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軍賞:無不謂小者尚無遺賞,則膚功豈肯忘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軍賞

草廬經略

軍賞

將以誅大為威,賞小為惠。

無不謂小者尚無遺賞,則膚功豈肯忘心?此三軍之士所以畢命向前,計無反顧者矣。

昔人有言:「賞不逾時。」

故不獨貴小而貴速,遲則為屯膏,而人懷觀望;不獨貴速而貴溢,溢則出望外,而人鹹激勸;不獨貴溢而貴公,公則如天地,而人鹹傾服;不獨貴公而貴信,信則不負人,而人思盡力。

《三略》一書,倦惓重禮賞以駕馭英豪。

良以人雖聖賢,必不效力於孤功之人;將雖明智,必不能得死力於不賞之士。

賞不下及,而冀再用其人,雖慈父不能得之於子,而將顧可得之於三軍乎?故有功不賞,雖賞不速、不溢、不公、不信,均將之所忌也。

然而尤貴不濫,濫則得者不以為榮,貪者輒圖僥倖。

有限之財源,既不勝其漏卮;膏澤之難遍,且將令其觖望。

故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妄施,分毫不與。

此魏武之所以稱明嗇舉約,涓滴成澤,三軍諒之,其心亦悅。

此秦王世民所以一羊可以分食,而楊行密錫予將士,其帛不過數尺者,蓋惟艱難之際,雖儉可以得人心包。

晉文公將伐鄭,趙衰言所以勝鄭。

文公用之而勝鄭,將賞趙衰。

趙衰曰:「君將賞其本乎?賞其末乎?賞其末則騎乘者存,賞其本則臣聞之祁虎。」

公召一鄧一虎曰:「衰言所以勝鄭,今晚勝將賞之,曰「蓋聞之子」,子當賞。」

祁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者也。」

公曰:「子無辭。」

祁虎不敢固辭,乃受賞。

孔子曰:「凡行賞,欲其博也,博則多助。

今虎非親言者也,而賞猶及之,此疏遠者之所以盡能竭智也。」

此之謂溢於賞。

諸葛武侯之治蜀也,人評之曰:「善元微而不賞,惡無微而不罰。」

又曰:「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戮。」

所以既沒之後,能使李嚴致死,廖立痛哭,而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此之謂公。

《尉繚》云:「賞及牛童馬圉,是賞下流也。」

此之謂賞小。

狄青既破儂智高於廣南,上顧謂宰相曰:「速議賞.緩則不足以勸矣。」

又古名將多有賞人於陣者,此之謂速。

韓信謂沛公曰:「項王見人,恭謹慈一愛一,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飲食;至有功當封爵者,印劉敝,忍不能予,此之所謂婦人之仁也。

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沛公從之,竟滅項。

則能賞與不能賞者,其功效自剮矣。

黃石公之《三略》,則以為無財士不來;《荀子》之「五權」,則以為用財之欲參。

其說統貴厚賞。

而《兵法》又曰:「無使仁者主財,恐多與,多與則近濫,而少與則亦不足以繼矣。」

賜賚無厚薄,惟宜顛倒之術,圓應通變。

軍中資財,常令有餘,出納之數,應須明白。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