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卷一天人解:昔在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以究天人之奧。其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聖心源》卷一天人解

四聖心源

卷一天人解

簡介

昔在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以究天人之奧。

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然則善言人者,必有驗於天矣。

天人一也,未識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後,秘典弗著,至教無傳。

歎帝宰之杳茫,悵民義之幽深,徒託大象,不測其原,空撫渺躬,莫解其要。

人有無妄之疾,醫乏不死之方,群稱一乳一虎,眾號蒼鷹。

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門之友,作天人解。

-------

一陰一陽一變化

一陰一陽一未判,一氣混茫。

氣含一陰一陽一,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一性一也。

升則為一陽一,降則為一陰一,一陰一陽一異位,兩儀分焉。

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一陰一陽一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

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

化火則熱,化水則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

木之氣一溫一,升而不已,積一溫一成熱,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

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一陰一陽一之升降,一陰一陽一即中氣之浮沉。

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一陰一陽一。

分而言之,則曰一陰一陽一,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四象輪旋,一年而周。

一陽一升於歲半之前,一陰一降於歲半之後。

一陽一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一陰一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

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一溫一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故秋涼而冬寒。

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

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五行生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剋矣。

蓋天地之位,北寒南熱,東一溫一西涼。

一陽一升於東,則一溫一氣成春,升於南,則熱氣成夏;一陰一降於西,則涼氣成秋,降於北,則寒氣成冬。

春之一溫一生夏之熱,夏之熱生秋之涼,秋之涼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一溫一。

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

其實水火一交一蒸,乃生濕氣。

六月之時,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熱相一逼一,是以濕動。

濕者,水火之中氣。

土寄位於西南,南熱而西涼,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剋者,制其太過也。

木一性一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一性一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一性一濡一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一性一收斂,一溫一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一性一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

皆氣化自然之妙也。

臟腑生成

人與天地相參也。

一陰一陽一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

祖氣初凝,美惡攸分,清濁純雜,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倫。

後日之靈蠢壽夭,貴賤貧富,悉於此判,所謂命秉於生初也。

祖氣之內,含抱一陰一陽一,一陰一陽一之間,是謂中氣。

中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

戊土為胃,己土為脾。

己土上行,一陰一升而化一陽一,一陽一升於左,則為肝,升於上,則為心;戊土下行,一陽一降而化一陰一,一陰一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

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

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一陰一陽一,一陰一生五藏,一陽一生六府。

腎為癸水,膀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

藏有心主相火之一陰一,府有三焦相火之一陽一也。

氣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氣,而氣原於胃,血本於脾。

蓋脾土左旋,生發之令暢,故一溫一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轉,收斂之政行,故清涼而化辛金。

午半一陰一生,一陰一生則降,三一陰一右降,則為肺金。

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氣清涼而一性一收斂。

子半一陽一生,一陽一生則升,三一陽一左升,則為肝木。

肝木即腎水之一溫一升者也,故肝血一溫一暖而一性一生發。

腎水一溫一升而化木者,緣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緣戊土之右轉也,是以胃為化氣之原。

氣統於肺,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佈也,其在臟腑則曰氣,而在經絡則為衛。

血統於肝,凡臟腑經絡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臟腑則曰血,而在經絡則為營。

營衛者,經絡之氣血也。

一精一神化生

肝血一溫一升,升而不已,一溫一化為熱,則生心火;肺氣清降,降而不已,清化為寒,則生腎水。

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

一陰一極則一陽一生,故純一陰一之中,又含一陽一氣。

火之熱者,六府之盡發也。

一陽一極則一陰一生,故純一陽一之中,又胎一陰一氣。

一陰一中有一陽一,則水一溫一而一精一盈;一陽一中有一陰一,則氣清而神旺。

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一陽一魂;一精一藏於腎,方其在肺,一精一未盈也,而先結其一陰一魄。

《素問》: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一精一出入者謂之魄。

蓋一陽一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一陽一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

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

一陰一氣方降,未能生一精一,先生其魄,一陰一氣全降,則魄變而為一精一。

魄者,一精一之始基,故並一精一而出入也。

形體結聚

肝主筋,其榮爪;心主脈,其榮色;脾主肉,其榮唇;肺主皮,其榮一毛一;腎主骨,其榮發。

凡人之身,骨以立其體干,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營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

