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1 .大發散治眼疾[方 劑] 麻黃、蔓荊子各3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

眼部疾病病因可分為感染,炎症,外傷及眼部自身調節障礙,免疫反應等,祖國醫學在治療眼疾方面療效安全可靠,其臨一床一用途較好的偏方,驗方如下:

1 .大發散治眼疾

[方 劑] 麻黃、蔓荊子各30克,細辛3克、稿本15克,老薑20克。

此五味為大發散。

加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為九味大發散。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療 效] 治眼疾良效。

[驗 證] 一男一性一病者,因淋雨發病,目赤紅腫畏光,伴頭痛惡寒等症,以感冒論治而病情減輕,然停藥病作。

雙眼疼痛紅腫至眉梢,流淚畏光,脈浮數,苔微黃。

遂予麻黃、蔓荊子各30克,細辛3克,稿本、羌活、防風、川芎、白芷各15克,老薑60克,3劑而愈,隨訪一年後未復發。

2 .一胡一蘿蔔湯明目

[方 劑] 一胡一蘿蔔(選用紫一紅一色一胡一蘿蔔更佳)、牛腦各適量。

[制用法] 煮湯。

可加調料服食。

[功 效] 養肝明目。

防治夜盲症。

[驗 證] 治療10例,9例痊癒,1例好轉。

[備 注] 一胡一蘿蔔含有大量糖分和維生素Bl ,B2以及揮發油、一胡一蘿蔔鹼、鈣、磷等等,而維生素B1對眼的補益更大。

古代醫籍《 醫林幕要》 云:「一胡一蘿蔔,甘補辛潤,一溫一腎一陽一,功似蛇一床一子。」

故與牛腦配伍,對補益眼睛、明目和防治夜盲症、視力減退或老人雙目昏花,都有一定的功效。

3 .洗眼良方療諸眼疾

[方 劑] 青皮(即橘子未成熟或將成熟的小果皮)、芒硝各15克。

[制用法] 以水250-300毫升(兩三小碗)先煎青皮,水開後再煎20分鐘,後人芒硝煎10分鐘。

待晾至35-40 ℃ ,用雙層紗布過濾後備用。

洗眼一溫一度:久病體弱者宜一溫一洗,新病炎症或舊病復發急一性一期及體壯實者宜冷洗(或微一溫一)。

洗時以淨棉花或紗布淋洗之。

洗眼時間:晨洗臉後和睡前各洗0.5-1分鐘。

洗的時間不宜太長。

洗2天後換新藥。

[功 效] 清熱祛濕,理氣化癖、軟堅止痛。

用於治療急慢一性一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水腫、角膜雲翳斑翳、翼狀胬肉、眼腫痛癢、目赤、白睛腫起者、白內障初期(及老年一性一)、玻璃體混濁、青光眼(眼壓高、目痛)等症。

[驗 證] 臨一床一驗證多次,療效極佳。

[備 注] 方見《老年報》l992年4月版,中醫眼科專家濃霍夫老大夫撰《青皮芒硝治眼病》 一文。

據雲,此兩味藥乃一驗方,見唐《千金方》 、明《審視瑤函》 。

4 .豬肝夜明湯治諸眼疾

[方 劑] 豬肝100克,夜明砂6克(中藥店有售)。

[制用法] 將豬肝切成條狀,鍋內放人一碗水,同夜明砂以文火共煮。

吃肝飲湯,日服2次。

[功 效] 補肝養血,消積明目。

用治小兒出麻疹後角膜軟化,貧血引起的眼朦、夜盲、內外障翁、視力減退。

[驗 證]《 家庭醫生》雜誌介紹讀者反映效果理想。

5 .花椒制劑療沙眼

[方 劑] 花椒皮10克,花椒子5克,清油10毫升。

[制用法] 上三味用燒瓶煮沸30分鐘,過濾2次,備用。

每日滴眼2或3次。

[功 效] 行癖、除濕、解毒。

用治沙眼。

[驗 證] 據《醫學情報通訊》1959年10期報道:郭某,患沙眼2期,曾用青黴素、硫酸鋅等內服外敷,結膜炎症雖有消退,但濾泡及一乳一頭未消失,經行沙眼擠一壓術,點花椒油觀察半月,瞼結膜濾泡及一乳一頭全部消失。

