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三 草部上-南沙參
藥一性一考︰南沙參形粗似一黨一參而硬,味苦一性一涼,清胃瀉火解毒,止嗽寧肺。
從新雲︰南沙參 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種味帶辣者,不可用。
張璐本經逢原雲︰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一性一寒,南者體虛力微。
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
按︰參類不一,有竊參名者,如苦參沙參是也。
有竊參形者,如薺 三七是也。
凡參皆隨地 運為升降,故各地皆產參,而一性一亦各異,功用總不及遼參。
今擇可入藥為綱目未及載者,悉附識於此。
以廣知焉。
張觀齋雲︰珠兒參者,其形獨蒜似之,去皮煮熟,色如紅熟人參,因圓大而如珠,故名。
其味苦而微帶辛,不知何根子所造。
價每斤五錢,治牙痛有驗。
大略苦者一性一寒,而辛者必散,是火郁發散之意,未必全在補功也。
至於紅一黨一參,即紅蘿蔔草所造。
白一黨一參未考。
此皆蘇地好奇者所制,好奇之醫,因而用之。
走方者所以惑鄉人。
稱太子參者,乃參中之全枝而小者,是參客巧取之名也。
洋參清氣同參,味苦必寒,疑產一陰一山,補功雖不及人參,較之珠兒紅白一黨一等遠矣。
土人參俗名觀音山貨,形與人參無二,亦有糙熟之分,出處不一,中有白絲心而味淡,親見台一溫一處州及新昌嵊縣人有貨此參者,價每兩兩許,未考其一性一,亦未用過,如南沙參誤用者甚多。
南沙參產於浙地者,鮮時如蘿蔔,土人去皮煮熟,如熟山藥。
曬乾如天花粉,而無粉一性一,本名粉沙參。
功專散毒消腫排膿,非南沙參也。
其南沙參形如桔梗,而中空松,味淡微甘。
桔梗帶辛,而南沙參不辛,產於毫門者最佳,俗名雄桔梗。
藥肆中即於桔梗包中撿出,水潤打扁切片,確類銀柴一胡一片。
此則入肺而理嗽,功如北沙參而兼理氣,蓋中空之義也。
台州亦出桔梗,而條干帶硬,亦有雄桔梗,如南沙參。
但色不如毫產者白,蓋參類本不一,近日價日昂貴,而各種偽品雜出,人亦日搜奇。
於窮巖荒壑中覓相似草根以代混,倘誤用之,為禍非淺。
王繹堂雲︰時下盛行一種福建長樂參,廣西南陔參,二物頗似,儼與台參油熟無別,味亦苦中帶甜,蒸湯亦極濃濃,然皆一性一熱,不似人參之平和滋益也。
即台參中,近日人頗有入白糖及滷水制透,取其重也。
凡參八分,可制重二分作一錢以圖利,店中有此參者,每日必蒸焙,否則潮潤難售,故市參者須加意焉。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