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國朝孫之撰。之有《尚書大傳》,已著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

△《考定竹書》·十三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孫之撰。

之有《尚書大傳》,已著錄。

是編以沈約所注《竹書紀年》未為詳備,因采摭諸書別為之注。

然之愛博嗜奇,多所徵引,而不能考正真偽。

如帝癸十年地震,引華嚴合《論大地有六種震動》,所謂遍動、遍起、遍湧、遍震、遍吼、遍擊者為說,殊為蕪雜。

又劉知幾《史通·疑古篇》中,排詆舜、禹,以末世莽、操心事推測聖人,至為乖謬。

而一概引用,漫無辨正。

沈約注出依托,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誣、太甲殺伊尹之妄。

之乃旁取異說,以熒耳目。

雲能補正沈注,未見其然。

惟《拾遺》記商均暴天下之類,辨別誣妄;《路史》帝杼遷老王之類,考訂訛謬;間有數處可取耳。

至所稱《逸文》,采摭頗備。

然如晉幽公會魯季孫一條,今本有之,而注曰無。

又如湯十九年至二十四年皆書大旱,蓋作書者依托《墨子》湯五年旱之文。

此本竟脫去「二十一年大旱」、「鑄金幣」二條,則亦不可盡據也。

△《五代春秋》·二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宋尹洙撰。

洙,字師魯,河南人,天聖二年進士,授絳州正平主簿。

以薦為館閣校勘。

累遷右司諫,知渭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公事。

以爭水洛城事移慶州。

復為董士廉所訟,貶崇信軍節度副使,監均州酒稅,卒。

事跡具《宋史》本傳。

考邵伯溫《聞見錄》,載歐陽修作《五代史》嘗約與洙分撰。

此書或即作於是時。

然體用編年,與修書例異。

豈本約同撰而不果,後乃自著此書歟?所載始梁太祖開平元年甲子,迄周顯德七年正月甲辰。

鄭樵《通志·藝文略》作二卷,與今本合。

趙希弁《讀書附志》則作五卷,或別本流傳,以一代為一卷歟。

穆修《春秋》之學稱受之於洙。

然洙無說《春秋》之書。

惟此一編,筆削頗為不苟,多得謹嚴之遺意,知其《春秋》之學深矣。

已載入所作《河南集》中,此蓋其別行之本。

以初原自為一書,故仍存其目焉。

△《少微通鑒節要》·五十卷(內府藏本)

宋江贄編。

贄,字叔直,崇安人。

政和中,太史奏少微星見,朝命舉遺逸之士。

有司以贄應詔,贄辭不赴,賜號「少微先生」。

是書取司馬光《資治通鑒》刪存大要,然首尾賅貫,究不及原書。

此本為明正德中所刊,前有武宗《御制序》。

考羅願《鄂州小集》末載王瓚《月山錄跋》,結銜稱「通鑒節要纂修官」,疑正德時又為重修,非復贄之舊本。

又《明史·李東陽傳》,稱東陽奉命編《通鑒纂要》。

既成,瑾令人摘其筆畫小疵,除謄錄官數人名,欲因以及東陽,東陽大窘,屬焦芳與張彩為解,乃已。

又《張元禎傳》稱為《通鑒纂要》副總裁。

《纂要》當即《節要》,蓋史偶異文。

然則此書乃東陽及元禎所定也。

△《續宋編年資治通鑒》·十八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舊本題「朝散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李燾經進」。

考《宋史·藝文志》及燾本傳,惟載所著《續通鑒長編》,無此書之名。

此本《目錄》末有「武夷主奉劉深源校定」一行,亦不知為何許人。

書中所記皆北宋事跡,體例與《宋史全文》約略相似,而闕漏殊甚。

蓋亦當時麻沙坊本,因燾有《續通鑒長編》,托其名以售欺也。

△《增節音注資治通鑒》·一百二十卷(內府藏本)

