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料敵:其動其靜,其強其弱,其治其亂,其嚴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料敵

草廬經略

料敵

夫敵情叵測,常勝之家,必先悉敵之情也。

其動其靜,其強其弱,其治其亂,其嚴其懈,虛虛實實,進進退退,變一態萬狀,燭照數計。

或謀慮潛藏,而直鉤其隱伏;或事機未發,而預揣其必然。

蓋兩軍對壘,勝負攸懸,一或不審,所失匪細。

必觀其將而察其才,因其形而用其權。

凡軍心之趨向,理勢之安危,戰守之機宜,事局之究竟,算無遺漏。

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

吳人伐州來,楚薳越帥師及諸侯之師,以救州來。

吳人御諸鍾離。

子瑕卒,楚師熸。

吳公子姬光曰:「諸侯從於楚者眾,而皆小國也,畏楚而不獲已,是以來也。

吾聞之曰:「作事威克其一愛一,雖小,必濟。」

一胡一、沈之君幼而狂,陳大夫齒壯而頑頓,與蔡、許疾楚政。

楚令尹死,其師熸帥賤、多一寵一,政令不一。

七國同役而不同心,帥賊而不能整,無大威命,楚可敗也。

若分師先以犯一胡一、沈與陳,必先奔。

三國敗,諸侯之師乃搖心矣。

諸侯奔離,楚必大奔。

請先者去備撤威,後者敦陣整旅。」

吳子從之,諸侯之師乃皆敗。

唐王晙請西發拔悉密,東發奚契丹,掩毗伽於奚落水上。

毗伽大恐,暾欲谷曰:「不足畏也。

拔悉密在北庭,與奚契丹相去絕遠,勢不相及。

且拔悉密輕而好利,得王睃之約,必喜而先至。

睃與張嘉貞不相悅,奏請必不相應,必不敢出兵。

拔悉密獨至,擊而取之,勢甚易耳!」既而拔悉密退,毗伽欲擊之,暾欲谷曰:「此屬去家千里,將死戰,未可擊也。

不如以兵躡之。」

先分兵間道圍北庭,因縱兵擊悉拔密。

密敗走北庭,不得入,盡為突厥所虜。

姬先、暾欲谷,可謂之審也。

孫子有曰:「知彼知已,百戰百勝。」

故知敵之可擊,又知吾卒之可以去,地形之可以戰,然後能全勝焉。

世之為將者,無論不能,亦且不能自料。

遇敵則戰,戰敗則遁,自守猶不足,乃欲出師以攻人乎?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