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詞話翻譯》36--40:王質《江城子》句云:「得到釵梁容略住,無分做、小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蕙風詞話翻譯》36--40

蕙風詞話翻譯

36--40

36

王質《江城子》句云:「得到釵梁容略住,無分做、小蜻蜓。」

未經人道。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並非未經人道,唐人詩「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早已道出。

只是此意一經入詞,另有一番情韻。

如何化詩入詞,此中消息正可琢磨。

37

偶閱《閩詞鈔》宋陳以莊《菩薩蠻》云:「舉頭忽見衡陽雁,千聲萬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一行書也無。

泣歸香閣恨,和淚掩紅粉。

待雁卻回時,也無書寄伊。」

歇拍云云,略失敦厚之旨。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此詞之妙,妙在狀婦人聲口,惟妙惟肖。

大約婦人略具靈性者,喜妝喬作癡,耍小性兒,是其膩煩處,亦是其討喜歡處,此夫子「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此作摹寫婦人心神畢肖,大佳也。

蕙風以為「失之敦厚」,眼拙也。

常州詞派含蓄忠愛之旨,未可框范一切佳作也。

38

仲彌性《浪淘沙》過拍云:「看盡風光花不語,卻是多情。」

語淡而深。

《憶秦娥 詠木犀》後段云:「佳人斂笑貪先折。

重新為剪斜斜葉。

斜斜葉。

釵頭常帶,一秋風月。」

末二句賦物上乘,可藥纖滯之病。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所謂「語淡而深」,全在「多情」二字,花不語尚是多情,何況看花之人乎?「釵頭常帶,一秋風月」何以為賦物上乘?大凡詠物詩詞,應與所詠之物在若即若離之間,太即則板,太離則泛。

此詞後段以擬人手法寫花,有人花莫辨之感,筆墨極為靈動。

「釵頭常帶,一秋風月」跳出形態摹寫,直逼木犀神韻,當為賦物上乘作也。

39

《織餘瑣述》:宋洪文惠《盤洲詞》,余最喜其《漁家傲引》後段云:「半夜系船橋北岸。

三懷睡著無人喚。

睡覺只疑橋不見。

風已變。

纜繩吹斷船頭轉。」

意境空靈可喜。

蕙風云:余所喜異於是。

《漁家傲引》云:「子月水寒風又烈。

巨魚漏網成虛設。

圉圉從它歸丙穴。

謀自拙。

空歸不管旁人說。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獨釣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結。

長相悅。

不知人世多離別。」

良心任運,不失其為我。

知足長樂,不願乎其外。

詞境有高於此者乎?(《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同為洪文惠同一詞牌詞,《織餘所述》喜前者,蕙風喜後者。

前詞取韋應物「野渡無人舟自橫」意,後詞取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意。

那麼差異在哪裡?「野渡無人」一片空靈,「獨釣寒江」兀然傲倔。

前者為悠閒型,後者為力量型。

衍化為《漁家傲引》詞,則前者為自適型,後者為守拙型,二者並無軒輊,《織餘所述》喜前,蕙風喜後,全在各人心境耳,不涉乎詞觀。

40

兩宋大僚,能詞者多,往往不脫簪紱氣。

魏文節杞《虞美人 詠梅》云:「只應明月最相思。

曾見幽香一點未開時。」

輕清婉麗,詞人之詞。

(《蕙風詞話》卷二)

解讀:寒月梅花,猶見清骨。

明月相思之情,不必在盛開時,含苞待放亦楚楚動人也。

此所謂「娉娉裊裊十三余,豆寇梢頭二月初」是也。

詞人體物入微,全是情語,誠詞人之詞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蕙風詞話翻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