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詞話翻譯》56--60:王黃華小令,間涉幽峭之筆,綿邈之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蕙風詞話翻譯》56--60

蕙風詞話翻譯

56--60

56

王黃華小令,間涉幽峭之筆,綿邈之音。

《謁金門》後段云:「瘦雪一痕牆角。

青子已妝殘萼。

不道枝頭無可落。

東風猶作惡。」

歇拍二句,似乎說盡「東風猶作惡」。

就花與風各一面言之,仍猶各有不盡之意。

「瘦雪」字新。

(《蕙風詞話》卷三)

解讀:就花而言,有無可奈何之慨;就風而言,存意猶未盡之情。

杜牧之「狂風落盡深紅色,綠成蔭子滿枝」只言到「落盡」一層,此「東風猶作惡」則更進一層。

「瘦雪」未經人道,故新。

春風扇和,宜其只存「牆角」也。

57

張信甫詞傳者只《暮山溪》一闋:「山河百二,自古關中好。

壯歲喜功名,擁征鞍、雕裘繡帽。

時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壓蠻歌、往事知多少。

蒼頭白髮,故里欣重到。

老馬省曾行、也頻嘶、冷煙殘照。

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少。」

以清遒之筆,寫慨慷之懷,冷煙殘照,老馬頻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

昔人評詩,有云「剛健含婀娜」,余以此詞亦云。

(《蕙風詞話》卷三)

解讀:剛健、婀娜均可辦,唯剛健含婀娜不易做。

一須性豪宕,二須情真,三須情摯,方可意到筆到。

此詞下半闋,直是波三折。

故里重到,物是人非,識途老馬,驚嘶冷煙殘照,欣耶悲耶?莫辨。

此一折也。

「終南」句,昔有「終南捷徑」一說,此暗寓仕途也。

「不改舊時青」之「青」,寓「終南捷徑」於他人仍在,於我已杳若雲漢矣!此二折也。

求取功名之「長安道」雖一如既往旅次繁忙,然我已「蒼頭白髮」,漸稀漸少漸遠矣,此三折也。

滄桑慷慨之情,以婀娜之筆出之,誠佳作也。

58

李欽叔(獻能),劉寵山外甥也。

以純孝為士林所重。

詩詞餘事,亦卓越輩流。

……《浣溪沙 環勝樓》云:「萬里中原猶北顧,十年長路卻西歸。

倚樓懷抱有誰知。」

尤為意境高絕。

(《蕙風詞話》卷三)

解讀:辛棄疾有詞云:「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與李詞同一意也。

然辛詞慷慨激烈,如金剛怒目,讀之血脈賁張,為李詞不及。

李詞或蘊藉過之,終不如辛詞神彩飛揚也。

然無辛之肝膽,辛詞終不可學也,李詞或學可成就者。

59

段誠之《菊軒樂府》《江城子》云:「月邊漁,水邊鋤。

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

……騷雅俊逸,令人想望風采。

……前調云:「頹然醉臥,印蒼苔半袖。」

於情中入深靜,於疏中運追琢,尤能得詞家三昧。

(《蕙風詞話》卷三)

解讀:二詞均於騷雅俊逸中寓頹滄,非歷經世劫,斷難為此。

非焚名毀利,亦斷難為此。

此乃為詞關鍵。

「於情中入深靜,於疏中運追琢」,技也,磨勵或可達。

60

《遺山詞》佳句甚伙矣,燈前吟誦,率意選擇,不無遺珠之惜也。

《江城子 太原寄劉濟川》云:「斷嶺不遮南望眼,時為我,一憑欄。」

前調《觀別》云:「萬里古垂楊,都是折殘枝。」

又云:「為問世間離別淚,何日是、滴休時。」

《感皇恩 秋蓮曲》云:「微雨岸花,斜陽汀樹,自惜風流怨遲暮。」

《定風波 楊叔能贈詞留別因用其意答之》云:「竟至交情何處好?向道。

不如行路本無情。」

《臨江仙 西山同欽叔送辛敬之歸女兒》云:「回首對床燈火處,萬山深裡孤村。」

前調《內鄉北山》云:「三年間為一官忙。

簿書愁裡過,筍蕨夢中香。」

《南鄉子》云:「為向河陽桃李道。

休休。

青鬢能堪幾度愁。」

《鷓鴣天》云:「醉來知被旁人笑,無奈風情未減何。」

前調云:「慇勤昨夜三更雨,剩醉東城一日春。」

前調云:「長安西望腸堪斷,霧裡雲窗又幾重。」

《南柯子》云:「畫簾雙燕舊家春。

曾是玉簫聲裡、斷腸人。」

凡余選錄前人詞,以渾成沖淡為宗旨。

余所謂佳,容或以為未是,安能起遺山而質之。

(《蕙風詞話》卷三)

解讀:元好問作為金之遺民遺臣,當此國破家亡之際,既不能歸隱江湖,恥於仕宦又不能不周旋於廊廟,進退失據,內心煎熬,發之於詞,滿紙哀音,真情未泯故也。

詞言情,離不得一個真字。

失真,即失詞心,失詞心,矯揉造作趁虛而入矣。

觀上所舉,吾最愛「微雨岸花,斜陽汀樹,自惜風流怨遲暮。」

「醉來知被旁人笑,無奈風情未減何。」

「畫簾雙燕舊家春。

曾是玉簫聲裡、斷腸人。」

一腔無可奈何,皆以「真」字出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蕙風詞話翻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