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你道他親戚是誰?原來就是老殘的姊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殘遊記》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

老殘遊記

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

話說德慧生攜眷自赴揚州去了,老殘卻一車徑拉到淮安城內投親戚。

你道他親戚是誰?原來就是老殘的姊丈。

這人姓高名維,字曰摩詰。

讀書雖多,不以功名為意。

家有田原數十頃,就算得個小小的富翁了。

住在淮安城內勺湖邊上。

這勺湖不過城內西北角一個湖,風景倒十分可愛。

湖中有個大悲閣,四面皆水;南面一道板橋有數十丈長,紅欄圍護;湖西便是城牆。

城外帆檣林立,往來不斷。

到了薄暮時侯,女牆上露出一角風帆,掛著通紅的夕陽,煞是入畫。

這高摩詰在這勺湖東面,又買了一塊地,不過一畝有餘,圈了一個槿籬,蓋了幾間茅屋,名叫小輞川園。

把那湖水引到園中,種些荷花,其餘隙地,種些梅花桂花之類,卻用無數的小盆子,栽月季花。

這淮安月季,本來有名,種數極多,大約有七八十個名頭,其中以藍田碧玉為最。

那日老殘到了高維家裡,見了他的胞姊。

姊弟相見,自然格外的歡喜。

坐了片刻,外甥男女都已見過,卻不見他姊丈。

便啟口問道:「姊丈哪裡去了?想必又到哪家赴詩社去了罷。」

他大姊道:「沒有出門,想必在他小輞川園裡呢。」

老殘道:「姊丈真是雅人,又造了一個花園了。」

大姊道:「咦,哪裡是什麼花園呢,不過幾間草房罷了。

就在後門外,不過朝西北上去約一箭多遠就到了。

叫外甥小鳳引你去看罷,昨日他的藍田碧玉,開了一朵異種,有碗口大,清香沁人,比蘭花的香味還要清些。

你來得正好,他必要捉你做詩哩。」

老殘道:「詩雖不會做,一嘴賞花酒總可以擾得成了。」

說著就同小鳳出了後門,往西不遠,已到門口。

進門便是一道小橋,過橋迎面有個花籬擋住,順著迴廊往北行數步,往西一拐,就到了正廳。

上面橫著塊扁額,寫了四個大字是「散花斗室」。

迸了廳門,只見那高摩詰正在那裡拜佛。

當中供了一尊觀音像,面前正放著那盆藍田碧玉的月季花、

小鳳走上前去,看他拜佛起來,說道:「二舅舅來了。」

高維回頭一著,見了老殘,歡喜的了不得,說:「你幾時來的?」

老殘說:「我剛才來的。」

高維說:「你來得正好。

你看我這花今年出的異種。

你看這一朵花,總有上千的瓣子。

外面看像是白的,細看又帶綠色,定神看下去。

彷彿不知有若干遠似的。

平常碧玉,沒有香味,這種卻有香,而又香得極清,連蘭花的香味都顯得濁了。」

老殘細細的聞了一回,覺得所說真是不差。

高維忙著叫小童煎茶,自己開廚取出一瓶碧羅春來說:「對此好花,若無佳茗,未免辜負良朋。」

老殘笑道:「這花是感你好詩來的。」

高維道:「昨日我很想做兩首詩賀這花,後來恐怕把花被詩熏臭了,還是不做的好。

你來倒是切切實實的做兩首罷!」老殘道:「不然,大凡一切花木,都是要用人糞做肥料的。