皮一毛一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氣盛則皮一毛一緻密而潤澤。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

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

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氣盛則筋膜滋榮而和暢。

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

五氣皆備,形成而體具矣。

五官開竅

肝竅於目,心竅於舌,脾竅於口,肺竅於鼻,腎竅於耳。

五藏之一精一氣,開竅於頭上,是謂五官。

手之三一陽一,自手走頭,足之三一陽一,自頭走足。

頭為手足六一陽一之所聚會。

五藏一陰一也,一陰一極生一陽一,一陽一性一清虛而親上,清虛之極,神明出焉。

五神發露,上開七竅,聲色臭味,於此攸辨。

官竅者,神氣之門戶也。

清一陽一上升,則七竅空靈;濁一陰一上逆,則五官窒塞。

清升濁降,一定之位。

人之少壯,清升而濁降,故上虛而下實;人之衰老,清陷而濁逆,故下虛而上實。

七竅之空靈者,以其上虛;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實。

其實者,以其虛也,其虛者,以其實也。

五氣分主

肝屬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

心屬火,其臭焦,其味苦,其聲笑,其液汗,其色赤。

脾屬土,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其色黃,其臭香。

肺屬金,其聲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

腎屬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

蓋肝主五色,五藏之色,皆肝氣之所入也。

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

心主五臭,五藏之臭,皆心氣之所入也。

入脾為香,入肺為腥,入腎為腐,入肝為臊。

脾主五味,五藏之味,皆脾氣之所入也。

入肺為辛,入腎為鹹,入肝為酸,入心為苦。

肺主五聲,五藏之一聲,皆肺氣之所入也。

入腎為呻,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

腎主五液,五藏之液,皆腎氣之所入也。

入肝為淚,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

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做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金曰從革,從革作辛。

水曰潤下,潤下作鹹。

土爰稼穡,稼穡作甘。

火一性一炎上,上炎則作苦。

水一性一潤下,下潤則作鹹。

木一性一升發,直則升而曲則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

金一性一降斂,從則降而革則不降,滯而不降,是以作辛。

使坎離一交一媾,龍虎迴環,則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潤而不鹹,木直升而不酸,金從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木直則腎水隨木而左升,金從則心火隨金而右降。

木曲而不直,故腎水下潤;金革而不從,故心火上炎。

而一交一濟水火,升降金木之權,總在於土。

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氣,左旋則化木火,右轉則化金水,實四象之父母也。

不苦、不鹹、不酸、不辛,是以味甘。

己土不升,則水木下陷,而作酸鹹;戊土不降,則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緣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鹹,皆土氣之中郁也。

四象之內,各含土氣,土郁則傳於四藏,而作諸味。

調和五藏之原,職在中宮也。

五情緣起

肝之氣風,其志為怒。

心之氣熱,其志為喜。

肺之氣燥,其志為悲。

腎之氣寒,其志為恐。

脾之氣濕,其志為思。

蓋一陽一升而化火則熱,一陰一降而化水則寒。

離火上熱,洩而不藏,斂之以燥金,則火一交一於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一洩,動之以風木,則水一交一於離宮。

木生而火長,金收而水藏。

當其半生,未能茂長,則郁勃而為怒。

既長而神氣暢達,是以喜也。

當其半收,將至閉藏,則牢落而為悲。

既藏而志意幽淪,是以恐也。

物情樂升而惡降。

升為得位,降為失位,得位則喜,未得則怒,失位則恐,將失則悲。

自然之一性一如此,其實總土氣之回周而變化也。

己土東昇,則木火生長;戊土西降,則金水收藏。

生長則為喜怒,收藏則為悲恐。

若輪樞莫運,升降失職,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則土氣凝滯,而生憂思。

心之誌喜,故其聲笑,笑者,氣之升達而酣適也。

腎之志恐,故其聲呻,呻者,氣之沉陷而幽菀也。

肝之志怒,故其聲呼,呼者,氣方升而未達也。

肺之志悲,故其聲哭,哭者,氣方沉而將陷也。

脾之志憂,故其聲歌,歌者,中氣結郁,故長歌以洩懷也。

一精一華滋生

一陰一生於上,胃以純一陽一而含一陰一氣,有一陰一則降,濁一陰一下降,是以清虛而善容納。

一陽一生於下,脾以純一陰一而含一陽一氣,有一陽一則升,清一陽一上升,是以一溫一暖而善消磨。

水谷入胃,脾一陽一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一精一華上奉,而變氣血。

氣統於肺,血藏於肝。

肝血一溫一升,則化一陽一神;肺氣清降,則產一陰一精一。

五藏皆有一精一,悉受之於腎;五藏皆有神,悉受之於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於肝;五藏皆有氣,悉受之於肺。

