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九懷(原文+翻譯+賞析): 匡機【原文】來將屈兮困窮1。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楚辭》九懷(原文+翻譯+賞析)

楚辭

九懷(原文+翻譯+賞析)

匡機

【原文】

極運兮不中,

來將屈兮困窮1。

余深愍兮慘怛,

願一列兮無從2。

乘日月兮上征,

顧游心兮鄗豐3。

彌覽兮九隅,

彷徨兮蘭宮4。

芷閭兮藥房,

奮搖兮眾芳5。

菌閣兮蕙樓,

觀道兮從橫6。

寶金兮委積,

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

揚流兮洋洋。

蓍蔡兮踴躍,

孔鶴兮迴翔7。

撫檻兮遠望,

念君兮不忘。

怫郁兮莫陳,

永懷兮內傷。

【註釋】

1極:窮盡。

運:轉動,移徙。

「極運兮不中」,《楚辭章句》:「周轉求君,道不合也。」

2愍(mǐn):同「憫」。

慘怛(dá):憂傷,悲苦。

一列:全部陳述出來。

3顧:眷顧。

游心:猶言涉想。

《莊子·駢拇》:「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

鄗(h&agra一ve;o):同「鎬」,周武王姬發的都城。

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南。

豐:周文王姬昌的都城,在今陝西省戶縣境內。

4彌覽:歷觀,遍觀。

九隅:九州。

蘭宮:長滿蘭草的宮室。

5閭:一作「室」。

藥:白芷。

奮搖:指各種香花芳草蓬勃生長開放。

6菌:通「箘(j&ugra一ve;n)」,即笛桂,又稱肉桂,一種香木。

觀(ɡu&agra一ve;n):宮廷或宗廟大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

也指樓台亭榭。

觀道:樓台旁的路。

7蓍蔡:老神龜。

《楚辭補注》:「蓍,當作耆」。

耆,老。

蔡,《章句》:「大龜也。」

《楚辭補注》:「《淮南》云:「大蔡,神龜。」

注云:「大蔡,元龜所出地名,因名其龜為大蔡。」

【譯文】

周轉求君卻得不到信任,

委屈歸來陷入困頓貧窮。

我心中憂傷啊無限悲痛,

想盡訴忠心竟無路可通。

乘駕日月飛上朗朗天空,

顧念追思周代豐都鎬京。

遍觀天下九州山川形勢,

徜徉在香潔高雅的蘭宮。

香芷的屋子,白芷的住房,

百花蓬勃開放,四處飄香。

菌桂掩亭閣蕙草飾高樓,

觀道縱橫一交一 錯密織如網。

金銀珠寶委積四處堆放,

華美的寶玉擺滿在庭堂。

河水飄桂花潺湲溢芳香,

水流揚微波浪花泛洋洋。

老神龜在岸邊跳躍爬行,

美孔雀白仙鶴回轉飛翔。

登高樓撫欄杆遠處眺望,

懷故國念君王時刻不忘。

心中憤懣鬱結不能陳訴,

永久的懷念呀內心悲傷。

【賞析】

這首詩抒寫詩人去國與戀國的內心矛盾衝突。

他周轉求君得不到任用,想陳述忠心也無路可通。

他只好超越現實,乘駕日月飛上朗朗天空,去追求理想中的世界。

那裡雖然寶金葵積,美玉盈堂,但詩人內心仍然懷戀故國,「念君兮不忘」。

通路

【原文】

天門兮地戶,

孰由兮賢者?

無正兮混廁1,

懷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

誰可與兮寤語2?

痛鳳兮遠逝,

畜鴳兮近處3。

鯨鱘兮幽潛,

從蝦兮游陼4。

乘虯兮登一陽一,

栽象兮上行5。

朝發兮蔥嶺,

夕至兮明光6。

北飲兮飛泉,

南采兮芝英7。

宣游兮列宿,

屈原思國順極兮彷徉8。

紅采兮驛衣,

翠縹兮為裳9。

舒佩兮綝纚,

竦余劍兮干將十。

騰蛇兮後從,

飛駏兮步旁國。

微觀兮玄圃,

覽察兮瑤光。

啟匱兮探筴,

悲命兮相當。

紉蕙兮永辭,

將離兮所思。

浮雲兮容與,

道余兮何之?