6 .紅蕃薯葉羊肝治夜盲

[方 劑] 紅蕃薯葉150-200克,羊肝200克。

[制用法] 薯葉洗淨,切碎,羊肝切片,力口水同煮。

食肝飲湯,連服3日,每日l次。

[功 效] 補肝養血,表熱明目。

用治夜盲。

[驗 證] 代x ,男,38歲,患夜盲,經用上方治癒。

[備 注] 紅蕃薯葉或黃蕃薯葉治療效果較好,而紅皮肉黃蕃薯之葉更好。

7 .南瓜露治眼球外傷

[方 劑] 南瓜。

[制用法] 南瓜洗淨,切片(去子),裝人罐內,密封罐口埋人地下,數月後,化為液體,用紗布過濾,取其汁液,即為南瓜露。

用此液塗敷患處,日3或4次。

[功 效] 清實熱、解火毒。

用治眼部外傷及燙傷。

[驗 證] 據《一江一蘇中醫》1957年2期介紹:朱某之子因玩火槍不慎,火藥射一出傷及眼球。

當時眼球凸出眼眶之外.如雞蛋大,鮮血淋一漓,情勢危急。

後用南瓜露罨(覆蓋)敷,3日後,眼球回人眼眶,1周後,恢復正常。

3周後充一血消失,3月後視力恢復。

8 .張氏驗方治療眼疾

(一)狼毒膏

[方 劑] 大狼毒適量。

[制用法] 上藥搗爛如泥膏狀,備用。

用時取膏貼數前額及印堂一穴一上,敷至皮膚發紅,每隔5小時換藥l次,連敷3天。

[功 效] 拔毒明目。

青光皮膚。

肺受風邪,上攻於目,驟發頭痛,頭重,視物朦朧,瞳變淺綠。

[驗 證] 屢用有效。

[備 注] 引自1988年《 醫學文選》(1)祖傳秘方驗方集。

(二)明目膏

[方 劑] 秦皮、一乳一香、一胡一黃連各10克,珍珠5粒(另研細),燈芯灰1.5克,白蜜適量,龍腦冰片少許。

[制用法] 先將前3味藥共研細末,與珍珠粉、燈芯灰、冰片同研和勻,用白蜜調勻成軟膏狀,備用。

用時取膏適量貼敷患眼上,上蓋敷料,膠布固定,每1-2 日換藥1次。

[功 效] 清心肝熱,活血養一陰一,明目。

[驗 證] 屢用有效。

[備 注] 筆者祖傳秘方。

(三)還睛膏

[方 劑] 一胡一黃連、青黛、當歸尾、香附子各15克,冰片5克。

[制用法] 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末,入冰片同研和勻,及白蜜調勻成軟膏狀,備用。

取膏適量貼敷雙側內關、肝俞一穴一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2-3日換藥1次。

[功 效] 清肝解郁,養一陰一散瘀。

治療視神經萎一縮。

[驗 證] 屢用有一定效果。

[備 注] 筆者經驗方。

本病為頑固一性一之眼病,治療頗難。

治療應以內治為主,輔以外治,可提高療效。

(四)復方生薑膏

[方 劑] 鮮生薑(洗淨去皮)0.6 克,明礬面6克,黃連面、冰片各0.6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成泥膏狀,收貯備用。

病人取仰臥位,用1寸長、半寸寬的2 層紗布條將眼蓋好,然後在眉上一橫指往下,鼻上一橫指往上,兩邊至太一陽一穴一區域內將藥膏敷上,眼區可稍厚一些。

敷後靜臥,待藥膏自然乾裂時為止。

每日敷藥1次。

[功 效] 清熱明目。

治近視眼。

[驗 證] 治療298只眼,顯著進步143只,進步129只,無效26只。

[備 注] 引自1975年《遼寧醫藥》(I)。

(五)一穴一貼寧

[方 劑] 細辛、樟腦各1.5克,龍腦1克。

[制用法]上藥共研細末,過l40目篩;人冬綠油1克,辣椒浸膏0.5克,凡士林14.6克,羊一毛一脂8克,攪攔均勻,最後加人麝香0.3克,充分混合,用石蠟油適量調節稠度,密閉備用。

每次取小米粒大小的藥膏放人耳一穴一上,外用膠布固定,取主一穴一為:肝、腎、脾、眼;配一穴一為:一交一感、枕、近視3 、近視4 、新眼點、後眼。

每次貼主一穴一加配一穴一1或2個,5天換貼l次,並檢查視力,3次為l療程。

[療 效] 芳一香通竅,提高視力。

中小學生近視眼。

[驗 證] 治療160例,318眼(均經電腦驗光後確診),平均年齡13歲,經治1-3 療程後,視力提高1.0 或3行以上者l46只眼;視力提高l行以上者103只眼;無變化者58只眼,視力下降1行者35只眼。

[備 注] 引自1987年(山東中醫雜誌》(6)。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