總由土氣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穡,稼穡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氣也。

五穀香甘,以養脾胃,土氣充盈,分輸四子。

己土左旋,谷氣歸於心肺;戊土右轉,谷一精一歸於腎肝。

脾胃者,倉廩之官,水穀之海,人有胃氣則生,絕胃氣則死。

胃氣即水谷所化,食為民天,所關非細也。

糟粕傳導

水谷入胃,消於脾一陽一,水之消化,較難於谷。

緣脾土磨化,全賴於火,火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一陽一蒸動,水谷一精一華,化為霧氣,游溢而上,歸於肺家,肺金清肅,霧氣降灑,化而為水,如釜水沸騰,氣蒸為霧也。

氣化之水,有一精一有粗。

一精一者入於臟腑而為津一液,粗者入於膀一胱而為溲溺。

溲溺通利,胃無停水,糟粕後傳,是以便干。

《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氣水變化於中焦,漚者,氣水方化,而未盛也。

及其已化,則氣騰而上,盛於胸膈,故如霧露。

水流而下,盛於膀一胱,故如川瀆。

川瀆之決,由於三焦。

《素問•靈蘭秘典》: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蓋三焦之火秘,則上一溫一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洩,則下陷膀一胱而水竅閉。

《靈樞•本輸》:三焦者,足太一陽一少一陰一之所將,太一陽一之別也。

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出於委一陽一,並太一陽一之正,入絡膀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以水一性一蟄藏,太一陽一寒水蟄藏,三焦之火秘於腎藏,則內一溫一而外清。

水府清通,上竅常開,是以氣化之水滲於膀一胱,而小一便利。

若太一陽一寒水不能蟄藏,三焦之火洩於膀一胱,膀一胱熱癃,水竅不開,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氣上騰,爰與谷滓併入二腸,而為洩利。

洩利之家,水入二腸而不入膀一胱,是以小一便不利。

所謂實則閉癃者,三焦之火洩於膀一胱也。

經脈起止

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一胱,是謂六府。

肝、心、脾、肺、腎、心包,是謂六藏。

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經。

經有手足不同,一陽一明大腸、太一陽一小腸、少一陽一三焦,是謂手之三一陽一經。

一陽一明胃、太一陽一膀一胱、少一陽一膽,是謂足之三一陽一經。

太一陰一脾、少一陰一腎、厥一陰一肝,是謂足之三一陰一經。

太一陰一肺、少一陰一心、厥一陰一心主,是謂手之三一陰一經。

手之三一陽一,自手走頭。

手一陽一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頸,入下齒,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手太一陽一,自小指,從手外側,循臂下廉,上頸,至目內眥。

手少一陽一,自名指,循手錶,出臂外,上頸,至目銳眥。

三經皆自臂外而走頭,一陽一明在前,太一陽一在後,少一陽一在中。

足之三一陽一,自頭走足。

足一陽一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一交一頞,循喉嚨,入缺盆,下一乳一,挾臍,循脛外,入大指次指。

足太一陽一行身之後,自目內眥,上額,一交一巔,下項,挾脊,抵腰,貫一臀一,入膕中,出外踝,至小指。

足少一陽一行身之側,自目銳眥,從耳後,下頸,入缺盆,下胸,循脅,從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

