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澄候一溫一 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四月初三日發一家信,厥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曾國藩家書》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

曾國藩家書

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

【原文】

澄候一溫一 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四月初三日發一家信,厥後折差不來,是以月餘無家書,五月十二折弁來,接到家中一信,乃四月一日所發者,具悉一切,植弟大愈,此最可喜!京寓一切平安,癬疾又大愈,比去年六月,更無形跡,去年六月之愈,已為五年來所未有,今又過之,或者從此日退,不復能為惡臭,皮毛之疾,究不甚足慮,久而彌可信也。

四月十四日考差,題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經文題,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賦得廉溪樂處,得焉字,二十六日餘又進一諫疏,敬陳聖德三端,預防弊,其言頗過激切,而聖量如海,尚能容納,豈沒唐以下之英主所可及哉?余之意,蓋以受惠深重,官至二品,不為不尊,堂上則誥封三代,兒子則蔭任六品,不為不榮,若於此時,再不盡忠直言,更待何時乃可建言,而皇上聖德之美,出於天,自然滿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將來恐一念驕矜,遂至惡直而好諛,則此日臣工不得辭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將驕矜之機關說破,使聖心日就兢業,而絕自是之萌,此余區區之本意也,現在人才不振,皆謹小而忽於大,人人皆趨一習一 脂韋唯阿1之風,欲以此疏稍挽風氣,冀在廷管趨於骨鯁2,而遇事不敢退縮,此余區區之眾意也。

折子初上之時,余意恐犯不測之感,業將得失禍福,置之度外,不意聖慈含容,曲賜全。

自是以後,余益當盡忠報國,不復復顧身家之私,然此後折奏雖多,亦思無有做此折之激直者;此折尚蒙優容,則以後奏折,必不致或觸聖怒可知,諸弟可將吾意,細告堂上大人,無以余奏折不慎,或以戇直干天威為慮也。

父親每次家書,皆教我盡忠圖報,不必系念家中,余敬體吾父之教訓,是以公而忘私,國而忘家,計此後但略寄數百金,償家中舊債,即一心以國事為主,一切陞官得差之念,毫不掛於意中,故昨五月初七大京堂考差,余即未往趕考,侍郎之得差不得差,原不關乎與考不與考,上年已酉科,傳郎考差而得者三人,瑞常花沙納張帶是也,未考而得者亦三人,靈桂福濟王廣蔭是也,今年侍郎考差者五人,不考者三人,是曰題,以義制事,以禮制心論,詩題迷觀滄海曰,得濤字,五月初一放雲貴差,十二放兩廣福建三省,名見京報內,茲不另錄,袁漱六考差頗為得意,詩亦工妥,應可一得以救積困。

朱石翹明府初政甚好,睚是我邑之福,餘下次當寫信與之,霞仙得縣首,亦見其猶能拔取真士,劉繼振既系水口近鄰,又送錢至我家,求請封典,義不可辭,但渠三十年四月選授訓道,已在正月廿六恩詔之後,不知尚可辦否?當再向吏部查明,如不可辦,則當俟明年四月升付查明,乃可呈請,若並升付之時,根思不能及於餐官,則當以錢退,家中須於近日詳告劉家,言目前不克呈請,須待明年六月,乃有的信耳。

澄弟河南漢口之信,皆已接到,行路之難,乃至於此,自漢口以後,想一路戴福星矣,劉午峰張星垣陳谷堂之銀皆可收,劉陳尤宜受之,不受以議拘泥,然一交一 際之道,與其失之濫3,不若失之隘,吾弟能如此,乃晉之所欣慰者也!西垣四月廿九到京,住宅內,大約八月可出都,此次所寄折底,如歐陽家及諸親族,不妨鈔送共閱;見余忝竊高位,亦欲忠直圖報,不敢唯阿取容,懼其玷辱宗族,辜負期望也。

余不一一。

國藩手草。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

【註釋】

1脂韋唯阿:脂韋:比喻世故圓滑、阿諛逢迎。

唯阿:唯唯喏喏、人云亦云。

2骨鯁:比喻正直、剛劍

3與其失之濫,不若失之隘:比喻一交一 朋友不宜氾濫,應該少而一精一。

【譯文】

澄候、一溫一 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四月初三日發一家信,以後通信兵很久不來,所以有一個多月沒有家信,正月十二日通信兵來了,接到家信一封,是四月一日發的,知道一切,植弟的病好了,這最可喜。

