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證釋》否卦:泰為正月卦。正月三一陽一上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證釋》否卦

易經證釋

否卦

孔子《宣聖講義》

泰為正月卦。

正月三一陽一上升。

象如泰。

而否為七月卦。

七月三一陰一下降。

象如否實皆乾坤各半之卦。

泰為坤上乾下。

三一陽一在內。

否為乾上坤下。

三一陽一在外。

一陽一貴一陰一賤。

故泰為亨通。

否為否塞。

以氣交否為別。

一陽一主升。

在下則上升。

一陰一主降。

在上則下降。

一升一降。

轉相合。

而成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是泰之所以為亨通也。

否則反是。

一陽一升而在上。

一陰一降而在下。

上者益上。

下者益下。

兩相背馳。

中道隔絕。

是否之所以為否塞也。

氣自絕而道不通故也。

夫易者、重在交易。

交必會一陰一陽一。

今一陰一與一陽一違。

是失交易之旨。

不交則絕。

不易則窮。

既絕且窮。

天地閉塞。

是寒冬之象也。

而卦以七月當之。

何也。

則分一年為乾坤二氣。

各領六月。

乾自四月始。

至七月恰為第三變。

天地。

此八宮卦序所配合也。

以時令言之。

七月為秋。

春秋中分一陰一陽一。

即半一陰一半一陽一也。

泰否皆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故合春秋二季之象。

泰以一陰一生一陽一。

故配春。

否以一陽一成一陰一。

故配秋。

此合於節氣者也。

然無論所配為月為季為時。

而最要辨明者。

則否與泰恰相反耳。

泰反為否。

泰之上卦反為否之下。

否之上卦反為泰之下。

即往來卦也。

言前日往。

今復來。

其道異也。

故泰為亨。

否則不亨。

泰為交。

否則不交。

其象既反。

其德亦相反。

傳曰否泰反其類也。

言無不反。

故以類稱。

類指一陰一陽一言。

泰為一陽一。

否為一陰一。

雖皆三一陽一三一陰一。

而其行不同。

其物亦異。

以氣之升降殊也。

道之往來別也。

易卦六爻。

上為外。

下為內。

下主升。

上主降。

不問爻之為一陰一為一陽一也。

故內卦為始。

外卦為終。

今否以坤在下。

坤一陰一也。

本降而欲之升。

乾在上。

乾一陽一也。

本升而欲之降。

是亦反其道也。

故成大反。

言上下相反。

內外相反。

一陰一陽一相反。

而成為否。

為不交。

為絕。

為不通。

為窮。

此其所象固與泰大殊。

不獨一卦爻之異也。

論卦爻配合。

否與泰卦。

只上下不同。

而實則上下既移。

一陰一陽一乃乖。

蓋內卦以二爻為中位。

外卦以五爻為正位即內外主位也否以一陽一外一陰一內。

兩不相抱。

孤一陰一獨一陽一。

勢成決絕。

就互卦言。

在泰為雷澤歸妹。

而在否則為風山漸。

亦相反也。

二至四為艮。

三至五為巽。

故也。

雖由五反初為兌。

由上反二為震仍與泰之中互同。

然巳為反互矣。

在卦順行日正互。

反行曰反互。

即順逆與正反之道也。

順者主也。

逆者敵也。

正者親也。

反者仇也。

否反即為泰矣。

故反泰成否。

反否為泰。

二者只一順逆之途。

而時系之。

泰得時。

故順而正。

否非時。

故逆而反此即用泰用否之異也。

君子用泰。

小人用否。

君子取於正順。

小人唯圖反逆。

故亂政不仕。

危邦不居者。

君子也。

而世運亦因君子之退而益亂。

國家亦因小人之進而益危。

人事之不齊。

天變愈亟焉。

故處否而行否。

在君子只求其貞。

在小人則得其利。

非天之予小人。

時為之也。

天賅生殺之道。

世有治亂之途。

泰卦為亨貞。

以道之行也。

為貞吉。

以道之晦也。

道行則同亨。

而天下被其德。

道晦則獨貞。

而天下受其災。

故在否之吉。

以君子之貞。

在否之亨。

以小人之利。

二者各有指也。

人兼天地之道。

而居其中。

天覆地載。

而人戴履之。

故三者交。

人道立。

三者絕。

人道亡。

今否天地不通。

氣交閉塞。

是人道之危也。

人道既危。

人生乃苦。

於是非人之道見焉。

此彖辭所謂否之匪人也。

言否不宜人道而及於匪人。

匪人非人道也。

不以仁義為用者、非人道也。

傳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此匪人二字。

即示其非人道也。

辭義。

亦有深意。

否字上為不。

下為口。

不者非也。

不然也。

毋也。

勿也。

弗為也。

皆示其不可為。

不宜為。

不能為之意。

口者、出好興戎者也。

言語所自出。

辭令所由辨也。

不可為。

不僅指言語。

凡言行皆然。

而否從口。

則又重於慎言也。

言募尤。

則事易成。

禍易避。

辭立誠。

則德可大。

道可久。

人之善惡。

生於其心。

發於其口。

心藏不測。

口中言辭。

一聆而辨。

故行道之士必擇言。

修身之人必知言。

言為心聲。

利害隨之。

吉凶共之。

否以慎言為先。

則可見君子之所事也。

邦有道。

危言足以牖世。

邦無道。

遜言足以保身。

詩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明者耳目之事。

