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豹圖》第三十二回 天齊廟私議路徑 三英雄劫取欽犯:且說李夫人婆媳二人自從施碧霞去後並無音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天豹圖》第三十二回 天齊廟私議路徑 三英雄劫取欽犯

天豹圖

第三十二回 天齊廟私議路徑 三英雄劫取欽犯

話說周夫人收拾明白,散去家人、使女,只帶一個婢女秋花,將前門封鎖望後門而去,這且按下。

且說李夫人婆媳二人自從施碧霞去後並無音信,三元歸家報說:「大爺在著南京已經提審數次,受了多少重刑,抵死不招。」

李夫人聞言心亂如麻,淡氏大一娘一急得無門可救,終日悲泣,拜神許願,祈禱天地庇。

那盧老夫人孀居,平日並無往來,自從那日李榮春在盧賽花一房內出來送回之後,彼此關情,時常打發丫頭送些物件慇勤探望。

這一日,母女在家聞李榮春遭此奇禍也覺不安,所以盧夫人親自上門問安解勸。

且說李夫人這日正在思念孩兒,忽見丫頭報道:「大爺差人在外,說有機密事情特來求見。」

李夫人道:「快快叫他進來。」

丫頭領命而去,不一回時只見走進一個人來,跪下叩頭。

李夫人問道:「爾叫甚名字?大爺叫爾來家何事?」

那人答道:「小人叫做張龍,乃幡蛇山差來的,因三位大王到南京劫取李大爺上山,猶恐夫人並大一娘一在家遭害,大爺打發小的們前來迎接夫人並大一娘一一同上山避難。」

李夫人聽了此言吃了一驚,叫一聲道:「不好了,如此弄出大事來了,強盜同一黨一 四字卻弄假成真了。」

淡氏大一娘一道:「既是大爺差爾前來,有何為憑?」

張龍道:「李大爺原要寄信來家,只為倉促之際不及寫書,並非小人假造的,請夫人放心。」

李夫人道:「爾且在外面伺候。」

張龍道:「小人聽命。」

遂退出去。

淡氏大一娘一道:「婆婆,我想來人之言無憑無據,怎說大爺被他劫去了?那來貴、三元二人在那裡就該火速趕回來報,自己家人不來反叫面生之人來,此莫非不是善良之輩,特來將此花言巧語前來騙我也未可知。」

李夫人道:「是啊,媳婦之言甚有見識,我到被他愚了。」

遂叫「丫頭去叫來人進來。

丫頭出去叫了來人進來,李夫人將些好言回他說道:」我乃官家門第,曾受朝廷大恩,甘心待罪,死而無怨,斷不貪生留下臭名,我婆媳二人情願受罪。

這裡十兩銀子送爾為路費,爾回山去將此話對李大爺說明便了。

「張龍又道:」夫人啊,若還不肯上山,難免殺身之禍。

「李夫人道:」不妨,休得多言,快些去罷。

「叫一聲:」媳婦,隨我進去。

「張龍又道:」夫人,爾果然不去麼?「小紅道:」

爾這人好不曉事,夫人不去就是不去,爾不要在此囉嗦,若是夫人動怒就要來把爾送官究治,還不快走。

「張龍道:」不去就罷了,何必說此裝腔的話?「銀亦不取,氣忿忿的走出,來到外面將李夫人不去之言與三人說了一遍,那三人道:」既如此我們回去罷。

「那小紅見張龍去了,將銀拾起道:」我且趁這十兩銀子。

「走進裡面道:」我看那人生得古怪,面是藍的,甚是兇惡,他曉得我大爺不在家中,特來說出無對證的話要來騙去。

虧得大一娘一明白打發了他去,若是隨了他去不知要怎樣的受苦哩。

「李夫人問道:」那人哩?「小紅道:」已去了。

「李夫人同淡氏大一娘一隻是悲傷而已。

且說盧賽花自從陶天豹收妖得鑭之後動了憐才思念之心,暗想道:「一奴一家若無陶恩人相救,此時不知死去多時了,焉能活到今日?聞得欽差拿下田大人,他即駕雲而去,不知現在何處,一奴一家日日掛心想念。