這花太清了,用糞恐怕力量太大。

不如我們兩個做首詩,譬如放幾個屁,替他做做肥料,豈不大妙!」二人都大笑了一回。

此後老殘就在這裡,無非都是吃酒、談詩、養花、拜佛這些事體,無庸細述。

卻說老殘的家,本也寄居在他姊丈的東面,也是一個花園的樣子。

進了角門有大荷花池。

池子北面是所船房,名日海渡杯。

池子東面也是個船房。

面前一棵紫籐,三月齊花,半城都香,名曰銀漢浮槎。

池子西面是一派五間的水榭,名曰秋夢軒。

海渡杯北面,有一堂太湖石,三間蝴蝶廳。

廳後便是他的家眷住居了。

老殘平常便住在秋夢軒裡面。

無亭時,或在海度杯裡著棋,或在銀漢浮槎裡垂釣,倒也安閃自在。

一日在銀漢浮槎裡看《大圓覺經》,看得高興,直到月輪西斜,照到槎外如同水晶世界一般,玩賞許久,方去安睡,自然一落枕便睡著了。

夢見外邊來了一個差人模樣,戴著一頂紅纓大帽,手裡拿了許多文書,到了秋夢軒外間椅子上坐下。

老殘看了,甚為詫異。

心裡想:「我這裡哪得有官差直至臥室外間,何以家人並不通報?」

正疑慮間,只見那差人笑吟吟的道:「我們敝上請你老人家去走一趟。」

老殘道:「你是哪衙門來的,你們貴上是誰?」

那差人道:「我們敝上是閻羅王。」

老殘聽了一驚,說道:「然則我是要死了嗎?」

那差人答道:「是。」

老殘道:「既是死期已到,就同你走。」

那差人道:「還早著呢,我這裡今天傳的五十多人,你老人家名次在盡後頭呢!」手中就捧上一個單子上來。

看真是五十多人,自己名字在三十多名上邊。

老殘看罷說道:「依你說,我該甚麼時候呢?」

那差人道:「我是私情,先來給你老人家送個信兒,讓你老人家好預備預備,有要緊話吩咐家人好照著辦。

我等人傳齊了再來請你老人家。」

老殘說:「承情的很,只是我也沒有甚麼預備,也沒有什麼吩咐,還是就同你去的好。」

那差人連說:「不忙,不忙。」

就站起來走了。

老殘一人坐在軒中,想想有何吩咐,直想不出。

走到窗外,覺得月明如晝,景象清幽,萬無聲籟,微帶一分淒慘的滋味。

說道:「噯!我還是睡去罷,管他甚麼呢。」

走到自己臥室內,見帳子垂著,床 前一雙鞋子放著。

心內一驚說:「呀!誰睡在我床 上呢?」

把帳子揭開一看,原來便是自己睡得正熟。

心裡說:「怎會有出兩個我來?姑且搖醒床 上的我,看是怎樣。」

極力去搖,原來一毫也不得動。

心裡明白,點頭道:「此刻站著的是真我,那床 上睡的就是我的一屍一首了。」

不覺也墮了兩點眼淚,對那一屍一首說道:「今天屈你冷落半夜,明早就有多少人來哭你,我此刻就要少陪你了。」

回首便往外走。

煞是可怪,此次出來,月輪也看不見了,街市也不是這個街市了,天上昏沉沉的,像那刮黃沙的天氣將晚不晚的時候。

走了許多路,看不見一個熟人,心中甚是納悶,說:「我早知如此,我不如多賞一刻明月,等那差人回來同行,豈不省事。

為啥要這麼著急呢?」

忽見前面有個小童,一跳一跳的來了,正想找他問個路,逕走到面前,原來就是周小二子。

這周小二子是本宅東頭一個小戶人家的娃子,前兩個月吊死了的。

老殘看見他是個熟人,心裡一喜,喊道:「你不是周小二子嗎?」

那周小二子抬頭一看,說:「你不是鐵二老爺嗎?你怎麼到這裡來?」

