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上卷 二 冬: 晨對午,夏對冬。下餉對高舂。【下餉】餉(音響),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笠翁對韻》上卷 二 冬

笠翁對韻

上卷 二 冬

晨對午,夏對冬。

下餉對高舂。

【下餉】餉(音響),飯。

下餉,下午飯。

這裡指下午。

【高舂】舂(音充),《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淵虞,是謂高舂;至於連石,是謂下舂。」

註:「高舂,……民碓(音對,古時搗米的器一具)舂時也。」

相當於現在的薄暮。

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

垂釣客,荷鋤翁。

仙鶴對神龍。

【垂釣客,荷鋤翁】垂釣客,垂竿釣魚的人。

荷(音赫),擔著,扛著。

陶淵明有「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詩句。

此處荷鋤翁恐指陶淵明。

這樣,前面的垂釣客可能指的是嚴光。

光,字子陵,西漢末、東漢初人,光武帝劉秀的老友,劉秀即位,曾請他出來做官,他不肯,歸隱於富春山中,耕釣自樂,富春江上有子陵灘,相傳為他的垂釣處。

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

【螭帶】螭(音吃),古代傳說中一種無角的龍。

螭帶,帶鉤上雕有螭紋的玉帶。

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鐘。

【三元及第才千頃】封建科舉考試,鄉試第一稱解(音借)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連續考得三個第一,就是所謂連中三元,三元及第。

才千頃,形容人才學之廣。

《元史•黃溍傳》有「澄湖不波,一碧萬頃」的說法。

這裡用「千頃」,可能是出於平仄的需要。

【一品當朝祿萬鍾】古代宰相為一品官爵。

祿萬鍾:祿,古代官吏的薪俸。

鍾是古代稱糧的容積單位,每鍾盛六斛四斗,萬鍾極言其多。

斛(音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後以五斗為一斛。

花萼樓間,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擅一寵一起邊風。

【花萼樓】萼(音鄂),花萼的簡稱。

花萼,由若干萼片組成,包在花一瓣外面,花開時托著花冠。

花萼樓,為唐明皇所建,兄弟五人曾宴樂其間。

【仙李盤根調國脈】「仙李盤根大」是杜甫的一句詩。

唐朝皇族姓李,杜甫用這句詩比喻皇族子孫繁衍,江山永固。

調國脈:調脈,本指中醫診脈治病。

調國脈,是說治理國家,左右國家的命運。

古人曾有「上醫醫國」的說法。

【沉香亭畔,嬌楊擅一寵一起邊風】沉香亭,唐禁苑中的一座亭台。

嬌楊:指楊玉環(貴妃)。

擅一寵一,即專一寵一,排擠掉別人,使皇帝只對她一個人歡心。

這兩句講的是:唐明皇早年一寵一愛一楊貴妃,日夜同她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他曾命人在沉香亭旁遍植牡丹,花開時,同楊妃到亭上飲酒賞花。

李白有《清平調》三首,就是詠此事的,其中第三首是:「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不久,安祿山從漁一陽一起兵叛亂,唐王朝自此走上了下坡路。

下聯末句的起邊風,就是指安祿山的叛亂。

清對淡,薄對濃。

暮鼓對晨鐘。

【薄】今讀一陽一平,古入聲字,藥韻,意同淡。

【暮鼓對晨鐘】宋歐一陽一修詩:「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

暮鼓晨鐘,本指寺院僧眾撞鐘擊鼓,但杜甫有「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的詩句,後遂用指言論警策,發人深省。

山茶對石菊,煙鎖對雲封。

【石菊】二字今讀一陽一平,古均為入聲字,石屬陌韻,菊屬屋韻。

金菡萏,玉芙蓉。

綠綺對青鋒。

【金菡萏,玉芙蓉】菡萏(音旱旦)同下聯的芙蓉(音浮容)都是荷花的別稱。

李白詩:「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稱它們為金、為玉,是指用金屬或玉石雕成的荷花,如(宋)林洪詩:「仙人掌上玉芙蓉。」

