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演義》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其時劉貴尚未出府,六渾稟見,榮即召入,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史演義》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

北史演義

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

話說六渾不欲對婚,又恐劉貴不善回復,親自上馬來見天柱。

其時劉貴尚未出府,六渾稟見,榮即召入,謂六渾曰:「吾子豈不堪為君婿耶?奈何拒我之命?」

六渾曰:「非敢拒也,竊念大王勳名蓋世,四海一人。

世子將承大業,非帝室名媛、皇家淑女,不足為配。

六渾之女出自寒微,何敢攀鱗附鳳?」

榮聞言大喜道:「卿既不欲,我亦不強。」

遂與劉貴賜坐共談。

又謂歡曰:「晉州重地,卿宜速往,亦不必再來見我了。」

歡拜謝而出。

貴退,語歡道:「非君自來,幾觸其怒。」

次日,同了尉景等五人一齊起行,閤府文武俱來餞送。

斯時僕從如雲,車馬擁道。

昭君坐在車中,前呼後擁,回憶逃奔并州時,氣象大不相同,好不快意。

將近晉州,官吏軍民皆出郊遠接。

蓋魏時刺史之任最重,兵馬錢糧皆屬掌管,生殺由己,儼如一路諸侯。

六渾到任以後,惠一愛一子民,撫恤軍士,刑政肅清,晉州百姓人人感悅。

一日,昭君語歡曰:「吾在此安樂,未識父母在家安否?欲到平城探望一次。」

歡道:「不必,吾遣子茂去迎接一家到此便了。」

遂令子茂前去,未及一月,婁家夫婦俱已接到。

父女相見,俱各大喜。

內干曰:「高郎有志竟成,果不負吾女。」

歡曰:「男兒不能建非常之業,尚居人下,何足掛齒。」

說罷大笑。

於是署婁昭為都督,以一愛一君嫁竇泰為妻,內干夫婦大悅。

話說晉州有一居民,姓穆,名思美。

生一女名金娥,年十七,容色美麗。

有鄰人子李文興欲娶之,思美不從,文興畫成此女形象,獻於汾州刺史爾朱兆。

兆悅其色,文興為硬媒,遣人搶女而去。

思美惶急,來到刺史轅門喊救。

六渾喚進,問其備細,即命段榮領輕騎二十追往,拿住文興,奪女以歸,竟將文興問罪,斷女還家。

思美雖已伸冤,猶懼爾朱兆不肯干休,再來劫奪,便央孫騰轉達,情願獻於六渾為妾。

六渾以問昭君,昭君曰:「此女君已斷還,而復自娶,恐招物議,並非妾有妒心也。」

六渾道:「自他心願,娶之何害?況前見此女實有傾城之色,吾不忍拒之。」

遂乃擇日納之後房。

爾朱兆聞之大怒。

一日,來到晉一陽一,榮正在賜宴。

兆亦共飲,言於榮曰:「高晉州奪取部民之女為妾,恐干政體。」

榮曰:「此細事,不足為六渾累也。」

酒半酣,從容問諸將曰:「一日無我,誰可主軍?」

眾皆稱兆。

榮曰:「兆雖勇於戰鬥,所將不過三千騎,多則亂矣。

堪代我者,惟賀六渾耳。」

因戒兆曰:「爾非其匹,日後終當為伊穿鼻。」

兆愈不悅。

榮一性一好獵,不問寒暑,列圍而進,士卒必步伐齊壹,雖遇險阻,不得違避,一鹿逸出,必數人坐死。

有一卒見虎而走,榮怒曰:「汝畏死耶!」即斬之。

自是每獵,士卒如登戰場。

嘗見虎在空谷中,令十餘人空手搏之,毋得損壞皮一毛一,死者數人,卒擒得之,以此為樂。

嘗召天穆於朝,問以朝中動靜。

留數日,共獵於南山。

天穆諫曰:「大王勳業已盛,四方無事,惟宜修政養民,順時搜狩,何必盛夏馳逐,感傷和氣。」

