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雜說》第二部分:其次要瞭解的,我們常常說某件事錯綜複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雜說》第二部分

易經雜說

第二部分

錯綜複雜

其次要瞭解的,我們常常說某件事錯綜複雜,這錯綜複雜的語源,就是本自《易經》,《易經》的範圍太廣,真可說是「錯、綜、復、雜」。

這四字的意思是指卦變而言,我們常說某人變卦,變卦是卦變的顛倒語,我們中國人說話,常常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什麼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根據《易經》來的。

因為《易經》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個人不成樣子,就被形容為「不三不四」。

又如「亂七八糟」,即是從遊魂卦、歸魂卦來的,中國人處處都在引用《易經》的話,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錯卦與綜卦是什麼意思?

卦的錯綜複雜是什麼意思?現在先說綜卦,為了使大家看八卦圖案的方便,還是舉乾卦為例來說明:

乾卦的第一爻變為姤卦,如果把這個卦倒過來看,或者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對面來看,就成了夬卦,這就是姤卦的綜卦。

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個卦以外,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而綜卦的理,是告訴我們萬事要客觀,因為立場不同,觀念就完全兩樣。

另外有八個卦是絕對的,無論單方面看或相對地看,都是同一個樣於,這八個卦是乾卦,天,怎樣去看都是天,坤卦,地,總歸是地,亦是絕對的,坎卦是絕對的,離卦亦是絕對的,其他大過、小過、頤、中孚也都是絕對的,除此之外,其餘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這表明宇宙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就是綜卦的道理。

錯卦,是一陰一陽一爻錯的意思,錯卦的理是立場相同,目標一致,可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了。

如:

天風姤卦,它的第一爻是一陰一爻,其餘五爻都是一陽一爻,那麼在一陰一陽一爻錯之後,變成了:

這樣第一爻是一陽一爻,其餘五爻是一陰一爻,如上面的這個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內卦是震,震為雷,就是地雷復卦,所以天風姤卦的對錯卦,就是地雷復卦。

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對錯的卦。

因此學了《易經》以後,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都有相對、正反、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讚成就有人反對,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宇宙大原則。

以現在的觀念來解說,綜卦可以稱之為反對的或相對的,錯卦可稱之為正對的。

有人說《易經》動輒有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思想,他說的正、反、合,就是《易經》的原則,這是亂講。

現在中國人很可憐,講自己的文化,要和西方的文化比。

我們這個和一愛一因斯坦一樣,為什麼不說一愛一因斯坦和我們一樣?硬要把祖父拉下來和孫子比,說祖父很像孫子,很可憐,真是豈有此理!為何要如此比呢?他們說黑格爾的正、反、合是三段論法,我告訴他們《易經》是八段論法,比起來黑格爾就顯得粗糙得很,又算得了什麼!《易經》看東西是八面玲瓏的。

現在已經看了四面了,仍以天風姤卦為說,綜卦是澤天夬,錯卦是地雷復,而復卦亦應有它的綜卦,就是山地剝,這豈不是看了四面,所以《易經》的頭腦,一件事初到手,處理起來,四面都要注意到,不但要注意四面,還要八面玲瓏。

複雜的道理

《易經》還有一個道理——複雜,亦即等於交互卦的道理,我們都講究互助,這個互象就是《易經》的圖案,像同樣的掛勾交相掛住,就是一個「互」字。

什麼是「交互」?就是六爻內部的變化,如第二爻上連到第四爻,下面掛到上面去為互,第五爻下連到第三爻,上面交至下面來為交,這是交與互的不同,每卦的縱深內在,發生了交互的變化,又產生了卦。

換句話說,這是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要看絕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邊看清楚,同時旁邊亦要看反面,這樣四面都注意到了,還不算完備,因為內在還有變化,而內在的變化,又生出一個卦了。

除了乾、坤兩卦外,別的卦把中心拿出來交互,又變了一種現象。

這現象的本身,又有綜卦,又有錯卦,這就是八面看東西,還要加上下一共十面,所以把老祖宗拿來和黑格爾這些人比,簡直冤枉得很。

現在我們作一個結論,唐代虞世南為什麼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試想我們懂了這個背誦八卦的方法與錯綜複雜的道理以後,知道這個圖案的組織如此嚴密,告訴我們,看事情要有那麼細密的頭腦,要那麼冷靜客觀才能把事情看清楚。

