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第一百則 三宮經:嘗聞慶雲寺中有神最靈,求子得子。遂與妻李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龍圖公案》第一百則 三宮經

龍圖公案

第一百則 三宮經

話說奉化縣監生程文煥,娶妻李氏,五十無子,意欲求嗣。

嘗聞慶雲寺中有神最靈,求子得子。

遂與妻李氏商議,欲往一遊。

夫妻齋戒已定,虔備香禮,清早往寺參神。

祝告已畢,僧留齋飯後,往游勝景經閣。

夫婦倦坐方丈,文煥忽覺精神不爽,隱幾而臥。

李氏坐側有一僧名如空,見李氏花容月貌,又見文煥睡臥,遂近前調戲之。

李氏性本貞烈,大罵:「禿子無知,我何等人,敢大膽如此?」

因而驚醒文煥,如空遁去。

文煥問其故,李氏道:「適有一禿驢,見你倦眠,近前調戲,被我罵去。」

文煥心中暴躁,遂乃高聲罵詈:「明日赴縣,必除此賊,方消此氣。」

倏而眾僧皆知,恐他首縣,私相議道:「此夫婦來寺天早,並無人見,莫若殺之以除後患。

況此婦出言可惡,囚禁此地,久後不怕不從。」

商議已定,出而擒住。

如空持刀欲殺文煥,煥見人多,寡眾不敵。

又有數僧強扯李氏入於別室,欲肆行奸,李氏不從。

僧止道:「此時焉能肯從,且囚之別室,以厚恩待她,後必肯從。」

眾依其言,禁於淨室。

文煥被眾僧欲殺,自思難免,乃道:「既奪我妻,想你必不放我,但容我自死何如?」

如空道:「不可,必要殺方除其禍。」

中有一老僧見其言可憐,乃道:「今既入寺,安能走得?但禁於淨室,限在三日內容他自死也罷。」

眾乃依命,送往一淨室,人跡甲,四面壁立高牆。

眾僧與砒霜一包,繩索一條,小刀一把,囑道:「憑你自用。」

鎖門而去。

文煥自思:一時雖說緩死,然終不能脫此天羅。

室內椅凳皆無,只得靠柱磉而坐。

平生好誦《三官經》,聞能解厄,乃口念不住。

是時包公奉委巡行浙一江一 ,經歷寧波而往台州,夜宿白嶠嶧,夢見二將使入見,說道:「我奉三官法旨,請君往游慶雲寺。」

包公道:「此去路有多遠?」

將使道:「五十餘里。」

包公與之同行,到一山門,舉目觀看,有金字匾曰:「敕建慶雲寺。」

入寺遍游,至一淨室,毫無所有,只囚一猛虎在內,蹲踞柱磉。

俄而驚醒。

乃思:此夢甚是奇異,中間必有緣故。

次日,升堂,驛丞參見。

包公問道:「此處有慶雲寺否?」

驛丞道:「此去五十里有一慶雲寺,寺中甚是廣闊,其僧富厚。」

包公道:「今日我欲往寺一遊。」

即發牌起馬,逕到山門,眾僧迎接。

包公入寺細思,與夢中所游景致毫無所異,深入四面遊觀,皆夢中所歷,過一經閣,入左小巷,達一淨心齋,而又入小室,旁有一門上鎖,恍若夜間見虎之處。

包公令開來觀看。

僧稟道:「此室自上祖以來並不敢開。」

包公道:「因何不開?」

僧云:「內禁妖邪。」

包公道:「豈有此理!內縱有妖邪,我今日必要開看,若有禍來,我自當之。」

僧不敢開。

命軍人斬鎖而入,果見一人餓倒柱下,忙令扶起,以湯灌之才醒。

急傳令出外,四面緊圍。

不意包公斬開門時,知者已走去五六十人,但軍人在外見眾僧走得慌忙,不知其故,心疑之,僅捉獲一二十人。

少頃,聞內有令出圍寺,只獲老僧、僧童三十人。

包公與文煥酒食,久而能言,訴道:「生系監生程文煥,奉化縣人氏,五十五嗣,夫婦早入寺進香,日午倦睡,生妻坐側,孰意如空調戲生妻,妻罵驚覺,與僧辯論,觸怒眾僧,持刀要殺,再三哀求自死,方送入此地,與我繩索一條,小刀一把,砒霜一包,絕食三日。