遠望兮仟眠,

聞雷兮闐闐。

一陰一憂兮感余,

惆悵兮自憐。

【註釋】

1混廁:混亂雜錯,是非不分。

廁:雜。

2假寐:《章句》:「不脫冠帶而臥曰假寐。」

愍:同「憫」。

寤語:寤寐同語,日夜相處。

寤:寤寐,醒時和睡時。

3鴳:通「鷃」,小鳥。

4鱘(xún):同「鱘」,一種大魚。

幽潛:深水潛藏。

從蝦:小魚蝦。

陼(zhǔ):通「渚」,水中小塊陸地。

5虯(qiú):虯龍,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

登一陽一:上天。

象:《章句》:「神像,白身赤頭,有翼能飛也。」

6蔥嶺:在新疆西南境,自北而南,綿亙於疏勒諸縣以西,崑崙、天山等皆發脈於此。

《楚辭補注》:「蔥嶺,山名。

其山高大,生蔥,故名。」

明光:《章句》:「暮宿東極之丹巒也。」

7飛泉:《楚辭補注》:「張揖雲,飛泉在崑崙西南。」

芝英:靈芝的花朵。

8宣游:遍游。

列宿:指天上二十八宿。

順極:圍繞北極星。

9「紅采」句:《章句》:「古本:「虹采兮霓衣。」

」騂(xīnɡ):紅色的馬,這裡用作形容詞,紅色的。

翠縹(pi&agra一ve;o):指淡淡的青雲。

縹:淡青色的帛。

十佩:繫在腰帶上的飾物,多以玉石等為之。

綝纚(chén lí):《章句》:「緩帶徐步,五玉鳴也。」

綝纚,即佩玉下垂的樣子。

竦(sǒnɡ):恭敬,這裡的意思是執、持。

干將:寶劍名。

《吳越春秋》:「干將,吳人莫邪,干將之妻也。

干將作劍,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

一陽一曰干將,一陰一曰莫邪。」

騰蛇:一種似龍的飛蛇。

騰:亦作「螣」。

《楚辭補注》:「《荀子》云:「螣蛇無足而飛。」

文子曰:「螣蛇無足而騰。」

郭璞云:「螣,龍類,能興雲霧而游其中。」

」飛駏:即駏驉,神話中的一種似馬的動物。

玄圃:同「縣圃」。

《章句》:「上睨帝圃,見天園也。」

瑤光:星名,即北斗第七星。

《楚辭補注》:「《淮南》云:「瑤光者,資糧萬物者也。」

注云:「瑤光,北斗杓的第七星也。」

啟:打開。

匱(ɡu&igra一ve;):盛物的箱子。

探:取。

筴(c&egra一ve;):占卜用的蓍草。

相當:一本「相」作「所」,是,此句言占卜結果說明己命所值不吉。

紉:穿連,連綴。

道:通「導」,引導。

之:往。

仟眠:昏暗不明的樣子。

《章句》:「遙視楚國,暗未明也。」

闐闐(tián):盛貌,盛聲也謂之闐闐。

(見王念孫《廣雅疏證》)這裡形容雷聲很大。

一陰一憂:同「隱憂」、「殷憂」,深憂。

感:通「撼」,震動。

【譯文】

天上有天門,地上有地戶,

不知哪條路賢人能出入?

世上無公正好壞相混雜,

內懷好品德何人能看出?

和衣而臥悲憫世風日下,

誰能與我同心日夜對語?

悲痛鳳凰已經遠遠逝去,

畜養鷃雀君王身邊親附。

大鯨鱘只能夠深水潛藏,

小魚蝦卻任意戲游洲渚。

乘虯龍飛上高空,

騎神像遨遊蒼穹。

早晨出發離開西方蔥嶺,

傍晚到達東方明光山中。

來到北方渴飲崑崙飛泉,

游至南方採摘靈芝花英。

遍游天上二十八座星宿,

圍繞北極漫步徘徊空中。

鮮紅的彩虹做成紅上衣,

淡青的雲朵做成青下裳。

徐行漫步玉珮叮咚作響,

握緊手中寶劍挺立眺望。

神蛇騰飛後面緊緊跟隨,

駏驉奔馳步步不離身旁。

暗暗地細觀看天帝園圃,

仔細地察看那北斗瑤光。

打開那小木箱取出蓍草,

悲歎我命苦卦象不吉祥。

穿起蕙草發誓永辭濁世,

將別時又想起我的君王。

乘駕浮雲自一由 自在逍遙,

浮雲飄忽把我引向何方。

遙望楚國到處昏暗不明,

耳聞雷聲空中轟轟作響。

深重的憂愁震撼我心靈,

惆悵無所依煢煢自憐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尋求賢人能走的通路,抒發了報國無門的憂傷苦悶。

詩人用比喻手法寫君王不能任用賢才,致使鳳凰遠逝,鷃雀近處;鯨鱘潛藏,魚蝦戲渚。

接著寫詩人離世遠遊,他乘虯龍,騎神像,北飲飛泉,南采芝英。

天國雖然美好,詩人內心卻仍然系念楚國君王,希望有接近君王的通路。

危俊

【原文】

林不容兮鳴蜩,

余何留兮中州1?

陶嘉月兮總駕,

搴玉英兮自修2。

結榮茞兮逶逝,

將去烝兮遠遊3。

徑岱土兮魏闕,

歷九曲兮牽牛4。

聊假日兮相佯,

遺光耀兮周流5。

望太一兮淹息,

紆餘轡兮自休6。

晞白日兮皎皎,

彌遠路兮悠悠7。

顧列孛兮縹縹,

觀幽雲兮陳浮8。

鉅寶遷兮砏殷,

雉鹹雊兮相求9。

泱莽莽兮究志,

懼吾心兮懤懤十。

步余馬兮飛柱,

覽可與兮匹儔。

卒莫有兮纖介,

永余思兮怞怞。

【註釋】

1蜩(tiáo):蟬。

中州:指中國。

《章句》:「我去諸夏,將遠逝也。」

2陶:喜,暢。

嘉月:吉祥的日子。

總駕:聚集車輛。

搴(qiān):拔,摘取。

3結:束。

榮:花。

茞(chaǐ):一種香草。

結榮茞:謂用花和茞草作束結書信的帶子。

逶逝:遠逝。

《章句》:「逶,一作遠。」

去:離開。

烝:指君王。

《章句》:「《爾雅》曰:「林烝,君也。」

4岱:泰山的別稱,也稱岱宗、岱岳。

魏闕:皇宮門外懸掛法令的地方。

《呂氏春秋·審為》:「身在一江一 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這裡作形容詞,巍峨高大的意思。

