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二十八):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大小戴注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字經》(二十八)

三字經

(二十八)

【原文】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大小戴注禮記迷聖言禮樂備

【註釋】

周公:姓姬,名旦,為周文王的第四子。

周禮:周公所寫的書。

治體:治理國家的大體。

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

大小戴:大戴為戴德,小戴為戴聖。

備:完善無缺。

【語譯】

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公,著作《周禮》,將當時輔證的六官 ——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以及治理國家得體制都詳細記載、保留於《周禮》這書內。

漢朝的帶德和戴聖兩位學者,都曾為《禮記》寫過註釋,以闡述的先聖和先賢的言論主張,使得後代的典章缺席和禮樂規範有所遵循而完備。

【故事】

禮儀廉恥是國家很重要的四個綱紀,排在第一位的是禮。

至聖先生曾說過:

「不學禮,就不能立身在這個世界上。」

可見「禮」對我們個人人格的修養是多麼重要。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個兒子,武王死後,由年幼的成王繼位,周公負起了輔佐的責任。

他在輔佐成王時,廣招賢才,對有才能的賢士相當禮遇。

有時候,他正在用餐,如果有賢士來拜見,他會立即將口中的食物吐掉,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後,跑出來接見他們。

就是因為周公如此禮賢下士,才會有這麼多的賢才之士來幫助他,一起把國家治理的即富強又安樂。

之後,周公又根據當時的需要,把官制分為六種,並且按著每一種官位,寫成一篇有關職務和有關條文來,這本書就是「周禮」。

後人讀這些經典,除了學習書中的一精一神外,也要身一體力行才是。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字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