宋陸唐老編。

唐老,會稽人,淳熙中進士第一。

故此書亦稱《陸狀元通鑒》。

皆於司馬光書內鈔其可備科舉策論之用者,間有音注。

然淺陋頗甚,亦寥寥不詳。

首有《總例》云:學者未能遍曉出處,則於詞賦一場,未敢引用。

足以見其大旨矣。

△《通鑒綱目測海》·三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元何中撰。

中,字太虛,一字養正,撫州人,事跡具《元史·儒學傳》。

是書以糾《通鑒綱目》書法之同異。

卷末有大德丙午《自跋》曰:朱子作《綱目》、續《春秋》,然其間書法,可商略者猶多。

間附己意,緝成《綱目測海》三卷,示兒輩云云。

蓋不知《綱目》出趙師淵之手,猶誤以為朱子書也。

書中所列凡三例。

一辨胡、呂二家所注。

如魏徙都大梁條,胡氏謂魏王不恨不用孟子,而恨不聽公叔之言,中以為徙都之後六年,孟子方至魏之類是也。

一發明二家所未注。

如秦人誅衛鞅條下,中補注曰:書秦人何,鞅得罪於眾,猶共誅之之類是也。

一乃糾正本書之訛異。

於全書之中,不過十之二三耳。

其中如秦魏冉出其故君之妃歸於魏一條,中謂諸侯之妻宜稱夫人,不宜稱妃。

不知元妃孟子,固《左傳》文也。

又漢元狩六年封三王一條,中謂宜載誥策之辭。

不知《綱目》紀事之書,非載文之書也。

又莽廢孺子一條,中謂既書始建國元年,則不必書莽。

不知孺子廢而後成為始建國也。

又秦王世民殺太子建成一條,中謂宜削秦王字,此泥以爵字為褒貶例也。

又張柬之等舉兵討武氏一條,中謂多「之亂」二字,不知書法在「討」字,此二字刪之固可,存之亦無害也。

又晉主重貴發大梁一條,中謂「宜書北遷」,不知朱子宋人,避二帝北遷之事,變其文也。

其他間有可取,不過摭拾細碎,不能深裨於史學。

《綱目》非無可糾,如中此書,尚未足以糾《綱目》也。

△《通鑒綱目釋地糾繆》·六卷、《補注》·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張庚撰。

庚,字浦山,秀水人。

是書以《通鑒綱目集覽》、《質實》謬誤不少,惟胡三省《通鑒注》頗屬精當,可以正二書之謬。

又校以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及《輿圖》等書,為《糾繆》以正其失,又為《補注》以拾其遺。

用力頗為勤摯。

然《集覽》、《質實》之荒陋,本不足與辨。

今既與之辨矣,則宜元元本本,詳引諸書,使沿革分合,言言有據。

庶幾以有證之文,破無根之論。

而所糾所補,乃皆不著出典,則終不能關其口也。

△《帝王紀年纂要》·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元察罕撰,明黃諫補。

察罕官至平章事,事跡具《元史》本傳。

諫有《從古正文》,已著錄。

其書本《皇極經世》為準,自太以下諸帝王,各載其在位年數,而略述興廢大旨於每代之前。

察罕成此書在皇慶元年,嘗奏進於朝,程鉅夫為之序。

至明景泰中,諫復為《續輯》,改原本每代下至延戊午若干年為下至洪武戊申若干年,並補入元代諸帝紀年。

然簡略太甚,不足以資考訂也。

△《明本紀》·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桂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紀明太祖事跡,自起兵濠梁,迄建國金陵。