《楚辭補注》:「許慎雲,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魏:通「巍」。

九曲:這裡指九天。

《章句》:「過觀列宿,九天際也。」

牽牛:即牽牛星。

5相佯:亦作「相羊」,徘徊、遊蕩。

遺光:餘光。

周流:即周遊。

6太一:這裡指太一星,在紫微宮閶闔門中。

淹息:停滯不前。

7晞(xī):早晨的日光。

皎皎:潔白明亮。

彌(mí):遠,久長。

這裡形容道路遙遠。

8列孛(b&egra一ve;i):彗星。

《章句》:「邪視彗星,光瞥瞥也。」

縹縹(piāo):輕舉貌。

通「飄飄」。

幽云:幽暗的浮雲。

9鉅寶:神名,又稱天寶,雞頭人身。

(見《漢書·揚雄傳》注)。

砏殷(pān yīn):石聲。

雉:野雞。

雊(ɡ&ogra一ve;u):野雞鳴叫。

十懤懤(chóu):憂愁貌。

飛柱:神山名。

《章句》:「徘徊神山,且休息也。」

匹儔:伴侶。

《章句》:「歷觀群英,求妃合也。

二人為匹,四人為儔。」

纖介:細微,少數。

怞怞(yōu):憂貌。

《章句》:「愁心長慮,憂無極也。」

【譯文】

樹林裡不容鳴蟬停留,

我為何要留在中國九州?

喜吉日吩咐集聚車駕,

採摘玉英我要自飾自修。

用茞草把書信捆紮寄君王,

我將離開君王去遠方遨遊。

徑登巍巍泰山頂,

遍經九天訪牽牛。

暫且趁著閒暇娛樂逍遙,

藉著太一陽一餘暉四處遨遊。

仰望太一明星止步休息,

放鬆馬的韁繩我要整休。

早晨初升的太一陽一明亮亮,

道路曲折漫長無盡頭。

回看彗星閃閃飛逝去,

眼觀幽雲空中漫飄流。

天神鉅寶遷移石聲隆隆,

野雞一齊鳴叫雌雄相求。

茫茫一片何處盡展心志,

心生恐懼滿腔抑鬱憂愁。

我的馬兒漫步飛柱山下,

看誰能做我的伴侶配偶。

終於沒有一個合乎理想,

我思緒綿綿啊愁苦悠悠。

【賞析】

這是一首寫去國遠遊的詩。

詩人抒寫超越現實升空漫遊的歷程,他上泰山,訪牽牛星,望太一尊神,看彗星輕輕飄去。

天上雖然美好,然而「泱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幬恃」,終究不是理想的處所。

昭世

【原文】

世混兮冥昏,

違君兮歸真1。

乘龍兮偃蹇,

高迴翔兮上臻2。

襲英衣兮緹習,

披華裳兮芳芬3。

登羊角兮扶輿,

浮雲漠兮自娛4。

握神一精一兮雍容,

與神人兮相胥5。

流星墜兮成雨,

進瞵盼兮上丘墟6。

覽舊邦兮滃郁,

余安能兮久居7?

志懷逝兮心懰慄,

紆餘轡兮躊躇8。

聞素女兮微歌,

聽王后兮吹竽9。

魂淒愴兮感哀,

腸回回兮盤紆十。

撫余佩兮繽紛,

高太息兮自憐。

使祝融兮先行,

令昭明兮開門。

馳六蛟兮上征,

竦余駕兮入冥。

歷九州兮索合,

誰可與兮終生?

忽反顧兮西囿,

睹軫丘兮崎傾。

橫垂涕兮泫流,

悲余後兮失靈。

【註釋】

1冥昏:昏暗無光。

違君:離開國君。

歸真:回歸純真本性。

《章句》:「將去懷王,就仁賢也。」

2偃蹇(yǎn jiǎn):高高的樣子。

臻(zhēn):至,達到。

《章句》:「行戲遨遊,遂至天也。」

3襲:穿上。

英衣:花衣。

緹習(tí xí):這裡用作形容詞,色彩鮮艷。

《章句》:「重我絳袍,彩色鮮也。」

緹:原為黃赤色的絲織品,習:麻織的衣。

4羊角:旋風。

《楚辭補注》:「《莊子》:「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疏》云:「旋風曲戾,猶如羊角。」