老殘便將剛才情形告訴說了一遍。

周小二子道:「你老人家真是怪脾氣。

別人家賴著不肯死,你老人家著急要死,真是稀罕!你老人家此刻打算怎樣呢?」

老殘道:「我要見閻羅王,認不得路。

你送我去好不好?」

周小二子道:「閻羅王宮門我進不去,我送你到宮門口罷!」老殘道:「就是這麼辦,很好。」

說著,不消費力,已到了閻羅王宮門口了。

周小二子說道:「你老人家由這東角門進去罷。」

老殘道:「費你的心,我沒有帶著錢,對不住你。」

周小二子道:「不要錢,不要錢。」

又一跳一跳的去了。

老殘進了東角門,約有半里多路,到了二門,不見一個人。

又進了二門,心裡想道:「直往裡跑也不是個事。」

又走有半里多路,見是個殿門,不敢造次,心想:「等有個人出來再講。」

卻見東邊朝房裡走出一個人來。

老殘便迎了上去。

只見那人倒先作了個揖,口中說道:「補翁,久違的很了。」

老殘仔細一看,見這人有五十多歲,八字黑鬚,穿了一件天青馬褂,彷彿是呢的,下邊二藍夾袍子。

滿面笑容問道:「閣下何以至此?」

老殘把差人傳訊的話說了一遍。

那人道:「差人原是個好意,不想你老兄這等性急,先跑得來了,沒法只好還請外邊去散步一回罷。

此刻是五神問案的時候,專訊問那些造惡犯罪的人呢。

像你老兄這起案子,是個人命牽連,與你毫不相干。

不過被告一口咬定,須要老兄到一到案就了結的。

請出去遊玩遊玩,到時候我自來奉請。」

老殘道了「費心」,逕出二門之外,隨意散步。

走到西角門內,看西面有株大樹,約有一丈多的圍圓,彷彿有一個人立在樹下。

心裡想走上前去同他談談,這人想必也是個無聊的人。

及至走到跟前一看,原來是個極熟的人。

這人姓梁名海舟,是前一個月死的。

老殘見了不覺大喜,喊道:「海舟兄,你在這裡嗎?」

上前作了一個揖。

那梁海舟回了半個揖。

老殘道:「前月分手,我想總有好幾十年不得見面,誰想不過一個月,竟又會晤了,可見我們兩人是有緣分。

只是怎樣你到今還在這裡呢,我不懂的很。」

那梁海舟一臉的慘淡顏色,慢騰騰的答道:「案子沒有定。」

老殘道:「你有甚麼案子?怎會耽擱許久?」

梁海舟道:「其實也不算甚事,欠命的命已還,那還有餘罪嗎?只是轇葛的了不得。

幸喜我們五弟替了個人情,大約今天一堂可以定了。

你是甚麼案子來的?」

老殘道:「我也不曉得呢。

適才裡面有個黑鬚子老頭兒對我說,沒有甚麼事,一堂就可以了案的。

只是我不明白,你老五不是還活著沒有死嗎,怎會替你托人情呢?」

梁海舟道:「他來有何用,他是托了一個有道的人來解散的。」

老殘點頭道:「可見還是道比錢有用。

你想,你雖不算富,也還有幾十萬銀子傢俬,到如今一個也帶不來。

倒是我們沒錢的人痛快,活著雙肩承一喙,死後一喙領雙肩,歇耗不了本錢,豈不是妙。

我且問你:既是你也是今天可以了案的,案了之後,你打甚麼主意?」

梁海舟道:「我沒有甚麼主意,你有甚麼主意嗎?」

老殘道:「有,有,有。

我想人生在世是件最苦的事情,既已老天大赦,放我們做了鬼。

這鬼有五樂,我說給你聽:一不要吃;二不要穿;三沒有家累;四行路便當,要快頃刻千里,要慢蹲在那裡,三年也沒人管你;五不怕寒熱,雖到北冰洋也凍不著我,到南海赤道底下也熱不著我。

