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卷二六氣解
簡介
內外感傷,百變不窮,溯委窮源,不過六氣。
六氣了徹,百病莫逃,義至簡而法至一精一也。
仲景既沒,此義遂晦,寒熱錯訛,燥濕乖謬,零素雪於寒泉,飄一溫一風於一陽一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彌熱。
生靈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氣解。
-------
六氣名目
厥一陰一風木足厥一陰一肝乙木
手厥一陰一心主相火
少一陰一君火手少一陰一心丁火
足少一陰一腎癸水
少一陽一相火手少一陽一三焦相火
足少一陽一膽甲木
太一陰一濕土足太一陰一脾己土
手太一陰一肺辛金
一陽一明燥金手一陽一明大腸庚金
足一陽一明胃戊土
太一陽一寒水足太一陽一膀一胱壬水
手太一陽一小腸丙火
六氣從化
天有六氣,地有五行。
六氣者,風、熱、暑、濕、燥、寒。
五行者,木、火、土、金、水。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氣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氣之魄。
人為天地之中氣,秉天氣而生六府,秉地氣而生五藏。
六氣五行,皆備於人身。
內傷者,病於人氣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氣偏,而人氣感之。
內外感傷,總此六氣。
其在天者,初之氣,厥一陰一風木也,在人則肝之經應之。
二之氣,少一陰一君火也,在人則心之經應之。
三之氣,少一陽一相火也,在人則三焦之經應之。
四之氣,太一陰一濕土也,在人則脾之經應之。
五之氣,一陽一明燥金也,在人則大腸之經應之。
六之氣,太一陽一寒水也,在人則膀一胱之經應之。
天人同氣也,經有十二,六氣統焉。
足厥一陰一以風木主令,手厥一陰一火也,從母化氣而為風。
手少一陽一以相火主令,足少一陽一木也,從子化氣而為暑。
手少一陰一以君火主令,足少一陰一水也,從妻化氣而為熱。
足太一陽一以寒水主令,手太一陽一火也,從夫化氣而為寒。
足太一陰一以濕土主令,手太一陰一金也,從母化氣而為濕。
手一陽一明以燥金主令,足一陽一明土也,從子化氣而為燥。
蓋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一陰一以君火司氣,而足少一陰一癸水在從化之例。
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一陽一以寒水當權,而手太一陽一丙火在奉令之條。
木之化火也,木氣方盛,而火氣初萌,母強子弱,故手厥一陰一以相火而化氣於風木。
火氣既旺,而木氣已虛,子壯母衰,故足少一陽一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
土之化金也,土氣方盛,而金氣初萌,母強子弱,故手太一陰一以辛金而化氣於濕土。
金氣方盛,而土氣已虛,子壯母衰,故足一陽一明以戊土而化氣於燥金。
母氣用事,子弱未能司權,則子從母化;子氣用事,母虛不能當令,則母從子化。
所謂將來者進,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
六氣偏見
人之六氣,不病則不見,凡一經病,則一經之氣見。
平人六氣調和,無風、無火、無濕、無燥、無熱、無寒,故一氣不至獨見。
病則或風、或火、或濕、或燥、或熱、或寒,六氣不相一交一濟,是以一氣獨見。
如厥一陰一病則風盛,少一陰一病則熱盛,少一陽一病則暑盛,太一陰一病則濕盛,一陽一明病則燥盛,太一陽一病則寒盛也。
以此氣之偏盛,定緣彼氣之偏虛。
如厥一陰一風盛者,土金之虛也。
少一陰一熱盛、少一陽一暑盛者,金水之虛也。
太一陰一濕盛者,水木之虛也。
一陽一明燥盛者,木火之虛也。
太一陽一寒盛者,火土之虛也。
以六氣之一性一,實則克其所勝而侮所不勝,虛則己所不勝者乘之,而己所能勝者亦來侮之也。
究之一氣之偏盛,亦緣於虛。
厥一陰一能生,則一陽一氣左升而木榮,其風盛者,生意之不遂也。
少一陰一能長,則君火顯達而上清,其熱盛者,長氣之不旺也。
一陽一明能收,則一陰一氣右降而金肅,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
太一陽一能藏,則相火閉蟄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氣之不行也。
土為四維之中氣,木火之能生長者,太一陰一己土之一陽一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一陽一明戊土之一陰一降也。
中氣旺則戊己轉運而土和,中氣衰則脾胃濕盛而不運。
土生於火而火滅於水,土燥則克水,土濕則水氣氾濫,侮土而滅火。
水泛土濕,木氣不達,則生意盤塞,但能賊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氣所以困敗也。