《音義》云:「風曲上行曰羊角。」

」扶輿:猶言扶搖,隨風盤旋貌。

雲漠:《章句》:「或曰:浮雲漢。

漢,天河也。」

雲漠,即雲漢。

漠:當作「漢」,形近而誤。

5神一精一:神明。

《章句》:「握持神明,動容儀也。」

雍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

相胥:互相幫助。

6進:一作「集」,是。

瞵(lín)盼:左顧右盼。

瞵:視,看。

丘墟:高丘,或指崑崙之墟仙境。

7滃郁:雲氣迷濛的樣子。

8懰慄(liū l&igra一ve;):悲傷。

紆(yū):舒緩。

躊躇(chóu chú):猶豫,徘徊。

9素女:神女名。

《章句》:「神仙謳吟,聲依違也。」

王后:指伏妃。

《章句》:「伏妃作樂,百蟲至也。」

十淒愴(chu&agra一ve;nɡ):淒慘悲傷。

回回:紆回曲折。

佩:玉珮,古人腰間飾物。

高太息:長長地歎息。

祝融:南方火神。

《章句》:「俾南方神開軌轍也。」

昭明:炎神。

《章句》:「炎神前驅,關梁發也。」

六蛟:六龍。

竦:跳,騰飛,與「聳」通。

入冥:升入太空。

《章句》:「遂馳我車,上寥廓也。」

索合:索求志同道合的人。

《章句》:「周遍天下,求雙匹也。」

西囿(y&ogra一ve;u):西方的園圃。

軫(zhěn)丘:高峻的山。

崎傾:崎嶇險峻。

泫(xu&agra一ve;n):水滴下的樣子。

泫流:眼淚泫然流下。

後:這裡指君王。

失靈:失去聰明。

【譯文】

世時黑昏混亂忠奸不分,

我要離開君王歸返本真。

乘駕飛龍高高飛昇,

迴旋翱翔直達蒼穹。

身穿斑斕如花美上衣,

腰繫美麗裙裳芳香濃郁。

乘旋風扶搖盤旋上九天,

飄浮銀河暫且自樂自娛。

振奮精神態度從容不迫,

與仙人情思相通結伴侶。

流星紛紛墜一落 如同降雨,

左顧右盼登上崑崙之墟。

下視故國雲氣迷漫,

我怎能在這裡久居。

決心遠走高飛啊心中傷悲,

放鬆我的馬韁啊徘徊猶豫。

聽素女清音妙歌聲婉轉,

聞伏妃吹竽妙曲音悠揚。

神魂淒慘悲傷感慨哀痛,

思緒綿綿盤曲鬱結愁腸。

撫摩玉珮繽紛作響,

長長歎息自憐自傷。

遣火神祝融先行開路,

令炎神昭明開門候望。

駕起六龍向上飛昇,

乘車高馳直上太空。

遊遍九州尋求知音知己,

誰能與我一同奮鬥終生?

