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方劑] 干竹蓀(以白色者為佳)10克,銀耳5克,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

1 .竹蓀銀耳湯滋一陰一養腎

[方劑] 干竹蓀(以白色者為佳)10克,銀耳5克,冰糖20克。

[制用法] 用冷水將竹蓀、銀耳分開泡發,摘腳去泥洗淨。

將竹蓀切成長段,混合銀耳用開水汆洗。

將冰糖置鍋中用水溶化,撇去浮沫,傾人竹蓀、銀耳煮熟,裝碗即成,湯汁清亮。

食之。

2 .雙耳湯補腎潤肺

[方劑] 白木耳、黑木耳各10 克,冰糖30克。

[制用法] 將兩種木耳用一溫一水泡發,摘去雜質,洗淨,放人碗內,再放人冰糖,加水適量,置於蒸鍋中,蓋上碗蓋,蒸l小時即成。

[功效] 滋潤補腎,潤肺止咳。

3 .清蒸甲魚補虛壯一陽一

[方劑] 甲魚、母雞、瘦豬肉、海米、蔥、姜、鹽、味一精一、料酒、一胡一椒面各適量。

[制用法] 將宰殺、收拾好的小母雞、瘦豬肉放一鋁鍋內,加人清水(水要沒過原料1-2倍),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悶煮2-3小時即可。

把甲魚背殼朝下放在菜板上,待甲魚頭自動伸出時,用刀迅速割下,立即將魚頭腔朝下,控去污血。

坐鍋上火,倒入清水燒開,將甲魚放在漏勺裡,下人開水鍋內略燙,待用指甲刮甲魚裙邊的黑膜即下時,將甲魚撈在涼水盆中。

再用小刀輕輕刮去背部、腹部的黑膜、白膜,然後用小刀自頭腔處下刀,沿著背殼邊沿割開,自頭腔出口處將殼撬下,挖去內臟(在腹腔中部)和掛附在內殼壁上的蛋黃不要,剁下甲魚爪尖洗淨,再改切成塊。

鍋上火,倒人清水,放人蔥段、薑片、料酒、一胡一椒面,下魚塊,待鍋開後撇去浮沫,略煮後撈在涼水盆內,洗淨附在甲魚塊上的污血,放人一大碗裡。

將煮好的母雞和豬肉的湯撇去浮沫,倒人一大碗裡,將母雞、瘦豬肉取出,切成大塊,碼在甲魚上,放人一精一鹽、味梢、料酒、一胡一椒面、蔥、姜、海米,加蓋(如沒蓋,可用紙將碗口封好),上屜蒸2小時即成。

食之。

[功效] 補虛勞、壯一陽一氣。

用治肺虛氣喘、一陽一痿、遺一精一。

4 .甲魚骨髓湯治腎虛

[方劑] 甲魚1只,豬脊髓150克,姜、蔥、一胡一椒面、味一精一適量。

[制用法] 將甲魚切去頭,去甲和內臟及爪,將豬脊髓同甲魚放人鍋內,加姜、蔥、一胡一椒面,添加適量清水,先以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爛為止,吃時上味一精一即成。

