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白話文》高行周傳:出生於媯州懷戎軍的雕窠裡。曾祖父高順厲,一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舊五代史白話文》高行周傳

舊五代史白話文

高行周傳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

出生於媯州懷戎軍的雕窠裡。

曾祖父高順厲,一生在懷戎軍任職。

父親高思繼,有兄弟三人,都英勇豪健有武略,名聲傳遍朔方。

後唐武皇平定幽州時,上表推薦劉仁恭做統帥,又留下軍隊來戍守幽州。

以高思繼的哥哥擔任先鋒都將、媯州刺史,高思繼提任中軍總將、順州刺史,高思繼的弟弟擔任後軍都將,兄弟分別掌領燕地軍隊。

部下士卒,都是山北的豪傑,劉仁恭非常畏懼他們。

後唐武皇準備南歸以前,私下對劉仁恭說:「高先鋒兄弟三人,勢力覆蓋州府,將成為燕地後患的,一定是這一家人,你要善於謀劃。」

過了一段時間,來自太原的戍守部隊放肆橫行,高思繼兄弟們以軍法制裁他們,殺死很多人。

武皇大怒,責備劉仁恭,劉仁恭就狀告高氏兄弟,於是高氏三兄弟全被殺害。

劉仁恭又以高思繼哥哥的兒子高行圭做牙將,高氏兄弟的兒子都收在帳營中做事,優厚地對待他們以安定他們的心。

這時高行周才十多歲,也擔任一職,在劉仁恭身邊做事。

到後唐莊宗收復燕地,將高行周隸歸於明宗帳下,經常與後唐末帝分別率領牙兵。

明宗征伐燕地時,高行周領兵隨行。

同鄉人趙德鈞對明宗說「:高行周內心很是謹慎忠厚,必將享有高貴的地位。」

後梁大將劉尋佔據莘地時,與太原部隊對陣,一天到晚接戰。

曾有一天,兩軍列成戰陣,元行欽被敵軍追擊,一劍砍中了他的臉,而血戰仍未停止,高行周帶著手下一精一銳騎兵突進敵人陣營而解了圍,元行欽得以逃脫。

莊宗這才信任高行周,召來行周撫一愛一慰問,獎賞功勞,想招收行周到自己帳下,又考慮自己已經從明宗帳下奪過了元行欽,再要奪過高行周,恐怕將傷了明宗的感情,就暗地裡叫人以利祿誘招他。

高行周推辭說「:總管用人,也是為了國家,服事總管就像服事王一樣。

我家兄弟們,脫離災難再獲生命,是蒙受了總管的厚恩,能忍心背離他嗎?」

到兩軍駐紮在黃河岸邊時,偵知後梁軍隊從汴州進了楊村寨,明宗清晨到斗門,佈置埋伏下的兵將截擊梁軍,而寡不敵眾,反被梁軍佔了上風。

這時刀光劍影,形勢非常危急。

高行周聽到後,出動騎兵橫衝攻擊梁軍,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圍。

明宗襲擊鄆州時,高行周當先鋒。

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願前進,高行周說:「這是上天幫助,他們一定沒有準備。」

當夜,渡過黃河攻進鄆州東城,到天亮時就平定了鄆州城。

莊宗平定黃河以南,高行周接連遷升到檢校太保,兼任端州刺史。

後唐同光末年,出任鎮守絳州。

後唐明宗即皇帝位,特別對高行周委以重任和厚待他。

天成年間,跟從王晏球包圍定州,擊敗王都,擒獲禿餒,都立下戰功。

賊寇平定後,調任穎州一團一練使。

長興初年(930),因為北部與契丹相鄰接,高行周被委用做振武軍節度使。

第二年,因為黃河西部發生戰爭,被調任鎮守延安。

清泰初年(934),改任潞州節度使,晉高祖石敬瑭在太原稱帝,唐末帝命令張敬達征討他,高行周和符彥卿擔任左右排陣使。

契丹國主進入中原援助太原晉軍時,高行周和符彥卿領騎兵阻擊他,不久被契丹人打敗,於是高行周和張敬達據守晉安寨,幾個月都不見救兵到來。

楊光遠想謀害張敬達,高行周知悉這一一陰一謀,領著勇壯武士保護敬達。

敬達一性一情憨厚,不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護自己,對別人說「:行周總是跟在我後面,是什麼意思呀?」