忽然回頭眺望西方園圃,

只見山勢高峻崎嶇崢嶸。

思戀故國不禁涕淚橫流,

悲傷君王始終糊塗昏庸。

【賞析】

《昭世》以乘龍飛昇遊仙為內容,抒寫詩人忠君與罪君、戀國與去國的內心矛盾衝突。

首先寫詩人因為世態混亂冥昏而離開君王飛昇蒼穹,雖然與神人相胥精神振奮,遙望舊邦卻不願久居。

接著寫詩人漫遊天國聞素女微歌,聽王后吹竽,歷九州卻難尋知音。

最後哀歎楚國危急,悲傷君王昏庸誤國。

尊嘉

【原文】

季春兮一陽一陽一1,

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蘭生2,

委積兮縱橫。

一江一 離兮遺捐,

辛夷兮擠臧3。

伊思兮往古4,

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一江一 ,

屈子兮沉湘5。

運余兮念茲6,

心內兮懷傷。

望淮兮沛沛,

濱流兮則逝7。

榜舫兮下流,

東注兮磕磕8。

蛟龍兮導引,

文魚兮上瀨9。

抽蒲兮陳坐,

援芙蕖兮為蓋十。

水躍兮余旌,

繼以兮微蔡。

雲旗兮電騖,

倏忽兮容裔。

河伯兮開門,

迎余兮歡欣。

顧念兮舊都,

懷恨兮艱難。

竊哀兮浮萍,

泛一婬一兮無根。

【註釋】

1季春:一陰一歷三月曰季春,為春季之末。

季:末,小。

一陽一陽一:風和日麗的樣子。

2余悲兮蘭生:《章句》:「哀彼香草,獨隕零也。」

生:一作悴。

3一江一 離:蘼蕪,香草名。

遺捐:遺棄。

《章句》:「忠正之士,棄山林也。」

辛夷:香木名。

花蕊初出似筆,又名木筆。

擠臧:排擠隱藏。

臧:同「藏」。

4伊:發語詞。

往古:往古之人。

5伍胥:伍子胥,春秋楚人,為報父仇奔吳。

佐夫差大破越王勾踐,後被讒,自剄死。

湘:湘一江一 ,在今湖南省。

屈原自沉汨羅一江一 ,此言「沉湘」,是泛稱。

6運余:轉過念頭想到自己。

7淮:淮河。

沛沛:水勢盛大貌。

濱:涯,水邊。

這裡用作動詞,站在水邊。

8榜舫:乘舟。

榜:船槳。

這裡用作動詞。

舫:船的通稱。

兩船並在一起也稱舫。

磕磕(kē):石聲,水石撞擊聲。

9文魚:有斑彩花紋的魚。

一說鯉魚。

瀨:急流。

十抽蒲:抽拔蒲草。

《章句》:「拔草為席,處薄單也。」

芙蕖(fú qú):荷花。

微蔡:小草。

《章句》:「續以草芥,入己船也。」

電騖(w&ugra一ve;):風馳電掣般的前進。

騖:急跑。

容裔(y&igra一ve;):這裡形容高低起伏的樣子。

泛一婬一:隨波漂浮的樣子。

【譯文】

一陽一春三月風和日麗,

百花爭艷芳草萋萋。

我悲歎蘭草凋零獨憔悴,

枝葉亂生不逢時被丟棄。

香草一江一 離遺棄在山野裡,

似筆辛夷自隱藏受排擠。

想起那往古的俊傑賢良,

多半是命運多舛遭禍殃。

子胥被害一屍一浮一江一 河,

屈原放逐自沉湘一江一 。

轉念自己今日遭遇,

心懷悲痛無限感傷。

眼望淮水滾滾東流,

真想隨水流逝遠方。

乘坐大船順流而下,

東流入海水石擊撞。

使蛟龍在前面引路導一航,

命文魚助我逆流而上。

拔蒲草做坐席陳放船中,

采荷葉做船篷蓋在船上。

水花飛濺濺上我的船旗,

草芥漂浮浮上我的船幫。

張起雲旗船兒風馳電掣,

波濤洶湧船兒起伏搖蕩。

水神河伯打開大門,

歡欣迎我前來拜訪。

思念楚國郢都終生難忘,

心懷怨恨舉步維艱惆悵。

自己哀歎像那水上浮萍,

四處漂泊無根難回故鄉。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一陽一春三月的美好時節不能被君王重用,只能臨淮水而悲歎,順水漂流像無根的浮萍。

泛流部分用浪漫手法把神話和現實結合起來,既有蛟龍導引,文魚上瀨,河伯開門,也有抽蒲陳坐,援芙蓉以為蓋。

無論是現實的還是神話的,各種意象都緊密圍繞泛流寫出。

蓄英

【原文】

秋風兮蕭蕭,

舒芳兮振條1。

微霜兮眇眇,

病殀兮鳴蜩2。

玄鳥兮辭歸,

飛翔兮靈丘3。

望溪兮滃郁,

熊羆兮啕嗥4。

唐虞兮不存,

何故兮久留?

臨淵兮汪洋,

顧林兮忽荒。

修余兮褂衣5,

騎霓兮南上。

乘雲兮回回,

亹亹兮自強6。

將息兮蘭皋,

失志兮悠悠7。

蒶蘊兮霉黧,

思君兮無聊8。

身去兮意存,

愴恨兮懷愁9。

【註釋】

1蕭蕭:風聲。

舒芳:使花草舒展、挺拔。

振條:讓樹的枝條搖動。

2眇眇(miǎo):這裡是微小的意思。

病殀:蜷曲、萎縮。

《章句》:「飛蟬捲曲而寂寞也。」

3玄鳥:這裡指燕子。

靈丘:神山。

《章句》:「悲鳴神山,奮羽翼也。」

4滃(wěnɡ)郁:水勢盛大。

啕:同「吼」。

嗥:野獸大聲叫。

5褂(ɡuī)衣:婦人上服稱衣。

6回回:盤旋而上的樣子。

亹亹(wěi):勤勉不倦的樣子。

7皋(ɡāo):水邊的高地。

失志:失去志向,理想不能實現。

8蒶蘊(fén y&ugra一ve;n):蓄積。

《章句》:「愁思蓄積,面垢黑也。」

霉黧(méi lí):垢黑的樣子。

《楚辭補注》:「霉,音眉,物中久雨青黑。

一日敗也。

黧:黑黃。」

9愴(chu&agra一ve;nɡ):悲傷。

【譯文】

秋風啊秋風瑟瑟聲蕭蕭,

使花草搖動讓樹枝動搖。

微霜降落大地白茫茫,

鳴蟬蜷曲聲默難鳴叫。

燕子辭別北方回歸南方,

徑向神山靈丘振翅飛翔。

望遠山澗溪水雲霧迷漫,

山中熊羆吼叫驚動四方。

聖君唐虞已經不復存在,

我為什麼還要久留故鄉?

面臨深淵只見一片汪洋,

回顧山中森林寥廓浩茫。

整飾好自己的衣服行裝,

乘虹霓騰空飛向南方。

駕起五彩祥雲盤旋而上,

勤勉不倦日夜自勵自強。

在長滿蘭草的岸邊暫且休息,

理想難實現心中不平恨悠悠。

愁思蓄積不散面目黑瘦,

思念君王鬱悶不樂心傷憂。

身離國君去,情意卻長留,

悲傷怨恨多,心懷萬古愁。

【賞析】

《蓄英》寫詩人面對秋風蕭蕭的肅殺景象,想到君王昏庸,唐虞不存,只好離開故土飛向遠方了。

他騎霓南上,乘雲迴旋,不斷地修養自身,自勵自強,希冀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他雖然去國遠遊,卻時時刻刻思念君王,「身去兮意存」,充分表達了他戀國與去國的矛盾。

