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及至聽得生時有許多異兆,想起寶德後懷孕時的夢境,暗想這孩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話說妙莊王在先聽說又生了一個女兒,心中老大有些不高興。

及至聽得生時有許多異兆,想起寶德後懷孕時的夢境,暗想這孩子遮莫有些來歷,心中才寬慰了不少。

就挨著妙字的排行,替她取名叫妙善。

朝野的臣民,聞知宮中又新添了一位公主,大家都歡欣鼓舞,鬧起慶祝的大典來。

妙莊王就在宮中大宴群臣三日。

在這三天裡面,興林國端的舉國如狂,到處懸燈結綵,演劇開筵,喜氣沖天,歡聲雷動,好一派昇平氣象。

本來百姓在承平豐稔之餘,又逢到如此喜慶之事,自然值得快樂了。

閒言休表,再說妙莊王在宮歡宴的第三天,命宮女將妙善公主抱到殿上與群臣相見。

不料這小孩子在宮中倒也無事,一到殿上,見了群臣酒醺肉炙的情形,馬上放聲大哭起來,再也休想住口,連乳她都沒用。

鬧得乳娘慌了手腳,群臣停了杯箸,妙莊王滿腹不快。

正在此時,忽有黃門上殿奏說;「朝門外有一位龍鍾老叟,說是有物獻與公主,求見我王。」

妙莊王便命宣到殿上,只見那老叟仙風道骨,品貌不凡。

妙莊王便向他問道:「老人家,你姓甚名誰?何方人氏?今天到此,有什麼事情?快快從實說來。」

老人道,「我王且休問老拙姓名來歷,先把我今天來此的原因,講給我王知曉。

老拙聞說我王新添了一位妙善三公主,大宴群臣,故而特地趕來,一則替我王道賀,二來要將這位公主的來歷,告知我王。

須知這位公主,是慈航降生,來救世間萬劫。

我王不要小看了這位公主,她會將現在人王的國家,將來化作佛王的國家哩!」

妙莊王聽了這一番玄妙的話不覺哈哈大笑道,「看不出你若大年紀,倒會胡說打謊!那慈航大土不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享受清福,倒肯重墮塵劫,托生到這裡來,做個凡夫俗子,這豈是情理以內的事?還說什麼人王國、佛王國哩!均本就是你這老頭兒編的謊言,你想騙得信孤家嗎?」