哲者言辭之事。

故哲從口。

否世危殆。

唯慎口以自晦。

所謂遵養者。

必先其口。

善其言辭。

養指養身而言。

尤莫大於養氣。

言辭傷氣。

與非其人言。

是不獨失言。

且損其氣矣。

蓋言之能人者。

吾氣猶舒。

言之不人反其惡聲。

則氣之抑鬱。

心身受其病矣。

故聖人教人處危亂之世。

必謹於言行。

而言在行先。

此否字從不口之義也。

反否為泰。

泰互兌為說言。

是泰為可言之時。

與之反。

故為不口。

明其為毋多口之時。

其旨甚深遠矣。

蓋觀此。

即足以知時之為安危。

國之為治亂。

不獨於一己之宜守貞也。

且將以此戒其他之君子。

故觀辭明意。

古人命名擇字。

非苟焉者。

讀者其識之。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孔子《宣聖講義》

此全卦彖辭。

總示之用也。

否之匪人。

與前比卦、比之匪人。

義大同。

言否之為道。

非人所宜。

唯匪人所最適也。

之字有相與、與字意謂否所以與匪人也。

若曰當否之時。

天所以與匪人耳。

匪人非人道之人。

亦即小人也。

否之時世。

小人道長、故也。

夫否與泰反。

泰宜君子。

則否宜小人。

此一陰一陽一消長之義。

善惡代謝之途。

天道有固然者。

當否而用否。

以伸其志。

以達其道。

自非君子所能。

君子不屑也。

不為也。

亦不許之也。

否塞也。

道之晦也。

德之乖也。

君子以道德成名。

道晦德乖。

安以為君子哉。

故否之匪人一句。

為全卦綱要。

亦明示否之不利於君子也。

不利者、不宜也。

不順也。

君子貞。

與上不利應一氣讀。

言不利於君子。

而君子自貞也。

古文簡約以一君子連上下句。

果釋其義。

則當曰、不利君子。

君子貞。

方明顯也。

蓋不利雲者、指君子。

而非概論小人。

若小人、則正所利矣。

故上有否之匪人句。

譬之邪一婬一奸一盜之行。

君子不為。

小人則優為之。

處此世也。

行此行也。

不唯小人是利。

將誰利乎。

泰亦有不利者。

則小人也。

否之不利。

專屬君子。

故否與泰。

不得以利害斷也。

小人之利。

正君子之害耳。

唯君子處不利。

尚有自全之道。

以免於害。

則守貞是也。

否之所以為否塞也。

以君子自貞。

不用於世。

而人道遂絕。

所謂邪說詖行。

充塞仁義之謂也。

仁義充塞。

世道困難。

斯謂之否。

人道不行。

人生日苦。

否塞之害。

又不獨不利於君子已也。

然君子苟能自全。

道猶有托。

遯世無悶。

德猶自存。

則否之為否。

不過一時之困窮耳。

天道好還。

物極必反。

此否之有終。

而君子非竟絕也。

在泰之世。

小人猶有存者。

泰極時遷。

小人又起。

否之世。

君子亦有存者。

否窮時復。

君子仍出。

故二卦、以大小往來四字象之。

大往小來。

小往大來之反也。

大如大人。

小如小人。

泰則大人來。

否則小人至。

而以一陰一陽一言。

則一陽一往一陰一來。

亦與泰之一陰一往一陽一來同。

往者去也、退也。

來者進也、升也。

辭概天人言。

故僅雲大小往來也。

夫否之世。

匪人得用。

君子退藏。

利害皆人受之。

而君子不來。

其禍甚於福。

是往來亦賅吉凶言。

猶曰損者大。

而益者小。

即為凶咎者多。

為吉祥者少也。

往有減損之義。

來有加益之義。

大往小來。

足見否世之非人道也。

所謂君子貞者。

人道也。

其餘皆指天道。

以天道之否。

唯貞足勝之。

唯君子能之。

故否之言人道。

不外於貞。

利貞相隨。

小人之利。

則失其貞。

君子之貞。

終獲其利。

辭舉此二字。

明人定足以勝天。

此文王之心也。

文王處紂之世。

獨能自全。

以開有周八百年之基業。

非以其貞乎。

非以貞而終利乎。

非以人力勝天乎。

故否可憂而不足憂。

憂在君子不貞。

不憂小人得利也。

《宗主附註》

易卦泰否相反。

而吉凶不與焉。

蓋以正邪為辨耳。

君子之吉。

則小人之凶。

小人之亨。

則君子之否。

此數使然。

如夏宜葛。

而冬宜裘,非時者殃。

罪不在裘葛也。

當泰之世。

君子道長。

非君子之所謀也。

而皆得用焉。

以時之宜也。

當否之世。

小人道長。

非小人之幸也。

亦時

宜耳。

故易彖以大小往來四字斷之。

言天數之所致。

而人事必因時以興廢焉。

故在泰有吉有凶。

在否亦然。

君子所可者。

小人或以為末可。

而小人所可者。

君子不屑興辨。

蓋志不同也。

君子志退。

其進也亦退。

小人志進。

其退也亦進。

君子求己。

故以退為正。

小人求人。

故以進為榮。

是二者之吉凶。

又判然矣。

順時迪吉。

以達其道。

君子之於泰也如是。

如否也亦然。

逆時僥倖。

以徇其欲。

小人之於否也如是。

如泰也何莫不然。

故吉凶之定,當視其人。

非以卦爻斷也。

而小大則得而分焉。

往來則得而明焉。

天理人欲之謂也。

故在君子時保其貞。

以致其亨。

在小人時冀其亨。

而忘於貞。

一求諸中而有餘。

一取諸外而不足。

此則君子小入所以異。

而泰否之所以反其類。

固正邪之別也。

吉凶無與焉。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一陰一而外一陽一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彖辭之義。

