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忽一日與叔子何隆爭論未分的產業。隆亦是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

龍圖公案

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

話說四川成都府有一人姓何名達,為人剛直,年四十歲尚未有嗣。

忽一日與叔子何隆爭論未分的產業。

隆亦是個奸刁之徒,不容相讓,訟之於官,逮系干證,連年不決,以此兄弟致仇。

何達欲思避身之計,來見姑之子施桂芳商議其事。

桂芳原是宦族,幼一習一 詩書,聰明才俊,尚未娶妻。

那日見表兄來家,邀入捨中坐下,問其來由。

達道:「只因訟事一節,連年煩憂,傷財涉眾,悔之莫及,思欲為脫身之計,特來與弟商議。」

桂芳道:「兄若不言,小弟當要告知,日前有故人韓節使官任東京,時遣人相請,兄何不整理行裝同小弟相訪一遭,且得遊玩京城景致,得以避此是非。」

達聞言大喜,即辭桂芳歸家,與妻說知,收拾衣資之類,約日與桂芳並家人許一離成都望東京進發。

行了二十餘日,望見東京城不遠。

將晚,歇城東山店。

明日清早入城,訪問韓節使消息。

人答道:「按巡都邑,尚未轉衙。」

以此桂芳與何達留止城東驛捨中,等待韓節使回來。

清閒無事,每日二人只是飲酒尋芳,聞有景致處,即便觀玩。

一日,何達同桂芳游到一個所在,遙見樓閣隱隱,風送鐘聲。

何達道:「前面莫不是佳境,與弟同前訪看。」

桂芳隨步行來,卻是一古寺。

二人入得寺來,卻遇二老僧在佛堂上講經,見有客至,便起身施禮,請入方丈,分賓主坐定。

僧人問:「秀士何來?」

桂芳答道:「訪故人不遇,特過寶剎觀覽。」

僧令童子奉茶,何、施二人茶罷,又令童子取鑰匙開各處各門與何、施二人觀景。

何、施登羅漢閣觀覽一番,只見寺前一片樹林,幽奇蒼鬱,古木森森,便問童子:「那一座樹林是何處?」

童子答道:「原是劉太守所置花園,太守過後,今已荒廢多時,只一園林木而已。」

桂芳聽罷,對何達說道:「試往遊玩一番。」

經游其地,但見園牆崩塌,砌石斜欹,狐蹤兔跡,一交一 馳草徑。

桂芳歎道:「昔人初置此園,豈期今日如是。」

忽然何達說:「適才失落一手帕,內有碎銀幾兩,莫非在佛閣上,弟且少待,我去尋取便來。」

言罷竟去。

桂芳緩步行入竹林中,等久不來。

忽有二女使從林外而入,見桂芳笑道:「太守請你議事。」

桂芳問道:「你太守是誰?」

女便道:「君去便知。」

桂芳忘卻等候,遂隨二女使而去。

比及何達來尋桂芳,不知所在,四下搜尋,並無消息,日色又晚,何達忖道:「莫非他等我不來,先自回捨去了。」

即抽身轉驛捨來問。

當下桂芳被那女使引到一所在,但見明樓大屋,朱門繡戶,卻是一個官府第宅。

堂上坐一位仕宦,見桂芳來到,便下階迎進堂上賜坐,甚加禮敬。

桂芳再三謙遜,其官宦道:「足下遠來,不必固辭。

老夫避居此處十數年矣,人跡不到。

君今相遇,事非偶然。

我有女年長,尚未許人,欲覓一佳婿不得,今願以奉君,幸勿見阻。」

桂芳正不知如何答應,那仕宦便吩咐使女,備筵席與秀士今夕畢禮,桂芳惶懼辭讓。

群女引之入室,錦帳秀帷,金碧輝煌,一美人出與相揖,遂偕伉儷。

桂芳歡悅得此佳偶,真乃奇遇。

自後再不見太守的面,但終日與群婦人擁簇嬉戲而已。

比及何達走回驛捨中,問家人許一:「曾見桂官人回來否?」

許一道:「桂官人與主人一同出城未轉。」

何達驚疑,只恐在林中被大蟲所傷。

過了一宵,再往寺中訪問,並無知者。

何達至晚只得怏怏轉回驛捨。

停候十數日,並無消息,與家人商議,收拾回家。

那往日官司未息,何隆訪得達歸,問及施桂芳沒有下落,即以何達謀死桂芳情由具狀告於本司。

有司拘根其事,何達無辭相抵,遂被監禁獄中。

何隆懷仇欲報,乘此機會,要問何達償命,衙門上下用了賄賂,急推勘其事。

何達受刑不過,只得招成了謀害之事,有司疊成文案,該正大辟,解赴西京決獄。

時值包公為護國張娘娘進香,跑到西京玉妃廟還願,事畢經過街道,望見前面一道怨氣沖天而起,便問公牌:「前面人頭簇簇,有何事故?」

公牌稟道:「有司官今日在法場上處決罪人。」

包公忖道:內中必有冤枉之人。

即差公牌報知,罪人且將審實,方許處決。

公牌急忙回復,監斬官不敢開刀,遂即帶犯人來見包公。

包公根勘之,何達悲咽不止,將前事訴了一遍。

包公聽了口詞,又拘其家人問之,家人亦訴並無謀死情由,只不知桂官人下落,難以分解。

包公怪疑,令將何達散監獄中,再候根勘。

次日,包公吩咐封了府門,扮作青衣秀士,只與軍牌薛霸、何達家人許一,共三人,逕來古寺中訪問其事。

恰值二僧正在方丈閒坐,見三人進來,即便起身迎入坐定。

僧人問:「秀士何來?」

包公答道:「從四川到此,程途勞倦,特擾寶剎,借宿一宵,明日即行。」

僧人道:「恐鋪蓋不周,寄宿盡可。」

於是,包公獨行廊下,見一童子出來,便道:「你領我四處遊玩一遍,與你銅錢買果子吃。」

童子見包公面色異樣,笑道:「今年春間,兩個秀士來寺中遊玩,失落了一個,足下今有幾位來?」

包公正待根究此事,聽童子所言,遂賠小心問之。

童子敘其根由,乃引出山門用手指道:「前面那茂林內,常出妖怪迷人。

那一日秀士入林中遊行,不知所在,至今未知下落。」

包公記在心中,就於寺內過了一宿。

次日,同許一去林中行走,根究其事。

但見四下荒寂,寒氣侵人,沒有一些動靜。

正疑惑間,忽聽林中有笑聲,包公冒荊棘而入,只見群女擁著一男子在石上作樂飲酒。

包公近前叱呵之,群女皆走沒了,只遺下施桂芳坐在林中石上,昏迷不省人事。

包公令薛霸、許一扶之而歸。

過了數日,桂芳口中吐出惡涎數升,如夢方省,略省人事。

包公乃開府衙坐入公案,命薛霸拘何隆一干人到階下,審勘桂芳失落之由。

桂芳遂將前情道知,言訖,嗚咽不勝。

包公道:「吾若不親到其地,焉知有此異事。」

乃詰何隆道:「你未知人之生死,何妄告達謀殺桂芳?今桂芳尚在,你當何罪?」

何達泣訴道:「隆因家業不明,連年結訟未決,致成深仇,特以此事欲置小人於死地。」

包公信以為然。

刑拷何隆,隆知情屈,遂一一招承。

包公疊成文案,將何隆杖一百,發配滄州充軍,永不回鄉;台下衙門官吏受何隆之賄賂,不明究其冤枉,誣令何達屈招者,俱革職役不恕,施桂芳、何達供明無罪,各放回家。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