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自敘:人亡代革,薪火無傳,玉楸子憫後世作者不達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聖心源》自敘

四聖心源

自敘

醫有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聖之書,爭光日月。

人亡代革,薪火無傳,玉楸子憫後世作者不達其意,既解《傷寒》、《金匱》,乃於己巳二月,作《四聖心源》,解內外百病,原始要終,以繼先聖之業。

創辟大略,遇事輟筆。

庚午四月,北遊帝城。

十一月終,南赴清一江一。

辛未二月,隨駕武林。

四月還署,研思舊草,十得其九,厥功未竟。

八月十五,開舟北上,再客京華。

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續成全書。

癸酉二月,解長沙藥一性一,五月刪定《傷寒》,七月筆削《金匱》,八月修瘟疫痘疹,成於九月十七。

維時霖雨初晴,商飆徐發,落木飄零,黃葉滿階。

玉楸子處蕭涼之虛館,坐寂寞之閒一床一,起他鄉之遙恨,生故國之綿思。

悲哉!清秋之氣也,黯然遠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潤色。

嗟乎!往者虞卿違趙而著《春秋》,屈原去楚而作《離一騷一》。

古人論述,往往失地遠客,成於羈愁鬱悶之中。

及乎書竣業就,乃心獨喜,然後知當時之失意,皆為後此之得意無窮也。

向使虞卿終相趙國,屈原永宦楚邦,則《離一騷一》不作,《春秋》莫著,迄於今,其人已朽,其書不傳,兩人之得意,不如其失意也。

當世安樂之人,其得天者誠厚。

然隙駟不留,尺波電謝,生存而處華屋,零落而歸山丘,身與夕露同晞,名與朝華並滅。

荊棘狐兔之中,樵牧歌吟之下,其為安樂者焉在!竊以為天之厚安樂之人,不如其厚羈愁之士。

丈夫得失之際,非俗人之所知也。

顧自己巳,以至壬申,歷年多矣,元草未就,是天既長與以窮愁之境,而不頻假以蕭閒之日。

帝眷之隆,何可恃也,良時非多,勗之而已。

癸酉九月甲戌昌邑黃元御

-------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聖心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