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世界史不僅僅是世界各地區史的總和,若將其分割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全球通史》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全球通史

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世界史不僅僅是世界各地區史的總和,若將其分割再分割,就會改變其一性一質,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學成份,便不再成其為水,而成了氫和氧。

傑弗裡·巴勒克拉夫

本書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點就在於: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整個人類,而不是局限於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書的觀點,就如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裡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

一、世界史的目的

對歷史進行全球一性一深索的方法是現代歷史編纂學的嶄新起點。

從十八世紀啟蒙時代起,歷史研究注重國別史,而不注重人類史。

但是近年來,當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一性一日益顯著,人們對世界史的興趣也隨之大增。

由於宇航員幾小時內即可繞地球飛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由於報上刊載的有關亞非的文章,其數量並不少於有關歐美的文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觀察歷史的視野必須愈益擴大。

要瞭解這個名符其實的"一個整體"的世界,研究世界史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們之所以致力於世界史的研究,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實用價值。

同樣重要的是,人類歷史自始便具有一種個容忽視,必須承認的基本的統一一性一。

要確切認識西方的歷史或非西方的歷史,沒有一個包含這兩者的全球一性一觀點是不行的識有運用全球一性一觀點,才能瞭解各民族在各時代中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這種相互影響對決定人類歷臾進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確實,這種相互影響在哥倫布和達·伽馬進行海道探險之前,是時斷時續,微不足道的。

哥倫布、達·伽馬及其後繼者在短短幾十年間使世界各地區開始直接交往,這種交往日益頻繁,持續至今。

與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類社會均處於不同程度的彼此隔離的狀態之中。

不過,這種閉塞狀態從來不是絕對的。

早在歐洲人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漫長數千年中,人類各部分實際上已在相互影響,只是相互影響的程度隨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

本書論述1500年之前的歷史時期,本書的主題實質上就是由這一時期中人類各部分相互影響的詳細情況構減的。

1500年以後,由於人類的通訊聯繫日漸加強、交通工具不斷發達,整個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縮小,現在,竟被人們稱為"宇宙飛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二、世界史的結構

如果說世界史是全人類共同的歷史,那麼,便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在課堂裡講授世界史呢?常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按其定義說來,世界史當包羅一切國家和地區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內容過於浩繁,因此不適宜在課堂裡講授。

也有人指出,僅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難以應付,如何還能把其他地區如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文明史也都包括進去呢?當然,回答只有一個"不能",只能說,按照這種定義的世界史顯然是無法在課堂裡講授的。

但是,上述定義並不準確,實屬誤解。

正如西方歷史不是西方各國歷史的總和,世界歷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種文明的總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須逐一考察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巴爾幹半島等國家和地區的歷史,那麼這一研究顯然會行不通。

但實際上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為我們不能採用搭積木式的方法,而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整個西方發生影響的那些歷史力量或歷史運動之上,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東侵、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等等。

研究世界史也同樣如此,不過,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區,因此,研究重點應放在那些具有世界一性一影響的運動之上。

例如,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非洲大一陸上出現,並逐漸擴散到歐亞大一陸、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

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一性一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製造和其他各種技術,從而導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產生。

這些技術發源於中東,並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歐亞大一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

雖然這些文明由於某些強大的、跨地區的歷史力量,諸如希臘文化、基督教、怫教和來自歐亞大一陸中部大草原的遊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響,但幾千年來,它們的發展一直是平行而獨立的。

1500年以後,歐亞大一陸的這種平衡狀態逐漸為由新興的西方促成的全球一性一一體化狀態所取代,這種一體化狀態在19世紀時發展到頂點,轉而導致前所未有的世界一性一霸權。

20世紀的歷史,實質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對世界霸權的歷史,是西方的技術和思想的迅速傳播迫使人們冒險探索一條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歷史。

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的簡要說明。

三、世界歷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歷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地球表面的各大一陸地理的總和。

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

把地球劃分為若干大一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生,卻沒有多大意義。

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那些歷史運動一樣,世界歷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歷史運動的區域。

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位,這就是歐亞大一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心臟地區。

歐亞大一陸佔地球陸地總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

人類最先進、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裡發展起來的。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也就是歐亞大一陸各文明地區的歷史。

歐亞大一陸的地位何以會如此優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亞茲的觀點來說明:

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集一團一,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於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一團一的經驗。

一個社會集一團一所獲得的種種發現可以傳給其他社會集一團一;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

大體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長期與世隔絕的部落,因而,它們不能從鄰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獲得好處。

換句話說,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麼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一性一。

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實際上,環境也迫使它們非迅速發展不可,因為它們面臨的不僅是發展的機會,還有被淘汰的壓力。

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響的機會求得發展,這種可接近一性一就常會帶來被同化或被消滅的危險。

相反,那些處於閉塞狀態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來的促進,也沒有外來的威脅,因而,被淘汰的壓力對它們來說是不存在的,它們可以按原來的狀況過上幾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歐亞大一陸諸民族顯然是可接近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

歐亞大一陸的地理環境使它們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隨著科技的進步,歐亞大一陸各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便利,它們日甚一日地相互促進、相互威脅。