皆分年排載,頗為詳備。

蓋亦自實錄中摘出編次者。

惟自洪武三年正月以後並闕,或草創未竟之本歟。

△《世史正綱》·三十二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邱撰。

有《家禮儀節》,已著錄。

是書本明方孝孺釋統之意,專明正統。

起秦始皇帝二十六年,訖明洪武元年,以著世變事始之所由。

於各條之下隨事附論。

然立說多偏駁不經。

如紀年干支之下皆規以一圈,中書國號。

至元代則加以黑圈。

迨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起兵,則為白圈。

其說以為本之《太極圖》之陰陽,至是天運轉而陽道復,陰翳消也。

率臆妄作,為史家未有之變例,可謂謬誕。

王士禎《池北偶談》,稱其議論嚴正,殊為太過。

陶輔《桑榆漫志》,稱其義嚴理到,括盡幽隱,深得「麟經」之旨。

胡應麟《史學占畢》,稱《春秋》之後有朱氏,而《綱目》之後有邱氏,更乖舛矣。

△《通鑒綱目前編》·三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許誥撰。

誥自號函谷山人,靈寶人,吏部尚書進之子,文淵閣大學士贊之兄,兵部尚書論之弟。

弘治己未進士。

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謚莊敏。

事跡附見《明史·許進傳》。

是書以司馬光《通鑒》、朱子《綱目》皆不直接《春秋》,中間闕七十餘年之事。

金履祥《通鑒前編》,書法又多舛迕。

乃重輯是編,以訂訛補闕。

其中如辨宋昭公非周元孫,魏文侯未弒晉幽公,趙鞅、趙無恤之卒歲《史記》並誤,亦小有考證。

而摹仿《春秋》過甚,拘文牽義,往往畫虎不成。

又或生例於《春秋》之外。

如《春秋》書衛侯毀滅邢,說者謂惡其滅同姓。

又或以為因下衛侯毀卒之文而訛。

已非成例。

而誥於楚子章滅陳書名,於越勾踐滅吳並削爵。

《史記·越世家》,越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所謂伯者,蓋為方伯,非由子爵晉為伯爵也。

誥乃自是,俱書越伯。

至於《春秋》無事必書時,例也,於春特書王正月,明正朔也。

誥於無事之年既不備書,又不書王正月。

必於年下別標一「春」字,《自序》謂行夏時,重歲首也。

亦不善於學步矣。

△《經世策》·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明魏校撰。

校有《周禮沿革傳》,已著錄。

是書編年紀事,起漢高祖奉楚懷王命伐秦之歲,止文帝末年。

似於《通鑒綱目》中偶拈一二卷,以己意筆削之。

大旨欲仿《春秋》,而既非經體,又非傳體。

如高帝元年書曰:「沛公掾蕭何收丞相府圖籍,不及收博士所藏,先王典籍遂滅,齊、魯諸儒傳習自孔氏者不復全。」

此仿《春秋》何例也?

△《人代紀要》·三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顧應祥撰。

應祥,字惟賢,號箬溪,長興人,弘治乙丑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是書以編年紀事,雖無事必書其年。

蓋合《甲子會紀大事記》而一之。

然繁簡失倫,多未盡當。

其中無年可編者,亦往往隨意科配。

如荀悅著《漢紀》、《申鑒》,皆強系之獻帝乙酉年。

恐必不然也。

△《嘉隆兩朝聞見紀》·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沈越撰。

越,字韓峰,南京錦衣衛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監察御史。

是編以薛應《憲章錄》、鄭曉《吾學編》諸書止載武宗以前事,故續取世、穆兩朝政跡,匯次成編。

起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止於隆慶六年。

朱之蕃謂其為野史之良。

然所採書目,自《明倫大典》以下僅四十一種,未為贍備。

而所附案之文如五元臣皆不利之類,亦體雜說部。

△《明大政記》·二十五卷(內府藏本)

明雷禮撰。

禮,字必進,豐城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工部尚書。

《明史·藝文志》載禮《大政記》三十六卷。

此本為萬曆中應天周時泰所刊。

其中禮所輯者至武宗而止,僅二十卷。

其《世宗》四卷,即范守己之《肅皇外史》。

《穆宗》一卷,則譚希思所續編。

卷目與史志不符,蓋時泰已有所合併也。

禮明習朝典,以史學自任。

而所記多采撮實錄,詳略未能得中,異同亦鮮能考據。

△《明六朝索隱》·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明雷禮撰,何應元校。

應元不知何許人。

其書以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朝事跡編年紀錄。

考《明史·藝文志》不載是書。

疑後人從實錄抄撮而成,托名於禮。

其稱《索隱》,亦不知何所取義也。

△《通鑒綱目前編》·二十五卷(編修邵晉涵家藏本)

明南軒撰。

軒,字叔後,渭南人。

據軒《自序》,題吏部文選司郎中前翰林院庶吉士。

《明史》附見《南居益傳》,亦云官吏部郎中,嘗著《綱目前編》。

然又有其門人楊光訓《序》,稱軒為渭上先生,壯游金馬,閱銓曹,歷藩臬。

是其官不終於郎中。

《陝西通志》稱其終山東參議,與光訓《序》合,當得其實。

然《太學進士題名碑錄》載軒為嘉靖癸丑進士,而《通志》作甲辰進士,則《通志》又傳寫之誤矣。

此書以金履祥《通鑒前編》、陳《通鑒前編外紀》合併刪削,共為一編。

起自伏羲,終於周威烈王。

然不明提綱分目之法,冗瑣糅雜,殊無可取。

至於引《爾雅》曰:「熊羆貔貅虎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引《左傳》曰:「龍角亢星也,建戌之月見於東方,故戒民以土工之事。」