那日母親欲過繼他為螟蛉之子,他卻不允,一奴一家無奈他何,只得畫一則丹青小圖,每日誠心焚香以報救命之恩,不過惟表一奴一家寸心而已。」

這盧賽花一心思念陶天豹,雖說是受恩不忘,其實也是想要配他,到後來果然嫁與陶天豹,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童孝貞、施必顯、張順等三人乃是一莽之夫,要來劫取李榮春、田大修二人,欲保全他的一性一命,卻不知有許多難處:一來他三人生得形容古怪,免不得惹人疑惑;二來劫取欽犯有干國法;三來南京地方十分寬闊,內外有三重城,每重有十個城門,共計城門有三十個,內中又有一個正關門,到底走那一條路好進去、從那一個門好出來,怎樣的救法全然不想,只是一味趕來。

這日已到南京城外,會集了眾嘍囉,探明了路徑,約在朝一陽一門相會聚集,眾嘍囉得令四處埋伏去了。

童孝貞等三人來到朝一陽一門外,有個天齊神廟,這廟離朝一陽一門只有五里之地。

三人走進廟來,施必顯道:「大哥,如今已到南京,快些打點進城。」

童孝貞道:「二弟且慢些,待我進城打聽明白再作計議便了。」

張順道:「既如此大哥快些進去,打聽就來,我們在此等候。」

童孝貞說聲曉得,遂一直走進城內。

這些閒人見了個個害怕,說此人生得甚是兇惡,猶如無常鬼一般。

童孝貞聽了這些閒話再也不回頭去看他,只是低著頭而走,及進城內,自吉打聽。

且說天齊廟內施必顯同張順二人見童孝貞去了,他二人東看西望,將四處一看甚是肅靜,張順道:「二哥,爾看此處甚是肅靜,並無一個酒店可吃酒。」

施必顯道:「且等大哥回來一同到別處去吃罷。」

二人等了一回,日已西歸,尚不見童孝貞回來。

二人正在煩悶,忽見童孝貞如飛的跑回,施必顯、張順二人上前問道:「大哥,事情打聽如何?」

童孝貞道:「我進城去打聽,只見這些百姓三三兩兩說道:」李大爺、田大人二人已經勘問數次,受了多少極刑,只是不招。

「二位賢弟,起初我們看得太容易了,落日一到就要劫牢。

那知監牢嚴禁,牆高門固,如何能得進去?「施必顯道:」大哥爾不要說這個話,任他銅牆鐵壁也要打進去,才算是個好漢。

「童孝貞道:」爾們真是鹵莽漢,還不知田大人收禁府監、李大爺收禁縣監,爾打這裡,那裡就嚴緊提防了。

況且各處城門各有派兵把守嚴查,也是防著我們劫獄,倘有差遲,如何是好?「施必顯就叫張順說道:」三弟,我大哥是個貪生怕死之徒,我與爾二人帶領嘍囉混人城去,見一個殺一個,怕他怎的?「張順道:」不錯,二哥說得有理,就是如此而行。