京城寓內一切平安,癬疾又大有好轉,比去年六月,沒有留下形跡,去年六月的好轉,本已是五年來沒有的,現在更好一些,或者從現在開始一天比一天好,這病便不一再為害了。

皮毛上的病,不足以憂慮,經過這幾年的經歷,這話更可以相信。

四月十四日考差,題目是「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經文題目是:「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賦得溪樂處,得焉字。

二十六日,我又進了一個諫在,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言詞過於激切,但皇上容人的氣量像大海一樣,還能容納得下,哪裡是漢唐以來的英明主子所可比擬的?我的意思,是自己所受的恩澤太深重了,官到了二品,不能不算榮貴,假設在這種時候,再不盡忠直言,那還等什麼時候進言呢?而皇上對從人德行的美好,是天賦於他的,自然整個朝廷的臣工們,才不敢去說他一個不字,恐怕長此下去便驕傲了,以至於不喜歡聽剛直批評意見,而喜歡聽頌揚吹噓,那麼到了這一天,臣工們是不能推卸自己的罪責的,因此來看咸豐元年實行新政的機會,把這個關鍵說破,使皇上心裡一天天兢兢業業,斷絕自以為是的思想萌芽,這是我小小的一點用心。

現在國家人才不振作,都在小的地方謹小慎微,而在大的地方疏忽大意,人人都習慣於唯唯諾諾、阿諛奉承,想通過這個折子稍微挽回一下風氣,使這些人在朝廷裡敢於說話,遇事不敢退縮,這是我小小的一點余意。

折子剛上去時,我思想上害怕可能會觸犯天威,已經把得失禍福置之度外。

沒料到皇上包涵下來,曲加保全。

自此以後,我越要盡忠報國,不再去顧慮身家性命這些私事,然而以後折奏雖多,也決沒有像這麼激烈直言的了,這麼激直的折子還蒙皇上優容,那麼以後的折子一定不至於觸犯天威,那是一定的了,弟弟們可以把這個意思,詳細告知堂上大人,不要以鐵奏折不那個直干天威而憂慮。

父親每次家信,都教育我盡忠報國,不必掛念家裡,我恭敬的體會父親的教訓,所以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今後,準備只略寄幾百兩銀子,還家裡的舊債,便一心以國家大事為主,一切陞官得差使的念頭,絲毫不掛在心上,所以昨五月初七大京堂考差,我便沒有去赴考。

侍郎的得差使不得差使,本來就和考與不考無關,去年已酉科,侍郎考差而得差使的三個:瑞常、花沙納、張帶,沒有差而得差使的也是三個:靈桂、福濟、王廣蔭,今年侍郎考差得差使的五個,不考得差使的三個,那天的題目是「以義制事,以利制心論」,詩題是「樓觀滄海口」,得濤字。

五月初一日,放任雲南、貴州的差事,十二日放任廣東、廣西、福建三省的差事,名字登在京報上,現不另外抄了,袁漱六考差很是得意,詩也做得工妥,應該可以得一差使,救他長期積累下來的困難。

朱石翹明同任以來政事處理很好,自然是我們家鄉的福氣,我下次也寫信給他,霞仙考中縣首,也可見他尤其能夠選拔真正的士人,劉繼振既然是水口的近鄰,又送錢到我家,他請求封典,義不容辭,但他三十年四月選拔了訓導,已經在正二十六日思詔以後,不曉得進可以辦不?我當再向吏部去查明,如不可以辦,那應當等明年四月升付廟祭的恩詔下來,教授可呈請,如若升付的時候,推思不能適應於外官,那應當把錢退還給他,家裡要在近日詳細告訴劉家,說目前不能呈請,要等明年六月才有確信。

澄弟河南、漢口的信,都已接到,行路的艱難,達到這種程度,從漢口開始,想必是一路福星高照了,劉午峰、張星垣、陳谷堂的銀子都可以收齊,齊、陳的尤其要收受,不受反而好像有點拘泥。