老人道:「我王有所不知,佛門之內,雖大都是抱出世觀的,但也未始沒有抱入世觀的。

慈航大士因為看了世人塵劫深重,苦厄難消,故發了尋聲救苦的宏願,今番投胎入世,豈是偶然?老拙何人,敢在我王面前打謊?此事委實是真。」

妙莊王又道:「就算老兒的話是有些來歷,縱使慈航大士發願入世救劫,也該化作男身,不合投生一個女兒,這也出於常情之外啊!我終有點不信。」

老者聞說,連稱:「善哉,善哉!此中因緣,豈能一一向我王說明?不信只索由你不信,但到將來,終有分曉的一天,如今老拙也正不必分辯。」

正在說話之時,那位抱在乳娘懷中的妙善公主,哭得益發厲害了。

妙莊王聽了小兒的哭聲,不覺心頭一動,接著向老者道;「如此說來,你這位老人家既然知道此兒宿世之因,想來是個有道之人。

現在這小兒如此狂啼大哭,究竟為了什麼,你可知道不知道?」

老者打個哈哈道;「知道,知道!一切前因後果,無有不知道。

公主的哭啊,這就叫做大悲!揩主因為今天見了我王為了她誕生,大開筵席,不知共殘殺了多少牛羊雞豕、蝦蟹禽魚,傷了許多生命,供大家口腹之惠,增自己無窮之孽。

因此大大不忍,故而啼哭不住。

況且大悲的主旨,不僅限於人類,凡是有生機之物,一概包括在內,就是一草一木,也同樣地悲愍,又何況牛羊禽魚的生命呢?」

妙莊王道:「既然如此,你老人家可有什麼方法,使這孩子住哭嗎?」

老者道:「有!有!有!待老拙念一偈她聽了,自然聽著會不哭。」

他於是便走到妙善公主身旁,用手摩著她頂門,喃喃地念道:「莫要哭!莫要哭!莫要哭昏了神,閉塞了聰明,莫要忘了你大慈的宏願,入世的婆心。

須識有三千浩劫,須由你去度;三千善事,須待你去行。

莫要哭!聽梵音。」

說也奇怪,那老者如此一念,那妙善公主,果然像懂得的一般,豎著耳朵聽,睜著眼睛向老者看了一看,已理會得他的意思,立刻就止住了哭,兩隻小眼睛卻盯住了老者。

這麼一來,把妙莊王與合殿群臣,都驚疑得面面相覷,嘖嘖稱奇。

正在此際,忽聽得老者說道,「如今公主哭是止了,老拙也不能在此久留,就此告辭了。」

說罷向妙莊王打了一躬,兩袖一揮,輕輕起處,逕自揚長下殿而去。

看他腰輕腳穩,健步如飛,不像是老人的行動。

妙莊王到此,知道他是個有道高人,失之一交一 臂,豈不可惜!

便吩咐值殿侍衛:「快去追趕,將老人請回,說孤家還有事要請求指教,務必請他回轉。

但是要善言相請,不可鹵莽得罪於他。」

侍衛領命而去,直到朝門,已不見老人蹤影。

於是大家乘著快馬,分東南西北四路出發追尋。

可是尋遍了六街三市,終究沒有老者的影子。

向眾百姓問吧,他們又處身在狂歡極樂的環境中,忙著飲宴取樂,誰也沒有留心什麼老者不老者,因此也問不出一個究竟來。

那一班侍衛,弄得沒有法子可想』,只得再向四處尋訪了一番,依然不見,只索回宮覆命。

妙莊王向群臣道:「分明看那老者走的,只一瞬間,就命他們去追,如何就會不見?難道那老者竟會插翅飛去不成?」

群臣個個驚異,大臣婆優門奏道,「臣想今天百姓慶祝,六街三市熱鬧異常,老者又健步如飛,當他闖出朝門,混在人叢之中,自然一時不易尋覓,若著侍衛逐戶挨家地尋訪去,定有老者的著落。」

話聲未絕,早有左相阿那羅接奏道:「使不得!使不得!今天百姓正自歡歡喜喜地慶祝盛典,若挨家逐戶地搜尋老者,豈不打斷了他們的高興,擾亂了大典?照老臣看來,那位老者,決非等閒之輩。

只聽他剛才一番議論和來去的行動,就可以知其大概。

他既不肯少留,尋訪也終於沒用,不如任他去罷!我看此位老者,多半是佛祖現身點化哩!」

你道他如何指說老者是佛祖呢?原來這位年高有德的阿那羅丞相,卻是深信佛法的,故無論何事,都會拿佛法來解釋的。

再說妙莊王一聽了阿那羅的那一番說話,又將頃間之事,仔細思忖了一番,不覺也有些將信將疑,說道:「倘果如賢卿所言,難得佛祖降臨,十分有幸,只可惜肉眼凡夫,當面竟識不破。

不然,多多請求沸祖指點,豈不是好?偏又當面錯過這種良機,不曾求到一點半點的指示,真是可惜!運算來都是孤家德薄所致,如今也沒得說了!」

當下阿那羅丞相又不免用言語將妙莊王安慰了一番,君臣又暢飲了一場,方才歡然而散。

不過那佛祖現化的一番事情,從此就傳遍了民間,大家都當一件奇事宣揚,幾乎街談巷議,沒一個不拿此事來做談助。

本來這興林國的百姓,根本早就被佛教所化,大部分都已傾信佛祖的。

另外一小部分,雖非傾誠相信,但腦海裡也一般的有佛祖的印象存留著。

故聞此事,都認起真來,還加上許多推測和許多附會,鬧得滿城風雨,通國皆知,好像釋迦牟尼佛祖,竟坐了興林國的寶位一般。

正是:

眾生誠擾擾,我佛總閒閒。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