明否之時運全與泰反。

以上乾下坤。

上一陽一下一陰一。

是為內柔外剛。

內一陰一外一陽一。

內順外健。

內偶外奇。

內外相背。

而全失交易之用。

故為內小人。

外君子。

此內外二字。

當出納二字講。

猶曰納小人、而出君子也。

蓋否時小人之利。

故能安居高位。

而君子反逃亡在外。

不能見用。

故曰小人道長。

君子道消也。

所謂萬物不通。

指一切言。

不通者、不亨通也。

無論何物。

非能獨生獨存者。

必與他物交。

而後遂其生養。

全其發育。

故一陽一以一陰一為養。

一陰一以一陽一為生。

此定例也。

今否一陰一陽一背馳。

生養皆絕。

此所以為不通也。

不通則生存不久。

不久則窮且盡矣。

無邦者不成國也。

不相和合。

不相友助。

是猶散沙一一團一。

雖聚不結。

雖多不凝。

是雖有民而無國也。

故曰無邦。

且邦國之本、民也。

民之所歸,德也。

上有德政。

民心乃固。

邦本乃立。

今君子在野。

小人在朝。

政令一婬一亂。

德教不行。

是其本已傾。

有邦亦無邦也。

無邦不久。

不久則亡且滅矣。

此否之為時。

已將由極亂而轉入治。

由極危而轉入安。

蓋勢之不可久。

而事之不可持也。

故君子之黜、無害於其身。

雖窮無礙於其道。

則唯以貞自保。

以貞而守。

則順時迪吉。

以貞而行。

則善與人同。

故能終救否之災。

而挽回無邦之害。

通天地之塞。

而育成萬物之亨也。

此皆君子之責。

亦文王著易之初心。

故彖語申以君子貞三字也。

《宗主附註》

所指乃時運之否。

其象包括一切。

蓋天地不交、而一陰一陽一背道也。

故佔得否者。

君子則退。

小人則進。

正如暮夜為賊盜之利也。

合之入事。

宜於詭詐。

而忌光明。

宜於一陰一險。

而忌坦白。

以時勢然也。

必終於大亂。

則否塞不能亨通。

不能大同。

則唯各私其私。

各一黨一其一黨一。

以利相結。

以欺相蒙。

故不可持久。

久則內哄起。

而一團一體散漫矣。

小人為國。

災害並至。

人事所召。

理數應之。

故當否之世。

道晦德亡。

仁義不用。

所得時者。

皆慘毒一婬一邪之行。

一陰一氣所發也。

故彖辭天下無邦。

邦猶幫也。

相助也。

今自私自利。

是無邦也。

無邦即無國。

民不一愛一其上。

則共棄其國也。

豈真無國哉。

有猶無也。

故否之匪人一語。

正明否之害於人國。

而徒利於匪人之一時耳。

君子當如之何。

日遯世以存道。

結友以蓄德。

侍時而起。

以救大眾。

此彖辭之旨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孔子《宣聖講義》

此全卦象辭。

申言君子之處否也。

在泰為君子見用之時。

得行其志。

自宜出以善世。

而光大其道。

則高位厚祿。

應有之分。

報施之理然也。

若在否時。

君子道消。

其道不行。

其志不遂。

是宜潛形遁世。

自保其身。

雖貧賤勿辭。

故當斯時。

唯安於儉素。

以刻苦自勵。

以淡泊自甘。

故曰君子以儉德辟難。

辟有二義。

一為以身遠難。

是避也。

一為以德屏難。

是辟也。

古通用。

原賅二義也。

以能儉。

則能安貧。

能無求。

則能自潔。

而難不及焉。

人之所賴以生養者。

衣食居處。

苟無貪圖肥一美安逸。

則隨遇而足。

不復沾沾於利。

規規於名。

不干非分之財。

不希難得之物。

則雖敞衣粗食陋室亦足以自樂其樂。

奚有榮於官祿哉。

不可榮以祿者。

重言之也。

謂當退黜之時。

不可役身為官祿。

不可與小人同流合污。

自遭其禍耳。

在己自堅其節。

不可以官祿為榮。

在人以道不同。

不可以官祿相誘。

皆君子貞之義也。

君子自貞。

則無求於人。

人亦不得而挽焉。

故不可榮以祿一語。

極言君子之守貞也。

女守貞弗字。

男守貞弗仕。

一也。

否泰指時勢言。

皆政治進退之事。

故專指君子小人之一消一長。

而在否為不能仕。

不能用時。

若勉強求容。

必終受其害。

不傾其身。

則毀其名。

如附和小人。

如脂如韋。

以苟且偷安。

是失節也。

如主持正義。

不撓不屈。

以從容殉道。

是危身也。

危身而有益於時。

忠盡之士。

猶可為也。

