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後記》卷一: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搜神後記》卷一

搜神後記

卷一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

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

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

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壘壘。」

遂高上衝天。

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嵩高山北有大十穴十,莫測其深,百姓歲時遊觀。

晉初,嘗有一人誤墮十穴十中。

同輩冀其儻不死,投食於十穴十中。

墜者得之,為尋十穴十而行。

計可十餘日,忽然見明。

又有草屋,中有二人,對坐圍棋。

局下有一杯白飲。

墜者告以饑十渴,棋者曰:「可飲此。」

遂飲之,氣力十倍。

棋者曰:「汝欲停此否?」

墜者不願停。

棋者曰:「從此西行,有天井,其中多蛟龍。

但投身入井,自當出。

若餓,取井中物食。」

墜者如言,半年許,乃出蜀中。

歸洛下,問張華,華曰:「此仙館大夫。

所飲者,玉十漿也,所食者,龍十穴十石髓也。」

會稽剡縣民袁相、根碩二人獵,經深山重嶺甚多,見一群山羊六七頭,逐之。

經一石橋,甚狹而峻。

羊去,根等亦隨渡,向絕崖。

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

上有水流下,廣狹如匹布,剡人謂之瀑布。

羊徑有山十穴十如門,豁然而過。

既入,內甚平敞,草木皆香。

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

一名瑩珠,一名潔玉。

見二人至,忻然云:「早望汝來。」

遂為室家。

忽二女出行,雲復有得婿者,往慶之。

曳履於絕巖上行,琅琅然。

二人思歸,潛去歸路。

二女已知,追還,乃謂曰:「自可去。」

乃以一腕囊與根等,語曰:「慎勿開也。」

於是乃歸。

後出行,家人開視其囊,囊如蓮花,一重去,一重複,至五蓋,中有小青鳥,飛去。

根還知此,悵然而已。

後根於田中耕,家依常餉之,見在田中不動,就視,但有殼如蟬蛻也。

滎十陽十人,姓何,忘其名,有名聞士也。

荊州闢為別駕,不就,隱遁養志。

常至田舍,人收穫在場上。

忽有一人,長丈餘,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

翩翩舉其兩手,並舞而來,語何云:「君曾見『韶舞』不?此是『韶舞』。」

且舞且去。

何尋逐,逕向一山,山有十穴十,才容一人。

其人即入十穴十,何亦隨之入。

初甚急,前輒閒曠,便失人,見有良田數十頃。

何遂墾作,以為世業。

子孫至今賴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漁人姓黃名道真)。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捨舟,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曠空,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十十交十十通,雞犬相聞。

男十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人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難,率妻子邑人至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為歎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乃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劉歆,即遣人隨之往,尋向所志,不復得也。

南十陽十劉驎之,字子驥,好遊山水。

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反。

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

水深廣,不得渡。

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

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

驎之欲更尋索,不復知處矣。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見岸下土十穴十中水逐流十出,有新砍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

乃相謂曰:「可試如水中看何由爾?」

一人便以笠自障,入十穴十,十穴十才容人。

行數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平樂縣有山臨水,巖間有兩目,如人眼,極大,瞳子白黑分明,名為「目巖」。

始興機山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

石室數十所。

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

中宿縣有貞女峽。

峽西岸水際有石如人影,狀似女子。

是曰「貞女」。

父老相傳,秦世有女數人,取螺於此,遇風雨晝昏,而一女化為此石。

臨城縣南四十里有蓋山,百許步有姑舒泉。

昔有舒女,與父析薪於此泉。

女因坐,牽挽不動,乃還告家。

比還,唯見清泉湛然。

女母曰:「吾女好音樂。」

乃作絃歌,泉十湧洄流,有朱鯉一雙,今人作樂嬉戲,泉故湧十出。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搜神後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