明白了這些,虞世南不學《易》不可為將相的話,就可以明白了。

交互卦

現在談交互卦,以火雷噬嗑為例說明如下:

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與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為代表山的艮卦,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

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為代表水的坎卦,這就是噬嗑卦的交卦。

再把噬嗑卦的交卦和互卦重疊起來,便成為水山蹇卦,於是我們知道,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圖示之即:

至於複雜,復就和綜卦一樣,是重複的意思,雜是指彼此的相互關係,六十四卦可發展到無數的卦,每一卦牽一髮而動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關係。

再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事,這六十四卦八宮卦的最後一卦是雷澤歸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後一卦是火水未濟,這就告訴我們,自宇宙開始,人生最後永遠是未濟,有始無終,沒有結論,所以學了《易經》,沒有人能下一個結論的。

歷史沒有結論,人生沒有結論,宇宙亦沒有結論,把握到了這個哲學,研究《易經》的道理就出來了。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並不是照八宮卦象的次序。

它的排列次序,是周文王研究《易經》所整理出來的一個學術思想系統,後人把它編成了一個韻文的歌,叫做《上下經卦名次序歌》,幫助我們便於記憶。

我們要懂《易經》且知道運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萬事萬物都能未卜先知。

上面所講八宮卦的次序要背誦得滾瓜爛熟,很要緊的,因為《易經》的用處都在那裡。

對初學的人背誦這些,自然很吃力,但是要學《易經》沒有辦法不背誦的。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接下來第二個階段更加吃力,就是六十四卦方圓兩圖的研究,這是很妙的東西,我們當年學這兩個圖,沒有人告訴我們,辛苦得很可憐,在這裡我坦然地告訴大家,就很容易學了,下頁有個伏羲先天卦的方圓圈,很重要。

這個方圓圖,圓圖是管宇宙的時間,代表宇宙的運行法則,亦可說代表太一陽一系統時間運行的法則或原理,圓圖中的方圖管空間,代表方位方向,這就是前人的秘訣了。

方圖

先說方圖,右邊第一行最下為乾卦,我們由下向上看,為什麼先從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畫的,所以這方圖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天澤履,第三卦是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天雷無妄,第五卦是天風姤,第六卦是天水訟,第七卦是天山遁,第八卦是天地否。

這是舉一個例子,如果不是為省時間,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講下去了,現在只是告訴大家一個方法。

前面曾經說過先天卦的數字,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龔五、坎六、艮七、坤八。

那麼我們從方圖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個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內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無妄、姤、訟、遁、否等八個重卦。

我們再從乾卦起,從右向左看橫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等八個卦,再仔細分析這八個重卦的內外卦,又可以發現,內卦都是乾卦,而外卦從右到左,則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如果以數字來代表,直行的乾是1、1履為1、2同人1、3無妄1、4姤1、5訟1、6遁1、7否1、8。

橫列乾1、1夬2、1大有3、1大壯4、1小畜5、1需6、1大畜7、1泰8、1。

以圖示之如下:

六十四卦方圖數字圖

這個六十四卦的方圖,變化無窮。

應瞭解這個圖。

以前的讀書人學了八卦,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到困擾,如有人被重兵包圍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用這個方圖來算卦,找到最有利的方位,安全地衝出重圍。

像這一類的故事,歷史上很多,只是大家不肯講出理由在哪裡來。

例如在目前所處的房間內,亦可以劃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時間,自己處在某一方位最有利。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太極,乃至一個錄音機、一本書,都有一個太極。

如這本書,從什麼時候、什麼部位壞起,都可以知道。

這只是依據一個數字,一種現象的道理,加上時間與空間的因素,就可求出答案來。

因此中國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來的事情,只是一種非常一精一密的計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確,還是要靠人的。

這個方圖的數字,則是這樣一縱一橫,慢慢向上走的,構成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

可是亦同時告訴我們,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看來是非常複雜,但懂了《易經》以後,從《易經》的觀點,任何亂七八糟的事物,都有它的法則。

換句話說,懂了《易經》原理以後,去待人,去做事,遇到最複雜的問題,也不會看成複雜了,而是能找得到它的關鍵,在關鍵上輕輕一點,問題就解決了。

不懂這個原理,越做就越糊塗,就像這方圓圈一樣,覺得很亂。

圓圖

圍繞在這個方圖外的圓圖,亦是六十四卦,要從哪裡開始看起?這更麻煩了,等於我們的羅盤,到處都是八卦,不知道上面有些什麼名堂。

其實這也是一個法則問題,圓圈是代表時間,和代表空間的方圖配起來,某一空間在某一時間會起作用。

譬如一家工廠,一天出品一萬隻杯子,其中的某一隻賣到某一地方,在某一天剛好斟茶給某一來訪的元首喝,那麼這只杯子很神氣,而另外的杯子,賣到另外的地方,也許用來放髒的東西了。