有此五樂,何事不可為?我的主意,今天案子結了,我就過一江一 。

先游天台、雁宕,隨後由福建到廣東看五嶺的形勢,訪大慶嶺的梅花。

再到桂林去看青綠山水。

上峨媚。

上北順太行轉到西嶽,小住幾天,回到中岳嵩山。

玩個夠轉回家來,看看家裡人從我死後是個甚麼光景,托個夢勸他們不要悲傷。

然後放開腳步子來,過瀚海,上崑崙,在崑崙山頂上最高的所在結個茅屋,住兩年再打主意。

一個人卻也稍嫌寂寞,你同我結了伴兒好不好?」

梁海舟只是搖頭說:「做不到,做不到。」

老殘以為他一定樂從,所以說得十分興高采烈。

看他連連搖頭,心裡發急道:「你這個人真正糊塗!生前被幾兩銀子壓的氣也喘不得一口,焦思極慮的盤算,我勸了你多回決不肯聽;今日死了,半個錢也帶不來,好容易案子已了,還不應該快活快活嗎?難道你還去想小九九的算盤嗎?」

只見那梁海舟也發了急,繪著眉頭瞪著眼睛說道:「你才直下糊塗呢。

你知道銀子是帶不來的,你可知道罪孽是帶得來的罷!銀子留下給別人用,罪孽自己帶來消受。

我才說是這一案欠命的案定了,還有別的案子呢!我知道哪一天是了期?像你這快活老兒,吃了燈草灰,放輕巧屁哩!」老殘見他十分著急,知他心中有無數的懊惱,又看他面色慘白,心裡也替他難受,就不便說下去

