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下卷 十三 覃:宮對闕,座對龕1,水北對天南。蜃樓2對蟻郡3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笠翁對韻》下卷 十三 覃

笠翁對韻

下卷 十三 覃

【原文】

宮對闕,座對龕1,水北對天南。

蜃樓2對蟻郡3,偉論對高談。

遴杞梓4,樹楩楠5,得一6對函三7。

八寶珊瑚枕,雙珠玳瑁簪8。

蕭王待士心惟赤9,盧相欺君面獨藍十。

賈島詩狂,手擬敲門行處想⑾;張顛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⑿。

【註釋】

1龕:佛捨。

2蜃樓:海洋上由空氣折射而成的幻影,古人以為是蜃(一種大蛤蜊)氣所化,稱蜃樓。

東坡仕登州,作文禱海而海市見。

3蟻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寫(漢)豪士淳於棼酒醉後夢遊大槐安國,被招為附馬,守南柯郡。

醒後發現,原來槐安國和南柯郡是一群螞蟻的窩巢。

4遴杞梓:遴,謹慎選擇;杞、梓,兩種木質優良的樹,古人以喻優秀人材。

《國語》:「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

遴杞梓,比喻選拔人材。

5樹楩楠:樹,種植。

楩,木名,即黃楩樹。

楠,樹名,楩、楠是兩種木質優良的樹,生在南方。

樹楩楠,比喻培養人材。

6得一:「一」是個哲學概念。

《老子》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的話。

7函三:《易緯乾鑿度》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

意思是:《周易》的「易」字含三方面意義:簡易、變易和不變。

8雙珠玳瑁簪:這是漢樂府《有所思》中的一句。

玳瑁,一種海龜,其甲可製作工藝品。

9蕭王待士心惟赤:漢光武帝初起時,曾被更始帝劉玄封為蕭王。

他在鎮壓銅馬、高湖等起義軍時,收降許多人,並將首領封為列侯,以收買人心。

所以當時有人說:「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十盧相欺君面獨藍:(唐)盧杞長得特別醜陋,史稱「鬼貌藍色」,代宗時為相,迫害忠良,盤剝百姓,干了許多壞事。

人曰「藍面鬼」。

⑾賈島詩狂,手擬敲門行處想:唐詩人賈島,一次在驢背上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詩,開始想用「推」字,後改「敲」,仍覺未妥,不覺衝撞京兆尹韓愈。

韓愈問明原因,想了一會,認為「敲」字好。

這就是「推敲」一語的由來。

⑿張顛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唐張旭,善草書,好酒,每次大醉,則呼叫狂走,或把墨水澆到頭上,然後寫字,時人稱他為「張顛」。

杜甫《飲中八仙歌》:「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顛,瘋子。

濡,沾染。

【原文】

聞對見,解1對諳2,三橘對雙柑3。

黃童對白叟,靜女4對奇男。

秋七七5,逕三三6,海色對山嵐7。

鶯聲何噦噦8,虎視正眈眈9。

儀封疆吏知尼父十,函谷關人識老聃⑾。

江相歸池,止水自盟真是止⑿;吳公作宰,貪泉雖飲亦何貪⒀。

【註釋】

1解:明白。

2諳:瞭解,熟悉。

3雙柑:(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晉戴顒,春日攜雙柑鬥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

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

4靜女:《詩經》篇名。

靜女是儀態端方的少女。

5秋七七:七七是傳說中的人名,姓殷。

鶴林寺杜鵑花,為天下第一。

周寶謂殷七七曰:「聞君能頃刻開花,今方重九,花能開乎?」

七七曰:「諾。」

即於掌中作幻術使花開。

夜間一女子曰:「妾為上帝司此花,不久即歸閬苑。」

此七七即代指杜鵑花。

6徑三三:陶淵明詠菊,「冶冶溶溶三徑色,風風雨雨九秋時。」

又註: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兩句。

此「徑三三」即代指菊花。

7山嵐:山中的霧氣。

8鶯聲何噦噦:《詩小雅庭燎》有「君子至止,鸞聲噦噦」二句。

鸞,車鈴。

9虎視正眈眈:這是《周易頤卦》中的一句。

眈眈,注視的樣子。

十儀封疆吏知尼父:儀是春秋時衛國的地名。

尼父即孔子。

《論語》記載,孔子到衛國去,儀邑主管邊境的「封人」要求見孔子,見過之後對孔子的學生說:「你們不要為流亡而苦惱,上天將讓孔子制禮作樂。」

⑾函谷關人識老聃:傳說函谷關的令尹善天文,一次登樓四望,於東方見紫色雲氣,高興地說:一定有聖人經過此地。

後老子騎青牛過關。

杜甫詩:「東來紫氣滿函關」即用此典。

聃,老子名李聃。

⑿江相歸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宋史萬里傳》載,南宋末年,江萬里為相,他聽說元軍已得襄樊,就在自家後園鑿個池塘,題名「止水」。

後元軍至城破,萬里遂投池自一殺。

⒀吳公作宰,貪泉雖飲亦何貪吳:《晉書吳隱之傳》載,(晉)吳隱之清廉,他到廣州為刺史,州城附近有泉名「貪泉」,人們說,誰飲此水都會起貪心。

吳隱之故意飲了貪泉水,並作詩一首說:「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到郡後更加廉潔自守。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笠翁對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