若徒殉時而不濟難。

是昧惑之夫。

不可為也。

況明知其否。

而為榮祿之圖。

明知其艱。

而忘堅貞之守。

是於事於義。

一無所可。

故象辭明言其不可也。

初六拔芽茹以其匯貞吉亨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初六爻辭。

與泰初爻辭同而實異也。

茅茹其匯。

巳見泰卦釋義。

所異者。

泰為征吉。

否為貞吉。

蓋泰一陽一在下。

主上升。

主外發。

故曰征吉。

否為一陰一在下。

主下降。

主內反。

故曰貞吉。

能貞始吉。

能吉始亨。

否本不亨。

而貞則亨。

以能順否之時。

反否之道也。

夫同一拔茅而時殊。

同一用茅而利殊。

則所得失已大異。

如在春。

志於長育。

則拔之為培其生。

如在秋。

志於枯殺。

則拔之為促其命。

否者秋殺之令也。

而初爻、其始動也。

以殺為志。

則不可亨。

亨於物為亨。

殺則不亨。

今日亨者。

有殺而亨。

有不殺而亨。

如乘時為亂。

以行其暴。

亦一時之亨也。

如因時而晦。

自安其貞。

亦一人之亨也。

蓋天道無常。

而人道有定。

春生秋殺。

天之道也。

行仁履義。

人之道也。

順天道之亨。

則所謂否之匪人也。

守人道之亨。

則所謂君子貞也。

故爻辭吉亨在貞字下。

而吉屬貞言。

亨則通釋一爻也。

小人得志。

小人之亨也。

而非君子所宜。

君子之亨。

全在貞吉。

以君子有道自亨其身耳。

若曰亨於物。

則誤矣。

又初六氣之始也。

君子道逍亦未甚也。

果因時以貞。

善道以藏。

其亨亦宜。

唯爻辭明言貞吉矣。

則處此時唯貞乃吉。

貞者自反以誠。

堅固其節之謂。

不求於外。

所亨一已。

倘違時求亨。

是反貞也。

安得亨乎。

乾德曰亨。

坤德曰貞。

恰為因果。

正相照應。

必辨其先後也。

先亨者由乾之道。

泰之時。

否則以貞為主。

二者皆以君子言。

以易教本人道也。

人道寄於君子。

而毀於小人。

故先貞者。

君子之分也。

貞則重內。

其主為一國之君。

為一人之心。

以否關政治。

是所貞在君子貞則否不害。

且反吉亨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君為否泰之主。

否泰由君致之。

設時已否。

求其挽救之道。

仍在君也。

君果艱貞自勵。

亂賊是防。

則吉亨猶可占也。

且下爻之用應於上。

卦上為乾。

亦君象也。

初六之貞。

正望於上卦之君。

言開示其道。

冀君之省察也。

譬如國之將亂。

君子以去就悟君。

不敢戀於位祿。

而坐視危亡之至。

唯自貞以善其君。

故曰志在君也。

《宗主附註》

雖否塞。

仍屬一陰一陽一平均之卦。

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各從其類。

不相干亂。

則君子與小人各異其趣。

盡能自善其身。

各行其是。

故否亦有吉。

占亦稱亨也。

唯一陰一陽一不抱。

不得協和以生成萬物耳。

故在否為個人計。

原非大難。

只要守堅貞之志。

持潔白之行。

仍能出處自如。

不至進退失據。

故初爻拔茅連茹。

而得吉亨。

可見君子自君子。

小人自小人。

不相混也。

不混則吉亨矣。

君子之仕。

必求有益於時。

當否之初。

君子尚在位也。

唯其趨勢日惡。

凜然不可久留。

履霜堅冰。

識幾貴早。

故決然以貞自矢。

以退為志。

而心不敢遽忘其君。

思有以悟之,於是連類告休。

竭忠諫諍。

是出於不得已。

非要君也。

故挈群同退。

不失其吉亨。

正如拔茅不失其潔白。

雖枯萎不辭。

終能致其用予祭祀。

貢其淨體。

以待人摘取。

其志可嘉。

其行可重。

故貞吉之

語。

釋文謂其志在君也。

即所以明其忠盡、與堅潔之忱。

究異乎小人之旅進旅退也。

《宏教附註》

講義多切於亂時自處之道。

而重在一貞字。

貞與亨對。

一內一外能有諸內。

方形於外。

故求亨必先貞。

此人道之本也。

貞字所包最廣。

且為將來同人之基。

救否必賴同人。

是責在在野之君子也。

勉哉君子。

勖哉君子貞。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六二爻辭也。

