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果部下-倒捻子
綱目︰都捻子,即倒捻子,僅言其治痰嗽噦氣,暖腹髒,益肌肉而已。
時珍曰︰食之必倒捻 其蒂,故謂之倒捻子,訛為都捻子也。
味甚甘軟。
粵語︰都捻子樸 叢生,花如芍葯而小,春時開有紅、白二種。
子如軟柿,外紫內赤,亦小,有四葉承之;子汁可染,若胭脂。
花可為酒,葉可曲,皮漬之得膠以代柿。
蘇子瞻名為海漆,非漆而曰漆,以其得乙木之液,凝而為血,可補人之血,與漆同功,功逾青粘,故名。
以其為用甚眾,食治皆需,故名都念。
產羅浮者,高丈許,子尤美。
嶺南酒有以花為釀而雜以諸果者,花則以檳榔花為最,果則以倒捻子為最。
倒捻子,又名粘子,花於暮春,實於盛夏,諺曰︰六月六,粘子熟。
熟以為酒,色紅味甘,人與猿猴爭食之,所在皆然。
東坡雜記︰吾謫居南海,以五月出陸至滕州,自滕至儋,野花夾道,如芍葯而小,紅鮮可一愛一 ,樸 叢生,土人云,倒粘子花也,至儋則已結子,爛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細核,嚼之瑟瑟有聲,亦頗苦沁。
兒童食之,使大便難。
野人夏秋下痢,食葉輒已。
子活血、補血,研濾為膏餌之,又止腸滑。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