思忠

【原文】

登九靈兮游神,

靜女歌兮微晨1。

悲皇丘兮積葛2,

眾體錯兮一交一 紛。

貞枝抑兮枯槁,

枉車登兮慶雲3。

感余志兮慘慄,

心愴愴兮自憐。

駕玄螭兮北征,

向吾路兮蔥嶺4。

連五宿兮建旄,

揚氛氣兮為旌5。

歷廣漠兮馳騖,

覽中國兮冥冥6。

玄武步兮水母,

與吾期兮南榮7。

登華蓋兮乘一陽一,

聊逍遙兮播光8。

抽庫婁兮酌醴,

援瓟瓜兮接糧9。

畢休息兮遠逝,

發玉軔兮西行十。

惟時俗兮疾正,

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

心怫郁兮內傷。

【註釋】

1九靈:九天。

游神:舒放精神。

《章句》:「想登九天,放精神也。」

靜女:指神女。

微晨:黎明。

2皇丘:美大的山丘。

3貞:正直。

枉:彎曲。

慶云:祥雲、瑞氣。

《章句》:「慶雲,喻尊顯也。

言葛有正直之枝,抑棄枯槁而不見采枉壞惡者滿車升進,反見珍重御尊顯也。

以言貞正之人棄於山野,佞曲之臣升於顯朝。」

4玄螭(chī):黑色的無角龍,指山神。

《章句》:「將乘山神而奔走也。」

螭:傳說中沒有角的龍。

征:行。

5五宿(xi&ugra一ve;):天上的五個星宿。

旄(máo):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幟。

這裡泛指旗幟。

氛:霧氣。

6漠:遼闊空曠之地。

馳騖(w&ugra一ve;):馳騁。

7玄武:指神龜。

《禮·曲禮》:「前朱雀而後玄武。」

疏:「玄武,龜也。

龜有甲,能禦侮用也。」

水母:水神。

《章句》:「天龜水神,侍送余也。」

南榮:南方。

《章句》:「南方冬一溫一 ,草木常茂,故曰南榮。」

8華蓋:星名,包括北斗等群星。

《楚辭補注》:「《大象賦》云:「華蓋於是乎臨映。」

注云:「華蓋七星,其柢九星,合十六星。

如蓋狀,在紫微宮中,臨勾陳上,在蔭帝座。」

」乘一陽一:上天。

播光:當作「瑤光」,指北斗第七星。

9庫婁:星名。

《楚辭補注》:「晉《天文志》云:「庫婁十星,六大星為庫,南四星為樓。」

按,庫婁形似酌酒之器,故雲。」

瓟(bó)瓜:小瓜。

這裡是星名。

《楚辭補注》:「瓟瓜,天官星。

古曰瓟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

十軔(r&egra一ve;n):制止車輪轉動的木頭。

寤(w&ugra一ve;):睡醒。

辟摽(biāo):撫摩捶擊胸口。

辟:拊心貌。

摽:擊打。

《詩經·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摞。」

言睡不著覺撫心捶胸長歎。

【譯文】

登上九天舒放精神,

在黎明時分傳來神女歌聲。

悲歎那大山中葛草成堆,

盤根錯節亂亂紛紛。

挺拔的枝幹被壓抑多枯槁,

彎枝曲杈反被珍重敬尊。

我心慘痛如刀割,

淒淒慘慘自哀自憐自傷情。

駕起龍車向北奔馳,

直向自己的來路西北蔥嶺。

連起五星宿作旗旄,

揚起那滿天雲霧作旗旌。

在那遼闊無際的曠野奔馳,

遍觀中國一片昏暗不明。

神龜與水神前來送行,

與我約定在繁花盛開的南國相逢。

登上華蓋星來到天頂,

暫且逍遙在北斗群星之中。

舉起庫婁群星斟滿酒漿,

端著天官四星承接食糧。

休息之罷我將遠去,

驅車出發直奔西方。

想到當今世俗嫉恨正直,

絕不可以長久留在此方。

憂愁難眠啊捶胸長歎思不斷,

心中不快啊愁苦鬱悶自哀傷。

【賞析】

這首詩抒寫詩人憤世嫉俗、矢志不渝的情懷。

他悲歎葛草堆積,貞枝枯槁,憤然離世,命駕遠行。

其中「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為旌」,「抽庫婁兮酌醴,援爬瓜兮接糧」,運用浪漫的誇張手法烘托出詩人的高大形象。

陶雍

【原文】

覽杳杳兮世惟,

余惆悵兮何歸1?