這個「說不定」的當中,實際有固定的法則,就在這方圓圖中轉。

那麼這個圓圈的六十四卦,是用什麼方法排列起來的呢?我們看圓圖上面頂端左邊的第一個卦是乾卦,再看最下面右邊第一個卦是坤卦,在這乾、坤之間有一條線,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亦代表地球南極、北極的磁場,然後再來排列圓圖。

首先用方圖最下面的第一橫列的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等八個卦,依次序放到圓圈的頂端,左邊開始,順原次序向左排列。

第二步,又將第二橫列的履、兌、睽、歸妹、中孚、節、損、臨等八個卦的履卦緊接在泰卦之後,依原次序排列下去,然後將第三、第四橫列的每個卦,都照這個方法排列,最後復卦緊一靠了中線下端的左邊為止,這是第一步驟,排列成了左邊的半個圓圈。

然後第二個步驟,排列右邊半個圓圈,排列的次序又不同了,是怎樣地排列呢?現在不是從第五橫列開始,而從第八橫列排起,將否、萃、晉、豫、觀、比、剝、坤等八個卦,以逆次序接在復卦的後面,亦就是仍以反鐘面的方向,排成復、坤、剝、比、觀、豫、晉、革、否的次序。

但要特別注意的,如果是畫卦,還是要內卦畫在內圈,外卦畫在外圈,切不可錯。

第八橫列排好以後,再用第七橫列,照第八橫列的排法排下去,以謙卦接在否卦的後面,成否、謙、艮、蹇、漸、小過、旅、鹹、遁的反鐘面次序,第六橫列、第五橫列,都是這樣,最後第五橫列的姤卦,剛剛又接到了最起始的乾卦,就完成了這個圓圖的排列。

以前的教師,都不肯把這方法說出來,或者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學的人,苦頭卻吃大了。

現在告訴大家,就一目瞭然,懂了這個法則,將來除了用電視或電腦以外,對於宇宙萬象,都可運用這種《易經》的法則,而過去教《易經》的那種教法,會使人困在裡面一生也出不來,有的人學《易經》學得真好,可是不知道運用。

我們在學《易經》以前,先要把這幾個東西弄好,然後再開始講理論方面的,所以我們暫不研究這些道理。

京房十六卦變

現在講卦的變化方法,這方法用之於卜卦,人事的預知,最早是在漢朝的京焦易,由焦贛傳給京房這一系統,後來演變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這一系統,也是來自孔子。

孔子著作《周易》的《系傳》等十翼以外,又傳《易經》與商翟,《史記》載商霍為魯人,但四川人說他是川人,所以四川人有「易學在川」的口號。

孔子死後,子夏講學河西,亦講《易經》,當時一般同學們,認為他沒有得夫子之道,所謂易理還可以,用的方面則不知道,所以不贊同他講,而子夏還是照講不誤,就有同學問他次日的晴雨,子夏說晴,而結果和現代的氣象台一樣,偏偏下雨,所以《易》的傳人還是商霍。

歷史上記載,他四十歲還沒有兒子,商霍母親很難過,就去問孔子,孔子叫她不要難過,告訴她商霍在四十歲以後,會有三個好兒子,結果一切都如孔子所說,所以孔子所傳《易經》的用,自商霍這個系統,一直下來,到了漢朝,就演變成京房的系統。

不過京房還不如孔子當時的高明,現在介紹京房的易變之例,京房的易變名十六卦變,後人把他歸納起來成為四句話:

「自初至五不動復,下飛四往伏用飛,上飛下飛復本體,便是十六變卦例。」

現在以乾卦為例說明:

乾卦,第一爻變為天風姤,第二爻再變為天山遁,第三爻再變為天地否,第四爻再變為風地觀,第五爻再變為山地剝,第六爻不能變了,如再變成為坤卦就變完了,所以第六爻不變,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動的,這不動的第六爻,便成為宗廟,在京房易的法則之下,第六爻為宗廟,這是比擬為古代宗法社會的祖宗的宗廟,是最高的來源,不能動的。

