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果斷:或延攬忠告,成獨攄神機,參伍詳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果斷

草廬經略

果斷

大將臨戎制勝,未有不敗於畏縮而成於剛決者,故曰:「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

或延攬忠告,成獨攄神機,參伍詳審,料敵設計,得策輒行,豈容留滯。

是故不模稜而廢可底之績,不後事而失可赴之機。

圓轉迅發,決斷如流,才明練達,稱良將也。

嘗觀剛愎自用者,亦未始不藉口於。

彼其所謂斷者,不度可否,不聽良謀,作事憒憒,恣行胸臆,敗所由來也。

夫之道,托基在明,明則無不當矣。

曹一操一與袁紹相持官渡,許攸謂紹曰:「一操一盛兵在此,許都必虛,遺兵從間道襲之,不勞而下。

奉迎天於,首尾相攻,一操一可擒也。」

紹疑而不用。

攸奔曹一操一,勸一操一襲烏巢屯糧之所。

一操一即從之,紹潰。

夫攸事袁最久,而於曹一操一為新奔之虜,心事未可托。

紹不行其言,乃一操一不疑而用。

此緣袁紹多謀無斷,而一操一能斷也。

荀彧、郭嘉嘗謂一操一曰:「公有十勝,紹有十敗。

紹多謀少決,失在事後;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

此謀勝也。」

將之不可無斷如此。

乃晉武平吳,獨斷而克,苻堅伐晉,獨斷而亡。

一則以好勝而智昏,一則以納忠言而明。

信乎,斷生於明,明生於從善。

慎無偏任己衷,以執拗也。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