六二爻之用、與初六爻略異。

初六為否之始。

君子猶可連類自退。

希悟其上。

至六二、否已將甚。

非復進退可爭。

去就可救之時。

而小人業已得志大用。

傾軋排擠。

不遺餘力。

君子更難立足其間。

唯有浩然歸里。

以自守其貞。

不復作挽回匡救之圖。

故在此時。

為小人吉利之日。

而君子否塞之秋。

不君子言大人者。

以曾在位也。

去位曰君子。

在位曰大人。

今所稱大人。

乃迫於時之否塞。

小人之仇恨。

不得不退。

非有過去職也。

非有心去位也。

以不得不去之時。

當不得不去之地。

其志雖潔。

其心良苦。

故雖退休。

仍以大人稱之也。

包承者、言否時與泰相反。

而其事有相同也。

泰曰包荒。

否曰包承。

以一陰一陽一皆半。

而內外異。

泰之包荒。

是君子包涵小人也。

其義正而理順。

否之包承。

是小人包圍君子也。

其義非而理逆。

蓋小人得用。

無不先包圍其主。

以蒙蔽其耳目。

使正言不入。

忠諫不聞。

而後為所欲為。

無復顧忌。

承者、順也。

受也。

小人包其君側。

而順其意旨。

受其寵信。

又上下相比。

內外相串。

如承流下洩。

無所阻也。

以否群一陰一構難。

朋一黨一相濟。

故有此象。

而國與君。

皆受其害。

是亡國喪君之禍。

皆由小人一手包為之也。

夫如是。

則為君子者。

尚能安於其職乎。

舉凡君子所為、尚能見諸施布乎。

所言尚能見諸信從乎。

道不同不相謀。

唯有自退以順其否而已。

此所謂小人吉。

大人否也。

而曰亨者。

薰蕕異器。

邪正分途。

君子有其類也。

仍不失其志。

故亨。

且稱亨者。

概全爻言。

在君子亨於道。

無往而不可。

在小人亨於利。

無求而不遂。

皆亨也。

唯一屬於人道。

一屬於物利。

亦如初爻之占也。

周易重在人道。

辭為君子立。

故釋文解為君子亨也。

以否而反得亨。

非貞不能也。

而六二之亨。

當內卦之正。

值一陰一盛之時。

其亨誠不易。

而能亨者。

以君子克同進退。

不失其類也。

亦有包象。

與泰辭半同。

泰為同進。

否為同退。

故皆以拔茅連茹為喻也。

《宏教附註》

所講為要義。

否以一陰一包一陽一。

邪包正。

而內卦三一陰一。

皆志於包括外一陽一。

故皆雲包。

惜其不正。

徒求固位專權耳。

泰之包為當。

否則不當。

君子小人之分也。

而文王處否之時。

受小人之嫉。

幽囚羑里。

身知其艱,而圖以人濟天。

以貞求亨。

設辭側重君子。

非無由也。

故謂之易教。

不僅明數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言一陰一陽一分居不雜。

又當內貞。

正位不失。

故能相連共退。

不失其群而順時以亨也。

唯六二一爻所宜注意者。

在有知幾之明。

而抱勇退之志。

方不為小人所間。

以成其亨。

若觀察夫幾。

進退不決。

君子已不能暫待。

小人必多方羈誘。

是自亂其群。

終受其否矣。

六三包羞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六三爻辭也。

六三處上下之間。

值一陰一盛之地。

全為小人之所主持。

在卦言。

系小人包舉措施之時。

其所為固無吉凶可言。

而事理之邪正猶可辨。

包羞雲者。

邪僻無塞。

廉恥道喪。

以利相從。

無所羞辱。

故曰包羞。

即藏垢納污之意。

於人言。

六三為人卦。

而否之匪人。

無人道可言。

僅以小人肆行其志。

人慾橫流。

內無所裁。

外無所制。

獨行其是。

岡恤其非。

是為道失政亡。

倫傾法壞。

雖有人、與無人同。

雖有國、與無國等。

是世間可羞之事。

亦人類不幸之時。

故曰包羞。

以其包含一切羞辱也。

然卦象如此。

辭義尚多。

羞者兼指饈也。

小人當國。

肉食是謀。

是徒務於分肥而求逞其私慾也。

又羞者玉食。

亦珍寶之謂。

小人為國。

唯財用是務。

聚斂之臣。

掊克之吏。

相引為一奸一。

以求財物。

苛徵暴索。

以飫私囊。

亦包羞之謂也。

古文陳義最寬。

取辭必審。

推而擴之。

則知立名修辭之一精一細矣。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夫六三在內卦之盡。

