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第五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此編之前,我們在論述1500年以前的幾千年歷史時,全部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歐亞大一陸部分。
其原因如第一章第三節所述:歐亞大一陸在這幾千年中一直在世界事務中居首位;而且事實是,人類150O年以前的歷史基本上是地區一性一的歷史,而不是全球範圍的歷史。
一旦人類分散到各個大一陸,其原始的技術水平就嚴格地限制了人類的活動範圍。
隨後幾千年,人類生活、活動在孤立的地區中。
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各民族被完全地隔離在它們各自的大一陸上,而非洲人,雖不是完全,卻也在很大程度上處於與世隔離的境地之中。
在人類歷史主要是地區一性一歷史的幾千年中,歐亞大一陸的居民占世界總人口的絕大多數;由於他們生活在相互鄰近的地區中,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程度不同地相互影響。
這種相互影響促進了歐亞大一陸的較為迅速的發展。
相反,與世隔離和缺乏外界的促進因素,阻礙了非歐亞大一陸地區的發展。
這就是150O年以前,人類文明中絕大多數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發源於歐亞大一陸,以及當今世界其實質上必然是歐亞大一陸世界的原因所在。
因此,本編之前,我們著重研究了歐亞大一陸的民族與文明。
15世紀,隨著歐洲的海外擴張使各地區的民族相互發生直接交往,世界歷史的地區一性一階段宣告結束。
傳統上,西方人的觀點認為,這是外力衝擊的結果。
他們著重強調了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強調了他們的發現以及隨之產生的影響。
然而,這種態度對全球歷史來說是不適當的。
全球一性一的觀點不僅要考慮擴張中的西方,而且要考慮西方擴張所至的諸地區。
這些地區的民族盡避沒有歷史上更傑出的歐亞人那麼不辭勞苦,但他們畢竟構成了人類不可低估的部分,因此,其發展必須予以考慮。
另外,非歐亞大一陸的國家、民族和制度在決定西方擴張主義的結果方面,同西方人一樣,是十分重要的。
鑒於這些原因,本書後兩章將敘述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歷史。
在非洲地圖上,地理學家用野生動物填補空白;因此,對於那些無法居住的開闊的高地,就填上大象,以彌補城市的空缺。
迪安·斯成支特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