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可是一人拗不過兩,妙善大師和保姆,因為腿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

觀音菩薩傳奇

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

話說永蓮好意勸她前行,到了村落之處再找地方休息。

可是一人拗不過兩,妙善大師和保姆,因為腿酸腳軟,委實不能再走,只得放下包囊,各各找塊平淨的大石,坐下休息。

走路也有個秘訣,最忌的便是中途休息。

你若走長路,到半路上覺得力疲,盡寇放緩些腳前行,雖然覺得勉強,但勇氣不退,始終可以走到;若覺得力怯,便坐下休息,非但越休息越覺疲乏,並且連前進的勇氣也會因之減退,重新站起來走時,竟有寸步難行之勢哩!

她們三人都不會走慣長路,故不知此種訣竅,當時一坐下來,竟如生了根一般,恨不得就在此間過宿。

還算永蓮催迫得緊,好容易催得妙善大師和保姆站起身來,撣了撣身上塵埃,正待各攜包囊往前走。

不料正在此時,當頭「哇——哇——哇——」一連幾聲烏鴉叫,嚇得三人沒了主意。

永蓮道:「常言說得好,老鴉叫,禍事到,何況叫的又是吃人的烏鴉呢?我早叫你們走路,若聽了我的話,此刻相去已遠,避得過烏鴉之厄。

如今卻是怎處?」

她們說話之際,四方的烏鴉,都聞聲而集,滿天空都是『啞哇,啞哇」的叫聲,也不知共有多少。

它們好似今天得到了可口的食物,大家都在那裡歡欣鼓舞,互相慶幸似的。

這麼一來,把永蓮等弄行手足無措。

到底妙善大師修持功深,定力堅固,卻反而坐將下去,向二人說道;「你等且都坐下來,收攝心神,休得驚慌,我自有道理。」

二人沒法,只索坐下,聽候烏鴉來啄食,那恐懼一念,早巳拋向九霄雲外。

但那許多烏鴉,嘴裡雖「啞哇,啞哇」地叫,在三人頭上不住地來往盤旋,卻並不下來啄食。

原來心神不亂的人,異類眼中看得極偉大,是不敢驟然相侵的。

烏鴉盤旋不下,也只為此。

但烏鴉雖不下來啄食,卻盤旋飛鳴,圍守著三人,也終究不肯捨之而去,如此約有半個時辰。

妙善大師坐到分際,忽然覺得靈台間光明一閃,就似乎有人告訴她道:「你這人好呆,烏鴉飛鳴,志在求食,它又不是一定要吃人。

你如給它些東西,它們自去爭食,你等不是就可以脫身了嗎?你那袋中的飯干,不是很好的食糧嗎?」

妙善大師此心一動,便立刻將自己身上的黃布袋解開,抓了一大把飯干,用力向平地上撒去,烏鴉見了,果然都爭著去啄食。

她於是摻撒了大半袋飯干在地,空中已不見一隻烏鴉,她這才喚同二人,各各帶了行李,三步當兩步地一路踉蹌下山,也不顧腳下高低,直奔到山麓,果真不見有烏鴉追來,方才安了心緩緩向村落前進,直走到紅日西沉,方才達到村舍。

那村中的人,見三眾打扮離奇,不像近地之人,男男女女都圍上來觀看問洵。

妙善大師南無著手,向大家說道:「貧尼妙善,是興林國耶摩山下金光明寺中的住持,只因發願往朝須彌,與她二人一路行來。

不料錯走了路程,出了南谷,幸蒙善者指點,才繞道越過神鴉嶺,方得到此。

如今天色已晚,前面又沒村莊,不能再走,還望哪一位施主慈悲,借一席之地容過一宿,討一盂素齋果腹,別無所求。

明朝一早,就得告辭的。」

大家聽說是從神鴉嶺那一邊來,都面面相覷,其中有好事的人問道:「既是從那邊來,一路上可曾遇見神鴉?」

妙善大師回說遇見,又將剛才的情形訴說了一遍,眾人聽了,齊聲說道:「奇事,奇事!這三人有何魔力,連神鴉都不去傷她們,遮莫竟是神人嗎?」

其中有個村長模樣的人向眾說道:「爾等且休囉皂,這三人呢,原不是尋常人物,修行之人,上自三十三天,下至三十六道,無不敬畏,何況神鴉又是通靈的,自然不會去難為她們了。