《爾雅》、《左傳》皆無其文。

蓋有明一代,八比盛而古學荒。

諸經註疏,皆以不切於時文,庋置高閣。

故雜采類書,以訛傳訛,至於如此。

又金履祥受業王柏,故徵引師說,稱「子王子」。

此書既盡變履祥之例,而引王柏之說,仍稱為「子王子」。

是更與不去葛、龔同一例矣。

△《龍飛紀略》·八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吳樸撰。

樸,字華甫,詔安人。

是編仿《綱目》體例,紀明太祖事跡。

初名《征伐禮樂書》,後改今名。

自壬辰至壬午,共五十一年。

蓋據《元史》及明初武胄貼黃列傳、則例紀載,旁博采而成。

前有嘉靖甲辰《林希元序》及樸《自編通例》。

是時建文年號未復,故於己卯以後四年,仍以洪武紀年,旁注建文於下。

自屬當時功令,未足為譏。

若自壬辰至丙午,明號未建,順帝儼存,猶是元之天下。

乃削去至正年號,惟書甲子。

則偏僻太甚,於公議為不協矣。

至所謂成化間續編《綱目》,托克托用兵六合,有「賊勢大蹙」之句,不知彼時明祖正在六合,罔識諱避云云。

律以臣子之義,鑿然正論。

雖起商輅於九原,無詞以解也。

△《宋元資治通鑒》·一百五十七卷(內府藏本)

明薛應撰。

應有《四書人物考》,已著錄。

是編續司馬光《資治通鑒》而作。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嘗譏其孤陋寡聞。

如王、李燾、楊仲良、徐夢莘、劉時舉、彭百川、李心傳、葉紹翁、陳均、徐自明諸家之書,多未寓目。

並《遼》、《金》二史亦削而不書。

惟道學宗派特詳爾。

今核其書,大抵以商輅等《通鑒綱目續編》為藍本,而稍摭他書附益之。

於《宋》、《元》二史,未嘗參考其表志。

故於元豐之更官制,至元之定賦法,一切制度,語多暗略。

於《本紀》、《列傳》亦未條貫。

凡一人兩傳,一事互見者,異同詳略,無所考證,往往文繁而事復。

如永寧公主衣貼繡鋪翠襦,入宮中請以金飾肩輿,為藝祖所戒。

既載於開寶五年矣,復見於開寶八年,而訛為「永康公主」。

丁謂誣謫寇准,王曾疑其太重,丁謂曰,居停主人勿復言。

既載於天禧四年矣,復見於乾興元年。

越州升為府,既載於建炎四年矣,復見於紹興元年。

甚至真德秀兼宮教,勸濟王孝敬以俟天命語,一篇之中,前後兩見。

其餘重沓竄易之誤,不可枚舉。

所紀元事,尤為疏漏。

惟所載道學諸人,頗能采據諸家文集,多出於正史之外。

然雜列制誥、贈言、寄札、祭文,鋪敘連篇,有同家牒,律以史法,於例殊乖。

至於引用說部以補正史之闕者,又不辨虛實,徒求新異。

如載吳曦之誅云:「初曦未叛時,嘗校獵塞上。

一日夜歸,笳鼓競奏,轔載雜襲。

曦方垂鞭四視,時盛秋天宇澄霽,仰見月中有一人,騎而垂鞭,與己惟肖。

問左右,所見皆符,殊以為駭。

嘿自念曰:『我當貴,月中人其我也。

』揚鞭而揖之。

其人亦揚鞭。

乃大喜,異謀由是決」云云。

其事雖見岳珂《呈史》。

小說家無稽之語,可入諸編年之史乎?雖多亦奚以為,此之謂矣。

△《甲子會紀》·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薛應撰。

前四卷以六十甲子紀年。

上自黃帝八年,下至嘉靖四十二年,為七十二甲子。

又每年之下亦略紀大事,以備檢閱。

第五卷則取邵子《以元經會》之語,略論洪荒以來,而以邵子《觀化詩》附焉。

△《憲章錄》·四十七卷(內府藏本)

明薛應撰。

所載上起洪武,下迄正德,用編年之體。

蓋以續所作《宋元通鑒》。

然采摭雜書,頗失甄別。

如惠帝遜國,事本傳疑。

應乃於正統五年十二月書思恩州土知州岑瑛送建文帝入京,號為老佛。

豈史氏闕文之義耶?

