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再說妙莊王自從下旨招工興修金光明寺,又派了大駙馬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

觀音菩薩傳奇

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

話說妙善公主見永蓮當天發了重誓,立志修行,此後又添了個清修的伴侶,心中自是萬分歡喜!她從這一天起,情知出家的日子,定然不久,於是便預備一切手續,專等剃度,不在話下。

再說妙莊王自從下旨招工興修金光明寺,又派了大駙馬督工,大興土木。

這消息不久就傳遍了通國,一班高手匠人都紛紛來歸。

還有一班百姓,聽說是三公主捨身修道,重修金光明寺,都十分敬佩,表示同情。

本來呢,一位國王的公主,安富尊榮的日子不要過,卻情願含辛茹苦,冷冷清清地度此紅魚青磬的生涯,那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眾百姓既生了敬佩之心,於是爭獻奇珍異寶,點綴這莊嚴寶剎。

你獻寶石雕佛祖伽藍,我獻楠檀做雕樑畫棟。

故今番修建的材料,都是人民所樂獻的。

這也因國中連年風調雨順,百姓富有,輸材才如此踴躍。

材料既然豐富,工程的進行自然順利迅速。

況且這座金光明寺,雖然長久無人居住,不免傾圯毀壞,但規模到底尚在,比了憑空建築,難易也就懸殊。

故二月初旬開工,一路風日清和,投有阻礙,到了五月初旬,殿宇禪房已經全工造竣,把一座頹垣敗瓦的金光明寺,修建得莊嚴燦爛,金碧輝煌,黃瓦紅一牆 ,十分軒敞。

可是屋宇雖已完工,還有許多雕塑的佛像,還未工竟。

又隔了多時,才把裡面佈置得井井有條,督工的大駙馬,覆命消差。

妙莊王親自前往驗看,果然十分合意。

回宮之後,便命觀星司禮等官,分別選擇吉日良辰和擬定公主捨身出家禮節,大家又不免一番忙碌。

擇定六月十九日為公主捨身入寺之日。

十七日行拜別先王陵寢大典,十八日行辭朝大典,十九日清晨辭宮入寺:一切儀仗,都依佛家規程,正午由妙莊王親到寺中,在佛前舉行披剃大禮。

一切擬定之後,妙莊王才召見妙善三公主,將各事告訴與她,叫做準備。

妙善公主謝了父王成全之德,自去收拾一切,不在話下。

直到十七這天,妙善公主仍舊穿了公主之服飾,坐著宮輦,儀仗執事前呼後擁,出得宮門,一路到王陵而來。

祭拜過了歷代祖先,祝告一番,不外敘述出家的原因和自責的話,獻酒奠帛,然後打道回宮。

城中百姓,先已知曉,故路上瞻仰公主玉容的,著實不少,宮輦過處,歡聲雷動。

妙善公主在輦中,只是含著笑容,合十當胸,算是與眾人答禮。

至次晨,妙莊王照例身登寶座,見過文武百官,忽黃門官入奏,三公主在午門辭朝。

妙莊王便命宣上殿來。

不多一會兒,公主上殿,行過嵩呼大禮,匍匐金階啟道:「臣兒不孝,只因一念禮佛,未能常侍父王左右,『罪該寸磔,惟願仗佛祖法力,替父王增福益壽。

明日為捨身之時,故今日特來辭駕,願父王萬壽無量!」

妙莊王一聽此話,心中著實難受,好比刀鑽箭射一般,險些兒淌出兩行老淚來哩!你想親生的這麼一位聰明伶俐的公主,好容易撫育成一人 ,現在都要與自己斷絕關係,捨身出家,怎教他不難受呢?當下勉強地忍住了淚,向妙善公主安慰勖勵了幾句,使命用自己的御輦送公主回宮。

