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後傳》第七十九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六藝場中走,鬥酒詩千首。休,錦繡滿胸頭,何須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後傳》第七十九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

永慶昇平後傳

第七十九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

詞曰:學海長流,文章光芒射鬥牛。

六藝場中走,鬥酒詩千首。

休,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

生死跟前,半字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張玉一峰等見了紅鬍子馬傑手中提著兩個人的首級,連忙過來行禮,說道:「謝兄長救命之恩!」馬傑說道:「我同你三個人見見大人。」

那張玉一峰頭前帶路,來到回事處,有差官回稟進去。

伊大人升帳,吩咐:「伺侯了!」兩旁手下差官擊鼓,傳張玉一峰等來見。

不多時,歐陽善等三個人來至大帳,參見大人已畢,回明昨夜晚在夏家莊之事;又稟明大人:「馬傑求見。」

大人吩咐:「請!」

不多時,馬傑從外面進來,上前叩頭。

伊大人連忙站起來,說道:「馬義士,前者你獻峨嵋山,乃是一件奇功。

今朝你從哪裡來?」

馬傑把以往之事細回了一遍。

大人說道:「原來那一天打死刺客是你呀?我這裡謝謝你。」

馬傑說:「我今日前來,非為別故,特意面見大人,為夏海龍之故耳!不知大人如何辦理?」

伊大人說道:「我打算先拿住夏海龍,然後再招募這四十二座村莊。」

馬傑說道:「甚好。

大人急速點將派兵,事不宜遲,遲則有變。」

伊大人說:「既待如是,李慶龍聽令:你帶三千人馬,挑選年力一精一壯馬步軍隊,前去攻打金家溝。」

李慶龍答應「得令」下去,請馬傑作為嚮導,力相助。

伊大人又派玉斗、巴德哩各帶一千人馬,隨後作為接應。

分派已畢,這李慶龍同馬傑領大隊人馬,殺奔夏家莊而來。

旗旛招展,號帶飄揚,兵到夏家莊,見莊門大開,官兵進去各處搜查,裡面並不見有人。

心中甚是著急,料想賊人已然逃走,無奈同馬傑帶定人馬,撲奔金家溝而來。

正往前走,忽聽對面號炮連天,殺聲震耳,塵沙蕩揚,土灰翻飛,前面有數千賊兵亮開隊伍。

李慶龍吩咐:「列開旗門。」

眾三軍亦亮開隊伍。

往對面一看,當中一桿白八卦太極圖的大旗,旗下有一匹黑馬,鞍轡鮮明。

馬上馱定一人,正是夏海龍,頭戴三角白綾巾,勒著金抹額,二龍斗寶,迎門嵌一朵菇葉,身穿白綾子繡一團一花的一件箭袖袍,腰繫絲鸞帶,足下薄底快靴;手中擎拿著一條亮銀畫桿方天戟,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粗眉大眼,人品古怪。

左手是黑面魔王金四龍,下面是黃面魔王金四虎,右邊壓隊的是大將杜肚,右手是小會總閻明,五千大隊甚是整齊。

病二郎李慶龍催開坐下的征駒,上前一擺三尖兩刃刀,跑至陣前,抖丹一聲喊嚷,說:「好大膽一干叛逆!今有你家李大人在此等候多時!」夏海龍問:「那一位會總前去把他拿住?」

閻明說:「都會總,我前去拿他。」

夏海龍說:「小心!」閻明催開坐下馬,晃手中春秋大砍一刀,來至兩軍陣前,照定病二郎李慶龍劈頭就剁。

李慶龍用三尖兩刃刀橫扎鐵過梁,擋開大砍一刀,擺手中刀,劈頭就剁。

走了有五六個照面,被病二郎李慶龍將閻明一刀劈於馬下。

那邊夏海龍一見,說:「好一個膽大的李慶龍,膽敢傷我屬下大將,待我前來拿你!」杜勝說:「會總爺休要生氣,量此無名小輩,待我前去拿他!」一擺手中鐵棍,出離本隊,說:「好一個無名小輩,你有什麼能為,膽敢傷我拜弟閻明?」