假使用之於堪輿看風水,這就難了,一般都知道,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一定很容易,但事實並不那麼簡單,要看風水的原始祖宗在哪裡,就是把風水看成一條龍,要看山勢地勢的來源,有所謂始祖、高祖、曾祖,然後才成為這一個地方。

而卦變中宗廟的道理亦是如此,所以變到五爻,第六爻不變。

在《周易》八宮卦裡,山地剝之後為火地晉,這個火地晉,就是第四爻,亦即外卦的第一爻又變了,這種變卦的現象,我們也曾經說過,一般人稱為遊魂卦,而在京房易中,這一爻的動,叫作「下飛」,這樣一介紹大家就清楚了,如果不加說明,從書上看,這個「下飛」問題就搞不通,什麼上飛下飛的,從哪裡飛往哪裡,無法懂得。

所謂下飛,實際上是上飛,從下往上飛,上飛是從上往下飛。

看《易經》方面的古書,各家有各家的術語,讀起來就往往被這些術語擋住了,通不過去。

如下飛,在想像中一定是飛初爻,怎麼跑到四爻上來了?「下飛四往」第四爻動,就變成火地晉。

在這種地方就要看孔子的易理,像《系傳》上孔子所說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易·系傳》下第八章)《易經》這本書是我們人生中隨時隨地用得到,不可以遠離的書,但是這個法則變動得很大,如以呆板的頭腦認定一個固定的法則去學,那就不易懂了。

易是活的,儘管懂了它的這些法則,可不要被這些法則拘束住。

今日學了京房易,也不一定非學京房易的辦法不可,他京房可以創造,同樣自己也可以創造,卜卦如此,即領導方面,做人方面,等等,亦是如此。

「為道也屢遷」,要曉得變,不會變沒有用,智慧是非常靈活的,《易經》的法則在應用上是「變動不居」的,沒有呆板的停留在某處。

如卜卦有一動,這個動一態如何變化,需要研判,需要瞭解,做人做事,一開頭知道了前因,也就知道了後果,人事社會的法則也永遠不會停留的。

「周流六虛」,六虛就是六爻,就是六位,東、南、西、北、上、下。

人事一切變動,與時間、空間都有關係的,所以「上下無常」沒有固定的,剛柔亦是互相變易的,不可看作是固定非如此不可,唯有知道怎樣變,才算是知道了《易經》,也才會用《易經》。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京房的卦變,我們也可以從《系傳》中看出一些端倪,現在我們摘要說明如下:「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易·系傳》下第八章)這和京房易的變卦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一出一入,有非常固定的法度,雖然在變,可是在變的當中,還有不變的法度。

外變、內變,使人知道懼怕,人生都是在小心謹慎中。

每種宗教哲學,看人生,看世界,一點一滴都要小心,天天在憂患中,天天在恐懼中,為什麼有許多事情,不動則已,一動便會招來痛苦與憂愁?當你懂得了《易經》就可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就像一個宗教家。

「無有師保」,誰也保不了你,「如臨父母」,只有自己保佑自己,隨時戰戰兢兢,知道時、空每樣都在變,所以一切事隨時隨地要有宗教家的一精一神,像在上帝、菩薩面前一樣嚴肅地警惕自己。

《易經》的哲學沒有迷信,可是有宗教家絕對嚴肅的一精一神。

如何未卜先知?甚至不需要卜卦,對於前因後果,都瞭然於心呢?「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我們一開始率爾讀這些《易經》上的辭句。

——由文王、周公、孔子他們研究過的結論,所告訴我們的辭句,先要瞭解這些辭句的意義,然後再進一步地推理,去明白它的意向與方位、方法,知道一切都是在不斷變易之中,而一切的變易,並非亂動亂變,而是循了一種固定的法則而變的。

如何去找到這一固定的法則,還是要靠各人自己智慧的成就;成就了這種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未卜先知的道理,因為道是不虛行的。

說到京房易的變例,我們提出這段《系辭》下傳第八章,來說明變例並不是隨便任意來變的。

繼續談到卦變,下飛四爻,變成火地晉遊魂卦後,跟著八宮卦的變法,第八變就來了,是內卦三爻全部都變,而成為火天大有卦,但京房十六卦變的變法不是這樣的,是到了遊魂卦以後,下飛三爻變,成了火山旅,這名為外在卦,剛才提出孔子在《系傳》中所說的「外內使知懼」,就是這個外在。