妙善公主雖然立志堅決,可是十多年父母一之 情,也不能拋撇乾淨,倒也覺得有些依依不捨。

回到宮中之後,坐不多一會,長公主妙音,二公主妙元也都來了。

大家手足情深,又不免慇勤敘話一番,直到薄暮方始別去。

妙善公主一切在事前早巳佈置妥當,故此時倒反沒有事幹。

此去的伴侶,除了保姆和永蓮二人之外,那灶下也有十來個人願跟去替三公主執役。

她們也不管主上准許不准許,各自拾掇著,預備明天隨三公主一同出宮,故這班人卻忙碌起來。

這一來是妙善為人和善,大家心悅誠服;二來那一班人多少有一點夙根,故願拋撇了繁華,去過那冷淡的生活。

一宿無話,直到來朝五更起身,洗盥已畢,公主因為此時尚未受剃,故仍舊穿宮裝,晨曦微茫中,早有宮女報稱:「執事已齊,請公主示下。」

妙善公主又向宮門行了大禮,正待到妙莊王寢宮辭駕,忽妙音、妙元兩位公主走來,同聲說道:「我等奉父王之命,特來相送三妹妹。

父王且說不必入宮辭駕了。」

妙善公主又向寢宮遙遙拜了九拜,然後方與兩位姐姐拜別,到底是同胞姊妹,終不免依依難捨,敘了一番衷曲,方才黯然登輦。

長次二公主也乘輦在後相送。

一路直出宮門,就鐘鳴鼓響,梵樂悠揚,幡幢前導,羽葆後隨,一對對提爐,燃著諸品名香,香煙裊繞,直透九霄,一對對花籃,插著百樣奇花,香風結聚。

保姆與永蓮, —個手執白玉如意,一個手執麈尾拂塵,分侍寶輦左右。

值殿將軍迦葉,帶著三百御林軍,隨葷護送,長次二位公主的寶輦,也自有宮娥綵女簇擁。

這一天,六街三市的人,擁擠得不堪設想,因為大家事前知道今天是三公主捨身入寺的日子。

一清早就有許多人在要道侍候,都要一睹容光,並且有許多人帶了鮮花珍草,預備獻給公主。

後來愈聚愈多,把由王官到金光明寺的一條大路,擠得只見人頭,真個是萬人空巷,舉國若狂了。

揩主寶輦過處,大家都歡呼舞蹈,爭著將鮮花異草向輦中拋去,雖經御林軍驅逐,也休想趕得散他們。

寶輦行得沒有多少路,輦中的鮮花,已堆得滿滿,遠望上去,好像全是鮮花紮成的一般,香氣氤氳,好一派景象。

一路上出得城關,緩緩向耶摩山麓進發,公主坐在輦中,遠望那座耶摩山,雖算不得十分高峻,卻也生得雄奇秀麗,兼而有之。

距城約有十里之遙,地絕塵囂,天生是絕好修真之地。

行行重行行,已到山前,轉過一個山坳,再抬眼望時,眼前就是一亮,只見面前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山門,裡邊一條白石砌成的甬道,直達天王殿前。

紅一牆 四面環護,屋面都是用金色琉璃瓦蓋就,此時朝一陽一射在上面,只見萬道金蛇,繚繞空際,耀目生輝,真是莊嚴燦爛,無與倫比,妙善公主到了山門,便下輦步行,到天王殿禮過四大天王、彌勒、韋馱,再進來便是一片極大的廣場。

場上蒼松古柏,如螭蟠龍鬥,翠蓋張天。

上面便是一座白石砌成的法台,台後便是大雄寶殿。

那時台旁對立著兩行毗丘尼,約有三十餘人,見公主駕到,都排開閒人,魚貫下台迎接。

這原來是各處尼僧,聽得公主捨身本寺,故特來掛褡常住的。

當下,台上台下本擠著不少閒人,如今見公主到來:都向四下讓開,兩隊尼借就迎公主上了大雄寶殿。

此時殿上鐘鳴鼓響,案上寶燭通明,爐內香煙繚繞,紅魚各各,青磐丁丁,大家瞑目合十,高誦楞嚴。

公主禮過世尊。

一卷經畢,才由眾尼僧引領,來到禪堂休息。

眾尼僧逐一參謁,報過法名,一方面端上香茗,給公主解渴。

此時一班閒人,又都擠到禪堂外面,喧喧嚷嚷,鬧成一片。

幸而聞得妙莊王駕到,大家恐干罪戾,方才向外散去。

可是這麼一來,把庭院中的花木已踏壞了不少,欄乾等也不免有些損壞,但眾人對於公主的熱情,卻也可以想見了。

正是:

今朝歸佛座,他日度芸芸。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