傷時俗兮混亂,

將奮翼兮高飛。

駕八龍兮連蜷,

建虹旌兮威夷2。

觀中宇兮浩浩,

紛翼翼兮上躋3。

浮溺水兮舒光,

淹低佪兮京沶4。

屯余車兮索友,

睹皇公兮問師5。

道莫貴兮歸真,

羨餘術兮可夷6。

吾乃逝兮南娭,

道幽路兮九疑7。

越炎火兮萬里,

過萬首兮嶷嶷8。

濟一江一 海兮蟬蛻,

絕北梁兮永辭9。

浮雲郁兮晝昏,

霾土忽兮塺塺十。

息一陽一城兮廣夏,

衰色罔兮中怠。

意曉一陽一兮燎寤,

乃自軫兮在茲。

思堯舜兮襲興,

幸咎繇兮獲謀。

悲九州兮靡君,

撫軾歎兮作詩。

【註釋】

1杳杳:幽暗,深遠的樣子,這裡引申為愚昧。

惟:謀。

《章句》:「觀楚泥濁,俗愚蔽也。」

2連蜷(quán):蜷曲的樣子。

威夷:同「逶迤」「委蛇」。

彎彎曲曲連續不斷的樣子。

3中宇:即宇中,天下。

翼翼:壯健貌。

躋(jī):登,上升。

4溺水:溺與弱同。

弱水,水名。

舒光:煥發光彩。

《章句》:「遂渡沉流,揚一精一華也。」

沶(zhǐ):同「沚」,水中小塊陸地。

《章句》:「水中可居為洲,小洲為渚,小渚為沶。

京沶,即高洲也。」

5屯:駐紮。

皇公:天帝。

《章句》:「遂見天帝,諮秘要也。」

6歸真:歸返自然本性。

夷:喜。

《章句》:「念己道藝,可悅樂也。

《詩》云:「既見君子,我心則夷。」

夷,喜也。」

7娭(xī):同「嬉」,遊戲。

南娭:即到南方遊戲。

九疑:九疑山,又名蒼梧山,虞舜葬處,在今湖南省寧遠縣南。

8萬首:指海中眾多島嶼。

嶷嶷(n&igra一ve;):同「嶷嶷」,高峻的樣子。

9蟬蛻(tu&igra一ve;):蟬脫皮。

比喻解脫。

《史記·屈原傳》:「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梁:高陵大山。

永辭:長訣而去。

十霾(mái):一陰一霾。

塺塺(m&ogra一ve;):塵土飛揚的樣子。

一陽一城:春秋時楚地。

《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惑一陽一城,迷下蔡。」

註:「楚之貴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廣夏:大屋。

夏:通「廈」。

罔:同「惘」,失意。

曉一陽一:曉明。

燎寤:即「僚悟」,明白,理解。

自軫(zhěn):一本作「息軫」,「自」為「息」之壞字,是息軫,停車。

譯文從之。

襲興:相繼興盛。

幸:為天子所親愛,一寵一 幸。

靡君:《章句》:「傷今天下無聖主也。」

【譯文】

看楚國混濁世人多愚昧,

我心惆悵無聊何處歸?

哀傷世俗一片混亂,

我將要展翅高飛。

乘駕八龍蜷曲向前,

樹起霓虹旗招展逶迤。

看天下浩浩渺渺,

八龍矯健沖天飛起。

渡過了弱水煥發光彩,

暫停留漫步在水中高地。

把我的車駕集合起來去尋求朋友,

見天公忙請教問師學習 。

論大道莫貴於返璞歸真,

稱讚我有道術實在可喜。

我將要去南方周遊嬉戲,

經過那崎嶇山路上九疑。

越過熱如烈火的萬里酷熱地,

渡過海中高聳的萬座險島嶼。

渡過一江一 海脫離濁穢獲新生,

跨越北面的高陵大山長訣而去。

烏雲沉沉白晝暗如夜,

風捲塵土迷迷濛濛遮天日。

在一陽一城的高屋大廈暫且歇息,

容顏衰老心神恍惚啊落拓失意。

我心裡明白通達事理不糊塗,

在這裡我暫且停車自休息。

想那唐堯與虞舜相繼昌盛,

只為重用皋陶獲得興邦計。

傷今天下沒有賢君聖主呀,

撫軾長歎作詩抒情意。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逃逸歸隱返璞歸真和希望輔佐聖君振興邦國的矛盾。

詩人傷時俗之混亂,將奮翼而高飛,他請教皇公天帝,皇公天帝稱讚他返璞歸真。

他登九疑,越炎火,渡一江一 海,雖然蟬蛻濁穢,但是仍覺得落拓失意。

他多麼希望自己能像皋陶那樣遇見堯舜明君施展才能,然而九州無明君,只能撫軾作詩長歎了。

株昭

【原文】

悲哉于嗟兮,

心內切磋1。

款冬而生兮,

凋彼葉柯2。

瓦礫進寶兮,

捐棄隨和3。

鉛刀厲御兮,

頓棄太阿4。

驥垂兩耳兮,

中阪蹉跎5。

蹇驢服駕兮,

無用日多6。

修潔處幽兮,

貴一寵一 沙劘7。

鳳凰不翔兮,

鶉鴳飛揚8。

乘虹驂霓兮,

栽雲變化。

鷦鵬開路兮,

後屬青蛇9。

步驟桂林兮,

超驤卷阿十。

丘陵翔舞兮,

溪谷悲歌。

神章靈篇兮,

赴曲相和。

余私娛茲兮,

孰哉復加?