現在既然來到我們村上,前面又是數十里沒有人煙的去處,我們就該好好地款待。

老漢家中現成有著空房子,就請三位到我那裡去歇宿吧。」

妙善大師等三人都合掌稱謝,一班村人也都說道:「劉老兒,今番倒叫你當一次上門差了。

三位高尼如其明天不上路的話,我們好歹輪流備齋款待,以盡地主之誼。」

說著大家散去,劉老兒便領了三人,一同到他家內,讓她們坐下,然後命家人出來相見。

他一家的人,的確都是好善向道之人,一見三位高尼,忙著去燒茶送水,準備齋飯,讓三眾吃了。

天色已經不早,便將她們送入一間潔淨上房,床 褥整齊,十分清爽,妙善大師等就在此中打坐參禪。

次日清晨,劉老兒準備了早齋,請三人吃過,苦苦挽留。

妙善大師謝道:「現在因朝山心切,不敢多留,有負老人家的盛意,只請指點前途路徑,那就感激不淺了。」

劉老兒情知留她們不得,便道:「從此間一直落北而行,走了三十里,前面有座小小山頭,名喚金輪山。

你們不必翻山而過,只消迤東而行,抄過山嘴,再投北走十七、八里,就是塞氏堡,可以投宿。

但在金輪山左近,卻須悄悄地從速過去,不可有所留戀,到得塞氏堡,也就沒事。

前途路徑,可從那邊再行探問。」

妙善大師等三人連連稱謝,告別登程,出了村予,一直取道向北而行。

起初只見一片漠漠平原,除了黃沙滾滾,白日昏昏之外,旁的一無所見,四邊連水草都尋不到。

只有她們三個人在沙漠中行走,在幽寂之中,稍稍露著一點生機。

她們呢,畢竟定力堅固,全不覺得有艱難畏懼之意,若在常人走到這種人煙水草都沒有的地方,誰也不免要心驚膽戰呢?

再說三人行了一程,果然遠遠望見一座山頭,斜迤在西北,雖不甚大,倒也林木森然,風景很是壯偉,這分明就是金輪山了。

她們在寂寞如死的荒原走動,如今忽見一座生氣勃勃的山林,不覺精神為之一振,連腳步也覺輕了不少,鼓勇向山下面來,不多時已到了金輪山麓。

只見那座山嶺,雖不高大,卻生得怪石嵯峨,奇峰疊嶂;青青的樹木,碧碧的小草,中間還夾雜著不知名的野花,好一派宜人的風景。

妙善大師看丁山景,不覺口中喃喃說道:「善哉,善哉!我等一路行了這許多的路,經過的山嶺也不少,何曾見過如此好風景!不料在這廣漠之間,卻有如此好山,這可見天地造物,出人意外了!」

她對於此間風景,生了愛之一念,於是貪看山色,流連不進。

那永蓮卻從旁催促道;「大師呀,我勸你莫要恁地留戀不捨。

劉老兒頃間不是曾經說過,叫我們到得金輪山下,要悄悄地從速過去,話中有因,看來此間定有什麼危險之處,我們還是快快過去吧!休再弄出枝節啊」

妙善大師道:「劉老兒不過如此叮囑,他究竟沒有說出什麼。

我看這座山生得如此可愛,也決不至於藏什麼妖魔鬼怪,況且在青天白日,看一會又怕怎的?」

永蓮道:「話雖如此說,但到底仔細為妙,貪閒玩畢竟也遲了朝山的路程。

況且,我往常聽大師講過,六賊之來,都由自肇。

照目下的情形講來,大師對於此山,已生了愛的意念,留,戀不捨,又動了貪的意念。

一念尚不能妄興,如今兼生二念,如何了得?我們還是走吧!」

妙善大師聽了這一番話,也自警悟,收攝心神,連說:「好,好,好!走,走,走!」

可是待要走時,已經來不及了。

正是:

菊在收心處,邪魔已到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