吃肉飲湯。

[功效] 滋一陰一補腎。

治腎一陰一虛。

5 .酥油茶增食慾強體質

[方劑] 酥油(即一奶一油,系以鮮一乳一提煉而成)150克,磚茶、一精一鹽適量,牛一奶一1杯。

[制用法] 先把酥油100克、鹽5克和牛一奶一倒人乾淨的茶桶內,再倒人約2公斤熬好的茶水。

然後用細木棍上下一抽一打5 分鐘,再放進50克酥油,再一抽一打2分鐘。

打好後,倒進茶壺內加熱1分鐘(不可煮沸,否則茶油分離,不好喝)即可。

食之。

倒茶時輕輕搖勻,使水、一乳一、茶、油一交一融,更加香美可口。

[功效] 有提神滋補之功。

病後或體弱者常飲酥油茶,可增食慾、強體質、加快康復;老人常飲,可增加活力;產婦多飲,可增一乳一汁、補身一體。

6 .豬肉鴨蛋湯滋一陰一清熱

[方劑] 瘦豬肉50克,鴨蛋2個,鹽適量。

[制用法] 先將肉切片放人鍋內加水煮約20分鐘,後打人鴨蛋2個煮熟,加鹽。

吃肉飲湯。

[功效] 補氣一陰一,治虛損。

7 .蟲草酒補益百損

[方劑] 冬蟲夏草、白酒各適量。

[制用法] 取上等白酒,放入冬蟲夏草(份量不拘)及泡,密封,至酒氣消盡、味醉色美後即可服。

宜每夜服,每次不超過50克。

[功效] 益肺腎、補一精一髓。

8 .燉蟲草鴨滋補腎

[方劑] 冬蟲夏草4枚,雄鴨1只,姜、鹽、醬油、味一精一各適量。

[制用法] 將鴨開膛洗淨(不要內臟),整只鴨放人鍋中,下冬蟲夏草及各調料,加人適量水,先用武火燒開,改用中小火燉至鴨熟為止。

吃肉飲湯,日用2 次。

[功效] 滋一陰一補腎。

9 .芝麻糖調補抗早衰

[方劑] 芝麻500克,白糖適量。

[制用法] 將芝麻用文火炒香,晾涼,搗碎,裝人瓶內,吃時加白糖。

開水沖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湯匙。

[功效] 補一陰一血,養肝腎,烏鬚髮,長肌肉,填一精一髓。

10 .玉竹豬心養一陰一生津

[方劑] 玉竹50克,豬心500克,姜、蔥、鹽、花椒、白糖、味一精一、香油、滷汁各適量。

[制用法] 玉竹揀去雜質,切成小節,用水稍潤,煎熬2次,收取藥液約1500克,生薑切片,蔥切段,備用。

將豬心破開,洗淨,玉竹液與蔥、姜、花椒同豬心共煮,至六成熟時,撈出晾涼。

將豬心放在滷汁鍋內,用文火煮熟撈出,揩去浮沫。

在鍋內加人滷汁適量,放入鹽、白糖、味一精一和香油,加熱成濃汁,放人豬心滾溜即成。

食之。

[功效] 寧心安神。

11 .龍眼蛋湯滋補養血

[方劑] 龍眼肉15克,雞蛋2個,鹽少許。

[制用法] 將龍眼肉用清水煎煮1小時,人鹽,打人雞蛋共煮。

每日吃2次。

[功效] 滋補養血。

適於產後血虛及大手術後體虛。

對因貧血而頭暈、心悸、失眠、多夢、智力衰退及記憶力減弱均有一定療效。

12 .豬肉生地湯滋一陰一降火

[方劑] 瘦豬肉50克,生地、熟地各15克。

[制用法] 共煮煲湯,日服2次。

[功效] 滋一陰一降火。

對熱病後體虛、餘熱末盡有一定療效。

13 .枸杞鳳尾菜心滋養強壯

[方劑] 雞脯肉350克,油菜300克,枸杞子25克,鹽、味一精一、一胡一椒面,清湯、蔥、姜、澱粉、雞油、雞蛋、玉米粉各適量。

[制用法] 枸杞子用一溫一水泡脹。

油菜取其嫩心,修整洗淨,一破兩開,沸水汆燙後撈出,用乾布蘸淨水分待用。

雞脯肉用刀砸成茸狀,加入蔥、姜、水調勻,再加鹽攪拌待用。

將油菜心整齊地擺在案子上,菜頭部分抹上蛋清糊(用蛋清和玉米粉調成),再將雞茸抹在菜心上,撒上少許鹽、味一精一,上籠蒸熟蒸透,取出碼在菜盤中。

鍋上火,注人清湯和雞油,加人鹽、味一精一、一胡一椒粉、枸杞子,用澱粉勾芡,澆在菜心上即成。

[功效] 降血糖、平血壓,滋一陰一強身。

適用於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食用。

14 .豆腐包子

[方劑] 白面、豆腐、蔥、姜、鹽、五香粉各適量。

[制用法] 先將一揉一和發酵的面再加麵粉一揉一勻,一搓一成長條,按25克l個,揪成面劑。

嫩豆腐沖洗乾淨,切成四方塊,上籠大火蒸約40分鐘,出籠晾後切成豆粒大小的丁放在盆內。

將大蔥切成小花,生薑切成細末,放人豆腐丁內,加鹽、五香粉和香油攪拌均勻,就可以與面一團一捏包了。

捏包時,先將面劑用手壓成圓形加餡,然後上籠蒸約10分鐘即成。

吃時先用手將包底一捏,包口就自然張開,再用小羹匙澆灌一些辣椒油,風味特異。

[功效] 豆腐包子主要用料是豆腐,豆腐為良好的清潤之品,有益氣和胃、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效用。