然而一交一 際的道理,與其失之過濫,不如失之狹隘,弟弟能夠這樣,是我最高興的,西垣四月二十九日到京城,住我家,大約八月可離京城,這次所寄信的底稿,不妨抄達歐陽家、汪家看看,使他們知道我愧竊高位,也想忠直報國,不敢唯諾阿諛,怕那只會玷辱宗族,辜負祖宗的期望,其餘不一一寫了,兄國藩手草。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曾國藩家書
一 修身篇 稟父母·謹守父親保身之則一 修身篇 稟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一 修身篇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一 修身篇 稟父母·勸弟勿夜郎自大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切勿恃才傲物一 修身篇 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宜力除牢騷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弟須保護身體一 修身篇 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一 修身篇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一 修身篇 致九弟·願共鑒誡二弊一 修身篇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必須加意保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平驕矜之氣一 修身篇 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用藥須小心謹慎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一 修身篇 致四弟·勸弟須靜養身體一 修身篇 致四弟·與官相見以謙謹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軍一 修身篇 致九弟·只問積勞不問成名一 修身篇 致九弟·萬望毋惱毋怒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以自養自醫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凡鬱怒最易傷人一 修身篇 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時刻悔悟大有進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必須逆來順受二 勸學篇 稟父母·聞九弟習字長進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寫字養神二 勸學篇 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恆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二 勸學篇 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二 勸學篇 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勸述孝悌之道二 勸學篇 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勿為時文所誤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注重看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必須立志猛進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必須有恆心二 勸學篇 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二 勸學篇 致諸弟·評文字之優劣二 勸學篇 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二 勸學篇 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時苦學二 勸學篇 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述為不學有四要事三 治家篇 稟父母·述家和萬事興三 治家篇 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為第一三 治家篇 致諸弟·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三 治家篇 稟父母·勿因家務過勞三 治家篇 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三 治家篇 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告誡弟弟要清白做人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見三 治家篇 致諸弟·擬定於明年歸家探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迎養父母叔父三 治家篇 諭紀澤·料理喪母之後事離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攜眷趕緊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萬不可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勤通書信不必掛念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三 治家篇 致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三 治家篇 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宜教家人勤勞持家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三 治家篇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門三 治家篇 致四弟·得兩弟為幫手三 治家篇 致九弟·歸家料理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季弟·在家裡注重種蔬等事三 治家篇 致諸弟·宜兄弟和睦又實行勤儉二字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起屋造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訣三 治家篇 致四弟·居鄉要訣宜節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謙虛勤勞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惰習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三 治家篇 致四弟·惜福貴乎勤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勤儉為主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以耕讀為本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告在京無生計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四 理財篇 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四 理財篇 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外借債過年四 理財篇 稟父母·家中費用窘迫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要叔父教訓諸弟以管家事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四 理財篇 稟父母·寄銀還債濟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取款及托帶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送參冀減息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取借款須專人去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京事事節儉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托人帶銀兩歸家四 理財篇 致諸弟·家中務請略有積蓄四 理財篇 諭紀澤·托人帶銀至京四 理財篇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四 理財篇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四 理財篇 致九弟·勸捐銀修祠堂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請給族人以資助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述接濟親戚族人之故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四 理財篇 致九弟·順便可以周濟四 理財篇 致九弟·周濟受害紳民四 理財篇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四 理財篇 致四弟·送銀子共患難者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拜師宜專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必須親近良友五 交友篇 稟叔父·不辭勞苦料理朋友的喪事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須勤加來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五 交友篇 稟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五 交友篇 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五 交友篇 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五 交友篇 致九弟季弟·述有負朋友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六 為政篇 稟父母·述盤查國庫巨案六 為政篇 稟父母·具折奏請日講六 為政篇 致諸弟·具奏言兵餉事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六 為政篇 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報君以愛民二字報親六 為政篇 致九弟·暫緩祭祀望溪六 為政篇 致季弟·述長江厘卡太多季弟左右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釐金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稅六 為政篇 致九弟·處事修身宜明強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大考陞官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榮升侍講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補侍讀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得會試房差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 為政篇 稟父母·萬望匆入署說公事六 為政篇 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六 為政篇 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六 為政篇 稟父母·擬為六弟納監六 為政篇 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勿懸望得差六 為政篇 稟父母·附呈考差詩文六 為政篇 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四弟送歸誥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升內閣學士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補侍郎缺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奉旨為較射大臣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聞九弟得優貢六 為政篇 致九弟·為政切不可疏懶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弟為政優於帶兵六 為政篇 致四弟·述堅守作戰之困難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兄弟同獲聖恩六 為政篇 致九弟·申請辭退一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紀梁宜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奏議乃為臣之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六 為政篇 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六 為政篇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六 為政篇 致四弟九弟·述應詔面陛之策七 用人篇 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七 用人篇 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七 用人篇 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七 用人篇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七 用人篇 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以求才為在事七 用人篇 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擬和陳射仙辦大通釐金七 用人篇 致九弟·述告辦事好手不多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多選好替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