榮攘袂大言曰:「靈後不綱,掃除其亂,推奉天子,乃人臣常節。

葛榮之徒,本皆奴才,乘時作亂,譬如奴走,擒獲即已。

頃來受國大恩,未能混一海內,何得遽言勳業?如聞朝士猶多寬縱,今秋欲與兄戒勒士馬,交獵嵩高,令貪一污朝貴入圍搏虎,不從命者斬之。

乃出魯一陽一,歷三荊,悉擁生蠻北填六鎮。

回軍之際,掃平汾胡。

更練一精一兵,分出江、淮,蕭衍若降,賜以萬戶侯;如其不降,以數千輕騎,渡江縛取以來。

然後與兄奉天子巡四方,乃可稱勳耳。

今不頻獵,兵士懈怠,安可復用哉?」

天穆再拜曰:「非鄙懷所及。」

榮欲密樹一黨一援,易河南州牧、郡守,悉用北人為之。

天穆歸,附奏以聞。

帝覽奏,疑之,謂天穆曰:「河南牧守皆克稱職,況北人不暗南事,恐未可易。」

天穆不悅曰:「天柱有大功於陛下,為國宰相,即請遍代天下之官,恐陛下亦不得違。

如何啟用數人,遂不許也?」

帝正色而言曰:「天柱若不為人臣,雖朕亦可代。

如其猶存臣節,無代天下百官之理。」

天穆語塞而退。

榮見奏不允,大怒曰:「天子由誰得立,今乃不用我言耶?」

先是散騎常侍高乾邕好任俠,其弟三人:次仲密,次敖曹,次季武,皆才勇。

而敖曹尤武藝絕倫,人稱之為楚霸王,皆與帝有舊。

河一陰一之亂,乾乃聚兵於河、濟之間,頻破爾朱軍。

帝使人招之,遂同入朝。

帝封乾邕為黃門侍郎,敖曹為散騎常侍。

榮知之,奏帝曰:「此等皆曾叛亂,不宜立於朝廷。」

帝不得已,並解其職,放還鄉里,由是帝懷不平。

爾朱後容顏絕代,初入宮,與帝甚相歡一悅,而一性一烈如火,又極嫉妒,六宮嬪御皆阻絕臨幸,雖王府舊人,亦不得見帝一面。

時三月中旬,帝見春一色甚好,帶了內侍數人,步入御園遊玩,在千秋亭上憑欄觀魚。

有宮人進前曰:「紫華宮趙貴人見駕。」

帝令入,妃再拜。

帝問曰:「卿何知朕在此而來?」

妃曰:「妾不知陛下在此,偶爾至園,聞帝在亭,特來朝見。」

帝賜坐,與言昔日事,命宮人置酒共酌。

蓋妃本舊侍,帝素一寵一愛一,以後故,阻絕舊情,故見面依依不捨。

又謂妃曰:「朕不到卿宮幾年矣?」

對曰:「二年。」

帝曰:「朕雖至尊,動息不能自主,致令拋棄卿家。」

說罷愀然。

少間,趙妃拜退,帝亦回宮。

那知後已密知此事,設宴對飲,見帝默默不樂,後曰:「今日誰惱聖懷,對酒不飲?」

帝曰:「懶於飲耳,無所惱也。」

後曰:「陛下休瞞,千秋亭上趙妃以言語觸犯,故帝不樂。

明日妾為帝治之。」

帝驚曰:「趙妃系朕舊人,與之略談數語,有何觸犯,勞卿責治?」

後道:「擅出宮門,一罪也。

私來見駕,二罪也。

妾主中宮自有法度,陛下何得以私一愛一而庇有罪之人?」

帝見其言詞不順,拂衣而起,後安坐不動。

帝心愈恚,遂不顧而去。

次日,後御九華殿會集諸妃、貴人,下令曰:「紫華宮趙貴人自恃舊一寵一,驕縱不法,擅入御園,私預帝宴,大干宮禁。」

遂執趙妃於階下,命即勒死,埋一屍一苑內。

諸妃見了,大驚失色,暗暗垂淚回宮。

帝聞妃死,不勝傷感,然畏爾朱權勢,只得容忍。

因念世隆是他叔父,或可勸諭,乃使入告於後。

世隆拜見,賜坐殿上。

後問:「何事至內?」

世隆曰:「臣有一言上達。

一娘一娘一主持內政,執法過嚴,帝心不安,故命臣進見,願宏寬仁之度,毋拂聖懷。」

後大怒道:「天子由我家得立,乃心一愛一他人而反致怨於我,何忘恩若此?但恨我父當日何薄天子不為而偏立之?」

世隆曰:「天柱若自為帝,臣亦得封王矣。」

世隆遂出,覆命於帝曰:「臣奉陛下之旨勸諭一番,後自此改矣。」

那曉爾朱後因帝不悅,凶悍愈甚,全無天子目中。