擺棍照定病二郎李慶龍劈頭就打。

那李慶龍把馬往外一帶,躲開鐵棍,擺三尖兩刃刀,照定賊人哽嗓扎去。

杜勝躲閃不及,「哎喲」一聲,栽倒在兩軍陣前,被病二郎李慶龍一刀殺死。

黑面魔王金四龍見了,氣往上撞,說:「好孽障,膽敢傷我的大將,待我來結果你的一性一命!」催馬至兩軍陣前,說道:「病二郎李慶龍,你好大膽,可認識我黑面魔王金四龍的厲害?我來也!」擰手中虎頭鏨金槍,照定那病二郎李慶龍的面門刺來。

李慶龍急用三尖兩刃刀往外相迎。

走了幾個回合,李慶龍的刀往下一剁,金四龍的槍往上一迎,李慶龍的刀一變架勢,橫著托定,照那金四龍脖頸砍去,賊人往下一伏身,「噗哧」的一聲,已然把三角白綾巾削去,金四龍敗回本隊。

李慶龍揮動三軍衝殺過去。

這一陣,兩軍混戰,後隊玉斗、巴德哩帶領二千人馬早已趕到,亦衝殺入賊隊之中。

兩軍混戰,各有所傷。

天色已晚,夏海龍敗回本隊,帶領敗殘人馬,往西偏北來到金家溝,進了雙虎莊去了。

李慶龍就在莊外安營下寨。

次日天明,病二郎李慶龍獨自一人騎了一匹快馬,到了雙虎莊莊門以外,往裡外四面一看,但見正北是一帶大山,東西也都是山,抱月勢。

這座莊村有一團一城子,方圓有八十里之遙。

莊前有一道小河,是由西邊山裡頭發出來的水源,一直往東流。

兩岸都是些楊柳樹,當中有一道小橋。

見那莊內殺氣騰騰,樹木甚多。

莊牆之上遍插旌旗,都是天地會八卦教的旗號,上面有無數的賊兵把守,來往巡查。

那李慶龍看罷,回歸營中,與巴德哩、玉斗、馬傑三人商議今日調動人馬,攻打雙虎莊之事。

馬傑說:「我給你們護守底營,你三位前往攻打雙虎莊。」

李慶龍這才吩咐調動三千人馬,巴德哩、玉斗二人跟隨。

三聲號炮,人馬到了莊門以外。

正要過去攻打這一座圍子。

忽聽莊內三個驚天大炮,莊門大開,從裡面出來了一哨人馬,兩桿白綾子旗,分為左右,兵分雙龍山水勢,列開隊伍。

只見當中有一桿「帥」字大旗,下面正是夏海龍,左右是金四龍、金四虎。

又見夏海龍一旁有一匹黑馬,馬上有一個道人,看他相貌,身高七尺,頭戴如意紫緞子道巾,身披紫緞色道氅,足下水襪雲鞋。

腰繫水火絲;肋下佩一口寶劍,綠魚皮鞘,金什件,赤金吞口;面如紫玉,四方口,雙眉帶煞,二目神光足滿,海下一部黑鬍鬚,根根見肉。

只見那老道一催坐下馬,來至在兩軍陣前,伸手拉出寶劍來,說:「來者大清營的戰將,哪個前來送死?」

李慶龍說:「二位賢弟,你們給我觀陣,我去捉拿賊人。」

一催坐下大肚子蝸蝸虎的馬,擺三尖兩刃刀,到了兩軍陣前,一聲喊嚷說:「妖道,你往哪裡走?待我來捉你!」那道人並不著急,在馬上一陣冷笑,說:「你叫什麼名字?通稟上來!」李慶龍說:「我乃是欽差伊大人前部正印先鋒官,姓李,雙名慶龍,綽號人稱病二郎是也!叛逆妖道,你叫什麼名字?通報上來!」那道人說:「我乃廣法道人韓智遠是也。