15.山楂酒提神醒腦

[方劑] 山楂、白糖各適量。

[制用法] 將鮮山楂洗淨,去核,搗碎,存放於大口瓶內,加白糖,封嚴。

以後時常攪拌使其均勻,經1-2月即發酵成山楂酒,再用紗布擠一壓,過濾即成。

每服1小杯。

[功效] 對解除疲勞、恢復體力有良好功效。

16 .黑豆紅棗補脾養腎

[方劑] 黑豆、紅棗各適量。

[制用法] 黑豆放人鍋內炒出香味,晾乾,磨成細粉。

紅棗洗淨,蒸熟去核,同黑豆共搗爛,捏成丸狀。

每服15克,淡鹽湯或黃酒送服,常年日日不間斷。

[功效] 補脾腎,壯身一體。

用治虛癆,久服延年益壽。

17 .生地黃雞治骨髓虛損不能久立

[方劑] 生地黃半斤,飴糖五兩,烏雞一隻。

[制用法] 先將雞去一毛一、腸、肚,洗淨。

細切地黃與糖和勻,置雞腹中,以銅器中放之,復置瓶中,蒸熟。

食之。

不用鹽、醋,唯食肉盡,卻飲汁。

[功效] 治腰背疼痛、骨髓虛損、不能久立、身重乏力、盜汗、胃腸功能紊亂。

18 .燉狗肉補病後體虛

[方劑] 狗肉半公斤,花生油、大蒜、黃醬、芝麻醬、腐一乳一、姜、料酒、紅糖適量,陳皮10克,附子5克,砂仁5克。

[制用法] 將狗肉洗淨切塊,用中火炒干水分後取出。

鍋內放人花生油,稍熱,加蒜末、黃醬、芝麻醬、腐一乳一爆鍋,隨即放人狗肉,再加姜、蒜、料酒翻炒,然後放人適量一溫一開水、鹽、紅糖。

將陳皮、附子、砂仁用白布包好捆紮,放人肉鍋內,蓋上蓋炯煮,至肉爛、香味濃,再下少許香油和蔥花即成。

[功效] 適於體質虛弱、病後失養者。

19 .鹿鞭雞治男一女虛損

[方劑] 鹿鞭10克,枸杞15克,肉蓯容20克,巴戟15克,杜仲15克,熟地20克,龍眼肉15克,姜2片,陳皮10克,雞l只。

[制用法] 將鹿鞭切成片,用酒浸泡一一夜,然後將雞人鍋,下枸杞等八味燉煮至熟。

[功效] 補腎壯一陽一。

用治男子房一事過度,致使一陽一事不興、夜尿頻數,以及頭暈、耳鳴、腰膝酸痛。

20 .龍馬童子雞一溫一腎益氣

[方劑] 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只,料酒、味一精一、食鹽、生薑、蔥、澱粉、清湯各適量。

[制用法] 將子公雞宰殺後去一毛一及內臟.洗淨,裝人一大盆內,將海馬、蝦仁用海水浸泡10分鐘,分放在腔一內,加蔥段、姜塊、清湯適量,上籠蒸至爛熟。

將子公雞出籠,揀去蔥、姜,放入味一精一、食鹽,另用澱粉勾芡收汁後,澆在雞身上即成。

[功效] 一溫一腎壯一陽一,益氣填一精一。

21 .豆腐羊肉湯補益氣血

[方劑] 豆腐2塊,羊肉60克,生薑15克,鹽及味一精一各少許。

[制用法] 先將羊肉煮八成熟,將豆腐切成小塊下鍋再煮,後下調料。

食肉飲湯,日服2次。

[功效] 有補益氣血之功。

用治體虛及月一經不調、脾胃虛弱。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