帝是時外制於榮,內迫於後,日夜怏怏,不以萬乘為樂。

唯幸寇盜未息,欲使與榮相持。

及關、隴既定,告捷之日乃不甚喜,謂臨淮王彧曰:「即今天下,便是無賊。」

彧見帝色不悅,曰:「臣恐賊平之後,正勞聖慮。」

帝恐餘人覺之,因言曰:「撫寧荒亂,真是不易。」

時城一陽一王徽、侍中李彧在旁,皆覺帝意,因日毀榮於帝,勸帝除之。

帝亦懲河一陰一之難,恐終難保,由是密有圖榮之意。

榮又奏稱:「參軍許周勸臣取九錫,臣惡其言,已斥遣罷退。」

蓋榮望得殊禮,故言之以諷朝廷。

帝稱歎其忠心,益惡之。

乃召心腹舊臣侍中楊侃、李彧、右僕射元羅、城一陽一王徽、膠東侯李侃晞、濟一陰一王暉業、尚書高道穆等入宮,密議其事。

楊侃曰:「臣有三策,乞陛下自裁。」

帝問:「何策?」

侃曰:「密勒人馬,將在京逆一黨一盡行誅絕。

發兵拒守太行山,絕其進犯之路,如有兵來,與之死戰。

詔發四方之兵,勤王救駕,或可掃除凶逆,僥倖成功。

此上策也。」

帝曰:「敵之非易。

中策若何?」

侃曰:「前日榮請入朝,視皇后 娐。

密伏壯士宮中,賺之入內,刺殺之。

即大赦,以安其一黨一,其間或可獲全。

此中策也。」

帝問:「下策若何?」

侃曰:「任其所為,且圖目下之安。

此下策也。」

帝曰:「卿之中策乃朕上策,眾卿以為然否?」

濟一陰一王暉業曰:「榮若來,必有嚴備,恐不可圖。」

議至日晚,茫無定見。

帝命且退。

眾官出,至太極殿北,忽見紅燈擁道,人從紛紛,遣人探視,乃爾朱世隆坐在殿西廊下。

眾皆大驚,欲避不得。

世隆已遣人來請相見,眾臣不敢退阻,遂來西廊向世隆施禮。

世隆問曰:「殿下眾官在宮議何朝政,至此方出?」

城一陽一王曰:「天子閒暇無事,召我等閒談消遣。

又因天柱不受九錫,欲賜以殊禮。

言論良久,不覺至晚。」

世隆冷笑曰:「帝欲賜天柱九錫,自應先與我語。

諸公與帝商議一日,此中自有別情。

但禍福自召,莫謂天柱之刀不利也。」

說罷,起身便行。

眾官聞之,皆失色而散。

你道世隆為何等候在此?蓋早上探得諸臣入內與帝私議,必有圖害之意,故等待出來先行喝破,以挫諸臣之氣。

當夜歸府,便即寫書到晉一陽一,備說城一陽一、楊侃等數人終日在宮,密謀圖害我家,大王若入朝必須預為之備。

榮得書大笑道:「世隆膽怯,彼何人斯,而敢圖我耶?」

其時天穆回并州,榮以書示之。

天穆曰:「長樂為帝以來勤於為政,萬幾皆自主張,欲使大權復歸帝室。

城一陽一王等結一黨一樹援,為帝腹心,欲不利於大王,不可不信。」

榮曰:「城一陽一王等皆庸奴,何敢作難?倘帝心有變,目今皇后懷孕,若生太子,我至京廢黜天子,立外甥為君。

若非太子,陳留王亦我女婿也,便扶他為帝。

兄意以為何如?」

天穆曰:「以大王之雄武,何事不可成功?且俟入朝,相機而動。

僕雖不敏,願效一臂之力。」

榮大喜。

次日,復以書示北鄉公主。

北鄉大驚曰:「王不可不慮。

昔日河一陰一之役,京中百官皆不自保,懷恨實深,安得不生暗算?皇后深居宮中,外事不知。

世隆探聽得實,故來告也。

妾為王計,不若且居晉一陽一,徐看朝廷動靜。

外有萬仁、仲遠、天光雄兵廿萬,各據一方,內有世隆、司馬一子如、朱元龍秉理朝政,為王腹心之佐。

王雖居外,遙執朝權,可以高枕無憂,何用入朝,致防不測?」

榮曰:「天下事非爾婦人所知,我豈鬱鬱久居此者?」

於是不聽北鄉之言,召集諸將,安排人馬,帶了妃眷、世子、王府寮屬,親擁鐵騎五千,起身到京。

正是先聲所至,人鬼皆驚。

那知大惡既盈,顯報將至。

管教:掀天事業俄成夢,蓋世威權化作灰。