我今特來幫助我的義弟夏海龍前來拿你這些鼠輩!」

書中交待,這個韓智遠乃是雲南府人氏,自幼兒出家,拜地理教主袁治千為師,學的是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妖術邪法厲害無比。

今日奉張宏雷之命,前來幫助夏海龍,作為行軍總管之職。

今日聽李慶龍一說大話,他自通了名姓,說:「好一個無知的匹夫,原來你是李慶龍。」

用手中蠅甩一指,說:「孽障!還不下馬受死,等待何時?」

這李慶龍立刻覺著頭眩眼暈,翻身栽倒馬下,被那邊教兵過來,連人帶馬一同捉去。

且說巴德哩知道這事不好,眼看著李慶龍被人拿了去,正待要過去替他報仇。

忽見那道人伸手拉出寶劍來,口中唸唸有詞,說聲:「敕令!」照定大清營中官兵隊內一指,一陣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直衝入官兵隊內而來。

玉斗、巴德哩連忙退兵。

夏海龍藉著風勢,揮動人馬衝殺過去,只殺的那些官兵一屍一橫遍野,血流成河。

巴德哩、玉斗二人回歸大清營內,查點人馬,傷了有三百餘人;與馬傑分派人馬,緊守營門,升坐中軍大帳。

巴德哩和玉斗二人商議,想要去探雙虎莊,打聽那李慶龍如何下落。

正在說話之間,忽見遠探子來報說:「有伊大人一大隊人馬趕到,離此有一里之遙。」

巴德哩一擺手,說:「知道了。」

探子下去。

不多時,伊大人到了,響炮安營。

玉斗、巴德哩、馬傑三人來至伊大人一大營之內,參見已畢,把白日開兵之故細說了一遍。

伊大人聽說李慶龍被擒,他心中甚是不安:「那李慶龍乃是大清營中一員大將,為人一精一明強幹,料想被賊捉去,斷不能活啦。

這天地會的賊人與大清營的人是仇家對頭,這也是他命該如此。

這個妖人他會妖術邪法,甚不易破,這便如何是好?」

張玉一峰上前稟道:「他雖會邪術,卑職在大人台前討令,我今日夜晚去到雙虎莊,把那賊人韓智遠擒來,台前奉獻。」

伊大人一聽張玉一峰之言,說道:「你去須要小心慎重!」

張玉一峰答應「得令」下去,回到自己的賬房之內,收拾好了,這才出了營門,一直往北,到了金家溝雙虎莊的莊外。

只見莊牆之上號燈齊明,人馬稠密。

張玉一峰找了一個清靜地方,在東北上躥進牆去,在各處尋找。

只見前面有一所莊院,裡面燈光閃爍。

到了東院細看,見是北上房五間,東西配房各三間。

北上房屋中燈光隱隱,聽見裡面說話。

有一人說道:「祖師爺,你用的是什麼法術,會把那大清營的戰將拿住?你老人家真叫大清營那些戰將聞名喪膽,望影心驚!」又一人說道:「好一個望影心驚,這卻算不了什麼。

我明日在兩軍陣前,要把伊哩布的人馬殺退,方稱我的心懷。」

這張玉一峰聽的明白,必是夏海龍和那廣法真一人韓智遠二人吃酒談心,並不知李慶龍生死存亡。

自己往各處一找,只見眼前有一所院落,也是三合的瓦房,北上房屋中燈光閃爍,照耀如同白晝,廊簷底下有七八個莊兵在那裡看守。

聽見屋內有一人說道:「夥計們,你等今夜晚上要多留神。

