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三、貴德__三、仁義:9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群書治要》三、貴德__三、仁義

群書治要

三、貴德__三、仁義

三、仁義

9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卷九·論語)

【白話】曾子說:「作為讀書人,心志不可以不宏大剛毅,因為肩負的責任重大,而且行走的路程遙遠。

把實行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這責任不是很重大嗎?這個重責大任要一直承擔下去,到死為止,這路程不是很遙遠嗎?」

93.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

恕者仁之術也,正者義之要也。

至矣哉。

(卷四十六·申鑒)

【白話】有一個字是可以恆常奉行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一種行為是可以恆常實踐的,就是「正」,正直無私。

恕,是施行仁德的方法;正直,是遵守道義的要領。

真是太重要了!

94.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卷九·論語)

【白話】顏淵請教如何實踐仁德。

孔子說:「克制自己的欲一望 ,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節,這便是仁。

只要有一天真正做到克己復禮的功夫,那麼天下的人都會受到感化,而歸向於仁德。

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來下功夫,還要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具體的條目?」

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看,不合於禮的不聽,不合於禮的不說,遇到一切不合於禮的事情都不動心。」

95.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卷九·論語)

【白話】仲弓請教如何實踐仁德。

孔子說:「出門與人相見,像接待貴賓一樣恭敬,差遣民力像承擔重大祭祀一樣慎重。

凡是自己不願接受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人。

在諸侯的國家裡沒有人怨恨,在大夫的封地沒有人怨恨,無論在哪裡做事,都不會使人抱怨,這便是仁德。」

96.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卷二十二後漢書二)

【白話】人不能忘本,縱使自己飛黃騰達了,患難當中的知一交一 朋友不能遺忘,對於跟我們胼手胝足的妻子也不能拋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群書治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