歐亞大一陸幅員遼闊,把它看作一個地理單位是不行的,因而,須將歐亞大一陸諸地區劃分開來。

將歐亞大一陸劃分為歐洲和亞洲也是不行的,這樣的劃分在地理上和歷史上都是一種曲解。

從地理上看,歐洲與亞洲顯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

打開地圖,一眼便可看出,歐洲只是歐亞大一陸的一個半島,舉例說,約相當於印度半島。

從歷史上看,歐洲也比不上亞洲,而只能與歐亞大一陸的另一個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

無論從地域範圍、居民的數量和種類、或文化和歷史傳統的複雜一性一,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歐洲與印度極相類似。

因此,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不應把歐亞大一陸看作是由歐洲和亞洲這兩塊大一陸組成的,而應看作是由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和歐亞大一陸中部草原地區這五失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地區組成的。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

這些文明使歐亞大一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鳳印度的文明中心位於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

應該說明,這裡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

因為北非在歷史上與歐洲和中東的聯繫,比較起與撒哈拉大沙漠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區的聯繫,要密切得多。

因此,本書的"非洲"一詞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歐亞大一陸中部草原地區擁有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東方的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

它為由歐亞大一陸邊緣地區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進行交往提一供了一條陸上通道。

靠大草原養活的遊牧民們總是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並隨時準備著,一有機會,就去攫取北京、德裡、巴格達和羅馬的財富。

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創造了歐亞大一陸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則便利了這些文明之間的接觸和聯繫。

這種聯繫,有時取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的途徑;有時則取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部族不斷地去劫掠使他們饞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國區域。

因此,歐亞大一陸的歷史基本上是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

來自遊牧部族的不斷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強大的部族遷徙運動。

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一性一,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

它將沒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陳舊的習俗掃蕩殆盡,而導入新的民族、技術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一陸歷史的發展進程。

1500年之前的歐亞大一陸的歷史分為上古時期、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歷史時期。

這三大歷史時期的主要轉折點的到來,大體均起因於遊牧部族的侵掠活動。

非歐亞大一陸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這三塊大一陸組成。

根據可接近一性一的原理,它們較之歐亞大一陸,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它們彼此之間沒有建立起任何聯繫。

只有非洲與歐亞大一陸有過交往關係,但是,由於非洲與歐亞大一陸之間及非洲本土的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它們相互之間的影響斷斷續續、微乎其微。

不過,非洲人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確是依靠外來的促進,如從外界引進農業、煉鐵技術、新的植物和動物,等等。

因此,中古時期,在毗鄰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蘇丹地帶,非洲人能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帝國,這些帝國在某些方面可與同時代歐洲的帝國相比。

對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因為他們於15000年前,從亞洲東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後,一直處於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

雖然他們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魯也發展起給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總的發展水平是不能與非洲人相比的。

澳大刮亞的土著居民生活在遙遠的海島上,與大一陸完全隔絕達30000年之久,因而,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的阻礙最大。

他們全都停留在食物採集階段,與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照。

非洲人除了霍屯督人和你相術人還處於食物採集階段外,在蘇丹地帶已建立起龐大的帝國;美州印第安人雖在加利福尼亞和火地島仍有部分食物採集者,然在其他地方已有了先進的阿茲台克人文明、印加人文明和瑪雅人文明。

實際上,南太平洋給澳大利亞造成的隔絕狀態,既阻礙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又使古代的某些動植物如桉樹屬植物、單孔目動物和有袋目動物得以倖存下來。

歐亞大一陸歷史悠久的高級文明、非洲和南北美洲同時並存的龐大帝國和食物採集者集一團一、澳大利亞普遍而單一的舊石器時代的生產水平——這些就是15世紀當歐洲人向海外探險時所遇見的各人類社會極為不同的情形。

全球的格局決定了本書的結構。

在論述1500年之前的時代時,以歐亞大一陸的文明為論述的重點,因為歐亞大一陸的文明是當時最先進、在數千年中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也最大的文明。

因此,本書的第二、第三、第四編論述歐亞大一陸文明的發展進程,而第五編則概述非歐亞大一陸世界的發展情況。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全球通史
◆1500年前的世界 第一編 文明之前的人類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第二章 人類——食物採集者第三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第四章 古代文明的起源第五章 古代文明諸類型第六章 古代文明的結束第三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第七章 最初的歐亞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上)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下)第九章 印度文明第十章 中國文明第十一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第四編 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500-1500年)第十二章 歐亞大陸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第十三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第十四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第十五章 傳統的拜占廷文明第十六章 傳統的儒家文明第十七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第五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第十八章 非洲第十九章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第二十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後記1500年後的世界 中文版前言序言第一編 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第一章 導言:從地區史到全球史第二章 西歐擴張的根源第三章 西歐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第四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家世界第五章 西方擴張時的非歐亞大陸世界第二編 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六章 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第七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600-1763年)第八章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第九章 這一時期對世界歷史的意義第三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第十章 科學革命第十一章 工業革命(上)第十一章 工業革命(下)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上)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下)第十三章 俄國第十四章 中東第十五章 印度第十六章 中國和日本第十七章 非洲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上)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下)第十九章 這一時期對世界歷史的意義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上)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下)第二十一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義起義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歐洲的革命與和解第二十三章 五年計劃和大蕭條第二十四章 走向戰爭(1929-1939年)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第二十六章 從大同盟到冷戰第二十七章 諸帝國的終止(上)第二十七章 諸帝國的終止(下)第二十八章 兩極分化的結束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與成功後記:我們的黃金時代嗎?後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