△《考信編》·七卷(江蘇周厚育家藏本)

明杜思撰。

思,字子睿,鄞縣人。

嘉靖丙辰進士,官至青州府知府。

是書皆載上古之事,其目有二:曰《原始考》,始自盤古氏,迄於燧人氏;曰《讀墳考》,始自庖犧氏,迄於帝魁。

編年紀月,記動記言,全作策書之體。

如珥筆其側,親注起居,又不言其何所據。

乃題曰《考信》,名實可謂舛迕矣。

△《昭代典則》·二十八卷(江蘇周厚育家藏本)

明黃光撰。

光,字明舉,晉江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刑部尚書。

是書起元至正壬辰明太祖起兵,至穆宗隆慶二年而止。

編年紀事,每條皆提綱列目。

其前四卷,自至正壬辰迄洪武建元以前,以明紀年,而元事則隨年附見。

雖當時臣子之詞,然順帝北行以後,以明紀年可也。

若至正戊申以前,非惟元祚未移,儼然共主。

即韓林兒龍鳳紀年,明主亦自奉其朔,乃於其初起兵時即削元號,究非萬世之公論也。

△《成憲錄》·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記明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

考明太宗廟號,至嘉靖十七年始改曰成祖。

此書仍稱太宗。

是作於成化後,嘉靖前也。

書中所載,事實少而誥敕多。

如洪武元年二月,詔以太牢祀先師孔子於國學,仍遣使詣曲阜致祭,並載太祖《遣祭之諭》。

今《本紀》乃止書祀國學而不及闕里。

又《本紀》載洪武十年十二月高麗使五至,以嗣王未立卻之。

十二年十二月高麗貢黃金百斤、白金萬兩,以不如約卻之。

而此書又載洪武十二年五月諭遼東守將潘敬、葉旺勿納鄭白一事。

亦足以補史傳之闕。

然浮文妨要者終多也。

△《秘閣元龜政要》·十六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書中已稱成祖,則嘉靖以後人作也。

所紀皆明太祖事。

然起於元順帝至正十六年張士德取常熟,終於洪武二十八年。

首尾皆不完具。

殆前後各佚一冊,今本卷第又傳寫者所改題歟。

大致與《太祖實錄》相出入,亦無異聞也。

△《明通紀述遺》·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舊本一卷、二卷、四卷、五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二卷皆題繡水卜世昌校訂。

三卷、六卷、七卷、十一卷皆題繡水屠衡校訂。

前有《馮夢禎序》,惟稱世昌。

又有卜萬祺、屠隆二《序》,則兼稱衡。

蓋二人合作,仿《新唐書》各署姓名例也。

其書補東莞陳建《明通紀》之遺。

起元至正十一年,終明隆慶六年。

編年紀載,多捃拾稗史之言,冗雜特甚。

如首卷多載元順帝荒淫瑣事,與明無關,殊失斷限之義。

又如以成祖征漠北時太監沐敬進諫之事竄入建文四年之末,則紀載之無法,可以概見矣。

△《世穆兩朝編年史》·六卷(內府藏本)

明支大綸撰。

大綸,字華平,嘉善人,萬曆甲戌進士,由南昌府教授擢泉州府推官,謫江西布政司理問,終於奉新縣知縣。

是編成於萬曆丙申。

所載自嘉靖元年至四十五年,凡四卷。

自隆慶元年至六年,凡二卷。

前有《項維楨序》,但稱《永陵信史》。

據大綸《自序》,蓋先成《世宗編年》,後乃續以《穆宗》雲。

△《明大政纂要》·六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譚希思撰。

希思,茶陵人,萬曆甲戌進士,官至四川巡撫。

是書所記,自洪武元年至隆慶六年。

凡大事皆編年紀載,每帝皆有《論贊》。

卷首載萬曆己未修撰《韓敬序》。

有云:「侍御方壺劉公,持斧畿輔,捐俸刻之。」

是此書向曾刊刻。

今鈔本卷首,仍存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印,則當為未刊以前藏本。

其中多塗乙增損之處,似即希思之原稿也。

△《大政記》·三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朱國楨撰。

國楨,字文寧,烏程人,萬曆己丑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謚文肅,事跡附見《明史·朱國祚傳》。