為眾一陰一之極。

非健非順。

不剛不柔。

於位為不當。

於時為不一良。

既無君子加其間。

獨任小人據其職。

是人地不宜。

上下不協。

在卦為兩截。

在事為兩雕。

其不當位。

且賅一切矣。

故釋象曰、位不當也。

不當則名不正。

言不順。

則事不成。

如此而主持國家。

佈施政令。

其可羞明矣。

故曰包羞。

極言之也。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九四爻辭。

而著其時用之義也。

九四為外卦之始。

當乾卦之初。

位為一陰一。

而爻為一陽一。

一陰一陽一相從。

剛柔相應。

是有秩之地。

有序之時也。

上下有分。

則號令可行。

故曰有命。

命者令也。

在爻象上承九五為君。

下俯群一陰一為眾。

九四介乎其間。

為傳命之地。

如承宣之職司。

故曰有命。

又九四以一陰一順一陽一。

以柔體剛。

亦承命之象。

而曰有命者。

以本亂離之世。

無綱紀之秋。

雖九四一爻。

得上下之順。

為承轉之官。

究其上能否發令以正國是。

其下能否遵令以一邦憲。

皆末可定論。

曰有命、明其可有而巳。

若無之。

則猶不順也。

藉曰有命而非正令。

不過亂命而巳。

是泰上六之所謂命。

終將不行於眾。

則有命雲者。

僅許其可有耳。

然既希其有命。

自應盼其克行。

故繼之曰無咎。

言有正命以正眾。

眾亦從之。

是雖當否時。

能免否之咎戾也。

蓋小人當國。

咎莫大焉。

徒以一時正命。

即得免於咎。

足見命之重要也。

在乾曰乾道變化。

各正一性一命以其行健克剛。

可不誘於邪。

惑於一奸一。

而自守其正也。

果在否九四而見其德焉。

此命字。

即乾之正一性一命。

以乾能正坤。

其正己者。

正以正人。

正一性一者。

正以為正命之源也。

而在群一陰一之上。

包眾志之前。

以一正命。

遂免眾咎。

是則一陽一德之美。

乾道之大。

天行之健。

有以致之。

故又不獨免咎。

且將因而獲福也。

祉。

福也。

疇者、泉也離者、麗也。

言以有命免咎。

而加眾以福也。

所謂一正君而國定。

一人有慶。

兆民賴之。

此之謂也。

又疇者孰也。

離者戾也。

言能正命孰復戾於福祉哉。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

明有命之要。

而以君道之大。

政令之尊。

足以回利害於一時。

轉吉凶於俄傾也。

其最重者命之行也。

行則為命。

否則不成命矣。

而命之行。

當視其命之正。

正則無不行。

所謂身正不令而行。

況命之乎。

故曰志行也。

言志在命之能行也。

命行則福至矣。

何患乎否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九五爻辭也。

九五為最正中之位。

而有挽救危亡之機。

恢復道德之用也。

在否上卦。

以五爻居正位。

即乾之九五。

君臨天下之象。

所異乎乾者。

下卦群一陰一構難。

紀綱久傾之時。

雖得其位。

無其輔。

雖有其道。

無其力。

故仍不出於否。

而當存亡一發之時。

然易卦向主位言。

以正位必有正用。

九五得正位。

乃有為之地。

雖否不害。

故曰休否。

休吉也。

否而曰休。

則可見否不害矣。

以九五之人。

適當離亂之餘。

經挫磨而自奮。

歷艱苦而自警。

則足發揮其堅卓之心。

振作其貞固之志。

則雖否而仍可為。

雖亂而仍可止。

是曰休否。

亦可作休止講。

蓋使否中止也。

然負艱鉅者。

必非常人。

任危困者。

必非常才。

況九五居正位。

躋堂皇。

執國鈞。

超庶眾者乎。

故以大人稱之。

大人不獨以位言。

兼其德與才、智與勇、而名之也。

蓋丁此時。

國危日迫。

世亂日亟。

如無迅奮之材。

堅忍之士。

能荷擔重大。

跋涉艱險者。

則不足以救於亡滅。

而絕止其否也。

曰大人吉。

以大人始能應之也。

其亡二句。

則明示吉之由來。

休否之所以占也。

夫戒於亡。

者則能存。

怵於禍者則得福。

此事理之必至也。

乾之行健。

而重在朝乾夕惕。

況其非乾乎。

以否九五體乾而行。

