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遠略:務者,雖無一時可喜之功,而有制勝萬全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遠略

草廬經略

遠略

天下良將少而愚將多,故多狃近利而遺也。

務者,雖無一時可喜之功,而有制勝萬全之道。

小以小勝而喜,不以小敗而憂,不以小利而趨,不以小害而避。

洞達利害,兼覽始終。

其靜俟若處一女.其秘密若神叫。

其期計也若落落難合,其持眾也慎,其慮事也詳,其料敵也審,其應變也舒,其投機也捷。

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一交一兵。

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國無遺寇,勳無與匹。

譬若弈者,高著低著,人謂可略,到頭一苦,則乾坤老而始信敵手之稀。

譬若良醫,平和之劑,似無速效,而起死回生,則眾不能,而獨妙刀圭之用。

為將亦然。

趙營平伐羌,軍初至,羌以數十騎出入軍旁,諸將欲擊之。

營平曰:「吾士馬新倦,不可馳逐,此皆驍騎難制,又恐為誘兵也。

擊羌以殄滅為期,小利不足食也。」

李愬已克蔡州,諸將請曰:「公敗於朗山而不憂,勝於吳房而不取,冒大風雪而不止,孤軍深入而不懼,然卒以成功。

皆眾人所不喻也,敢問其故?」

愬曰:「朗山之不利,則賊輕我不為備矣;取吳房,則其眾奔蔡固守,故存之,以分其兵;風雪一陰一晦,則烽火不接,不知吾至;孤軍深入。

則人致死,戰自倍矣。

夫視遠者不顧近,慮大者不計小,若矜小勝,恤小敗,先自亂矣,何暇立功乎?」

眾皆服。

張浚使張彬謂曲端曰:「今兵合財備,婁室以孤軍深入吾境,我合諸路攻之,不難。」

端曰:「彼將士一精一銳,且因糧於我,我反為客,未可勝也。

若按兵據險,時出偏師,擾其耕獲,彼不得耕,必取糧河東,則我為主矣。

如此一二年,彼必因弊,乃可圖也。」

浚不以為然,故有富平之敗。

端之言蓋慮遠者,奈何浚不從,而僥倖一戰,遂使關陝竟不可復也。

惜哉!

吳玠用兵,本孫吳,務不求近利,故能保必勝,而蜀賴以安。

夫與近利,相反也。

不觀近利之害,而無以知之功。

將尚近利,則敵小懲而大誡。

謀慮必周,險阻必備,親賢一愛一民,和眾固一交一,無隙可投。

務遠者,潛完吾力,潛修吾備,佯示不能,佯若不進。

敵玩易之,決無戒心,因而乘之,事半功倍。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