三經皆自腿外而走足,一陽一明在前,太一陽一在後,少一陽一在中。

足之三一陰一,自足走胸。

足太一陰一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內踝,入腹,上膈。

足少一陰一行身之後,自小指,循內踝,貫脊,上膈,注胸中。

足厥一陰一行身之側,自大指,上內踝,抵小腹,貫膈,布脅肋。

三經皆自腿裡而走胸,太一陰一在前,少一陰一在後,厥一陰一在中。

手之三一陰一,自胸走手。

手太一陰一,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前廉,入寸口,至大指。

手少一陰一,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後廉,抵掌後,至小指。

手厥一陰一,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入掌中,至中指。

三經皆自臂裡而走手,太一陰一在前,少一陰一在後,厥一陰一在中。

手三一陽一之走頭,足三一陽一之走足,皆屬其本府而絡其所相表裡之藏。

足三一陰一之走胸,手三一陰一之走手,皆屬其本藏而絡其所相表裡之府。

手一陽一明與手太一陰一為表裡,足一陽一明與足太一陰一為表裡,手太一陽一與手少一陰一為表裡,足太一陽一與足少一陰一為表裡,手少一陽一與手厥一陰一為表裡,足少一陽一與足厥一陰一為表裡。

六一陽一六一陰一,分行於左右手足,是謂二十四經也。

奇經部次

奇經八脈,督、任、沖、帶、一陽一蹻、一陰一蹻、一陽一維、一陰一維。

督脈行於身後,起於下極之俞,併入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諸一陽一之綱也。

任脈行於身前,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裡,上關元,入目,絡舌,諸一陰一之領也。

衝脈起於氣沖,並足少一陰一,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諸經之海也。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環腰如帶,諸經之約也。

一陽一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於風池,主左右之一陽一也。

一陰一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一交一貫衝脈,主左右之一陰一也。

一陽一維起於諸一陽一會,維絡於身,主一身之表也。

一陰一維起於諸一陰一交一,維絡於身,主一身之裡也。

一陽一蹻、一陽一維者,足太一陽一之別,一陰一蹻、一陰一維者,足少一陰一之別。

凡此八脈者,經脈之絡也。

經脈隆盛,入於絡脈,絡脈滿溢,不拘於經,內溉臟腑,外濡腠理,別道自行,謂之奇經也。

營氣運行

水谷入胃,化生氣血。

氣之慓悍者,行於脈外,命之曰衛;血之一精一專者,行於脈中,命之曰營。

營衛運行,一日一一夜,週身五十度。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脈六動。

一息六動,人之常也。

一動脈行一寸,六動脈行六寸。

《靈樞•脈度》:手之六一陽一,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一陰一,從手至胸,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一陽一,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一陰一,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蹻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脈、任脈,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平人一日一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脈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氣半周於身,脈行八丈一尺,兩刻二百七十息,人氣一周於身,脈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萬三千五百息,人氣五十周於身,脈行八百一十丈。

營氣之行也,常於平旦寅時,從手太一陰一之寸口始。

自手太一陰一注手一陽一明,足一陽一明注足太一陰一,手少一陰一注手太一陽一,足太一陽一注足少一陰一,手厥一陰一注手少一陽一,足少一陽一注足厥一陰一,終於兩蹻、督、任,是謂一周也。

二十八脈,週而復始,一陰一陽一相貫,如環無端。

五十周畢,明日寅時,又會於寸口,此營氣之度也。

衛氣出入

衛氣晝行一陽一經二十五周,夜行一陰一藏二十五周。

衛氣之行也,常於平旦寅時,從足太一陽一之睛明始。

睛明在目之內眥,足太一陽一之一穴一也。

平旦一陽一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一陽一,至小指之端。

別入目內眥,下手太一陽一,至小指之端。

別入目銳眥,下足少一陽一,至小指次指之端。

上循手少一陽一之分側,下至名指之端。

別入耳前,下足一陽一明,至中指之端。

別入耳下,下手一陽一明,至次指之端。

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入足少一陰一經。

一陰一蹻者,足少一陰一之別,屬於目內眥。

自一陰一蹻而復合於目,一交一於足太一陽一之睛明,是謂一周。

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一陽一盡,而一陰一受氣矣,於是內入於一陰一藏。

其入於一陰一也,常從足少一陰一之經而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是謂一周。

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一陰一盡而一陽一受氣矣,於是外出於一陽一經。

其出於一陽一也,常從腎至足少一陰一之經,而復合於目。

衛氣入於一陰一則寐,出於一陽一則寤。

一日百刻,週身五十,此衛氣之度也。

《難經》營衛相隨之義,言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附而行,非謂其同行於一經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聖心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