生平只好誦《三官經》,坐於此地,口誦心經。

今日幸大人拔救,勝若再生父母。」

包公道:「昨晚我夢見二將便道,奉三官法旨請我游此寺中,隨使而至,見此室有猛虎蹲踞。

今日到此,其夢中所見境界分毫不差,賢契獲救即平日善報。

令正今在何處?」

文煥道:「被眾僧捉去,今不知在於何地。」

包公將眾僧拷問,僧招道:「此婦貞烈,是日不肯從奸,眾人將她送入淨室,酒飯款待,欲誘之,她總不肯食,遂自縊死,埋於後園樹下。」

包公令人起出,文煥痛哭異常。

包公勸止道:「令正節烈可稱,宜申奏旌表。」

其僧老者、幼者皆杖八十還俗;其壯而設謀者,毋分首從,盡行誅戮。

即判道:「審得慶雲寺一婬一僧劫空、如空等,惡熾火坑,不顧釋迦之法,心沉色界,罔循佛氏之規。

監生程文煥攜妻李氏求神求後,覬覦美麗,心猿意馬,趁夫睡而調戲其婦。

罵言詈語,觸僧怒而欲殺其夫。

懇饒刀刃,求願寬容,判鸞鳳於一時,拆鴛鴦於頃刻。

拘執李氏於禪房,款待佳餚百品;囚禁文煥於幽室,受用死路三條。

絕哉李氏,不飲盜泉寧自縊;善哉文煥,不甘就死誦三官真經。

睡至更闌,感將使請游僧寺,神馳寤寐,夢白虎蹲踞柱旁。

文煥從危獲救,終當大用;李氏自縊全節,即賜旌獎。

劫空、如空等逼姦陷命,律應梟首;合寺老幼等,一黨一 惡匿非,杖罪還家;寺院火焚,錢糧人官。」

判訖,將劫空、如空等十人斬首示眾,其老幼等受杖還家。

包公又責文煥道:「賢契心明聖經,子息前緣,命應有子,不待禮佛,自舉麟兒。

倘若無嗣,縱便求神,何能及哉?況你夫婦早出夜回,亦非士大夫體統。

日後務宜勉旃,毋惑妄誕。」

文煥唯唯謝罪。

包公令將一屍一殮葬,官給棺衾,樹坊墓前,匾旌貞烈節婦李氏之墓,立廟祀焉。

其後文煥出監聯登,官至侍郎,不娶正妻,只娶一妾,生二子。

而猛虎之夢,乃虔誦《三官經》之報應也。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龍圖公案
第一則 阿彌陀佛講和第二則 觀音菩薩托夢第三則 嚼舌吐血第四則 咬舌扣喉第五則 鎖匙第六則 包袱第七則 葛葉飄來第八則 招帖收去第九則 夾底船第十則 接跡渡第十一則 黃菜葉第十二則 石獅子第十三則 偷鞋第十四則 烘衣第十五則 龜入廢井第十六則 鳥喚孤客第十七則 臨江亭第十八則 白塔巷第十九則 血衫叫街第二十則 青靛記谷第二十一則 裁縫選官第二十二則 廚子做酒第二十三則 殺假僧第二十四則 賣皂靴第二十五則 忠節隱匿第二十六則 巧拙顛倒第二十七則 試假反試真第二十八則 死酒實死色第二十九則 氈套客第三十則 陰溝賊第三十一則 三寶殿第三十二則 二陰簽第三十三則 乳臭不雕第三十四則 妓飾無異第三十五則 遼東軍第三十六則 岳州屠第三十七則 久鰥第三十八則 絕嗣第三十九則 耳畔有聲第四十則 手牽二子第四十一則 窗外黑猿第四十二則 港口漁翁第四十三則 紅衣婦第四十四則 烏盆子第四十五則 牙簪插地第四十六則 繡鞋埋泥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第四十八則 啞子棒第四十九則 割牛舌第五十則 騙馬第五十一則 金鯉第五十二則 玉面貓第五十三則 移椅倚桐同玩月第五十四則 龍騎龍背試梅花第五十五則 奪傘破傘第五十六則 瞞刀還刀第五十七則 紅牙球第五十八則 廢花園第五十九則 惡師誤徒第六十則 獸公私媳第六十一則 獅兒巷第六十二則 桑林鎮第六十三則 斗粟三升米第六十四則 聿姓走東邊第六十五則 地窨第六十六則 龍窟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第七十則 賊總甲第七十一則 江岸黑龍第七十二則 牌下土地第七十三則 木印第七十四則 石碑第七十五則 屈殺英才第七十六則 侵冒大功第七十七則 扯畫軸第七十八則 審遺囑第七十九則 箕帚帶入第八十則 房門誰開第八十一則 兔戴帽第八十二則 鹿隨獐第八十三則 遺帕第八十四則 借衣第八十五則 壁隙窺光第八十六則 桷上得穴第八十七則 黑痣第八十八則 青糞第八十九則 和尚皺眉第九十則 西瓜開花第九十一則 銅錢插壁第九十二則 蜘蛛食卷第九十三則 屍數椽第九十四則 鬼推磨第九十五則 栽贓第九十六則 扮戲第九十七則 瓦器燈盞第九十八則 床被什物第九十九則 玉樞經第一百則 三宮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