血藏於肝而化於脾,太一陰一土燥,則肝血枯而膽火炎,未嘗不病。
但足太一陰一脾以濕土主令,足一陽一明胃從燥金化氣,濕為本氣而燥為化氣,是以燥氣不敵濕氣之旺。
一陰一易盛而一陽一易衰,土燥為病者,除一陽一明傷寒承氣證外,不多見。
一切內外感傷雜病,盡緣土濕也。
本氣衰旺
經有十二,司化者六經,從化者六經。
從化者不司氣化,總以司化者為主,故十二經統於六氣。
病則或見司化者之本氣,或見從化者之本氣,或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或從化者而見司化之氣,全視乎本氣之衰旺焉。
手少一陰一以君火司化,足少一陰一之水從令而化熱者,常也。
而足少一陰一之病寒,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水一性一原寒。
手少一陰一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以君火原從水化也。
足太一陽一以寒水司化,手太一陽一之火從令而化寒者,常也。
而手太一陽一之病熱,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火一性一原熱。
足太一陽一之病熱,是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以寒水原從火化也。
足厥一陰一以風木司化,手厥一陰一之火從令而化風;手少一陽一以相火司化,足少一陽一之木從令而化暑者,常也。
而手厥一陰一之病暑,足少一陽一之病風,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火一性一生暑,而木一性一生風也。
足太一陰一以濕土司化,手太一陰一之金從令而化濕;手一陽一明以燥金司化,足一陽一明之土從令而化燥者,常也。
而手太一陰一之病燥,足一陽一明之病濕,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金一性一本燥而土一性一本濕也。
大抵足太一陽一雖以寒化,而最易病熱。
手少一陰一雖以熱化,而最易病寒。
厥一陰一原以風化,而風盛者固多。
少一陽一雖以火化,而火敗者非少。
金一性一本燥,而手太一陰一從土化濕者,常有七八。
土一性一本濕,而足一陽一明從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
厥一陰一風木
風者,厥一陰一木氣之所化也。
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
足厥一陰一以風木主令,手厥一陰一心主以相火而化氣於風木,緣木實生火,風木方盛,子氣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冬水閉藏,一得春風鼓動,一陽一從地起,生意乃萌。
然土氣不升,固賴木氣以升之,而木氣不達,實賴土氣以達焉。
蓋厥一陰一肝木,生於腎水而長於脾土。
水土一溫一和,則肝木發榮,木靜而風恬;水寒土濕,不能生長木氣,則木郁而風生。
木以發達為一性一,己土濕陷,抑遏乙木發達之氣,生意不遂,故鬱怒而克脾土,風動而生疏洩。
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證,皆風木之疏洩也。
肝藏血而華色,主筋而榮爪,風動則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
凡眥黑唇青,爪斷筋縮之證,皆風木之枯燥也。
及其傳化乘除,千變不窮。
故風木者,五藏之賊,百病之長。
凡病之起,無不因於木氣之郁。
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氣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氣抑鬱而不生,是以病也。
木為水火之中氣,病則土木郁迫,水火不一交一,外燥而內濕,下寒而上熱。
手厥一陰一,火也,木氣暢遂,則厥一陰一心主從令而化風,木氣抑鬱,則厥一陰一心主自現其本氣。
是以厥一陰一之病,下之則寒濕俱盛,上之則風熱兼作,其氣然也。
少一陰一君火
熱者,少一陰一君火之所化也。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
少一陰一以君火主令,手少一陰一心,火也,足少一陰一腎,水也,水火異氣,而以君火統之,緣火位於上而生於下。
坎中之一陽一,火之根也。
坎一陽一升則上一交一離位而化火,火升於水,是以癸水化氣於丁火。
水化而為火,則寒從熱化,故少一陰一之氣,水火並統,而獨以君火名也。
君火雖降於手,而實升於足。
一陽一盛則手少一陰一主令於上,而癸水亦成一溫一泉;一陰一盛則足少一陰一司氣於下,而丁火遂為寒灰。
以丁火雖司氣化,而制勝之權,終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鎮之。