是書始洪武元年戊申,終隆慶六年壬申。

編年紀載,繁簡多有未當,殊乏史裁。

△《兩朝憲章錄》·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明吳瑞登撰。

瑞登,字卿,武進人,由貢生官光州訓導。

先是薛應纂洪武至正德九朝事為《憲章錄》。

瑞登因輯嘉靖、隆慶兩朝以續應之書。

大抵抄撮邸報而成。

有巡撫河南御史陳登、李時華二《序》,一作於萬曆癸巳,一作於甲午。

又有瑞登《自序》,惟頌世宗初政及遺詔,並費宏調燮之勳、徐階受顧之跡。

蓋謂嘉靖中年壞於任用嚴嵩,而不欲顯言也。

△《國史紀聞》·十二卷(江蘇周厚育家藏本)

明張銓撰。

銓字宇衡,沁州人,萬曆甲辰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巡按遼東。

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殉節死,贈兵部尚書,謚忠烈,事跡具《明史·忠義傳》。

是編起元至正十二年明太祖起兵濠州,迄於武宗之末。

編年紀載,有綱有目。

名曰《紀聞》者,銓自以職非史官,不得見實錄、記注,僅取各家之書,討論異同,編次成帙。

所謂得之傳聞而不敢據以為信也。

書成於萬曆庚戌,至天啟甲子始刊行之。

徐揭先為之序,其子道又重為校訂雲。

△《綱鑒正史約》·三十六卷(內府藏本)

明顧錫疇撰。

錫疇,字九疇,號瑞屏,昆山人,萬曆己未進士。

崇禎末,官至南京禮部侍郎。

福王時,進尚書。

後為總兵官賀君堯所殺。

事跡具《明史》本傳。

是書編年紀載,於歷代故實粗存梗概。

蓋鄉塾課蒙之本。

至《綱鑒》之名,於《綱目》、《通鑒》各摘一字稱之,又顛倒二書之世次。

尤沿坊刻陋習也。

△《歷代二十一傳殘本》·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程元初撰。

元初有《律古詞曲賦葉韻》,已著錄。

是書略仿《資治通鑒綱目》之例,以二十一史各編年為傳,故曰《二十一傳》,然非傳體也。

此本惟存《季周傳》十一卷、《嬴秦傳》一卷。

其為刊刻未竟,抑傳本闕佚,均不可知。

據所存者觀之,大抵疏漏百出,漫無體例。

其佚亦不足惜也。

△《春秋編年舉要》(無卷數,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楊時偉撰。

時偉有《正韻箋》,已著錄。

是書成於崇禎甲戌。

凡前後二編,皆仿《史記年表》之例,以國為經,以事為緯。

前為《春秋列國編年舉要》,起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訖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以括春秋大要。

後為《獲麟後七十七年編年舉要》,起敬王三十九年庚申,迄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以補《通鑒前編》。