現如今大清營的伊欽差來了,聽說他們的人足智多謀,怕是有人來探咱這一座雙虎莊。

咱們在這裡看守這個差使,他是被獲的有名的大將,名叫李慶龍,已然緩過來了,捆在椅子上,明日才殺他呢。」

這張玉一峰聽的明白,跳下房來,手起刀落,把那幾個賊人殺死,進到屋中,想要救李慶龍出來。

只見那椅子上繩扣已斷。

不知李慶龍被何人救去,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後傳
第一回 廣慶園三傑會仙猿 侯化泰再施驚人藝第二回 張玉峰旅店結盟 馬夢太探山被獲第三回 馬夢太夜逢三險 驗兵刃絕處逢生第四回 設奇謀計破剪子峪 穆總戎攻打五雲山第五回 妖道暗施陰謀計 王宏定計捉妖人第六回 馬成龍夜探王宏寨 白勝祖奉令捉妖人第七回 吐真情共捉妖道 竹影山大戰賊兵第八回 穆將軍兵發懸漠山 馬成龍誤中誆軍計第九回 馬成龍急難中問卜 金文學七步橋報恩第十回 故人相逢喜談別後 仇寇見面幸捉回營第十一回 拿馬保回營贖罪 四方鎮聚會群雄第十二回 馬成龍旅店遇友 陀頭僧力大驚人第十三回 獨龍口俠義勝高傑 總鎮衙神鷂戲仙猿第十四回 憑腳程戲耍侯化泰 請俠義雙探峨嵋山第十五回 二義士初入峨嵋山 興會莊巧遇瘟道第十六回 紅鬍子懷私刺雙俠 侯化泰露情定巧計第十七回 會仙台雙俠見吳恩 鑽雲鷂施展驚人藝第十八回 二老智出峨嵋山 群雄聚會四方鎮第十九回 李萬青目識豪傑 馬成龍旅店結親第二十回 侯化泰又逢強中手 顧煥章出世遇賓朋第二十一回 仙師煉藥清虛觀 煥章酒肆會群雄第二十二回 羅如虎被打受辱 張玉峰立功捉賊第二十三回 穆將軍兵發峨嵋山 金刀將探山遇妖道第二十四回 北山口英雄被獲 青石洞義士逢凶第二十五回 吳性海設謀定計 葉守清被獲遭擒第二十六回 朱瑞夜探興會莊 金青計捉瘟道第二十七回 馬傑叛反峨嵋山 英雄受計捉妖道第二十八回 北山口馬傑洩機 興隆鎮吳恩遇險第二十九回 賽諸葛誤走絕恩嶺 顧煥章巧得太阿劍第三十回 吳恩被擒清妙觀 馬傑計獻峨嵋山第三十一回 白練祖急中生巧計 吳代光絕處又逢生第三十二回 穆將軍夜襲接天嶺 白練祖妖術燒清兵第三十三回 高傑奮勇劫賊寨 成龍獻計淹賊軍第三十四回 顧煥章偷探湖耳山 追風猿他鄉遇故友第三十五回 眾俠義夜宿鐵善寺 白勝祖束手探賊巢第三十六回 勇高傑單鞭破飛缽 小霸王大戰神力將第三十七回 李長齡廟中行刺 侯化泰戲耍高傑第三十八回 馬傑戲耍侯化泰 英雄偷探龍峒山第三十九回 追風猿七寶鎮遇險 白勝祖扮道人探賊第四十回 白勝祖假充神仙 小霸王連勝三陣第四十一回 鐵面僧橫掃天地會 神力將生擒小霸王第四十二回 張大虎探山逢凶 羅會總以德報德第四十三回 永善縣群雄遇險 墨金剛戲耍賊人第四十四回 高傑怒打鐵太歲 英雄奮勇鬥賊人第四十五回 馬成龍絕處逢生 百花僧古廟被獲第四十六回 群雄哨探水師營 豪傑計燒龍峒山第四十七回 勇先鋒搶船過江 王天寵出探石平第四十八回 小白龍又逢強中手 大英雄攻打石平州第四十九回 鐵掌道妖術惑人 馬成龍陣前被獲第五十回 巴德哩中途遇險 