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她此時身輕腳健,不消多少功夫,已到落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

觀音菩薩傳奇

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

話說觀世音菩薩自從脫卻凡胎,辭了妙莊王,一路足踏浮雲,直向南海普陀落迦山而來。

她此時身輕腳健,不消多少功夫,已到落迦崖下。

此間畢竟是靈山勝境,不同凡俗。

奇花異草,生遍四周;靈獸珍禽,迎人舞蹈;白蓮池上,送來萬縷幽香;紫竹林中,升起千般瑞靄。

中間卻是一座二品蓮台,霞光萬道,卻是空著。

菩薩到此,口說一聲「善哉」便跳上蓮台,端身趺坐,其時正是九月十九日。

渴現在民間一習一 俗,凡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這三天,一概認為觀音生日。

其實,二月十九是轉劫誕生之日,六月十九是捨身被剃之日,九月十九是證道正位南海普陀落迦山之日。

一習一 俗雖一齊視為生日,卻也非絕對沒來由的啊!

再說觀世音菩薩,證果蓮台,一心觀自在,度化了妙莊王等一班人以後,與善財、龍女同一居 紫竹林中,講清靜大法,逍遙自在。

有一天,卻有一個僧人,叫做沙門跋陀,他自西方佛國受了菩薩戒,大願力求往東土傳教。

如來諒他道行未深,雖其志可嘉,明知此去定然徒勞往返,故曾勸阻。

無奈這沙門跋陀立志堅決,執意要去,如來只好付了路引牒文,讓他自去,這也是他數中應當有此跋涉。

他費了幾年功夫,才到了東土,雲遊各處,向眾生宣揚佛法。

無奈一則因語言隔絕,東土人民不知他講些什麼,就沒人去理睬他;二來那時東土人民並不知有佛教,對於僧人都視為異端左道,就算語言能通,也決計不會有人信他說話。

因此兩個緣故,他雖然走遍中原各地,終是到處受人奚落。

他當下便打道西歸,一路上順便朝名山,那日恰巧到得南海,聞得觀世音菩薩在此,便志心往朝,請教一切。

菩薩見他立志可嘉,便向他問起東土情形。

沙門跋陀道:「不可說,不可說!那邊刀兵不絕,災障重重,人心險惡,爭奪頻頻。

弟子向他們說法,全然不悟,.還把弟子當做惡人,到處受他們奚落。

弟子生受這些,倒也罷了,只可憐那班芸芸眾生,磨劫當頭還自執迷不悟,欲化度也自無從,只得西歸向如來請得妙法,再行東去點化他們了。

在此經過,特拜朝菩薩,還望菩薩慈悲慈悲,用大法力感化這一班迷途眾生,一來使他們脫離苦厄,二則來也可宣揚佛法。」

扣世音菩薩道:「善哉,善哉!這是你功行未深,言語隔絕之故。

如今你且歸禮如來,改臼再行東去,我本著尋聲救苦之志,既然知道有此等事情,萬不容坐視,只索待我往中原走一遭了。」

沙門跋陀拜謝過了菩薩慈悲,逕自西去。

觀世音菩薩便吩咐善財、龍女好生看守靈山,自己便化身為一老媼,離了南海,一路上向中原而來。

扣世音菩薩化身丐婦模樣,一路上沿門托缽,與一班下愚百姓異常接近。

她看那各地的鄉風,處處不同,善良的固然也有,頑惡的卻佔多數。

那方的男子呢,到底是受了聖人的教化,懂得禮義,但是婦女們卻大大不然。

可分為上下兩層說,高貴的婦女,自然出身名門,也一般地略諳詩書,但是頤指使氣,平日間養尊處優,造成驕奢一婬一逸習慣,造下了許多惡業,難免輪迴之厄,在下的愚夫愚婦,從不曾聞得聖人之教,一切行為,那自然更不必說了。

忤逆不孝,攘奪爭殺,哪一件沒有?他們不知果報,更覺可憐。

扣世音菩薩大發慈悲,決計先向下愚說法。

當她法駕一路到得中州地界,定了太室山一個石屋做顯化之地,夜間即示夢給附近百姓,說:「明日內觀世音菩薩要在此經過,點化有緣法的人,拯拔一切苦厄,你等留心相待,不要當面錯過。