但土雖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濕,濕則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
土能克水者,惟傷寒一陽一明承氣一證,其餘則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
土潰則火敗,故少一陰一一病,必寒水氾濫而火土俱負,其勢然也。
至於上熱者,此相火之逆也。
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災及宮城,心液消亡,是以熱作。
凡少一陰一病熱,乃受累於相火,實非心家之過。
而方其上熱,必有下寒,以水火分離而不一交一也。
見心家之熱,當顧及腎家之寒。
蓋水火本一交一,彼此相一交一,則為一氣,不一交一則離析分崩,逆為冰炭。
究之火不勝水,則上熱不敵下寒之劇,不問可知也。
血根於心而藏於肝,氣根於腎而藏於肺。
心火上熱,則清心家之血;腎水下寒,則暖腎家之氣。
故補肝之血則宜一溫一,補心之血則宜清,補肺之氣則宜涼,補腎之氣則宜暖,此定法也。
少一陽一相火
暑者,少一陽一相火之所化也。
在天為暑,在地為火,在人為三焦。
手少一陽一以相火主令,足少一陽一膽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緣火生於木,相火既旺,母氣傳子,而木令已衰也。
三焦之火,隨太一陽一膀一胱之經下行,以一溫一水藏,出膕中,貫腨腸,而入外踝。
君火升於足而降於手,相火升於手而降於足。
少一陽一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後通調,故三焦獨主水道。
《素問•靈蘭秘典》: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一胱者,州都之官,津一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蓋水一性一閉蟄而火一性一疏洩,閉蟄則善藏,疏洩則善出。
《靈樞•本輸》:三焦者,入絡膀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相火下蟄,水藏一溫一暖而水府清利,則出不至於遺溺,藏不至於閉癃,而水道調矣。
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於腎藏也。
此火一洩,陷於膀一胱,實則下熱而閉癃,虛則下寒而遺溺耳。
手之一陽一清,足之一陽一濁,清則升而濁則降。
手少一陽一病則不升,足少一陽一病則不降。
凡上熱之證,皆甲木之不降,於三焦無關也。
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於戊土之不降。
戊土與辛金,同主降斂,土降而金斂之,相火所以下潛也。
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氣失政,故相火上炎。
足少一陽一雖從三焦化火,而原屬甲木,病則兼現其本氣。
相火逆行,則克庚金,甲木上侵,則賊戊土。
手足一陽一明,其氣本燥,木火雙刑,則燥一熱郁發,故少一陽一之病,多傳一陽一明。
然少一陽一之氣,一陰一方長而一陽一方消,其火雖盛,而亦易衰。
一陰一消一陽一長則壯,一陰一長一陽一消則病。
病於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內傷驚悸之證,皆相火之衰也。
病於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
傷寒少一陽一有之。
太一陰一濕土
濕者,太一陰一土氣之所化也。
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
太一陰一以濕土主令,辛金從土而化濕;一陽一明以燥金主令,戊土從金而化燥。
己土之濕為本氣,戊土之燥為子氣,故胃家之燥不敵脾家之濕,病則土燥者少,而土濕者多也。
太一陰一主升,己土升則癸水與乙木皆升。
土之所以升者,脾一陽一之發生也。
一陽一虛則土濕而不升,己土不升,則水木陷矣。
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於戊土,水木升於己土。
戊土不降,則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則水木下陷,其原總由於濕盛也。
《子華子》:一陰一陽一交一,則生濕。
濕者,水火之中氣。
上濕則化火而為熱,下濕則化水而為寒。
然上亦有濕寒,下亦有濕一熱。
濕旺氣鬱,津一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熱痰,火衰者,氾濫而生寒飲,此濕寒之在上者。
濕旺水郁,膀一胱不利,火衰者,流一溢而為白一婬一,火盛者,梗澀而為赤濁,此濕一熱之在下者。
便黃者,土色之下傳,便赤者,木氣之下陷。
緣相火在水,一線一陽一根,一溫一升而化乙木,木中一溫一氣,生火之母,升則上達而化火,陷則下郁而生熱。