「童孝貞止住道:」不可莽撞,我方才在酒店內吃酒,聽得四五個人說道田大人病在牢中,所以至一月未曾提審,如今病好了,不日就要再提出勘審。

待他勘審之時我們伏一在左右,等他吊出犯人來我們搶了就走,豈不是好?「張順道:」焉知他那一日要勘審?也沒有這個心情去等他。

「施必顯道:」倘若一年不審叫那個去等候?可記得前途毀詔並殺欽差之事麼?弟恐事又有變又要惹出禍來。

童孝貞聽了此言到覺呆了,道:「這句話到說得是,如今且去吃了酒飯再作道理。」

三人走去吃了酒飯回來,只見殿旁立著一個人,口中自言自語的說道:「可惜李榮春,行了多少好事,今日有難就無一人前來救他。

田大爺做了半世清官,亦遭此橫禍。

咳!可憐啊可憐。

如今若是有人肯去救他二人,我便指他一條路去救。」

童孝貞等三人聽了此言,連忙走向前問道:「足下何人?與李榮春有甚瓜葛?」

那人亦問道:「爾們三位尊姓大名?」

張順答道:「我們名姓慢說,請問足下何姓何名?」

那人道:「爾三位名姓不說,我也不便說。

請問足下怎樣的救他二人?」

張順道:「進城劫獄。」

那人道:「劫獄雖好,只是內城、外城共有三十一個城門,盡皆派兵把守嚴禁。

況且三位尊客與人不同,恐難進去。」

張順道:「爾休得太小覷了我們,若不能救李榮春、田大人二人出來不算是好漢。」

那人道:「爾休得將此事藐視了,說時容易動時難事,不三思終有後悔。」

施必顯道:「休得一胡一 言,爾說我們進不得城,我偏要進去救出他二人才顯英雄手段。」

那人道:「不聽我言,悔之無及。」

施必顯喝道:「不必多言,快快走開。」

那人應道:「不要動怒,我去就去。」

說完,遂走出廟門而去。

童孝貞道:「我看那人一定有些來歷,被爾二人說了一場,致他無趣而去。」

張順道:「不要管他有趣無趣,我們趁此月色帶領嘍囉殺進城去便了。」

童孝貞道:「我且問爾,爾們可知府監在那裡?縣監在那裡?

只是要進城去,倘有差遲如何是好?「張順道:」這句話到說得是,姑待明日進城,打聽明白再作道理便了。

「這一夜 三人就在廟中安歇。

至次日,三人到前面酒店吃完酒飯,一直走進城來。

那把守城門的見了說道:「這三個人甚是兇惡,今日欽差大人要審田大人一案,不可被他劫去,我們就有干係。」

又一個道:「爾這人好沒分曉,就使他們劫了犯人去,內外三十一座城門知他是要由那一個城門進去?倘若查到我們這裡,只須將話摳賴就不干我們的事了。

況且李榮春在揚州廣行善事那個不知?只為觸犯了花太師故爾要害他一性一命,我們何苦與他結冤家?這叫做行得好事有好報。

「那人見他如此說也就不去查問。

爾說此人為何如此照顧李榮春?這人姓王名永,因兩年前京中下來,在山東遇著反人劫去行李,難以歸家,一路求乞來到揚州,遇了李榮春贈他銀兩,才得回到南京。

並無活計,只得吃糧度日,所以此時巴不得有人劫了李榮春去才好。

且說童孝貞等三人進城一路行來,聞得三三兩兩說道:「今日又要勘審李榮春了,只恐受刑不起定要招認的了。」

又有一個說道:「都是那班強盜不好,害了他。」

又有一個說道:「這卻不關強盜之事,都是花太師用的計策要害他的,我們閒暇無事何不走去看他審問?」

眾人道:「說得有理,我們大家來去看看。」

童孝貞等三人聞了此言打個照會,就隨了這些閒人來到轅門口。

他三人走到無人之處,輕輕的說道:「我們本是來打聽的,那曉得有這股湊巧?食到嘴邊休得錯過,等他們一到,我們搶了就走。」

正說之時,只見許多閒人紛紛的亂走,說道:「府老爺、縣太爺押了犯人到了,二府押著干證也來了。」

童孝貞抬頭一看,見二府押了張環而來,道:「原來是他做干證。」

三人一大喝一聲道:「皤蛇山好漢一齊到了。」

拔一出器械走上前,一人搶一個馱了就走。

這些押解的人嚇得魂不附體,回身就走,連忙去報知府縣,各官聽了此報,真是頭上失了二魂、腳下走了七魄,連忙一面差人追趕,一面前去稟明邱大人。

邱大人嚇得面如土色,即時傳令點齊軍土。

這些武將帶領兵馬追捉劫賊,將各處城門關鎖,可憐這些百姓自相踐踏,叫爹哭子的亂走,逢著他三人的就死,遇著官兵的便亡。

且說童孝貞馱了李榮春,李榮春罵道:「狗強盜,休得無禮。」

張順馱了田大修,田大修亦罵道:「大膽的強盜,自取彌天之罪,反來害我麼?」

施必顯將張環橫挾脅下,張環口口聲聲叫說:「大王,饒命埃」三人並不開口,舉起兵器亂打亂砍,一路打到城門。

誰知城門已閉,後面追兵又到,只得回身與官兵對敵,打得這些官兵東走西跑,只是殺退了一隊又有一隊趕到,意欲放下他們又恐被官兵搶去,所以一手扶住一手舉兵器亂殺。

早已驚動這些嘍囉,分十八處來攻城門,只是攻打不開不得進城。

童孝貞等三人見官兵越殺越多,又無出路。

正在危急之際,忽聽得半空中一聲響亮,起了一陣大風,頃刻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這些官兵武將一時伸手不見五個指頭,也不知強盜在那裡,被些沙石打得沒處逃奔,又聽得半空中叫道:「皤蛇山好漢休得驚忙,我陶天豹來了。」