穆將軍計破妖人第五十一回 忠臣冒險入賊巢 義士束手探虎穴第五十二回 白勝祖智哄賊人 吳代光計試神仙第五十三回 白將軍難中呈祥 陳君榮仗義救人第五十四回 玉昆假充南極子 忠良一劍定石平第五十五回 群雄大戰青鳳山 吳恩觀山遇猛虎第五十六回 胡總兵攻山折兵 汪提調設謀困賊第五十七回 義士涉險探賊巢 秦遠捉拿侯化泰第五十八回 姜鴻洩機祁河寺 王勇憤怒斗賊人第五十九回 吳恩渡江逢知己 群雄無意遇賊人第六十回 眾豪傑夜探鄧家莊 六英雄遇險身被獲第六十一回 鄧芸娘釋放英雄 白勝祖智捉賊人第六十二回 鎮八方夜探鄧家莊 賽諸葛狹路刺群雄第六十三回 回教正二擒吳恩 隱善村群雄借宿第六十四回 於占鰲宴會群雄 白勝祖遇難呈祥第六十五回 眾英雄同宿隱善莊 下江口豪傑中奸計第六十六回 空空觀群雄逢隱士 雙寶鎮豪傑探賊人第六十七回 雙寶鎮巧遇奸細 下江口又逢巨寇第六十八回 白勝祖大義罵賊 曹文遠忠言勸友第六十九回 顧煥章誤入於家務 譚逢春巧得美多姣第七十回 倭侯爺夜探賊巢 玉昆奉令救群雄第七十一回 顧煥章巧計救賓朋 浪裡鑽聚兵戰江口第七十二回 豪傑回營定巧計 義士奮勇盜寶刀第七十三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第七十四回 伊哩布回兵獨龍口 巴德哩避雨夏家莊第七十五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第七十六回 梅素英誘姦英雄 巴德哩巧遇俠義第七十七回 玉面郎又逢美多姣 百花娘巧語哄夫主第七十八回 張玉峰夜探夏家莊 鄧芸娘捉拿英雄漢第七十九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第八十回 張玉峰奮勇鬥賊 韓智遠妖術得勝第八十一回 張玉峰逢凶化吉 鄧芸娘遇難呈祥第八十二回 李天保進兵獨龍口 張廣太退守籐蘿營第八十三回 伊欽差復奪獨龍口 張廣太奉旨發軍台第八十四回 穆將軍大戰寶珠山 馬成龍捨命捉妖道第八十五回 穆帥督兵戰妖道 虎將捨死鬥賊人第八十六回 謝祿奮勇刺妖道 韓虎涉險盜葫蘆第八十七回 英雄冒險訪隱士 玉昆半路搶囚車第八十八回 冷巖觀隱士論天時 寶珠山真人捉妖道第八十九回 趙玄真連勝賊將 馬成龍奮勇劫營第九十回 李法通妖術驚人 巴德哩失機被獲第九十一回 穆將軍定計破敵 李法通失機敗陣第九十一回 穆將軍定計破敵 李法通失機敗陣第九十二回 趙玄真二次出山 李法通失機被獲第九十三回 破邪術驚走張宏雷 穆將軍兵搶定源山第九十四回 李法通誤入松蔭觀 張玉峰巧拿惡妖人第九十五回 穆將軍進兵竹子山 白練祖截江戰官兵第九十六回 迷魂旗妖術勝眾 忠勇將失機被擒第九十七回 虯首龍捨命斗賊 白勝祖智勝賊人第九十八回 張二虎進兵竹子山 混水猿勸說張會總第九十九回 水師營群雄定計▲恩洞捉拿吳恩第一百回 捉妖人忠臣奏凱 滅邪教永慶昇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