至於外在的道理,如做一事業,隨時都在戰戰兢兢,在成敗之間,有時候內部起問題而發生變化,有時是外面起問題而發生變化。

下飛第三爻是外在卦,然後再下飛第二爻,成為火風鼎,這個卦為內在卦,下飛初爻再變,亦成了八宮卦變的歸魂卦,為火天大有,這是第一次的變,實際上也是第二次變,因為八宮本身有一個變法,那不去管它。

現在是八宮卦變到遊魂,然後到外在、到內在、到歸魂,這是乾卦變到這裡為止,以後見到這些卦,就知道是由乾卦來的。

在這以後還要變,為什麼還要變?因為還沒有返本還原,所以還在變,要向回轉來的路上走,回轉來的變,「不變上飛(第二爻)為絕命」是絕命卦,例如卜到乾卦,剛剛二爻在動和五爻在動,於是乾卦一變變成了離卦,是絕命卦,假使問一件事,這是很危險了。

乾卦本身不錯、可是內外要大變動,這個變動可使失敗到底,如果說卦上說了要失敗到底,就此聽任不管了,這就不是學《易經》的人。

前面引敘《系辭》下傳第八章,孔子說了「道不虛行」,還是要靠人,所以不要走上迷信的路。

《易經》告訴我們,得意到極點,失敗到極點,並不是絕對沒有路,看自己的智慧如何走,絕命卦只是一個警戒一性一。

我們再回轉來看乾卦的二爻和五爻是好的,並沒有錯,還有救,再上去第三爻變為火雷噬嗑卦,名為血脈卦,也等於後世卜卦人所說的,「後代子孫血脈留傳,衍變綿續」,以京房易的卦變例子來說,這是乾卦的血脈流傳;再上去第四爻變,為山雷頤卦,名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變,為風雷益卦,名為骸骨卦,再下飛又是第四爻開始變,為天雷無妄,名為棺槨卦。

再下飛第三爻變,為天火同人,名為墓庫卦,後世算命的所謂「墓庫運」等名詞,都是由這裡來的。

再下飛第二爻變,為乾卦,還原,一共有十六變,叫作飛復。

一飛一復,所謂飛,就如撥電話一樣跳了,就是告訴人事有突變的現象。

現在把乾卦十六變的卦名依次記在這裡:

乾、姤、遁、否、觀、剝、晉(遊魂)、旅(外卦)、鼎(內卦)、大有(歸魂)、離(絕命)、噬嗑(血脈)、頤(肌肉)、益(骸骨)、無妄(棺槨)、同人(墓庫)、乾(還原)。

其他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十六卦變,也都同乾卦一樣。

京房卦變與人生

這種十六變卦,又說明了一個道理,由遊魂、外在、內在,到歸魂告一個階段,也就是說明了人生的程序。

如以乾卦比人生,十歲到二十歲為天風姤很好,二十歲到三十歲為天山遁,事業一帆風順,年齡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歲為天地否,差不多了,眼睛快老花了,快腰酸背痛了,四十到五十歲更變了,到了六十歲則是山地剝了,六十以後遊魂之卦,靠後天打坐、練太極、瑜伽術、吃補藥等等培養,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

遊魂卦弄不好,就火天大有,進入歸魂,如果搞得好,中間還可以變外卦內卦。

所以人生到了這個時候,要曉得外在、內在的因素,如果還不能自知,而認為自己尚在天風姤卦的階段,還想張揚得意,什麼事都幹的話,說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庫去了,最後回到本體,就進入宗廟,到飼堂裡放木頭牌子(靈位牌)了。

或者走得不好,就絕命來了,雖然絕命了,但這裡又看到中國的人生哲學,人到絕命完了,但後面的還有流傳下去,有血脈、肌肉、骸骨流傳下去,最後返本還原。

這是非常有趣的,也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人生哲學,所以中國文化的人生哲學,對於生死並沒有看得很嚴重。

於是中國人產生了老師傳徒弟的制度,過去一個老師找到了好徒弟,把所有本領學問都教給徒弟,然後老師自己很高興,認為這個徒弟就是將來的自己,徒弟的成功,也是自己的成功。

西方文化可沒有這種一精一神,這種血脈子孫的觀念,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精一神長存不死。

