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李存孝傳:少年時在俘囚中被錄用為僕人,服務帳中。長大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李存孝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李存孝傳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

少年時在俘囚中被錄用為僕人,服務帳中。

長大後,善騎馬射箭,驍勇冠絕一時,經常率領騎兵充當先鋒,未曾失敗過。

隨從武皇援救陳、許二州,驅逐黃巢軍隊,一直到上源遇難,每次作戰無不取勝。

張浚對太原用兵時,潞州小校馮霸殺死自己的主帥李克恭據城叛亂,此時汴將朱崇節進入潞州,梁太祖又令張全義進攻澤州。

李罕之向武皇告急,武皇派李存孝率五千騎兵援救。

起初,汴軍進攻澤州時,對李罕之呼喊道:「相公你常常依靠太原,輕易與大國絕交,現在張相公已包圍了太原,葛司空已進潞府,十來天之內,沙陀人就連洞一穴一都住不上了,相公你還有什麼活路呢?」

李存孝聽這話太可氣,挑選五百一精一銳騎兵,繞著汴軍軍營呼喊道「:我,就是尋找洞一穴一的沙陀人,等著用你們的肉來供一應軍隊,可派長得肥的出來作戰!」汴將鄧季筠,也以驍勇聞名,於是帶著軍隊前來應戰,李存孝激勵部下,揮舞長矛衝鋒在前,一戰即打敗汴軍,獲馬千匹,在軍中生擒鄧季筠。

這一一夜,汴將李讜收軍逃走,李存孝追擊到馬牢山,俘斬數萬,再退回攻打潞州。

當時朝廷任命京兆尹孫揆為昭義節度使,命令供奉官韓歸范送旗幟節仗到平一陽一,孫揆便持節仗投奔潞州,梁太祖撥給孫揆三千牙兵供他使用。

此時孫揆是張浚的副招討,部下有一萬人。

八月,孫揆從晉州、絳州越過刀黃嶺去上一黨一。

李存孝帶三百騎兵埋伏一在長子以西山崖之間。

孫揆身穿寬衣,撐著大蓋,在眾人簇擁下行進,等他的軍隊前後不相連時,李存孝出擊橫掃,擒獲孫揆、韓歸范以及五百俘虜,獻給太原。

李存孝於是急攻潞州。

九月,葛從周放棄潞州城趁夜逃走,李存孝收復該城,武皇卻上表推薦康君立為潞州主帥,李存孝大怒,幾天不吃飯。

十月,李存孝帶領收復潞州的軍隊,在平一陽一包圍張浚,在趙城紮營。

華州韓建派三百名壯士夜裡襲擊他的營地,李存孝偵探到了,設埋伏擊殺,全部消滅了他們,接著進軍一逼一近晉州西門,俘虜敵人三千,晉州從此閉關不出。

李存孝率軍隊進攻絳州。

十一月,絳州刺史張行恭棄城逃走,張浚、韓建也從含口逃走,李存孝收復晉州、絳州,以戰功被授予汾州刺史。

大順二年(891)三月,邢州節度使安知建叛變歸順汴軍,武皇命令李存孝平定邢州、名州,因此授予他邢名節度使。

這時幽州李匡威與鎮州王容屢次削弱中山,準備瓜分中山疆土。

定州王處存向武皇求援。

武皇命令李存孝侵入鎮州、趙州的南部邊地,又命令李存信、李存審軍隊出井陘與李存孝會合,聯軍攻打臨城、柏鄉。

這時,李匡威救兵趕到臨城,李存孝便打算回師。

李存信與李存孝不和,便到武皇跟前陷害他,說李存孝望風而逃,無心殺敵,大概有私下結盟之事。

李存孝知道了,自以為有戰功,鬱鬱不平,因而寫信給王容通好,又與汴州結交。

第二年,武皇親自出井陘,將要一逼一近真定,李存孝當面見王容陳述軍機大事。

武皇暴怒,殺掉以前俘獲的汴將安康八後回師。

七月,又出兵討伐李存孝,從縛馬關東下,攻平山,渡滹水,擊鎮州四關城。

王容害怕,派使者求和,並願出三萬兵力協助武皇攻打李存孝,武皇同意了。

武皇在欒城閱兵,李存信駐紮在琉璃陂。

九月,李存孝夜裡攻擊李存信營地,奉誠軍使孫考老被俘,李存信軍隊混亂。

武皇進攻邢州,用深溝高壘環繞該城,旋即被李存孝衝擊,溝塹沒有挖成。

軍校袁奉韜秘密派人對李存孝說「:大王等溝塹建成後便回太原,如沒建成,恐怕沒有回去的意思。

尚書你所害怕的只有大王,料想其餘各將沒有超過你的。

大王如果西歸,雖然有黃河阻隔,也可以渡過去,況且幾尺寬的溝塹,怎麼能阻擋尚書您的鋒芒呢!」李存孝同意了他的說法,讓武皇兵士建成塹壘。

過了十幾天,深溝高壘,不能越過。

因此李存孝失敗,城中食物已盡。

乾寧元年(894)三月,李存孝登城請罪,向武皇哭訴說:「兒深受大王恩典,官至將帥,如果不是進讒言的小人離間,怎麼會割捨父子之恩,轉附敵人為一黨一?兒雖然見識偏狹,實在是李存信構陷才到這個地步,如能活著見到大王面,說上三言兩語而死,也是甘心的。」

武皇憐憫他,派劉太妃進城慰勞,太妃帶他進見武皇,李存孝叩首請罪說:「兒立過微小的功勞,本來沒有大的過錯,但被人中傷,無法申明心跡,迷亂以至如此。」

武皇斥責他說「:你寫給王..的信,列舉我萬條罪狀,也是李存信教的嗎?」

於是把他縛著送回太原,在街市上車裂處死,然而武皇很一愛一惜他的才能。

李存孝每當臨陣對敵,身穿重鎧帶硬弓長矛,由僕人帶兩匹馬跟隨,在戰鬥中換騎戰馬,輕捷如飛,獨自舞動鐵木過,挺身衝鋒陷陣,萬人都要避開,大概可以比作古代的張遼、甘寧。

李存孝死後,武皇有十幾天沒心思辦事,私下對各位將軍埋怨了很久。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