芙蓉,植物名。

錦葵科木槿屬,落葉大灌木或亞喬木。

高約五公尺,葉掌狀淺裂,表面有薄一毛一。

晚秋的清晨開白、紅、黃各色花,黃昏時變為深紅色,大而美艷,可供觀賞,與葉均可入藥。

或稱為木芙蓉,又為荷花的別名。

【綠綺】相傳是漢末蔡邕的琴名。

又說相傳漢朝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賜給他綠綺琴。

又釋為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

李白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青鋒】劍名。

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

【宿酒】隔夜仍使人醉而不醒的酒力。

【朝饔】饔(音擁),熟食,或專指早飯。

朝饔,即早飯。

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

【唐庫金錢能化蝶】蘇鶚(音鄂,鳥名,又叫魚鷹)《杜一陽一雜編》裡說:唐穆宗時,殿前種千葉牡丹,開放時香氣襲人,穆宗夜宴,有無數黃白蝴蝶飛集花間,天明即飛去。

人們張網捕捉數百,天明都變成了金玉,後來打開寶櫥,發現皆庫中金銀所化。

【延津寶劍會成龍】《晉書•張華傳》載:(晉)張華問雷煥曰,鬥牛之間常有異氣,何也?煥曰,此寶劍之一精一也。

煥補豐城令,掘地間得一石函,中有兩口寶劍,以南昌西山土拭之,光彩艷發,送其一與張華留,一自佩。

張華死,他的劍也失蹤了。

後雷煥的兒子佩另一口劍經過延平津,劍忽然從腰中跳出沉沒水中,使人入水尋找,只見數丈長的兩條龍。

巫峽一浪一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巫峽一浪一傳,雲雨荒唐神女廟】舊題宋玉《高唐賦》,說楚國先王曾游高唐之觀,夢中見一神女,神女臨行時說她是巫山之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一陽一台之下。」

王為立廟,號朝雲廟。

後人多以巫山神女故事歌詠一愛一情。

一浪一傳:猶如空傳,意思是宋玉講的神女不過是個寓言而已,並無其事。

杜甫詩:「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岱宗,即泰山,古人以它為群山之首,所以稱它為宗。

杜甫《望岳》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後半句也是從杜詩變化出來的。

杜甫七律《望岳》的原句是:「西嶽危稜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不過這裡描寫的是西嶽華山,而不是東嶽泰山。

丈人峰:山峰名。

位在泰山上,因形狀像老人,所以稱為丈人峰。

繁對簡,疊對重。

意懶對心慵。

【心慵】慵(音擁),睏倦,懶。

心慵,與懶意思相同。

仙翁對釋伴,道范對儒宗。

【仙翁】稱男一性一神仙,仙人。

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詩:「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何薳《春渚紀聞·鄭魁銘研詩》:「仙翁種玉芝,耕得紫玻璃。」

《西湖佳話·葛嶺仙跡》:「神異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釋伴】釋教即佛教;釋伴猶如說道侶,同修一道的夥伴。

【道范】敬稱他人的容顏,風範。

明無名氏《鳴鳳記·獻首祭告》:「自違道范信音稀,為傳旌久淹蠻地。」

清陳確《哭徐敬輿孝子文》:「得益親其道范焉,聆其微言焉,且數晨夕而未已焉。」

《歧路燈》第三八回:「孔耘軒道:「久疏道范,特來晉謁。」

【儒宗】儒者的宗師。

漢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

《漢書·蕭望之傳贊》:「望之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王安石《上邵學士書》:「昔昌黎為唐儒宗。」

清葉廷琯《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石林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花灼灼,草茸茸。

一浪一蝶對狂蜂。

【灼灼】耀眼,光明。

【茸茸】:草初生的樣子。

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

【數竿君子竹】古人認為,竹勁節虛心,有君子之德。

(晉)王子猷(徽之)喜種之,有人問他,他說:「何可一日無此君!」

【五樹大夫松】《史記》記載,秦始皇登泰山,遇到暴風雨,躲在一棵松樹下避雨,於是封為「五大夫」松。

高皇滅項憑三傑,虞帝承堯殛四凶。

【高皇滅項憑三傑】高皇,漢高祖劉邦。

項,項羽。

三傑:指張良、蕭何、韓信。

【虞帝承堯殛四凶】古史傳說,唐堯年老把帝位讓給虞舜,舜即位後,流放了四個壞人,相傳為堯舜時代四個惡名昭彰的部族首領。

《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音貼)餮(音濤,四聲),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

《書·舜典》「流共工於幽洲(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宋蔡沉集傳:「《春秋傳》所記四凶之名與此不同,說者以窮奇為共工,渾敦為驩兜,饕餮為三苗,檮杌為鯀,不知其果然否也。」

後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貪婪的朝臣。

晉葛洪《抱朴子·百里》:「若秉國之鈞,出納王命者,審良樂之顧眄,不令跛蹇廁騏騄……則何患庶績之不康,何憂四凶之不退!」《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元凱在下,雖微必舉;四凶在朝,雖強必誅。」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元伯和、李騰、騰弟淮、王縉,時人謂之「四凶」。」

殛(音急):殺死,或說放逐。

此字今讀一陽一平,古入聲字,職韻。

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笠翁對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