京房卦變的用法

以上已介紹了京房的十六卦變,至於如何用呢?其大要是這樣的:「占者遇:變入本宮卦者,災福應十分。

外戒卦:吉凶從外來。

內戒卦:禍福從內起。

骸骨卦:生則贏瘦,死不葬埋。

棺槨卦:病必死亡。

血脈卦:主血疾漏下。

絕命卦:事多反覆,為人孤獨,不諧於俗。

遊魂、肌肉卦:一精一神恍惚,如夢如癡。

歸魂、家墓卦:墳墓吉,而無事可成也。」

這是京房易十六變卦的用法。

我很誠懇地說,我是不喜歡這一套的,雖然研究,雖然懂,可是一生也不用它。

我相信人類智慧的神靈是不靠這些外力的,我反對大家去用,再三再四提醒大家,不要迷信,迷信沒有意思。

經常有人問起,順便介紹一下京房易判斷的大原則,不過要用的時候,大家不要這麼呆板,譬如第一句話裡的「占者」就是指卜卦的人,遇到變卦,卜卦一定有變卦,除非六爻不動,安定的卦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

第一個變卦入本宮的,災與禍應十分,就是十六變卦,最後動爻一變還是乾,就進入本宮卦,如果壞是十分的壞,好也十分好。

外戒卦則不同,要看動爻的關係,吉凶是從外來的,譬如卜問房子,如是外戒卦好,這好是外來的,意想不到的;壞的話,說不定一架飛機掉下來,把整個房子壓垮,不是本身的問題。

內戒卦碰到禍福從內起,從本身起來的,或自己家裡,或公司內部發生問題。

骸骨卦是對人的看法,生來瘦,瘦得過分,有病的瘦,叫作贏瘦。

死不葬埋,死了連一塊地都佔不到,死無葬身之地。

卜到棺槨卦,如果是生病問卦,得到這個卦,就不要考慮痊癒的問題了。

血脈卦,若生病就要開刀,或者外傷,或者要見血等。

絕命卦,做事情反反覆覆,很難滿意,如果看人的命運,一生都是孤獨的,而與別人合不來。

如果是遊魂卦或者肌肉卦,對於人而言,一輩子頭腦昏潰,一精一神恍惚,如夢如癡。

假使卜到歸魂卦或家墓卦,除了安葬是好以外,其它免談,都是不好的,人算命如走到墓庫運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這是京房卜卦的看法,與其他各家不同,凡是從京房演變出來的,我素來都喜歡、都研究,但從來不用它,所謂「善於易者不卜」,我雖對於《易》的研究不怎麼高深,但是我個人不喜歡依靠這些。

先知——邵康節的一毛一病

這十六變,先記住,以後看古書,讀到這些問題就不會受罪了,現在介紹出來,好像蠻容易的,但自己去摸出來時,很受罪、很討厭。

而且古人研究《易經》有一個一毛一病,大家都不肯明白說清楚,也許和我們現代的人一樣,研究了很久,明白了以後,覺得自己苦了好幾年,不願意讓別人一下子就會,把所瞭解的當成秘訣,不告訴人,每個人留一手,留到後來,就糟了。

或者故意新創一個名稱,換一個花樣,使人不懂,跟著他轉,說不定白轉多少年下去,也沒有結果。

就如大家崇敬的邵康節先生,我經常罵他是騙人的。

他算歷史命運,算得真準,可是怎麼樣算法?這方法找不到,他把這個鑰匙藏起來,不告訴人,如果把這鑰匙一開,就沒有什麼了不起。

可是話說回來,他也真值得尊敬,他可以把孔子以後古人們的各種法則融匯在一起,構成一套完整的法則,的確是了不起的。

可是我常常說我對《易經》僅只玩玩,不願深入,我怕深入了成為邵康節。

他五十九歲就死了,而且一年到頭都生病,風一吹就垮,夏天外出,車子外面還要張掛布慢,還要戴帽子,一年四季要天氣好才敢出門,因為用腦過度了。

歷史上他的傳記列為高士,皇帝再三請他出來當宰相,他說:「何必出來做官,現在天下太平,有好皇帝、好領袖、好宰相,像這樣的時代,不需要我出來。」

所以我說充其量學到邵康節那樣,能未卜先知,又如何呢?所以我不幹,大家要注意,真通《易》的不需要這樣幹。

一般人學佛,學自在,觀自在,學道的如莊子說逍遙,既不逍遙又不自在的事,我才不幹。

人生就是求逍遙自在,身一體健康很舒服,活著就痛痛快快、健健康康,要走就乾脆,不拖累兒女朋友,也不拖累自己。

像邵康節那種生活多苦,傳記上看到那麼清高,但在我看來他卻很苦,可是在歷史上一般懂《易經》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

