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按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身一體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

失眠,中醫稱「不寐」或「不得臥」,即因本身原因而引致的睡眠不足,表現為入睡困難,時常覺醒及(或)晨醒過早。

按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身一體原因,如疼痛和咳嗽引起;二是生理原因,如生活工作環境變化,三為一精一神原因,如興奮和焦慮引起;四為藥物原因,如應用某些興奮劑。

治療關鍵在於針對病因,可輔以下法:

1 .大棗蔥白湯治失眠

[方 劑] 大棗15個,蔥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 用水兩碗熬煮成1碗。

臨睡前頓服。

[功 效] 補氣安神。

用治神經衰弱之失眠。

[驗 證] 肖x ,男,43歲,長期失眠,在醫學雜誌上發現此方,後用之失眠症治癒。

[備 注] 臨睡前用熱水燙腳,多泡些時間,水涼再加熱水,隨燙隨飲大棗蔥白湯,療效更好。

用法改用沖雞蛋湯熱飲,亦有功效。

2 .蝗蟲粉補虛治失眠

[方 劑] 蝗蟲。

[制用法] 蝗蟲去足、翅,焙燥研粉。

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飯後服。

[功 效] 用治神經衰弱、肺結核、咳喘等。

[驗 證] 《老年報》 介紹,效果理想。

3 .食醋鎮靜安神治失眠

[方 劑] 醋(陳醋或香醋)。

[制用法] 用10毫升食醋,調在一杯一溫一開水中喝下。

每日睡前l小時飲用。

[功 效] 食醋能誘發機體產生一種叫5-羥色胺的物質,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

[驗 證] 讀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廣。

4 .大蔥治失眠

[方 劑] 大蔥(取白)150克。

[制用法] 將大蔥白切碎放在小盤內,臨睡前把小盤擺在枕頭邊,便可安然人夢。

[功 效] 用治神經衰弱之失眠。

[驗 證] 據《老年報》介紹,讀者多次反映效果滿意。

5 .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 劑] 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 減] 心脾虧虛加一黨一參,心一陰一不足加麥冬,痰熱擾心加黃連,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 濃煎,臨睡服下。

[驗 證] 1 .我採用《新中醫》 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湯加味治療失眠」一文的方法,近半年來治療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虧虛13例、心一陰一不足6例、痰熱擾心3 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長1年餘;服藥少則1劑病程,多則5 劑。

顯效18 ,好轉7 例, 病例:張某,男,45歲,幹部,1984年2月15日診,失眠半年多,每晚最多能睡2-3小時,常常徹夜難眠,屢服中藥無效,又不願服安眠藥。

辨證屬痰熱擾心。

即處以薏苡仁、半夏各60 ,川黃連15克。

服藥當晚即能安靜人睡。

再服2劑,不再失眠。

追訪3個月,亦未見失眠,患者高興地感謝我,我則認為應感謝《新中醫》 。

來源《新中醫》 1984年第10期。

2 .讀貴刊1983 年11 期「半夏秫半湯加味治療失眠」一文後,頗受教益。

筆者曾治6例失眠患者,按原方加減投服,確有顯效。

病例:夏xx ,女,46歲,工人,1986年4月2日診。

失眠1年餘,常每晚只能睡2-3小時,且多夢;近因上晚班,白天更難人睡。

神疲,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膩,脈沉緩。

予制半夏、薏苡仁各60克,一黨一參30克,3劑。

服後能熟睡5-6小時。

再予3劑,諸症消失。

[備 注] 半夏秫米湯是和胃的主方。

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藥組成。

李時珍《本草綱目》 載:半夏除「目不得睽」,吳鞠通謂:「半夏逐痰飲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氣而成,故能補一陽一明燥令之不及而滲其飲,飲則胃和,寐可立至。」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法半夏對中樞神經有良好的鎮靜和安定作用。

因藥房不備秫米,遵吳鞠通意,用薏苡仁代之。

6 .桑椹糖水治神衰失眠

[方 劑] 鮮桑堪100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煮。

以糖調飲。

[功 效] 補肝益腎。

用治神經衰弱之失眠、一習一慣一性一便秘等。

[驗 證] 經試療10例,均見效。

[備 注] 《 隨息居飲食譜》 說,此方還有滋肝腎、充一血液、祛風濕、健步履、熄虛風、清虛火等功效。

7 .核桃芝麻丸一溫一補肝腎虛

[方 劑] 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蜂蜜適量。

[制用法] 共搗爛,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

[功 效] 滋一陰一,清熱。

治療頭暈、眼花,失眠。

[驗 證] 讀者多次反映效果理想。

8 .酸棗仁粥治療心悸失眠

[方 劑] 酸棗仁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 酸棗仁炒黃研末,備用。

將粳米洗淨,加水煮作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空腹食之。

[功 效] 寧心安神。

用治心悸、失眠、多夢。

[驗 證] 和x ,男,68歲,長期失眠,後用上方,治癒。

9 .糖漬龍眼養心安神

[方 劑] 鮮龍眼5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 將鮮龍眼去皮和核,放入碗中,加白糖,上籠蒸,晾3次,致使色澤變黑。

將變黑的龍眼拌白糖少許,裝人瓶中即成。

每次服龍眼肉4粒,每日2次。

[功 效] 養心安神。

適用於病後體弱及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

[驗 證]《健康報》介紹該方效果理想。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