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詞話翻譯》26--30:小山詞《阮郎歸》云:「天邊金掌露成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蕙風詞話翻譯》26--30

蕙風詞話翻譯

26--30

26

小山詞《阮郎歸》云:「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慇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綠杯」二句,意已厚矣。

「慇勤理舊狂」五字三層,「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於外者也。

狂已舊矣,而理之,而慇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註腳。

「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

此詞沈著之至,得此結句,便覺竟體空靈。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此則詞評寫得十分經典。

特此拈出,為時下評論作一捧喝。

無論詩評詞評,最忌博士買驢,書滿三紙,仍不見驢。

27

東坡詞《青玉案 用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揭拍云:「作個歸期天已許。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上三句末為甚艷。

「曾濕西湖雨」是清語,非艷語。

與上三句聯屬,遂成奇艷、絕艷,令人愛不忍釋。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吾以為,此詞好處,妙不在「艷」,妙在借物抒情耳。

由歸期而及春衫,由春衫而及小蠻,由小蠻而及針線,由針線而及西湖攜游,由西湖攜游而及遇雨之浪漫情調,層層遞進,遂有此無限綺麗、無限風光矣!

28

竹友詞《蝶戀花 留董之南過七夕》云:「君似庾郎愁幾許?萬斛愁生,更作徵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

人間且有無愁處。」

循環無端,含意無盡,小謝可謂善言愁。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此詞的另一好處是,曠達之情以纏綿語出之。

29

元人沈伯時作《樂府指迷》,於《清真集》推許甚至。

唯以「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夢魂凝想鴛侶」等句為不可學,則非真能知詞者也。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對周幫彥此類詞句,沈伯時持否定態度,認為「不可學」。

蕙風持肯定態度,認為沈伯時「非真能知詞者也」。

吾臆度,沈伯時可能是沒弄清輕佻與至情的區別,將周這類至情詞句誤作柳永的「彩線慵拈伴伊坐」的輕佻了。

輕佻與至情雖皆言情,但差之毫釐,則謬以千里,讀者不可不察。

30

填詞第一要襟抱。

唯此事不可強,並非學力所能到。

向伯恭《虞美人》過拍云:「人憐貧病不堪憂。

誰識此心如月正涵秋。」

宋人詞中,此等語未易多見。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襟抱,胸襟抱負也。

有襟抱,則詞骨存;無襟抱,或媚骨現。

詞可平庸,萬不可有媚骨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蕙風詞話翻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