這陣狂風將城門吹開了。

童孝貞等見城門開了,遂一直殺出城去,外面嘍囉接住三位大王。

童孝貞只有這一百名嘍囉跟隨而去,其餘留在那幾個攻打城門,因不知他們殺出城去了,所以有的尚在城外攻打。

爾道陶天豹如何知道他們有難,前來救他?因萬花老祖知他三人有難,乃差陶天豹前來救他,那天齊廟內與他三人說話的就是陶天豹。

且說官兵正在廝殺之時,忽然天昏地暗,伸手看不見指頭,遂點起火把要來追趕,誰知來到城門,只見大水滔天阻住去路,不能出去。

沒奈何,只得走入城來見邱大人。

邱君陛道:「此事非同小可,只得申奏朝廷,只恐爾等有罪呢。」

眾文武各打一拱道:「求大人周全此事,我等自然知情,理當厚報。」

邱君陛道:「既如此,我只得推在陶天豹身上啟奏便了。

只是欽犯被劫,不可聽其逃遁,理當追捉才是。」

眾武將答應一聲得令,即時領了人馬又去追趕。

邱君陛傳令:「差官去拿二人家眷。」

差官得令而去。

且說這些攻城的嘍囉已知此事,各人回散而去,來到一個曠野之所,接著三位大王,大家歇下。

李榮春道:「我們各有王法在身,誰要爾們幹此不法之事?弄假成真,累及家眷,如何是好?」

施必顯道:「爾為了我之事受此屈禍,知情不救非是大丈夫,我已差人去接爾家眷了。」

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天豹圖
原序第二回 玉珍觀英雄病篤 萬香樓烈女全貞第三回 鐵羅漢活擒俠士 小孟嘗夜困園林第四回 撞生巧計貪歡放火 僕察機關挾恨搜查且第五回 救火失了孟嘗君 報思險遭大惡主第六回 花子能墮樓埋計 李榮春寄跡鄰房第七回 花虹挽妻驚繡閣 賽金設計辱嫂嫂第八回 盧賽花傷情成怨 李榮春女扮回家第九回 萬香樓花虹三上 沉香閣惡婦陰謀第十回 花府中姑嫂大鬧 繡樓上閨女盟交第十一回 相府中惡婦求情 玉珍觀英雄病癒第十二回 拖必顯大鬧花府 曹天雄已歸黃泉第十三回 女結盟贈金違別 淨街王聘師報仇第十四回 必顯兄妹謝思人 子能夫妻再設計第十五回 小呂布思兄探望 曹天吉誤打花家第十六回 施碧霞神針救兄 飛天義別妹辭靈第十七回 秦氏玩花樓圖趣 曹通養性獲奇緣第十八回 思誼盟獨自無聊 觸好情毒意殘姑第十九回 義婢含冤藏宦宅 惡婦逞毒敗門風第二十回 送回陽賽金附身 鬧酒樓英雄聚會第二十一回 田御史按臨揚郡 陶天豹密探花樓第二十二回 玩花樓姦淫難遁 巡按堂鐵面無私第二十三回 花子能被羞進京 盧賽花逢妖受毒第二十四回 陶天豹得鑭求師 萬花山老祖煉丹第二十五回 張環露洩施家信 花虹到京謀私仇第二十六回 錦章欺君害忠良 素娘惡夫思嬌兒第二十七回 一奉旨奸臣私托 兩筵席孽獸圖歡第二十八回 李榮春甘心待戮 李國華置席謝恩第二十九回 女弄父終成呆漢 佞殘忠激動寇心第三十回 施碧霞親行討救 眾好漢聚議下山第三十一回 陳松遇鬼會英雄 湯隆搬家歸寨主第三十二回 天齊廟私議路徑 三英雄劫取欽犯第三十三回 邱君陛怒發加兵 強四爺搜捕受辱第三十四回 李夫人婆媳自投 盧賽花女扮男妝第三十五回 湯勝姑活捉錦文 施碧霞喜見榮春第三十六回 元宰未會先討敵 君陛回朝奏情由第三十七回 梅素娘貪歡殺主 花子能絕欲探親第三十八回 必顯計議搶景凡 湯隆意外擒花虹第三十九回 榮春救駕進仙丹 錦章全家刑正法第四十回 晏平侯會軸完婚 太平王榮歸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