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本病發生原因常有燥一熱內結、氣虛傳送無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

便秘指大便干結、排一出困難、排便間隔時間延長,通常兩三天不大便,有便意,但排便困難者。

本病發生原因常有燥一熱內結、氣虛傳送無力、或一陰一虛血少等。

臨一床一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1 .黑芝麻治便秘

[方 劑] 黑芝麻500克,糯米250克。

[制用法] 先將黑芝麻炒熟,糯米炒至黃色,混合研成粉末。

然後對藥粉洛1湯匙,加白蜜半湯匙,於空腹時用開水沖服。

每天1次,連服l月。

[功 效] 用於大便燥結(一習一慣一性一便秘)、產後及熱一性一病後期便秘,堅持服用1月可愈

[驗 證] 筆者驗證於臨一床一,經治7例,確有實效,茲附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李xx ,男,52歲,1990年9月4日就診。

主訴:大便乾燥,難以解出2年餘,屢服中西藥效果不佳。

證見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舌淡苔白,脈細。

即用貴刊介紹便秘驗方治之,服用20天,大便正常,症狀消失。

[備 注] 引自《新中醫》 。

2 .達原飲加味治療便秘

[方 劑] 厚樸8克,檳榔10克,草果6克,知母、黃芩各12克,白芍、玄參、石解各15克,甘草5克,桑堪、花粉、麥冬各2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 用該方治療大便秘結一年以上者31例,均獲痊癒。

並經一年後,隨訪,均未復發。

[驗 證] 齊xx ,女,36歲,1985年9 來診。

自述於1984年7月起,大便乾燥,需三四天才能大便一次。

每當臨廁,雖然用力排便,但覺乾硬難下,實為痛苦。

曾多方求治,其病仍不得解。

現已六天未大便,故來就診,就診時,其脈弦且微數,舌苔黃膩,面色少華,口乾。

此證屬外邪留於膜原所致。

遂投上方16 劑後,每天傍晚大便一次,呈條狀軟便。

一年後隨訪,未曾復發。

3 .升潤法治療虛證便秘

[方 劑] 黃芪、當歸、灸甘草各20克,升麻、防風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 升一陽一潤燥,補氣益血。

[驗 證] 以本方治虛證便秘32例,顯效20例(大便暢通,每日自動排便一次,2月以上未復發);好轉11例(大便暢通,每日或2日自動排便1次,2月未復發者);無效1 例(治療中自改他法治療)。

馬xx ,男,72歲,1983年11月20日就診。

患便秘多年,大便5 -6 天一行,便秘甚時需服麻仁丸。

近7天來又不大便,腹微脹,服麻仁丸罔效,故前來就醫。

證見咳嗽喘氣,納呆,口乾欲飲不多,神疲乏力語音低微,面色不華,形體消瘦,肌膚甲錯,舌偏紅,苔薄少津,脈虛細。

治用增液湯加味,服2劑後病情不減,大便9天未行,伴煩躁寡言。

又用急則治其標之法,於上方加厚樸、大黃。

服1 劑,腑氣未通,大便仍未行,一精一神極差。

自訴雖有便意,但臨廁努掙乏力,掙出汗出短氣而喘。

細辨此證非熱結大腸,亦非單純津枯腸燥,實屬脾氣不升,推動無力,並津枯腸燥。

法當升舉一陽一氣,養血潤燥,處予基本方1劑,藥後次日解出棉條狀軟便1次。

守方3 劑,大便自調,日行l次,納增,一精一神轉佳。

再服3 劑以鞏固療效,並囑飲食調養,追訪2年未復發。

[備 注] 氣虛甚者重用黃茂或加太子參;血虛甚者重用當歸或加熟地、首烏;若兼虛火上炎者可加肉桂引火歸源。

4 .香蕉蘸黑芝麻治大便秘結

[方 劑] 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制用法] 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

每天分3次吃完。

[功 效] 潤腸通便。

[驗 證] 據《醫學之窗》雜誌介紹該方效果甚好。

[備 注] 患有高血壓病的人,可經常吃。

5 .馬鈴薯汁治便秘

[方 劑] 馬鈴薯。

[制用法] 將馬鈴薯洗淨,在攪肉機中擠一壓,將液汁用紗布濾過。

每早空腹及午飯前各服半玻璃杯。

[功 效] 和中養胃,利濕解毒。

用治便秘。

[驗 證] 據《中級醫刊》 1954年第1期介紹,用上法曾治療料例長期便秘,其中74例為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5例為慢一性一腸炎,4例為慢一性一膽囊炎,l例痔瘡,全部獲愈。

大部分在服用2-4天內見效,個別服用20天才有效。

[備 注] 發芽的馬鈴薯禁忌食用,因為芽眼附近含龍葵一精一,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吃後輕者瀉痢,重者發生噁心嘔吐,甚至麻痺痙厥,應特別注意。