故能先自戒懼也。

其亡其亡者。

因懼亡而自警惕不巳也。

苞桑者。

有本之木也。

繫於苞桑。

則不亡矣。

亡之大患在無本。

桑而苞生。

其本必固。

從而系之。

其安可知。

故戒於亡。

反能圖存。

惕於亂。

反能就安。

可見大人之吉。

休否之占。

非幸致者。

又苞桑苞字。

與上包字相應。

苞桑與茅茹相對。

系與拔相反。

足以證否至此為休。

君子不利。

至此為大人吉。

時地既異。

效用乃殊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否本不宜於君子。

以小人之勢盛也。

至九五君子正位。

一人足以服群小。

此固時之遷變。

亦由人之轉移。

而最要則由位之正也。

蓋九五之象。

比於中興有為之君。

雖不曰君。

究繫在上一位之賢者。

泰否皆緣政治。

已否而泰。

終賴仁政。

政之不一良。

雖泰不久。

況否而能回泰乎。

故稱休否、以明其難。

唯能乾惕不已。

乃能否塞中休。

苟一放縱。

寧能自休哉。

其亡二語。

垂戒之旨深矣。

以卦象言。

中互巽震與艮兌。

而上下四爻、為風山漸。

漸者變也。

由漸而變。

是以六爻由變而否。

亦漸通矣。

又巽為風、為順。

為進退。

取象即在四五兩爻。

爻辭所云。

非獨明人道。

而要重在人道耳。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孔子《宣聖講義》

此否上九爻辭也。

在否九五以得位而乘時。

實扶危定傾之會。

故佔大人吉。

明其時、天方假在位者以機。

俾能振奮以有為。

若其成否。

則視人事。

故加以其亡二句。

以見時不易得。

事不易為。

必戒惕自持。

殷憂免咎。

多難興邦。

置之亡而後存。

危而後安。

非可僥倖苟免者也。

故曰休否。

休者、中止而已。

休字從人。

必盡人力。

始能致之。

人事末齊。

休亦徒休。

何益於否。

然在天道。

往者必復。

否至此已極盡矣。

世無終泰。

時無久否。

果順天而興。

則救危免禍。

固有其機在也。

觀於上九爻辭。

當更知之。

上九爻曰傾否。

先否後喜。

言否至上九。

時窮道盡。

不克久侍。

陂者平之。

極者反之。

是猶器之盈者必傾之。

故曰傾否。

傾者側也。

倒也。

瀉也。

否原無物。

唯小人是憑。

小人不可久用。

因恣而驕。

因橫而仇。

驕其內。

仇其外。

親者且相妒矣。

暱者且相害矣。

安能長享貴富。

克全祿位哉。

故終傾也。

小人之傾。

即否之傾。

否傾而小人不復留矣。

小人既退。

君子當起。

否運既傾。

治安且復。

則前之否者。

又將轉為泰矣。

否泰一正反也。

泰則亨.否則絕。

反絕為通。

豈非喜乎。

故曰先否後喜。

以至此終矣。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六爻至上九為終爻。

位終氣盡。

否運亦窮。

是之終即否道之反。

為世道之復。

世道既復。

否數斯盡。

自不延長。

長指否言世間無論治亂興衰。

數盡則變。

不獨否之不能再長。

而以人情好安惡危。

樂治憂亂。

則於否世、尤望其早止。

爻辭明揭不長之語亦以慰眾民之心。

而證小人之不久。

以善成者。

尚有餘福。

以惡成者。

只有餘殃。

不長者、指小人祿位之不永也。

此按天理人情而言。

至此小人必將自敞矣。

然人之為禍。

必人解之。

否雖天道所不免。

而救否必因人力。

蓋無小人。

不得成否既有小人。

為之禍亂。

天不克去之。

仍待人以正之。

則君子之責也。

若否運已極。

而人事不齊。

小人既難久持。

君子又畏葸不進。

則否之不長而長。

非天之咎也。

故終上九。

不外於否。

先否後喜。

必賴人有以致之。

非喜之自至也。

鑒諸往史。

當可證明。

時既否也。

必有小人應運而生.時將泰也。

必有君子應時而起。

天人相合。

世道斯濟。

若天至而人不前。

為失時。

人起而天末應。

為失人。

二者皆不足以成事也。

在泰否。

君子小人互為消長。

而易辭則專重君子。

以人能濟時也。

否雖極。

天不與其害也。

泰雖至。

天不與其利也。

利害皆人受之。

故非人不成否泰。