《易經》要學通,智慧頭腦要爽朗,如不爽朗被困進去,就變成蝸牛了。

五行思想的起源

《易經·系傳》中說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我們先要認識另一個東西,才能對這句話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與瞭解。

以《易經》來說,站在中國學術發展史的立場看,五行和《易經》根本沒有關係。

可是現在要瞭解《易經》的法則,在占卜方面,則有其密切的關係。

占卜等數術方面的體系,就是用八卦、五行、干支配合起來,去做推算。

我們手上的《易經》,在所謂秦始皇燒書的時候,和醫藥方面有關的書沒有被燒掉。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易經》被認為是卜卦的書,和廟裡求籤的籤詩一樣,無關宏旨,所以沒有被燒,因此五經的流傳,古本面貌保留的最多,內容也以《易經》最為可靠。

但在這一本書裡面,並沒有提到五行,只有在《尚書》——《書經》的《洪範篇》中,稍稍提到一下,但也並不一定如後世那樣說法,這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近代以來,一般懷疑中國文化的學者,認為五行是漢朝、至少是秦漢以後人所假托,這是研究中國文化發展史的立場的一種看法。

其實五行和一陰一陽一的關係,我們看到戰國時代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學者一陰一陽一家騶衍,這個人學問非常好,在當時他比孟子以及諸子百家的威風都大得多,試看孟子到齊國去見梁惠王的情形,真是可憐得很。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梁惠王對孟子那股神氣,一點也看不起孟子,開口就說:「老頭!你來找我幹嗎?」

就是這個味道。

可是鄒行一到齊國或其他國家,場面便大不相同了,國家的大員,乃至國君,無不親自招待,等於現在國際知名的大科學家,到了任何一個國家,都受到盛大的歡迎一樣。

我們讀《史記》,讀到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不要被騙了。

後人寫歷史,往往沒有把這些重點強調出來,只照寫歷史,這就發生了錯覺。

歷史記載都有年代,一查就知道了,騶衍每到一個國家都大受歡迎,而且帶了一大群人。

孔子周遊列國也帶了一大群學生,可是有時連便飯都弄不到吃,而騶衍每到一個國家則是吃不完的宴會,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有多大。

鄒衍是道家、一陰一陽一家,他到底在各國講了些什麼?我們不知道,因為歷史上找不出證據。

但是他留下了一點東西,他當時就說天下有九洲,中國是九洲的一洲為神洲。

他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絕不可能坐飛機環繞地球一周看見的。

現在我們才知道地球有八大洲,而他當時就知道了,所以他的思想學說,當時震動了各國,以科學的理論,指導了政治的原則。

我們假使看思想史的發展,這些地方不要忽略了。

但是在當時歷史上,也找不出講五行的資料。

再退回來看,近年發現的甲骨文上,也沒有五行的名詞。

在我個人的看法,《易經》的文化,是中國文化上古時代中原文化的發展,是山西、河南這一帶的文化。

在上古時代,文字、語言還沒有統一,不像秦漢以後的國家,當時每一地區、每一民族,有他自己的文化。

如長江以南,楚國有楚國的文化,孔子的文化,繼承了魯國文化的系統;道家文化是繼承了齊國文化的系統。

那麼一陰一陽一五行的文化,可以說比《易經》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還要更古老一點,可能是黃河下游,北京、河北這一帶的文化,如黃帝、伏蠢這一時代的文化一樣。

所以研究上古的文化思想史,是一個很大很艱難的工作。

幾千年來,歷代學者作了那麼多分類的努力,乃至現代也有人研究了半輩子,還是搞不清楚。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這看法也不一定對,僅供作參考而已。

假使沒有弄清楚這個觀念,而把中國上古傳統文化亂扯一陣,那就牽涉太大了。

什麼是五行?

