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安重誨傳:父安福遷為河東將軍,在救援兗州、鄆州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安重誨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安重誨傳

安重誨,祖先本是北部豪強首領。

父安福遷為河東將軍,在救援兗州、鄆州時戰死。

安重誨在明宗未登帝位時當他的給事,明宗鎮邢州時,任安重誨為中門使,隨從征討,共十多年,信任無間,勤勞從事,到鄴城之變,輔佐之功獨居第一。

明宗即皇帝位後,安重誨領樞密使,不久遷左領軍衛大將軍職。

明宗派回鶻人侯三騎馬回他的國家傳信,侯三到醴泉縣,這個縣很偏僻,沒有驛馬,縣令劉知章出去打獵,沒及時給馬,侯三立即上報。

明宗大怒,拘押劉知章到京師,準備殺掉他,靠安重誨從容為他說話,才得免死。

明宗到汴州,安重誨建議趁機會討伐吳國,明宗覺得很難。

其後,戶部尚書李頮便引間諜見安重誨。

安重誨大喜,認為可以,於是把玉帶交給間諜,讓他帶給徐知誥作為憑據,玉帶值千緡錢。

安重誨為樞密使,四五年裡面,獨掌大權,決斷全由自己,環衛、酋長、貴戚、近臣,沒有敢干預朝政的。

他弟弟管鄭州,他兒子鎮守懷州、孟州,身為中令,擔任的職務已超過其才能,有議論認為必有傾覆之禍。

不久,有吏人李虔徽的弟弟對大家揚言說「:聽相命的說他貴不可言,現在將要率軍征討淮南。」

此時有軍將秘密地把這話上報,明宗聽了很驚異。

對安重誨說:「聽說你安插心腹,私購兵器,想自己討伐淮南,有這事嗎?」

安重誨惶恐,上奏說:「發兵任將,由皇上決定,必定是一奸一人造謠誣陷我,請陛下窮追謠傳此事的人。」

第二天,皇上召侍衛指揮使安從進、藥彥稠等人,對他們說「:有人告安重誨私自置辦兵器儀仗,將對國家有不利行為,對這事怎麼辦?」

安從進等人上奏說:「這是一奸一人造謠,離間陛下的功臣勳舊。

而且安重誨跟隨陛下三十年,小事大事,無不盡心。

今天何苦圖謀不軌!我們以家屬擔保,必沒這種事。」

明宗才放下心。

安重誨三次上表章請求解除機樞大權,下詔不同意。

又面見上奏「:請讓我管一鎮,以平息誹謗議論。」

明宗不高興,安重誨不停地上奏,明宗發怒,說:「放你走,我自有人!」立即令武德使孟漢瓊到中書,與宰臣商量安重誨的事情。

馮道說:「各位如一愛一惜安令公,以解除他的樞務為好。」

趙鳳說「:大臣怎麼可以輕易換動,您失言了。」

馮道等人便附和孟漢瓊上奏說:「這事由皇上決斷,然而重臣不可隨便議論更動。」

因此兼命范延光為樞密使,安重誨照舊。

這時因為東川統帥董璋憑恃險阻不服管制,便任武虔裕為綿州刺史,董璋更懷疑心顧忌,於是綁架武虔裕叛亂。

到石敬瑭率領王師伐蜀,峽路艱險,糧食運輸跟不上,明宗憂慮此事,安重誨請求派自己出行。

第二天,安重誨領幾名騎兵出發,每天奔跑幾百里,西邊諸侯聽說,無不驚駭。

所有錢帛糧草,連夜用車運輸,人馬累死摔死在山路上的不可計數,百姓深為困苦。

安重誨到鳳翔,節度使朱弘昭請進寢室,令妻子奉上食具,伺候謹慎。

安重誨座中談到「:前不久有人陷害我,幾乎不能保全一性一命,賴皇上明察,得免災禍。」

並哭泣。

安重誨告辭後,朱弘昭派人詳細上奏:「安重誨怨恨出惡言,不可讓他到行營,怕他奪了石敬瑭的兵權。」

而且宣徽使孟漢瓊從西邊回朝,也報告安重誨過惡。

安重誨已到三泉,又命令他回朝廷。

再經過鳳翔時,朱弘昭拒絕而不接納他,安重誨害怕,急忙騎馬往回趕,還沒到京師,詔令授河中帥。

到任後,心中不安,遂申請退休。

詔令剛下時,他兒子安崇贊、安崇緒回到河中。

二子剛到,安重誨害怕地說:「他們怎麼來了?」

家人想問原因,安重誨說:「我知道了,這不是他們的意願,是別人教他們的。

我只以一死報答國家,其他還有什麼可說的!」第二天,中使到來,見到安重誨,哭泣了好一會兒。

安重誨說:「你只管說是什麼緣故,不要太可憐我。」

中使說「:有人說您佔據城池有異心了。」

安重誨說「:我一死不能解除我的罪責,已負君親,怎麼敢就懷有異心,招致朝廷發兵,增加皇上勞累,則我的罪過更加萬死難辭了。」

這時皇上派翟光鄴出使河中,如果察得安重誨有異心,就殺掉。

到了後,李從璋親自率甲士包圍了安重誨的府第,才在庭院中拜見安重誨,安重誨走下台階迎拜說:「太傅過禮了。」

俯首正要下拜,李從璋用木棒擊他的頭,安重誨的妻子驚得跑來抱住他,說:「令公死也不遲,太傅何必這麼急!」李從璋一併擊碎安重誨妻子的頭,並剝去他們衣服,夫妻一裸一體倒在廊下,血流滿庭。

第二天,副使判官對李從璋說,請人用衣服蓋住他們的一屍一體,堅持請求很久才允許。

到李從璋清查安重誨的家財時,不到數千緡錢,有議論認為安重誨有整理國家的大功,然而志大才疏,不能迴避權貴一寵一臣,禮遇親近士大夫,以求保全自身輔助國家的遠謀,而全靠自己恣意而為,果然招來殺身之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