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經略》忠義:第將非,何以為立功建績之本,而使三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草廬經略》忠義

草廬經略

忠義

一操一練之法既行,是有兵而有將矣。

第將非,何以為立功建績之本,而使三軍感動興起乎?雖忠肝義膽,天植其一性一,臣子應當自盡,原非為鼓舞人心計。

而軍心之向背趨捨,事業之成虧興廢,實由此焉!此衷一定,斷不回移。

有時勳業光天壤,於素志固愜,即身與時屯,心隨力盡,亦足灑此一腔熱血,稍報君恩。

倘圖身念重,徇國心輕,受人之任,孤人之托,即萬年以下,猶令人唾罵矣!

諸葛武侯之輔蜀,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食少事煩,流汗終日,嘗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是以崛強漢中,三分鼎足。

郭汾一陽一之復興唐祚也,櫛風沐雨,先復二京,單騎講好,身為虜餌。

魚朝恩等讒間百端,詔書一紙征之,無不即日就道。

此兩者,皆仗以立功者也。

張雎一陽一之御尹子期也,每與賊戰,眥裂齒碎,羅雀捕鼠,九死一生。

身死之日,猶云:「生不能報國,死當為厲鬼以殺賊。」

而人倫天道之言,尤分晰曉暢。

岳武穆之圖恢復也,長驅京洛,志飲黃龍,身死權一奸一,赤心報國,字入膚理。

而「機關不露雲垂地,心鏡無虧月在天」兩語,至今猶令人氣壯。

此兩人者,抱而殉死者也。

成敗雖殊,凜有生氣。

九原可作,願為執鞭。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草廬經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