人詩也?對曰:某門客王欽若。

王遽召之,一見欽其風素;其後信任頗專,致位上相,風雲之會,實基於此焉。

西清詩話

王 琪

晏元獻公赴杭州,道過維揚,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誦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裡姓名,終篇者無幾。

又俾別誦一詩云:「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

儀鳳終陳跡,鳴蛙只廢聲。

淒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

徐問之,一江一 都尉王琪詩也。

召至同飯,又同步游池上。

時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牆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

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

自此辟置,薦館職,逐躋侍從。

遺珠

薛簡肅公

薛簡肅公舉進士時,摯謁馮魏公,首篇有「囊書空自負,早晚達明君」之句。

馮掩卷而謂之曰:不知秀才所負何事?讀至第三篇春詩云:「千林如有喜,一氣自無私。」

乃曰:秀才所負者如此!東齋記事

荊公以三詩取三士

復齋漫錄云:王公韶少日,讀書於廬山東林裕老庵,庵前有老松,因賦詩云:「綠皮皴剝玉嶙峋,高節分明似古人。

解與乾坤生氣概,幾因風雨長精神。

裝添景物年年別,擺捭窮愁日日新。

惟有碧霄雲裡月,共君孤影最相親。」

王荊公為憲一江一 東,過而見之,大加稱賞,遂為知己。

苕溪漁隱曰:蔡寬夫詩話云:盧龍圖秉少豪逸,熙寧初游京師,久不得調,嘗作詩曰:「青衫白髮病參軍,旋糶黃糧置酒樽。

但得有錢留客醉,那須騎馬傍人門!」荊公一見曰:此定非碌碌者。

即薦用之,前此蓋未嘗相識也。

又石林詩話云:劉季孫初以右班殿直監饒州酒,荊公為憲一江一 東,巡歷至饒,按酒務,始至廳事,見小屏間有題小詩曰:「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閒!說與傍人應不解,杖藜攜酒看支山。」

大稱賞之。

即召與語,嘉歎久之。

升車而去,不復問務事。

荊公以三詩取三士,其樂善之心,今人所未有也。

吾故表而出之。

葛敏修

山谷南遷,還,至南華竹軒,亦令侍史誦詩板。

有一絕云:「不用山僧供帳迎,世間無此竹風清,獨拳一手支頤臥,偷眼看雲生未生?」

稱歎不已,徐視姓名曰,果吾學子葛敏修也。

復齋

賀方回

賀方回題一絕於定林寺云:「破冰泉脈漱籬根,壞衲遙疑掛樹猿。

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

舒王見之,大稱賞,緣此知名。

王直方詩話

蘇後湖

蘇伯固之子名庠,字養直,作清一江一 曲云:「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一片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髮。

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坡曰:若置在李太白集中,誰疑其非!王直方詩話

曹 翰

曹武毅公翰平一江一 南歸環衛,數年不調。

一日內宴,侍臣皆賦詩,翰以武人獨不預,乃陳曰:臣少亦學詩,乞應詔。

太宗曰:卿武人,以刀字為韻。

因以寄意曰:「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蟠花舊戰袍。」

青箱雜記

伍 喬

伍喬、張洎,少相友善。

張為翰林學士,眷一寵一 優異;伍為歙州通判,作詩寄張,戒去僕曰:張游宴時投之。

一日,張與僚友近郊會燕歡甚,僕投詩,詩云:「不知何處可消憂,公退攜壺即上樓。

職事久參侯伯幕,夢魂長繞帝王州。

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一春繞郡流。

遙想玉堂多暇日,花時誰伴出城游!」得詠動容久之,為言於上,召還為考功員外郎。

詩史

劉子先

章子厚嘗與劉子先定有場屋之舊,又頗相厚善。

隔闊十年,子厚拜相,亦不通問,寄書誚其相忘遠引之意。

子先以詩謝曰:「故人天上有書來,責我疏愚喚不回。

兩處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

塵泥自與雲霄隔,一弩一馬難追德驥才。

莫謂無心向門下,也曾終夕望三台。」

公得詩甚喜,即召為宰屬,遂遷戶部侍郎。

高齋詩話

龍太初

郭功父方與荊公坐,有一人展刺云:詩人龍太初。

功父勃然曰:相公前敢稱詩人,其不識去就如此!荊公曰:且請來相見。

既坐,功父曰:賢道能作詩,能為我賦乎?太初曰:甚好。

功父曰:只從相公請個詩題。

時方有一老兵,以沙捺銅器。

荊公曰:可作沙詩。

太初不頃刻誦曰:「茫茫黃出塞,漠漠白鋪汀。

鳥去風平篆,潮回日射星。」

功父閣筆。

太初緣此,名聞東南。

王直方詩話

姚嗣宗

華州狂子張元,天聖間坐累終身,每托興吟詠。

如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詠白鷹詩:「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雲頭上飛。」

怪譎類是。

後竄夏國,教元昊為邊患,朝廷方厭兵,時韓魏公撫陝右,書生姚嗣宗獻崆峒山詩,有云:「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

布衣能辦此,可惜作窮鱗。」

顧謂僚屬曰:此人若不收拾,又一張元矣。

因表薦官之。

西清詩話

白馬詩

王曾獻金陵牧薛大夫白馬詩:「白馬披絲練一一團一 ,今朝被絆欲行難。

雪中放去唯留跡,月下牽來只見鞍。

向北長鳴天外遠,臨風斜墜耳邊寒。

自知毛骨還應異,更請王良子細看。」

雲溪友議

毛國英

毛國英,澤民之從子也,以詩自鳴。

嘗經岳侯駐兵之地,一江一 禁方嚴,國英投詩云:「鐵鎖沉沉截碧一江一 ,風旗獵獵駐危檣。

禹門縱使高千尺,放過蛟龍也不妨。」

侯曰:詩人也,委舟以渡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人玉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