正在默然,只見那黑鬚老頭兒在老遠的東邊招手,老殘慌忙去了,走到老頭兒面前。

老頭兒已戴上了大帽子,卻還是馬褂子。

心裡說道:「原來陰間也是本朝服飾。」

隨那老頭兒進了宮門,卻仍是走東角門進。

大甬道也是石頭鋪的,與陽間宮殿一般,似乎還要大些。

走盡甬道,朝西拐彎就是丹墀了。

上丹墀彷彿是十級。

走到殿門中間,卻又是五級。

進了殿門,卻偏西邊走約有十幾丈遠,又是一層檯子。

從西面階級上去,見這檯子也是三道階路。

上了階,就看見閻羅天子坐在正中公案上,頭上戴的冕旒,身上著的古衣冠,白面黑鬚,於十分莊嚴中卻帶幾分和藹氣象。

離公案約有一丈遠的光景,那老者用手一指,老殘明白是叫他在此行禮了,就跪下匍匐在地。

看那老者立在公案西首,手中捧了許多簿子。

只見閻羅天子啟口問道:「你是鐵英嗎?」

老殘答道:「是。」

閻羅又問:「你在陽間犯的何罪過?」

老殘說:「不知道犯何罪過。」

閻羅說:「豈有個自己犯罪自己不知道呢?」

老殘道:「我自己見到是有罪過的事,自然不做,凡所做的皆自以為無罪的事。

況且陽間有陽間律例,陰間有陰同的律例。

陽間的律例,頒行天下,但凡稍知自愛的,皆要讀過一兩遍,所以干犯國法的事沒有做過。

至於陰間的律例,世上既沒有頒行的專書,所以人也無叢趨避,只好憑著良心做去。

但覺得無損於人,也就聽他去了。

所以陛下問我有何罪過,自己不能知道,請按律定罪便了。」

閻羅道:「陰律雖無頒行專書,然大概與陽律彷彿。

其比陽律加密之處,大概佛經上已經三令五申的了。」

老殘道:「若照佛家戒經科罪,某某之罪恐怕擢發難數了。」

閻羅天子道:「也不見得,我且問你,犯殺律嗎?」

老殘道:「犯。

既非和尚,自然茹葷。

雖未擅宰牛羊,然雞鴨魚蝦,總計一生所殺,不計其數。」

閻羅頷之。

又問:「犯盜律否?」

答日:「犯。

一生罪業,惟盜戒最輕。

然登山摘果,涉水採蓮,為物雖微,究竟有主之物,不得謂非盜。」

又問:「犯一婬一律否?」

答日:「犯。

長年作客,未免無聊,舞榭歌台,眠花宿柳,閱人亦多。」

閻羅又問口、意等業,一一對答已畢。

每問一事,那老者即舉簿呈閱一次。

問完之後,只見閻羅回顧後面說了兩句話,聽不清楚。

卻見座旁走下一個人來,也同那老者一樣的裝束。

走至老殘面前說:「請你起來。」

老殘便立起身來。

那人低聲道:「隨我來。」

遂走公案前繞至西,距寶座不遠,傍邊有無數的小椅子,排有三四層,看著彷彿像那看馬戲的起碼坐位差不多,只是都已有人坐在上面,惟最下一層空著七八張椅子。

那人對老殘道:「請你在這裡坐。」

老殘坐下,看那西面也是這個樣子,人已坐滿了。

仔細看那坐上的人,煞是奇怪。

男男女女參差亂坐,還不算奇。

有穿朝衣朝帽的,有穿藍布棉襖褲的,還有光脊樑的;也有和尚,也有道上;也有極鮮明的衣服,也有極破爛的衣服,男女皆同。

只是穿官服的少,不過一二人,倒是不三不四的人多。

最奇第二排中間,一個穿朝服旁邊椅子上,就坐了光脊樑赤腳的,只穿了一條藍布單褲子。

點算西首五排,人一大概在一百名上下。

卻看閻羅王寶座後面,卻站了有六七十人的光景,一半男,一半女。

男的都是袍子馬褂,靴子大帽子,大概都是水晶頂子花翎居多,也有藍頂於的,一兩個而已。

女的卻都是宮裝。

最奇者,這麼多的男男女女立站後面,都泥塑木雕的相仿,沒有一人言笑,也無一人左右顧盼。

老殘正在觀看,忽聽他那旁坐的低低問道:「你貴姓呀!」老殘回頭一看,原來也是一個穿藍布棉祆褲的,卻有了雪白的下須,大約是七八十歲的人了,滿面笑容。

老殘也低低答道:「我姓鐵呀。」

那老翁又道:「你是善人呀。」

老殘戲答道:「我不是善人呀。」

那老者道:「凡我們能坐小椅子的,都是善人。

只是善有大小,姻緣有遠近,我剛才看見西邊走了一位去做城隍了,又有兩位投生富貴家去了。」

老殘問道:」這一堆子裡有成仙成佛的沒有?」

那老翁道:「我不曉得,你等著罷,有了,我們總看得見的。」

正說話間,只見殿庭窗格也看不見了,面前丹墀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彷彿一片敞地,又像演武廳似的。

那老翁附著老殘耳朵說道:「五神問案了。」

當時看見殿前排了五把椅子,五張公案。

每張公案面前,有一個差役站班,同知縣衙門坐堂的樣子彷彿。

當真每個公堂面前,有一個牛頭,一個馬面,手裡俱拿著狼牙棒。

又有五六個差役似的,手裡也拿著狼牙棒。

怎樣叫做狼牙棒?一根長棒,比齊眉棒稍微長些,上頭有個骨朵,有一尺多長,茶碗口粗,四面一團一 一團一 轉都是小刀子如狼牙一般。

那小刀子約一寸長三四分寬,直站在骨朵上。

那老翁對老殘道:「你看,五神問案淒慘得很!算計起來,世問人何必作惡,無非為了財色兩途,色呢,只圖了片時的快活;財呢,都是為人忙,死後一個也帶不走。

徒然受這狼牙棒的若楚,真是不值。」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 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 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 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 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 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 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殘遊記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第十六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第十七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第十八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第十九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第二十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自序第一回 元機旅店傳龍語 素壁丹青繪第二回 宋公子蹂躪優曇花 德夫人憐惜看第三回 陽偶陰奇參大道 男歡女悅證初禪第四回 九轉成丹破壁飛 七年返本歸家坐第五回 俏逸雲除欲除盡 德慧生救人救澈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全卷第九回 德業積成陰世富 善緣發動化身香外編卷一(殘稿)讀後感——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讀書筆記——江湖夜雨付殘生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