還顧世俗兮,

壞敗罔羅。

卷佩將逝兮,

涕流滂沲。

【註釋】

1于嗟(xū jiē):歎息聲。

於為吁之省借。

切磋(qiē cuō):古時雕刻骨器叫切,雕刻象牙叫磋。

後每引以比喻學問之觀摩或朋友之攻錯。

這裡則用以比喻內心如刀切磋一樣疼痛。

2款冬:多年生草本植物。

雖冰雪之下也能生芽,開花最早,故名款冬。

3礫(l&igra一ve;):石頭。

隨:同「隋」,隋侯之珠。

《淮南子·覽冥訓》:「隋侯之珠。」

註:隋,漢東之國,姬姓諸侯也。

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敷之。

後蛇於一江一 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和:和氏璧。

《韓非子·和氏》載,楚人卞和得璞玉,獻厲王、武王,皆以為誑,刖其左右足。

及文王立,乃使人理其璞,果得寶玉,遂命曰和氏之璧。

4鉛刀:不鋒利之刀,喻無用之人。

厲御:積極進獻。

頓:同「鈍」,不鋒利。

太阿:寶劍名。

也作泰阿。

傳說春秋時楚王命歐冶子干將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

5阪:山坡。

蹉跎(cuō tuó):失足,顛蹶。

6蹇(jiǎn):跛,瘸。

7沙劘(suō mó):即摩挲,用手撫摩。

引申為親暱。

8鶉:即鵪鶉。

鴳(y&agra一ve;n):鷃雀,一種小鳥。

9鷦鵬:鳥名。

《廣雅·釋烏》「鷦鵬,鳳凰屬也。」

十步驟:或慢或快地前進。

步:緩行。

驟:疾走。

驤(xiānɡ):馬昂首疾走。

卷阿(quán ē):險峻的高山。

卷:曲。

引申為險峻。

阿:大陵,高山。

赴曲:齊奏樂曲。

《章句》:「宮商並會,應琴瑟也。」

孰哉復加:即孰復加哉。

《章句》:「天下歡悅,莫如今也。」

罔羅:捕動物的用具,引申為搜集包括之義。

《漢書·王莽傳》:「罔羅天下異能之士。」

這句的意思是,敗壞了禮賢下士搜求人才的制度。

卷佩:收拾行裝。

佩:衣帶上的飾物,這裡代指衣物。

滂沲:同「滂沱」。

本指雨下得很大,這裡形容眼淚流得很多。

【譯文】

悲傷啊我仰天長歎,

內心裡如劍削刀剜。

款冬在嚴寒中開花,

百花香草枝葉凋殘。

瓦器碎石進獻為寶,

隋珠和璧拋棄一邊。

鉛刀鈍劣高位任用,

丟棄不用太阿寶劍。

千里良馬疲憊垂耳,

半山坡上蹉跎不前。

跛腳瘸驢拉車駕轅,

無用之人日益增添。

清廉之士退避歸隱,

權貴一寵一 臣君前弄權。

鳳凰不能自一由 翱翔,

鵪鶉鷃雀任意飛竄。

乘駕虹霓升空遠遊,

車載彩雲變化萬端。

命令鷦鵬前面開路,

再叫青蛇緊跟後邊。

或慢或快走在桂林道上,

駿馬昂首越奇峰高山。

山丘起伏歡樂起舞,

溪谷流水歌聲潺潺。

奮筆寫出神靈篇章,

琴瑟齊奏宮商相和。

我在這裡私自娛悅,

哪裡還有這樣歡樂?

環顧人間世俗百態,

敗壞綱紀誤君誤國。

收拾行裝將去遠方,

思念故國淚流滂沱。

【原文】

亂曰:

皇門開兮照下土,

株穢除兮蘭芷睹1。

四佞放兮後得禹,

聖舜攝兮昭堯緒,

孰能若兮願為輔2。

【註釋】

1皇門:指君王之門。

《章句》:「王門啟開,路四通也。」

株穢:污穢邪惡的東西。

2四佞(n&igra一ve;nɡ):指堯的四個佞臣:驩兜、共工、苗、鯀。

佞:奸臣。

攝:攝政,代君主處理國家政務。

昭:發揚光大。

堯緒:唐堯傳留下來的事業。

輔:輔佐之臣。

【譯文】

尾聲:

君門大開,光明普照下方,

掃除邪惡濁穢,觀百花綻放。

放逐四佞,大禹得掌朝政,

虞舜攝國承繼唐堯,事業興旺,

誰能像堯舜,我願為輔相。

【賞析】

這首詩為漢代王褒所作,表現了詩人對社會混亂,摧殘人才現象的痛心疾首。

他採用博喻手法對比羅列自然界的、社會的、歷史的、現實的,諸多摧殘人才、重用無能之輩的現象,使人讀了觸目驚心。

離騷(原文+翻譯+賞析) 九歌(原文+翻譯+賞析) 天問(原文+翻譯+賞析) 九章(原文+翻譯+賞析) 遠遊(原文+翻譯+賞析) 卜居(原文+翻譯+賞析) 漁父(原文+翻譯+賞析) 九辯(原文+翻譯+賞析) 招魂(原文+翻譯+賞析) 大招(原文+翻譯+賞析) 惜誓(原文+翻譯+賞析) 招隱士(原文+翻譯+賞析)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楚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