首有《春秋托始論》,據洪邁《容齋隨筆》之說,謂春秋始隱公,為治鄭莊,以強侯跋扈實自寤生始也。

次為《春秋列國君臣總論》三篇,隨意斷制,未為精確。

其謂無季氏則魯不昌,無二氏則季孤立,頗為乖剌。

又有《獲麟後編年總論》,辨魏文侯師子夏在未命為諸侯以前,亦無關大義。

二《編》惟《後編》有《引》,稱竊於諸書中采十一於千百,私為《編年舉要》。

既而深思,恐開後人以懶惰之端,遂舉覆瓿,不復災木,止存七十七年事。

然則當時僅刊其《後編》。

今則二《編》俱在,蓋猶其家藏未刻之稿矣。

△《皇王史訂》·四卷(陝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學孔撰。

學孔,字瞻黃,渭州人,順治中嘗官大寧衛斷事。

是編以劉恕《外紀》義類未確,端緒難明,因訂正其文。

上自盤古氏,下訖周幽王。

東遷而後,春秋既作,則不復錄焉。

大抵摭拾羅泌《路史》之說,加以臆斷耳。

△《此木軒紀年略》·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焦袁熹撰。

袁熹有《春秋闕如編》,已著錄。

康熙甲午,故戶部尚書王鴻緒纂輯《明史》,袁熹預其事。

開局月餘,以持論齟齬辭去。

乃自以其意著此書。

紀事始於帝堯,編年則始於春秋。

撮其治亂興亡之大端,而各系以論,亦頗考證其異同。

未及卒業,僅及漢順帝而止。

其門人徐逵照裒輯剩稿,編為此本。

首卷及第三卷皆袁熹手自標識,提其綱要。

二卷、四卷、五卷則逵仿袁熹之例,補為標識者也。

其書敘述簡明,非他家史略不冗即漏者比,持論亦多平允。

而愛奇嗜博,好取異說。

如周文王商末受命稱王,九年衛武公攻殺其兄共伯而自立。

雜書訛異,皆不以為非。

甚至何休注《公羊傳》謂平王之四十九年為魯隱公受命之元年,而比周於二王之後。

亦以為其理謬而其意善,殊為乖舛。

其訂正事實,多所糾正。

然好以明人所刻《竹書紀年》為據,不知其偽。

如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孫會以廩丘叛,安王十九年田侯剡立之類,皆執以駁《史記》,亦為失考。

至於《孟子》所載之曹交,本不雲曹君之弟,稱曹君之弟者乃漢趙岐注。

朱子偶然因之,失於詳核。

袁熹不考舊文,誤執之以疑《史記》,並疑《春秋》,所見更左矣。

△《讀史綱要》·一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王植撰。

植有《四書參注》,已著錄。

此書紀歷代帝王年號,而附錄僭偽諸國。

排比舊文,有如簿籍,不足以當著書。

其以西夏、遼、金並列,尤為紕繆。

──右「編年類」三十七部、八百四十七卷,內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案:《綱鑒正史約》之類,坊刻陋本,不足以言史矣。

然《五經四書講章》,雖極陋劣,不能不謂之經解也。

故亦附存其目。

此類至夥,姑就所見者載之,如經書講章之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卷二·經部二○易類二卷三·經部三○易類三卷四·經部四○易類四卷五·經部五○易類五卷六·經部六○易類六卷七·經部七○易類存目一卷八·經部八○易類存目二卷九·經部九○易類存目三卷十·經部十○易類存目四卷十一·經部十一○書類一卷十二·經部十二○書類二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卷十四·經部十四○書類存目二卷十五·經部十五○詩類一卷十六·經部十六○詩類二卷十七·經部十七○詩類存目一卷十八·經部十八○詩類存目二卷十九·經部十九○禮類一卷二十·經部二十○禮類二卷二十一·經部二十一○禮類三卷二十二·經部二十二○禮類四卷二十三·經部二十三○禮類存目一卷二十四·經部二十四○禮類存目二卷二十五·經部二十五○禮類存目三卷二十六·經部二十六○春秋類一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卷二十八·經部二十八○春秋類三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卷三十·經部三十○春秋類存目一卷三十一·經部三十一○春秋類存目二卷三十二·經部三十二○孝經類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卷三十四·經部三十四○五經總義類存目卷三十五·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卷三十六·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卷三十七·經部三十七○四書類存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卷三十九·經部三十九○樂類存目卷四十·經部四十○小學類一卷四十一·經部四十一○小學類二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卷四十三·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卷四十四·經部四十四○小學類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編年類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卷五十·史部六○別史類卷五十一·史部七○雜史類卷五十二·史部八○雜史類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雜史類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雜史類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詔令奏議類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傳記類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傳記類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傳記類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傳記類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鈔類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載記類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時令類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類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類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類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類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職官類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職官類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書類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書類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書類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書類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錄類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錄類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評類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評類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評類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類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類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類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類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類卷一百·子部十○兵家類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類卷一百二·子部十二○農家類卷一百三·子部十三○醫家類一卷一百四·子部十四○醫家類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醫家類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類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類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術數類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術數類存目一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術數類存目二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藝術類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藝術類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譜錄類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雜家類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雜家類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雜家類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雜家類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雜家類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雜家類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雜家類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雜家類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雜家類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類書類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類書類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類書類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小說家類二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說家類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說家類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釋家類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類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類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辭類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別集類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別集類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別集類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別集類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別集類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別集類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別集類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別集類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別集類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別集類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別集類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別集類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別集類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別集類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別集類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別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別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別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別集類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別集類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別集類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別集類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別集類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別集類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總集類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總集類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總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總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總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詩文評類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詩文評類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詞曲類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詞曲類存目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