木氣不達,侵一逼一土位,以其鬱熱傳於己土,己土受之,於是浸一婬一於膀一胱。
五行之一性一,病則傳其所勝,其勢然也。
一陰一易盛而一陽一易衰,故濕氣恆長而燥氣恆消。
一陰一盛則病,一陽一絕則死,理之至淺,未嘗難知。
後世庸愚,補一陰一助濕,瀉火伐一陽一,病家無不夭枉於滋潤,此古今之大禍也。
一陽一明燥金
燥者,一陽一明金氣之所化也。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大腸。
一陽一明以燥金主令,胃土從令而化燥;太一陰一以濕土主令,肺金從令而化濕。
胃土之燥,子氣而非本氣,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一陰一盛之家,胃土恆濕;肺金之濕,母氣而非本氣,母氣不敵本氣之旺,故一陽一盛之家,肺金恆燥。
太一陰一性一濕,一陽一明一性一燥,燥濕調停,在乎中氣。
中氣旺,則辛金化氣於濕土而肺不傷燥,戊土化氣於燥金而胃不傷濕。
中氣衰,則一陰一陽一不一交一而燥濕偏見。
濕勝其燥,則飲少而食減,溺澀而便滑;燥勝其濕,則疾饑而善渴,水利而便堅。
一陰一易進而一陽一易退,濕勝者常多,燥勝者常少。
辛金化濕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
一陽一明雖燥,病則太一陰一每勝而一陽一明每負,土燥而水虧者,傷寒一陽一明承氣證外,絕無而僅有。
是以仲景垂法,以少一陰一負趺一陽一者為順。
緣火勝則土燥,水勝則土濕,燥則克水,濕則反為水侮。
水負則生,土負則死,故少一陰一宜負,而趺一陽一宜勝。
以土能勝水,則中氣不敗,未有中氣不敗而人死者。
燥為寒熱之中氣,上燥則化火而為熱,下燥則化水而為寒。
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則濕而腸則燥。
濕為一陰一邪,一陰一性一親下,故根起於脾土而標見於膝踝;燥為一陽一邪,一陽一性一親上,故根起於大腸而標見於肘腕。
所謂一陰一邪居下,一陽一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於下之濕。
中風之家,血枯筋縮,其膝踝是濕,而肘腕未嘗非燥。
使己土不濕,則木榮血暢,骨弱筋柔,風自何來!醫家識燥濕之消長,則仲景堂奧可階而升矣。
太一陽一寒水
寒者,太一陽一水氣之所化也。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一胱。
太一陽一以寒水主令,足太一陽一膀一胱,水也,手太一陽一小腸,火也,火水異氣,而以寒水統之,緣水位於下而生於上。
離中之一陰一,水之根也。
離一陰一降而下一交一坎位而化水,水降於火,是以丙火化氣於壬水。
火化而為水,則熱從寒化,故太一陽一之氣,水火並統,而獨以寒水名也。
水一性一本寒,少一陽一三焦之火,隨太一陽一而下行,水得此火,應當不寒。
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
蓋水以蟄藏為一性一,火秘於內,水斂於外,是謂平人。
木火主裡,自內而生長之,故里氣常一溫一;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氣常清。
血生於木火,故血一溫一而內發;氣化於金水,故氣清而外斂。
人之經脈,厥一陰一在裡,春氣之內生也;次則少一陰一,夏氣之內長也;次則一陽一明,秋氣之外收也;太一陽一在表,冬氣之外藏也。
一陽一藏則外清而內一溫一,一陽一洩則內寒而外熱。
外易寒水而為熱火,內易一溫一泉而為寒冰,外愈熱而內愈寒,生氣絕根,是以死也。
癸水一溫一而壬水寒則治,癸水寒而壬水熱則病。
癸水病則必寒,壬水病則多熱。
以丁火化於癸水,故少一陰一之藏,最易病寒;壬水化於丙火,故太一陽一之府,最易病熱。
是以病寒者,獨責癸水而不責壬水;病熱者,獨責壬水而不責癸水也。
仲景《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
六氣之一性一情形狀,明白昭揭,醫必知此,而後知六經之證。
六經之變化雖多,總不外乎六氣,此義魏晉而後,絕無解者。
先聖之法,一線莫傳,凌夷至於今日,不堪問矣。
六氣治法
治厥一陰一風木法
桂枝苓膠湯
甘草桂枝白芍茯苓當歸阿膠生薑大棗
上熱加黃芩。
寒加乾薑、附子。
治少一陰一君火法
黃連丹皮湯
黃連白芍生地丹皮
少一陰一病,水勝火負,最易生寒。
若有下寒,當用椒、附。
治少一陽一相火法
柴一胡一芍葯湯
柴一胡一黃芩甘草半夏人參生薑大棗白芍
治太一陰一濕土法
術甘苓澤湯
甘草茯苓白朮澤瀉
治一陽一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湯
百合石膏麥冬五味
治太一陽一寒水法
苓甘姜附湯
甘草茯苓乾薑附子
太一陽一病,最易化生濕一熱,以化氣於丙火,而受制於濕土也。
若有濕一熱,當用
梔、膏之類。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