亦非人不能反否為泰也。

周易之旨。

先盡乎人。

人有末盡。

徒言天道。

故九五明指大人。

望其克成休否之業。

而啟後喜之占也。

愚者昧於此義。

徒責天時。

寧有豸乎。

總之否之後。

繼以同人。

同人者君子之群也。

君子一陽一也。

同人五一陽一一一陰一。

正君子集合之象。

故能承否而救時。

有志之士。

宜留意焉。

《宗主附註》

六爻。

爻各異占。

以氣之盛衰。

位之高下殊也。

本來一陰一陽一相求。

剛柔相應。

而否則否者。

以地勢乖隔。

時日懸殊。

不得相洽也。

然六爻遠近不同。

主客異勢。

果接近而能感通。

亦足化仇為友。

而轉禍為福也。

故至外卦爻辭多吉。

正以外卦為乾為一陽一。

善行而能包容一切,體物而能融化眾類。

是雖否仍有亨通之望也。

正如君子雖在野。

仍能濟人。

雖不過。

仍能利物。

其道德勝於小人。

不因位勢而失其仁義之一性一、故也。

乾至剛也。

雖不得時。

猶足被蓋萬物。

況得時乎。

故用有殊。

體不改。

天地雖閉塞。

天地之道不易也。

乾坤雖否隔。

乾坤之德不移也。

此其所以為大矣。

又曰。

九五上九二爻。

否已漸終。

氣運將轉。

人事且變。

故爻辭多吉。

實物極必返之理。

前段在一陰一之時。

小人得志。

君子自全不暇。

固無可為。

而後段為一陽一。

一陰一氣漸消。

小人之焰漸殺。

君子自可乘時漸起。

以圖補救之道。

故在九五曰大人吉。

在上九曰後喜。

足見時移世易。

邪正消長之不同。

雖均屬。

究有隆污之別。

急緩之分也。

然周易成於文王。

又當幽囚之時。

謗毀積身。

動輒得咎。

故其辭宛而飄。

其意曲而伏。

不敢明斥小人。

不欲逕咎上。

觀其貞吉之占。

為志在君。

休否之占。

為大人吉。

其忠盡不二之忱。

巽言幾諫之志。

巳昭昭不遺。

蓋文王痛群小之誤國。

而猶冀紂王之終悟。

知時世之當否。

而猶求君上之改圖。

所謂忠臣不非其君。

烈士不背其主。

縱危禍及己。

末以怨尤其上。

雖瞼阻當前。

總期挽敉於後也。

在彖曰。

否之匪人。

此古文簡略。

猶曰匪人之否。

言否為小人所終始也。

因小人用而成否。

因否而小人愈肆。

故曰小人之否。

如明夷曰箕子之明夷。

亦猶明夷之箕子。

言當明夷時之箕子。

而所以處明夷之世也。

古文多此例也。

即比之匪人。

亦匪人之比換語。

苟明此義。

則知易辭之臭矣。

又曰、講易至否、為天道已窮之時。

非如未擠。

有關後天人事也。

然天道之窮。

人事可挽。

否雖閉塞。

乃天地不交。

一陰一陽一不和。

人在二者之中。

果有道以濟之。

則否者復通。

窮者復續。

故周易序否之後。

繼以同人。

言人力足以回天。

不似未濟之終全易也。

夫未濟者、天地固窮。

人事亦絕。

故氣無餘蘊。

數達終盡。

本後天之象。

失人道之主宰。

則世界且混沌矣。

上經所述。

均屬天道。

而周易為後天卦。

仍重人事。

時雖否極。

若子末賞絕跡也。

人道猶有存者。

是否塞不過一時。

人道既張。

天運且轉。

故同人承否。

而後且見大有也。

然人道非一人所能主持。

世運非一人所能挽救。

在上者既失其政。

當道者已非其人。

則天道所托。

必徵於在野之君子。

君子既在野。

無行令施政之權。

言難動群。

力難役眾。

則所以為道者。

必連合同志。

交納善人。

以多助之功。

成推廣之願。

是以重在能同人也。

同人者善與人同之謂。

同人而救時。

時自免於亂。

同人而救國。

國自免於亡。

蓋以德能濟眾。

一陽一能代一陰一也。

故天火同人。

恰為否之繼起者。

人定勝天。

當天於此時見之。

故泰否責在執政。

而同人責在大家。

泰否之功罪。

在朝者負之。

而同人之動名。

則在野君子所獲得也。

二者上下相濟。

君民相和。

以避乎天時之窮。

而保乎人類之業者。

實周易序卦之微也。

故否非終窮。

若人事不力。

則轉成未濟。

天人且同盡矣。

豈獨否而己哉。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證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