6 .生花生仁治便秘

[方 劑] 生花生仁30克(1次量)。

[制用法] 空腹咀嚼生吃,早晚各1次。

忌食辛辣及飲酒。

[功 效] 潤腸通便。

用治大便乾燥費力,大便間隔時間延長的一習一慣一性一便秘。

[驗 證] 據山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苗xx 介紹,服用此方大多在第2-3天大便開始變一軟易解,以後堅持長期服用,並根據大便質地適當增減原用量,以不稀薄為度。

臨一床一治療獲滿意療效

[備 注] 氣虛甚者重用黃茂或加太子參;血虛甚者重用當歸或加熟地、首烏;若兼虛火上炎者可加肉桂引火歸源。

根據大便質地適當增減原用童,以不稀薄為度。

臨一床一治療獲滿意療效。

7 .豬肚苡米湯以補為通

[方 劑] 豬肚、苡米各適量。

[制用法] 分別煮爛,當主食吃。

[功 效] 補虛勞,益血脈,利腸胃。

用治大病後空存皮骨、大便燥結。

[驗 證] 據《中國新醫藥》 1955年5期介紹:「一婦女30許,大病新愈,空存皮骨,不能轉側,奄奄一息,大便極度困難。

醫生惟恐一放潤一滑劑,元氣隨脫而止、諸醫束手,不敢下藥。

一老醫出一方,以補為通,乃定一豬肚芭米湯:豬肚一具,芭米五合,分煮極爛。

初服撇去浮油,專以此為食物,諸症一一見效,不月而愈。」

8 .益氣潤腸湯治一習一慣一性一便秘

[方 劑] 炙黃芪15克,潞一黨一參15克,炒白朮30克,當歸15克,熟地30克,升麻6克,炒枳殼6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6克,肉蓯蓉10克,桔梗10克,火麻仁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松子仁10克,橘紅6克,沉香3克,天花粉10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

1個月為1個療程。

亦可制丸服。

[功 效] 益氣助運,生津潤腸。

[驗 證] 邱某某,男,78歲,市民。

反覆發作便秘、腹脹5年餘,用中西藥物時,吃藥後僅緩解一時,過後症狀如故。

食後腹脹甚,微咳氣喘,無煙酒嗜好,有時便次間隔5-7天,糞質硬結,艱澀不爽,常因此不敢多進食。

形瘦面悴,脈細澀,苔薄白,舌淡紅而質瘦,X 線胸片示肺紋理增一粗,兩肺稍有透亮度,一肛一檢一期子痔,余未見明顯異常。

診為一習一慣一性一便秘伴「慢支」及輕度肺氣腫。

證屬肺脾氣虛,津虧腸燥。

方用益氣潤腸湯:灸黃芪、潞一黨一參、當歸各15克,炒白朮、熟地各30克,升麻、炒枳殼、郁李仁、橘紅各6克,柏子仁、肉蓯蓉、桔梗、火麻仁、桃仁、杏仁、松子仁、天花粉各10克,沉香3克。

上方連服30劑,腹脹已除,大便每隔3-4 天一次,質軟,再以前方制丸續服3個月以鞏固療效。

2 年後追訪,便秘基本未復發。

9 .貼敷方治便秘

[方 劑] 1 甘遂3克。

2 巴豆1克,肉桂l克,吳茱萸3克。

[制用法] 上2方均為細末,備用(均為1次量)。

均用生薑汁調敷。

方1 敷支溝、天樞一穴一上,方2 炒熱敷足三里,神胭一穴一上。

上方均可用艾卷隔藥懸灸。

[功 效] 1 瀉通。

2 一溫一通。

[驗 證] 一般藥後6-24小時氣通排便。

效佳。

[備 注] 引自《外治匯要》 。

10 .通便藥條治便秘

[方 劑] 牙皂末、蜂蜜各6克,麝香0.3克。

[制用法] 上藥和勻為藥條如手指狀,備用。

用時取藥條插人一肛一門內。

[功 效] 通便。

[驗 證] 一般藥後5分鐘即通,效捷。

[備 注] 引自1988 年《 醫學文選》 (l)中祖傳秘方驗方集。

11 .大戟紅棗膏治便秘

[方 劑] 大戟1.5 克(研末)、紅棗肉5-10個。

[制用法] 將上藥搗如膏狀,備用。

用時取上藥膏貼敷神胭一穴一,外用紗布攀包紮固定。

[功 效] 補中通便。

[驗 證] 一般1次,最多2次即通。

[備 注] 引自《理瀹驕文》 。

12 .大黃膏治便秘

[方 劑] 大黃適量。

[制用法] 研為細末,備用。

用時取藥粉10克,以酒調成軟膏狀,敷於臍部,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

再用熱水袋在膏上熱敷10分鐘。

每日換藥1次。

[功 效] 瀉下通便。

[驗 證] 據報道:治療小兒便秘30例,病程l周以上,用一藥1-3天,治癒28例,另2例症狀也有所改善。

[備 注] 民間方。

臨一床一驗證,用治熱秘,效果亦佳。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