因此行周不敢再那樣,張敬達就被楊光遠殺害了。

晉高祖進入西京洛一陽一,命令高行周回到藩鎮,加封同平章事,晉高祖建都汴京,以行周擔任西京留守,不久,調到鄴都。

晉高祖駕臨鄴都時,碰上安從進叛亂,就任命高行周為襄州行營都部署。

第二年秋天,平定漢南。

晉少帝即位,兼任侍中,調任鎮守睢一陽一。

開運初年(944),跟從少帝到澶淵,在黃河岸邊阻擊敵人。

車駕回京後,代替景延廣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調任鄆州節度使。

當時李彥韜任侍衛都虞候,事情都由他決定。

行周雖然典掌禁兵,常常無所事事,朝拜之後回到家中,門庭冷落,客人朋友來往,也只斟滿酒杯暢飲而已。

接著改任歸德軍節度使,以李守貞代掌兵權,讓高行周回到藩鎮。

到契丹國主死在欒城,契丹將領蕭翰立許王李從益掌管契丹在南方的軍國事務,李從益冒死派人召請高行周,行周托病推辭,過後對別人說「:衰落的世代難以輔佐,更何況契丹這種兒戲呢!」

漢高祖劉知遠進入汴京後,加封高行周為守太傅,兼中書令,代替李守貞做天平節度使。

杜重威佔據鄴都反叛時,漢高祖以高行周任招討使,統兵討伐他。

鄴都平定後,被授與鄴都留守,加封守太尉,進臨清王爵位。

乾佑年間,入朝拜見皇帝,加封守太師,進封為鄴王,又授與天平軍節度使,改封為齊王。

周太祖登上帝位時,加封為尚書令,增加食邑到一萬七千戶。

太祖因為行周是年高老將,詔令恩賜不稱行周名字,只稱呼他的王位。

慕容彥超佔據兗州反叛時,太祖御駕親征,行周奉侍聖駕,進酒上菜,總是親自慇勤服侍,太祖待他更加優厚。

廣順二年(952)秋天,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朝廷加倍贈送喪資,冊封為尚書令,追封為秦王,謚號叫武懿。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舊五代史白話文
梁太祖本紀末帝本紀安王朱友寧傳密王朱友倫傳郴王朱友裕傳庶人朱友繈傳朱瑾傳王師範傳劉知俊傳羅紹威傳王珂傳韓建傳李罕之傳馮行襲傳葛從周傳謝彥章傳張歸霸傳趙匡凝傳張文蔚傳敬翔傳王重師傳朱珍傳李重胤傳張存敬傳寇彥卿傳龐師古傳徐懷玉傳王彥章傳楊師厚傳牛存節傳劉尋傳賀瑰傳羅隱傳仇殷傳段深傳武皇本紀莊宗本紀末帝本紀貞簡曹太后傳李克寧傳魏王李繼岌傳秦王李從榮傳許王李從益傳李嗣昭傳李繼韜傳李存孝傳王容傳康君立傳周德威傳符存審傳郭崇韜傳趙光逢傳李琪傳閻寶傳李襲吉傳安重霸傳張文禮傳董璋傳張全義傳朱友謙傳霍彥威傳王晏球傳李建及傳王思同傳安重誨傳豆盧革傳李愚傳任圜傳崔沂傳劉贊傳張憲傳王正言傳元行欽傳夏魯奇傳李嚴傳馬郁傳蕭希甫傳羅貫傳張承業傳張居翰傳毛璋傳溫韜傳段凝傳孔謙傳康延孝傳朱守殷傳楊彥溫傳高祖本紀少帝本紀廣王石敬威傳楚王石重信傳壽王石重繩傳景延廣傳張希崇傳桑維翰傳趙瑩傳趙在禮傳房知溫傳康福傳李周傳姚繪傳呂琦傳史圭傳盧質傳崔木兌傳萇從簡傳劉處讓傳皇甫遇傳白奉進傳劉遂清傳李郁傳鄭玄素傳馬重績傳陳玄傳范延光傳楊光遠傳安重榮傳張彥澤傳高祖本紀隱帝本紀李皇后傳蔡王劉信傳湘陰公劉繫傳王周傳史弘肇傳楊邠傳王章傳李崧傳蘇逢吉傳杜重威傳李守貞傳趙思綰傳太祖本紀世宗本紀恭帝本紀聖穆柴皇后傳宣懿符皇后傳高行周傳王殷傳史彥超傳唐景思傳趙暉傳馮道傳盧文紀傳盧損傳王仁裕傳齊藏珍傳王峻傳劉白皋傳孫晟傳李茂貞傳高季興傳高從誨傳馬殷傳劉言傳錢繬傳錢元繭傳楊行密傳楊溥傳李繯傳李景傳王審知傳劉守光傳劉陟傳劉晟傳劉崇傳王建傳王衍傳孟知祥傳孟昶傳契丹傳吐蕃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