遇得到遇不到,都看你等的誠心不誠心,只要誠心相待,自然會遇到的。」

說罷現出她的莊嚴寶相,悠然而隱。

第二天,一班百姓互相談論,都道昨夜得這麼一個同樣的夢,大家覺得奇怪。

談論紛紛,不外乎懷著萬分的希望,專等菩薩的降臨。

又明知菩薩化顯,決不會將本來面目向人的,但又不知今番她究竟化身何等人物,前來點化眾生。

因此,又引起許多枝節,他們因認不得菩薩,凡是見了一個面生可疑的人,就指為菩薩,大家環著向他禮拜,往往把那受拜之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雙方說明真相,彼此付之一笑。

如此一連鬧了好幾天,誤會卻發生了不少,只還是不見菩薩來臨,反弄得大家心上疑雲疊疊,就算見了面生可疑的人,也不敢冒昧拜認。

那時觀世音菩薩卻仍舊化為一個窮苦老媼,下山到得城市,一路求化飲食,大家反沒有留意。

那年正值亢旱,入夏以來,已有四十多天沒有下雨,田中的禾苗都呈枯萎之色。

農人等吃盡辛苦, 日夜戽水,終於無濟,看看災像已成。

倘使天公再不下雨時,行見籽粒無收,鄉農們憂愁焦慮,自不必說,就是城市中人,也愁著荒年。

渴觀世音菩薩托了缽盂,向人們求化時,不約而同地說道:「天公如此亢早,今年的收成已經無望了,自己還愁著來日的難度,哪裡更有餘物給你這老婆婆呢?」

菩薩長歎一聲道:「水旱雖說是天災,到底還是由人自肇,你等這一方百姓,若是尊敬天地,廣行善事,改輕殺戮,歸化佛祖,上天豈會降這災禍,使你等受苦呢?就如我一個窮苦的老婆子,到此半天,一路求化了數十家,兀自不曾化到一粒米半粒谷,足見這一方的百姓,全無向善之心。

人無向善之心,受這些水早天災,誰說是不應該呢?」

當時,就有一位姓劉名世顯的老人,聽了菩薩的一番話,心上就是一動,暗想,這老婆婆遮莫就是菩薩的化身了吧?待我和她談論談論。

便上前拱手為禮道:「老婆婆見得甚是,但依老婆婆的話,此間百姓因以前未曾積善,故有今日的旱災,就算大家從此改過自新,今次的旱災也是救不得的了!」

菩薩道:「這卻不然。

天心最為仁慈,福善之心比罰惡之心還勝三分,只要人肯誠心悔罪,上天決不會不容的。

只要這一方的百姓,肯從今天起,發誓改過自新,一心向善,目前這旱災,也未始無法可救啊!」

劉世顯聽了這一番話,不問情由,倒身下拜道:「多承觀世音菩薩顯化指示,弟子俗眼,不識慈容,幾乎錯過。

幸聞法語,心竅頓開,伏願菩薩大發慈悲,廣施法力,降霈甘霖,救得旱災,弟子自當建廟供養菩薩、廣勸愚頑,使他們改心向善,同歸座下。

還望菩薩慈悲方便!」說著又連連叩頭。

菩薩道:「姓劉的啊,難得你——片誠心,替眾人求援,可見你無私之心,我如何不答應你的請求?只是我看此方百姓,愚頑特甚,明天午時三刻,說我顯化,施展法力大霈甘霖,叫他們親見我佛法無邊,堅他們的信心,你再善為勸導,那便容易感化了。」

劉世顯再拜而起,菩薩已隱身而去。

他便將遇見菩薩的話,向眾宣說。

大家有些疑惑,都說:「青天白日的菩薩顯身,怎麼只你遇到,我們卻沒有看見呢?」

劉世顯道:「看見或許都看見的,只俗眼認不出罷了。

剛才那個托缽求化的老婆婆,就是菩薩的化身啊!」

眾人聽了,果真見過這婆婆,只不當她是菩薩,當面錯過,懊悔已嫌遲了。

正是:

都因緣法異,對面不相親。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