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第七十九章:[190]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191] 天道無親,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集注》第七十九章

老子集注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189]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190]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191]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192]

【註釋】

[189]一味的「調解」所謂內部紛爭或與其他人的矛盾是沒有盡頭的。

統治不可能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繼續。

相反,統治本身就製造了許多的矛盾。

可以說,沒有矛盾就沒有統治,沒有統治就沒有矛盾。

而統治也正是駕御在各種矛盾之上的。

[190] 什麼是「左」?積極的、變動的。

統治對於內部鬥爭的矛盾採取一種放任、無為的態度。

[191]有「德」的統治方式,以契;而無「德」的統治方式,以徹。

在現代漢語中,「徹」,「徹底」,有「規律」的意思。

那麼什麼是統治的終極規律呢?老子最後沒有說出來。

也就是說,老子雖然一直在論述「道」,但什麼才是「道」呢?凡是研究《道德經》的,都承認,老子沒有給出「道」的內容。

老子論述的是「道」的形式,外在的,感一性一的「道」。

而不是內在的,理一性一的「道」。

這樣,我們就接觸到了中國古典哲學的極限了。

中國古代的唯心主義沒有上升到古希臘哲學的高度。

而理一性一哲學,我們知道,最後在德國古典哲學達到最高一峰。

這是喜歡誇誇其談的中國人應該補上的一課。

[192]天之道沒有固定的規律,並不垂一愛一於某人。

天所一愛一之人,必一愛一天之道。

故天常假於善人。

【譯文】

和解很大的仇怨,一定還有剩下來的仇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因此,聖人執著契券,卻不向別人(負債者)責求償還。

有「德」的人像掌管左券那樣的人無心計較,無「德」德人像掌管「徹法」德若不那樣有心計較。

自然規律(「天道」)沒有偏一愛一,經常幫助善良的人。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集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