且待下回分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魏宣武聽讒害賢 高領軍固寵獻女第二卷 於皇后暗中被弒 彭城王死後含冤第三卷 改舊制胡妃免死 立新君高肇遭刑第四卷 白道村中困俊傑 武川城上識英雄第五卷 怒求婚蘭春受責 暗行刺張僕亡身第六卷 諧私願六渾得婦 逼承幸元懌上蒸第七卷 幽母后二賊專權 失民心六鎮皆反第八卷 太后垂簾重聽政 統軍滅賊致亡身第九卷 騁騎射沃野遇仙 迫危亡牛山避寇第十卷 五原路破胡斬將 安亭道延伯捐軀第十一卷 天寶求賢問劉貴 洛周設計害高歡第十二卷 剪劣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宮闕成仇第十三卷 賜鐵券欲圖邊帥 生公主假作儲君第十四卷 內釁成肅宗遇毒 外難至靈後沉河第十五卷 改逆謀重扶魏主 賈余勇大破葛榮第十六卷 魏元顥長驅入洛 爾朱榮救駕還京第十七卷 趙嬪無辜遭大戮 世隆通信洩群謀第十八卷 明光殿強臣殞命 北中城逆黨屯兵第十九卷 戰丹谷陣亡伯鳳 縮黃河天破洛陽第二十卷 救帝駕逢妖被阻 戰恆山釋怨成親第二十一卷 爾朱兆晉陽敗走 桐花女秀容立功第二十二卷 立廣陵建明讓位 殺白鷂高乾起兵第二十三卷 假遣軍六鎮願反 播流言萬仁失援第二十四卷 據鄴城四方響應 平洛邑百爾歸誠第二十五卷 立新君誓圖撥亂 遇舊後私逼成婚第二十六卷 運神謀進兵元旦 追窮寇逼死深山第二十七卷 乙弗氏感成奇夢 宇文泰獲配良緣第二十八卷 思政開誠感賀拔 虛無作法病高王第二十九卷 妖術暗侵凶少吉 神靈阿護死還生第三十卷 宇文定計敵高王 侯莫變心害賀拔第三十一卷 黑獺興師滅陳悅 六渾演武服婁昭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計滅晉陽 高渤海兵臨京洛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渾逐主 奔長安黑獺迎君第三十四卷 娶國色適諧前夢 遷帝都重立新基第三十五卷 送密函還詩見拒 私宮婢借徑圖成第三十六卷 施邪術蠱惑夫人 審私情加刑世子第三十七卷 改口詞曲全骨肉 佯進退平定妖氛第三十八卷 黑獺忍心甘弒主 道元決志不同邦第三十九卷 夢遊仙玉女傳音 入輔政廷臣畏法第四十卷 潼關道世寧捐軀 鎖雲軒金婉失節第四十一卷 結外援西魏廢後 棄群策東鄴亡師第四十二卷 奔河陽敖曹殞命 敗黑獺侯景立功第四十三卷 歸西京一朝平亂 懼東鄴三將歸元第四十四卷 私靜儀高澄囚北 逼瓊仙仲密投西第四十五卷 縱黑獺大將懷私 克虎牢智臣行計第四十六卷 玉儀陌路成婚媾 勝明誓願嫁英雄第四十七卷 攻玉壁高王疾作 據河南侯景叛生第四十八卷 用紹宗韓山大捷 克侯景渦水不流第四十九卷 烹荀濟群臣惕息 杖蘭京逆黨行兇第五十卷 陳符命群臣勸進 移魏祚新主登基第五十一卷 宇文後立節捐軀 安定公臨危托後第五十二卷 晉公護掌朝革命 齊主洋亂性敗常第五十三卷 燒鐵籠焚死二弟 棄漳水殺盡諸元第五十四卷 齊肅宗叔承侄統 周武帝弟繼兄尊第五十五卷 棄天親居喪作樂 歸人母懼敵求成第五十六卷 爭宜陽大兵屢卻 施玉珽天誅亟行第五十七卷 和士開穢亂春宮 祖孝征請傳大位第五十八卷 琅琊王擅除宵小 武成後私幸沙門第五十九卷 齊後主自號無愁 馮淑妃賜稱續命第六十卷 拒敵軍延宗力戰 棄宗社後主被擒第六十一卷 捋帝須老臣愛國 捫杖痕嗣主忘親第六十二卷 修舊怨股肱盡喪 矯遺詔社稷忽傾第六十三卷 隋公堅攬權竊國 尉遲迥建義起兵第六十四卷 代周家撫臨華夏 平陳國統一山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