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現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

我們翻《易經》,乾卦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

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

也和卦一樣,是種傳統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

所謂「金」並不是黃金,「水」亦並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千萬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種物質。

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現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對我們的關係很大,現在先解釋這五個字。

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時不是現代的科學分類,當時對於物質世界中有堅固一性一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木,代表了樹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

草木被砍掉以後,只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長起來。

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就是木的功能,生長力特別大也特別快,木就代表了生發的生命功能。

水,代表了流動一性一,周流不息的作用。

火,代表了熱能。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所以稱它們為五行,是因為這五種東西,互相在變化,這個物質世界的這五種物理,互相在影響,變化得很厲害,這種變化,名叫生、克。

五行的生剋

說到生、克,我們研究《易經》,都知道綜卦。

綜卦就是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兩個力量:有生,有克。

生剋是一陰一陽一方面的說法,在學術思想上,則為禍福相倚,正與反,是與非,成與敗,利與害,善與惡,一切都是相對的,互相生剋。

如姜太公流傳下來的道家經典《一陰一符經》裡面說「恩生於害」這句話,舉例來說,像父親打兒子,兒子挨打很痛,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一人,這就是「恩生於害」。

領一導一人對部下亦是如此。

這句話的意義很深。

中國鄉下人有句老話,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

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永不滿足。

往往對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結果反對自己的,正是那些得過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領導的人,對這點特別要注意。

一個人的失敗,往往失敗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身上。

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

這種人並不一定是存心害對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侖在兩個人的心目中,被認為他不配當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個是他的一個老朋友,因為太親近,相處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觀念,在不知不覺中,會做出一些有害的事來。

這都是恩與害,往往互為因果的關係,所以「恩生於害」這句話很重要。

而它的原理,亦即來自生剋的法則,生人者也克人,恩與害,兩個對立相存,沒有絕對的一方。

現在青年人談戀一愛一也知道,一愛一得愈深,恨得也愈深,這也就是「恩生於害」的原理,也是生剋的法則。

關於五行的生剋道理,可以用下面這兩個圖案來表現:

A圖的箭頭是表示相生的,就是依時針的方向順序,依次而生,成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B圖上的箭頭是表示相剋的,五行的位置,和第一圖相同,箭頭所指的方向,也是順時針方向,所不同的,相生圖的箭頭,是指向緊一靠自己的鄰居,而相剋圖的箭頭,是跳了一個位置,指向隔鄰的位置上,於是成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方位

上面的兩個圓圈,只是便於說明五行相互生剋的關係,而五行所處的方位,並不如上圖,而是像下面的五行方位圖:

木土全

上面這個五行方位圖(必須要記住的),為東方木(請特別注意,圖中的方位,是以《易經》的方位為準,不是現代畫地圖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這個方位非常有道理。

我們在明朝時也開礦,當時並沒有地質學,怎麼知道何處有礦,固然有的是當地的居民發現的,但大多數是靠八卦五行的道理,來判斷五行的中心。

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

東方木,植物易生發,早受一陽一光熱能。

南方火,氣候炎熱。

北方水,冰雪最多。

初看好像五行方位很亂,再作仔細觀察,不能說它沒有理由,古人是怎樣發現這個法則的呢?以金為例:

金生水,在《千字文》——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個不同的字,寫成了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政治等等,都容納進去了,幼年讀來好像無所謂,實在是一篇很偉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麗水」,這個麗水不是浙江的麗水縣。

麗水是形容水一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帶地區。

我初到台灣時,看見有金銅礦務局,問起產金的地方在金山、瑞芳一帶,我說那裡的雨量一定很多,果然基壟金山、瑞芳一帶常下雨,這就是「金生麗水」,藏金的地方雨水一多。

金克木,當然砍木頭要用鐵器,或用鋸子去鋸,這還不足為奇。

在古代,假如門口有一棵大樹,認為風水不好,而又覺得砍伐麻煩,不如讓它自己枯死,就用一枚大鐵釘,打到樹的中心,這棵樹很快就枯萎了,這就是金克木的現象。

另外一個哲學的道理,例如金生水,在古代就說:「水者金之子。」

水是金的兒子,於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兒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克則是隔代相剋。

從前有一個笑話,一個祖父打孫子,可是他的兒子看到了,便打自己耳光,這位打孫子的祖父問兒子為啥自打耳光,他兒子說:「你可以打我的兒子,我怎麼不可以打你的兒子?」

這也近於五行相剋,事實也是如此。

所謂隔代相剋,逢三必變,這是一個法則。

在生剋之中,恩生於害,害又生恩。

以軍事哲學來說,一次大戰之後,可以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有時覺得戰爭並沒有什麼可怕,等於理髮,頭髮長了,剃剃就漂亮。

有許多講軍事哲學的朋友,就以這種五行生剋的法則來講,也言之成理。

物理的法則亦然,須到了一個時候,必要清理一下,才能創造出更新的事物,這是宇宙的法則。

五行的方位,對我們研究物理關係很大,大家一定要記祝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雜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